手機閱讀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精選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18:34:19 頁碼:9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精選19篇)
2023-11-09 18:34:19    小編:ZTFB

父母是我們的依靠和支持,他們的關(guān)愛是我們成長的力量。總結(jié)要有系統(tǒng)性,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敘述,確保思路清晰。通過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我們可以學(xué)到一些寫總結(jié)的技巧和經(jīng)驗。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

我是這里的導(dǎo)游,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dǎo)。

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雄峙于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圣,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游圣地。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側(cè)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fēng)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

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之色彩。

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fēng)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風(fēng)景旅游區(qū)。

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guī)Т蠹胰⒂^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親愛的各位旅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圣境"之稱。大家在游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dāng)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guān)著,是怎么回事呢?"這里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游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打開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guī)。"乾隆沒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cè)門進去?;貙m以后,乾隆下了圣旨:從今以后,普濟寺的大門不能打開。就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只有國家領(lǐng)導(dǎo)來才能打開。

旅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yōu)質(zhì)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旅客,普陀山之旅結(jié)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二

出歷史名城錦州西北行十余里,有一座群峰險壑逶迤伴繞,飛泉云岫橫生妙境的名山勝地。這就是聲震遼海、譽播京華的關(guān)外第一佛山——錦州北普陀山。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迄唐武德元年即已肇建諸端寺剎,晨鐘暮鼓梵音法號經(jīng)年裊渺,祥云喜雨龍光清嵐百代氤氳,故世人皆以南印度普陀珞珈山北院稱之。至遼代,又因讓國皇帝耶律倍長居此山,經(jīng)大德高僧德韶奏請遼太后,正式定名北普陀山而聞名天下。其中尤以名貫燕云十六州的“石堂松雪、楓林旭日、蒼山觀海、紅石臥龍、滴水觀音、泓池澄暉、烽臺夕照”等景觀而著稱于世。明清兩代,更以遼西“第一洞天”馳名海內(nèi),為佛、道兩教高僧、宗師及信眾朝拜之圣地。

北普陀山擁有奇特壯觀的山巒;千姿百態(tài)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樹懸掛的峭壁。名峰、古剎、摩崖移步即景,佳景天成。春可聽鶯啼鳥語,夏可聞蟬鳴桑林,秋可睹櫨紅霜染,冬可觀石堂松雪。四時景致,異彩繽紛,勝如巧笑顧盼焉。九大景區(qū)共有五十多處景觀,其云、石、水、洞、林、花、魚、鳥渾然一體,雄、險、奇、幽、動、靜、美、妙交相生輝。實為洞天福地,人間勝境。國家aaa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遼寧五十佳景之大觀。

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開心!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你們好:

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它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之稱。

今天我們又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是西天景區(qū),景點分布有二龜聽法石,磐陀石......

(二龜聽法石前)。

這二龜聽法石的由來有一個故事:有一天,觀世音菩薩在給二龜講經(jīng),它們在課堂上打打鬧鬧,原來一天可以講完的經(jīng)卻花了七七四十九天,觀世音菩薩很生氣,就把它們點化為石留在普陀山上。

(磐陀石前)。

磐陀石由上下倆石相累而成,上下倆石接縫處間隙如線,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于一石之上,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一大奇觀,不過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爬石。

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今天的游覽就告一段落,雖然我們沒有游覽完景區(qū)的所有景點,但我相信大家的身心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得到了放松。

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普濟寺位于普陀山靈鷲峰下,坐落在白華山南,為普陀山寺院之首,又稱前寺(相對于法雨禪寺的"後寺")。它的前身為不肯去觀音院,創(chuàng)建于唐咸通年間。

普濟寺又名前寺,座落于靈鷲山麓。i983年,被國務(wù)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唐大中年間(847-859年),日僧慧鍔請五臺山觀音像歸國,因風(fēng)阻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觀音。后梁末帝貞明年間(915-920年),由“不肯去觀音院”擴大為寺,后遷到現(xiàn)在這個地方的(一說最早的不肯去觀音院即建于此地)。宋代先后改名為“五臺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

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實行海禁,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并將僧人遷到明州棲心寺(今寧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普陀山的寺廟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幸免。明神宗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監(jiān)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于靈鷲峰下,并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廟規(guī)模宏大,一時甲于東南。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四

法雨寺又稱后寺,為全山第二大寺。占地33408平方米,建筑面積13845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廳堂294間。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八年(1580),初名海潮庵。萬歷二十二年(1594)擴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賜“天花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

法雨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顯得宏大高遠,氣象超凡。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

法雨寺的寺門不在中軸線上,而在東南角上,建筑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廟的山門。

九龍壁:此壁不同于故宮、北海、大同三處的陶制九龍壁,而是用60塊青石拼接,雕刻嵌鑲精致,猶如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在高2米、長12米的壁上,九龍昂身舞爪,騰飛于云山碧海之間,爭奪龍珠。壁頂梁上還雕有17條小龍,形態(tài)各異。此壁由浙江溫嶺民間石雕藝匠仿北京九龍壁刻制。

天王殿:系兩座五層石經(jīng)幢塔。殿前,古樟成林。殿內(nèi)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與眾不同,據(jù)說是為了避免與普濟寺千篇一律。

玉佛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月臺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cè)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玉佛殿是一座小巧玲瓏雕藝精致的建筑,面闊三間,外加圍欄,重檐歇山,黃琉璃頂。殿內(nèi)供奉著高1.3米的玉佛,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殿前13塊雕龍欄板,是明代遺物。

九龍殿:為法雨寺的主殿。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從南京明故宮拆遷來的,是國內(nèi)寺院建筑最高規(guī)格的一座佛殿。殿內(nèi)八根金柱的柱礎(chǔ)是精致的雕龍磚。藻井是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的,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huán)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文體圖案。正中供奉毗盧觀音像,后供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群像。觀音立于鰲魚背上,左手托凈瓶,右手執(zhí)楊枝。四周塑觀音救七難群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和龍女相侍。大小百數(shù)人物,造像各顯特色,畫面渾然一體,氣勢雄壯威嚴。殿前有古樹十余株,其中兩棵銀杏高入云天,樹圍粗約三抱。東側(cè)的龍風(fēng)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狀怪。月臺石欄板上刻著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郭居敬編輯的古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孝悌本是儒學(xué)內(nèi)容,在這里也移植到佛教中來了。

大雄寶殿:殿中供釋迦、藥師、阿彌陀佛三尊像。殿東耳殿三間,為“三圣殿”,供三圣立像。西耳殿三間為“關(guān)帝殿”,供關(guān)公金坐像。

珠寶觀音殿:建在法雨寺的最高處,方丈殿右旁,有一座精致的“珠寶觀音殿”。殿內(nèi)所供奉的觀音塑像,全用赤金鑄成,胸部嵌一顆神奇的珍珠,光華奪目。此殿,一般的香客游人平日是不可任意進去的。

海會橋:在塵雨寺前蓮池上,系單孔青石拱橋?!昂币庵钢T菩薩聚會在一起,共德之深與數(shù)量之多,猶如大海一樣。它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橋兩旁石欄板上,鐫有動物、花卉浮雕,石欄柱上雕有小石獅。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五

“啪!啪!”隨著一陣陣爆竹聲,我們送走舊歲,迎來了新春。在新年里,雖然我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但唯獨去普陀山的事情令我記憶猶新。

今年年初一,我們大家一起去了佛門圣地--普陀山。

聽說普陀山地質(zhì)秀麗,四周乃茫茫南海,海中央是“睡佛島”。聽說島上有一個菩薩,這個菩薩的名字叫睡佛,因為他每天都游手好閑,從不管人間閑事。不過他很慈祥,所以別人叫他睡樂佛。今天,我要去看看,普陀山是如何的漂亮。

在我們?nèi)テ胀由降穆飞?,四處風(fēng)景奇麗,因為剛下過大雪,所以四處一片白茫茫,空氣很新鮮,可不好的'是這場大雪把整個城市變成一個黑白畫面。

哇,前面那輛是車嗎?怎么車上全是雪,要是沒車輪我以為是雪在奔跑呢!

因為去普陀山,必須要過海。于是到了要坐快艇的地方,這里是必經(jīng)之路,可我不敢乘快艇,因為這海面上波濤洶涌,我怕沉下去,可我媽媽也為我打氣,讓我不要害怕,要勇敢一些。沒辦法,我只好答應(yīng)。

上了岸,我們的艇竟然沒沉,我很高興。走下船,頓時濤水涌來,拍打在巖石上,“啪啪”聲好象在為我的勇氣鼓掌。

晚上,我們依依不舍的坐上了車,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開往回家的路……。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六

北普陀山位于錦州市西北郊區(qū),歷史悠久。進入山門,走上寬闊平坦的半友路。道路兩旁的洼地開滿了野花。洼地兩邊的山坡上,有各種不同高度的樹,有的.已經(jīng)是濃綠了,有的已經(jīng)變成了金黃色。

來到山腳下,抬頭遠眺,連綿起伏的群山遙遙無期。

我媽說:現(xiàn)在我要去找神仙。第一站我就去觀音洞拜觀音。爬上石徑,走十幾分鐘,就到了觀音洞。這里是天然石洞,高達四層。山洞里有一尊觀音像。因為是在石洞里,雕像也多了一點靈氣。許多虔誠的人來這里燒香,為自己和家人祈禱。

從滴水觀音,坐纜車到雞冠山,這是北普陀山的最高峰。整個北普陀山盡收眼底,綠意盎然,那些散落的山峰在佛教悠揚的音樂中越來越安靜,充滿神秘。

下山走出山門,我問:“媽媽,我們明年還會來嗎?”“好!”

再見,北普陀山。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七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

后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余人。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煙燎繞、燭火輝煌;誦經(jīng)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綿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jié)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xué)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jīng)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dāng)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fēng)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huán)繞、漁帆競發(fā),銀濤金沙環(huán)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圣地位,以及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游勝地。相信您也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圣之旅了,現(xiàn)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覽攻略,以及景點導(dǎo)游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fēng)光優(yōu)美、古跡眾多、環(huán)境怡人的小島,這里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匯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布,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余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dāng)推普陀”贊之。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八

來到山腳下,抬頭遠望,連綿起伏的群山悠遠飄渺。

媽媽說:現(xiàn)在要去找神仙了,第一站就去觀音洞拜觀音。順著石頭小路向上攀爬,大約走了十多分的路程,就到了觀音洞。這里是一個天然的石洞,有四層樓那么高,洞內(nèi)有觀音的塑像,由于是在石洞中,塑像也多了幾分靈氣。很多虔誠的人們來這里上香,為自己及家人祈福。

從滴水觀音下來,乘纜車上了雞冠山,這是北普陀山的最高峰,整個北普陀山的景色盡收眼底,滿目翠綠,那些錯落有致的山峰,在佛教悠揚的音樂中,越發(fā)顯的靜謐安閑,充滿了神秘色彩。

下山,出山門,我問“媽媽,明年我們還來好嗎?”“好!”

再見了,北普陀山。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九

終于迎來了我的暑假之旅,我和爸爸媽媽三人一起自駕游。我們聽著歌,慢慢的從江蘇開了幾個小時的路程,來到盼望已久的浙江名山普陀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媽媽告訴我,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前來旅游的游客,可真多,人山人海,很多人手里拿著香,一步步往山上登去,都想登上33米高的南海觀音像,希望在這里能許下各自的愿望,默默的祈禱能實現(xiàn)。我們沿著一直走,來到了法雨寺,聽導(dǎo)游講這里求子觀音十分靈驗,游客們紛紛都很誠心的,前去參拜。這里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景點――千步沙。美麗的沙灘,最受小孩子們的青睞,玩水的大人,孩子笑聲一片,玩得開心極啦!我們在普陀山就這樣,不知不覺的玩了一整天,天快黑啦,我們坐著旅游車,回到了周邊的.賓館。這一次的浙江之行,讓我感覺到自己一下子變成了爸爸媽媽身邊的小男子漢,一路上我?guī)椭嵝欣?,學(xué)會了關(guān)心別人。

我愛旅游,希望爸爸媽媽有機會再帶我去別的更好玩的地方去旅行。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你們好:

一路辛苦了,歡迎來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它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之稱。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一

法雨寺位于普陀山風(fēng)景區(qū)中部,被稱作“后寺”,其規(guī)模僅次于“前寺”普濟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因為它在山腳下,有景區(qū)的旅游巴士直達,每天來此朝拜的香客非常多,是來到普陀山的游客不可錯過的寺院之一。

游覽法雨寺,你可以從佛頂山上的慧濟寺順著香云路的臺階走下來,也可以坐車或走路從普濟寺過來(約3公里)。進入山門的牌坊,來到放生池上的海會橋,抬頭便能看見紅墻上“天華法雨”四個大字,兩邊的放生池里成群的紅鯉魚也是法雨寺令人難忘的一景。

過了放生池,沿著彎曲的步道上坡,前方便是法雨寺的主體建筑群。寺院依山而建,分列在六層臺基上。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方丈殿,殿殿升高。隱在樹蔭環(huán)繞的香樟林中的法雨寺,給人既華美又沉穩(wěn)的感覺。

寺內(nèi)最值得一看的是天王殿對面的九龍壁,以及玉佛殿和九龍觀音殿(大圓通殿)。玉佛殿內(nèi)的原是供奉著緬甸請來的玉制釋迦牟尼像,后在文革中被毀?,F(xiàn)在看到的玉佛是后來從北京雍和宮請來的,比原來的小一些,也很精致。

九龍觀音殿就在玉佛殿后面,是法雨寺的主殿,也是國內(nèi)規(guī)格最高的佛殿。最奪人眼球的是屋頂上南京明故宮移來的琉璃瓦,以及殿內(nèi)天花板上的九龍藻井。這二者都是古物,尤其是九龍藻井,雕的是九龍戲珠的圖案:一條龍盤踞頂上,八條龍昂首飛舞而下,造型頗有張力,是普陀三寶之一。來到殿內(nèi)千萬不要忘記抬頭觀賞。

拜過各大殿的菩薩,最后去到寺廟里的法物流通處請法物。這里的法務(wù)品種很多,價格也比較親民。此外,法雨寺素齋也值得推薦。齋飯有中午和下午兩頓,上午十點半左右,下午四點半左右,5元/人,便宜管飽,更不失為體驗佛門氛圍的途徑之一。寺廟外不遠處是千步沙,拜佛祈福過后步行前去看看海,在沙灘上散散步,感覺很清靜。若是傍晚,還能看到海上日落。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二

紫竹林位于普陀山東南端,和洛迦山隔海相望。人們常說的“紫竹林”不是一片紫色的竹子,而是紫竹林禪院、不肯去觀音院、潮音洞等景點。這里是觀音在普陀山最早的道場,也有許多人沖著“不肯去觀音”的傳說來此參訪。

由停車場進入景區(qū),遇路口直走是南海觀音和觀音跳,往左走到盡頭便是紫竹林禪院。紫竹林禪院的山門和天王殿合二為一,造型很獨特。天王殿正中的大門上聳出一門樓便成了山門的牌樓,門額上題寫的“補袒紫竹林”是康有為的親筆。寺院規(guī)模不大,主要建筑為圓通寶殿,里面供奉著紫竹觀音坐像,可以在此祈福。此外,寺內(nèi)的細節(jié)之處還有不少名家題寫的匾額、對聯(lián),禪意濃厚,值得細細瀏覽。

出紫竹林禪院大門,沿著對面的小路往海邊走,即是著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和潮音洞。在路上遠遠就能看到不肯去觀音院前面的觀海亭。寺院并不大,原來的古庵早已消失了,如今的建筑都是新建的,但這里是整個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是供佛之始,因此也是普陀山不能不游的地方。

不肯去觀音院對面有潮音洞,半浸在海中的洞穴日夜吞吐著海潮,聲若雷鳴。在此賞海景,遠眺對面的洛迦山如一尊臥在海上的大佛,景色很美。傳說這里曾是觀音菩薩顯靈的地方,因此善男信女們更愿意把這潮聲看作菩薩的講法聲,讓潮音洞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這附近還有一塊碑,刻著“禁止舍身燃指處”,說的是以前許多信徒來到這里,在潮音洞邊跳洞舍身,或者在不肯去觀音院前燃指,以為這樣做就能早得正果,于是當(dāng)?shù)氐亩杰娫诖肆⒘诉@塊碑?,F(xiàn)在早已沒人在此“舍身燃指”,而這段歷史成了導(dǎo)游津津樂道的故事,碑刻則成了游人留影的標(biāo)志。

游完紫竹林,步行即可到更南面朝拜33米高的南海觀音像。此外,這里離碼頭很近,走回碼頭,順路還可游覽南天門和碼頭附近的景點。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三

親愛的各位游客:

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著名的普陀山。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成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東部,擁有“海佛天國”“南海圣境”之稱。大家在游覽的時候不要亂扔垃圾喲!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寺。它的前身是有名的“不肯去觀音院”,嘿嘿,名字是不是很奇怪呢?但是,當(dāng)您來到寺前肯定會奇怪地問:“寺廟的大門關(guān)著,是怎么回事呢?”這里就有一個故事:乾隆皇帝裝作平民來普陀山游玩,晚上想進普濟寺,要求把門的小和尚打開門,小和尚拒絕,他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guī)?!鼻]辦法,自豪從旁邊的側(cè)門進去。回宮以后,乾隆下了圣旨:從今以后,普濟寺的大門不能打開。就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只有國家領(lǐng)導(dǎo)來才能打開。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進入法雨寺,就可以看到九龍壁,九龍壁是用六七十塊優(yōu)質(zhì)青石組成的,是一個了不得的工藝。

各位游客們,普陀山之旅結(jié)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法雨寺又稱后寺,為全山第二大寺。占地33408平方米,建筑面積13845平方米,共有殿宇樓閣廳堂294間。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八年(1580),初名海潮庵。萬歷二十二年(1594)擴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賜“天花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

法雨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從天王殿、玉佛殿、九龍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顯得宏大高遠,氣象超凡。遠處的千步金沙空曠舒坦,海浪聲日夜轟鳴。

法雨寺的寺門不在中軸線上,而在東南角上,建筑為重檐方亭,也不同于一般寺廟的山門。

九龍壁:此壁不同于故宮、北海、大同三處的陶制九龍壁,而是用60塊青石拼接,雕刻嵌鑲精致,猶如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在高2米、長12米的壁上,九龍昂身舞爪,騰飛于云山碧海之間,爭奪龍珠。壁頂梁上還雕有17條小龍,形態(tài)各異。此壁由浙江溫嶺民間石雕藝匠仿北京九龍壁刻制。

天王殿:系兩座五層石經(jīng)幢塔。殿前,古樟成林。殿內(nèi)四大天王的位置排列與眾不同,據(jù)說是為了避免與普濟寺千篇一律。

玉佛殿:東西有鐘樓和鼓樓。月臺上有古柏一株,蒼老勁健,西側(cè)植羅漢松一株,圍粗3米多,頗為罕見。玉佛殿是一座小巧玲瓏雕藝精致的建筑,面闊三間,外加圍欄,重檐歇山,黃琉璃頂。殿內(nèi)供奉著高1.3米的玉佛,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移來的.。殿前13塊雕龍欄板,是明代遺物。

九龍殿:為法雨寺的主殿。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從南京明故宮拆遷來的,是國內(nèi)寺院建筑最高規(guī)格的一座佛殿。殿內(nèi)八根金柱的柱礎(chǔ)是精致的雕龍磚。藻井是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的,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huán)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正中懸吊一盞琉璃燈,宛若一顆明珠,組成九龍戲珠的文體圖案。正中供奉毗盧觀音像,后供海島觀音及善財五十三參群像。觀音立于鰲魚背上,左手托凈瓶,右手執(zhí)楊枝。四周塑觀音救七難群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和龍女相侍。大小百數(shù)人物,造像各顯特色,畫面渾然一體,氣勢雄壯威嚴。殿前有古樹十余株,其中兩棵銀杏高入云天,樹圍粗約三抱。東側(cè)的龍風(fēng)柏蟠屈如虬螭,形奇狀怪。月臺石欄板上刻著二十四行孝圖,取自元郭居敬編輯的古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孝悌本是儒學(xué)內(nèi)容,在這里也移植到佛教中來了。

大雄寶殿:殿中供釋迦、藥師、阿彌陀佛三尊像。殿東耳殿三間,為“三圣殿”,供三圣立像。西耳殿三間為“關(guān)帝殿”,供關(guān)公金坐像。

珠寶觀音殿:建在法雨寺的最高處,方丈殿右旁,有一座精致的“珠寶觀音殿”。殿內(nèi)所供奉的觀音塑像,全用赤金鑄成,胸部嵌一顆神奇的珍珠,光華奪目。此殿,一般的香客游人平日是不可任意進去的。

海會橋:在塵雨寺前蓮池上,系單孔青石拱橋?!昂币庵钢T菩薩聚會在一起,共德之深與數(shù)量之多,猶如大海一樣。它建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橋兩旁石欄板上,鐫有動物、花卉浮雕,石欄柱上雕有小石獅。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五

慧濟寺位于普陀山最高處佛頂山上,又稱佛頂山寺,普陀山三大寺之一。這里最著名的是觀音堂里的注生娘娘,據(jù)說是全山最靈的送子觀音。另外,由于地處山頂,寺廟前的一塊平臺是觀賞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慧濟寺建筑別具一格,依山而建,橫向排列,殿堂寬敞壯麗,寺院深藏于森林之中,以幽靜著稱。整座寺廟內(nèi)有4座殿、7座堂、5座閣樓以及庫房等,共145間。該寺布局因山制宜,天王殿后,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jīng)樓、玉皇殿、方丈室等都在同一條平行線上,與左右?guī)肯鄵恚H有浙東園林建筑風(fēng)味。

如果你體力好可以選擇徒步登山,沿著黃墻夾道的嵌有蓮花的石板道上步行上來,一路可以看到很多虔誠的信徒在那里三拜九叩,口中念念有詞。當(dāng)然你也可以選擇索道上山,建議可以只買單程上山的車票,因為下山的路較輕松,沿著香云路一路走下來就是法雨寺,沿途還能看到“海天佛國”的巨大巖石,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云霧環(huán)繞山腰。

游覽慧濟寺,你可以在蓮花池、“佛頂頂佛”墻、“同登彼岸”石碑等幾個小景觀處拍照留念,其他就屬大雄寶殿和觀音殿香火最為旺盛。與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侍立弟子阿難與迦葉。大殿兩廂各塑有10尊塑像,是佛教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大雄寶殿屋頂全用不同顏色的琉璃瓦蓋成,如果是坐纜車上山,在陽光下聽說還能看到“佛光普照”的綺麗景觀。

在大雄寶殿的左手邊就是觀音堂,堂內(nèi)匯集了根據(jù)歷代畫家所繪觀音像而鐫的石刻觀音,是普陀山宗教藝術(shù)的精華之一。當(dāng)然這里也是很多來普陀山求子的人必拜之地,聽說拜一拜一般隔年一定會有孩子。在這里燒香心要誠,三注香足以,可以多帶點零錢捐一些香火錢。殿內(nèi)嚴禁喧嘩、吸煙、拍攝及點香燭。如果愿望實現(xiàn)了建議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來還愿。

拜完了佛可以去慧濟寺后門看一看“普陀鵝耳櫪”,這棵樹是200多年前由緬甸僧人到普陀山朝拜時帶來的,目前列為國家二級樹種,也是很多游客會來觀賞的景觀。

由于普陀山景區(qū)內(nèi)售賣的食品價格都很高,因此建議自帶一些飲料和面包,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在寺廟內(nèi)吃齋飯,一般午飯時間為10:30-11:00左右,到達寺廟之后可以先去齋堂門口購買餐券,花十幾塊錢吃一頓齋飯,經(jīng)濟實惠,別有一種風(fēng)味。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六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是普陀山。我是這里的導(dǎo)游,我姓尤,大家叫我尤導(dǎo)。下面聽我講解。

普陀山雄峙于寧波市杭州灣以東的煙波浩渺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以其"三神"——神奇,神圣,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游圣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側(cè)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fēng)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之色彩。普陀山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渡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制,民俗采風(fēng)于一體的國家重點風(fēng)景旅游區(qū)。我的講解完了,接下來,我?guī)Т蠹胰⒂^各個景點,我會一一介紹。謝謝大家,祝大家旅途愉快!

普陀山。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七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普陀山是著名的觀音道場,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稱為佛教四大名山。它位于浙江省東部,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

后歷代皇帝撥幣累建,全盛時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達4000。

余人。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香煙燎繞、燭火輝煌;誦經(jīng)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信眾求拜,時有天象顯祥,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奇、神圣、神秘的色彩。綿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jié)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xué)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有人曾經(jīng)對普陀山的美景作出這樣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dāng)推普陀。"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fēng)光旖旎,作為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于海上的佛教勝地,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除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的寺塔摩崖、山石林木以外,島上林木豐茂、鳥語花香,不僅有樹齡近千年的古樟樹,還有我國特有的普陀鵝耳櫪。而島四周白浪環(huán)繞、漁帆競發(fā),銀濤金沙環(huán)繞著青翠的峰巒、幽靜的古剎精舍,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觀音道場的神圣地位,以及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景,成為馳譽中外的旅游勝地。相信您也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踏上這次朝圣之旅了,現(xiàn)在就請帶上我們精心為您打造的普陀山游覽攻略,以及景點,隨我一同走進這海天佛國吧普陀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島以東的海面上,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系舟山群島上千座島嶼中一處風(fēng)光優(yōu)美、古跡眾多、環(huán)境怡人的小島,這里供奉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享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等美譽想不出比"海天佛國"更適合的詞匯來形容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眾多島嶼中的一個小島,卻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觀音道場,山上寺院禪林星羅棋布,包括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和三十余座禪院;山中古木參天、梵音與濤聲交織,古人曾以"以山兼海之勝,當(dāng)推普陀"贊之。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八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面積12.9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臥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zhǔn)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游勝地。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常其宗教活動可溯于秦,從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煉丹遺跡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yīng)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側(cè)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后經(jīng)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jīng)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xiàn)。綿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鐘靈毓秀之凈土,積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jié)緣四海,有句俗語叫: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xué)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huán)海,風(fēng)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亙、白浪環(huán)繞,漁帆競發(fā),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huán)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gòu)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巖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跡,都與觀音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

主要景點有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的標(biāo)志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jié)合的西天景區(qū)。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游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

普陀山的導(dǎo)游詞篇十九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普陀山。我把普陀山的概況簡單介紹一下:普陀山位于杭州灣以東,舟山群島的東部,與我國著名漁業(yè)重鎮(zhèn)沈家門隔海相望,相距6.5海里。島呈菱形,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3.5公里。地勢西北高峻,東南平緩,主峰佛頂山海拔291米。島四周海岸曲折,西北部岸坡較陡,北部和東南部多沙灘。環(huán)島一周約33公里。

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44個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山上景物迷人,寺廟都建造在古樟叢中,素有“海天佛國”之稱。人們曾將桂林、杭州西湖和普陀山進行比較,認為:“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勝,則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勝,當(dāng)推普陀”。普陀山的山海美景,可謂全國之最了。

相傳,普陀山是觀音修身得道處,山上寺廟眾多,至民國十三年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寺院建筑面積達14萬多平方米,共有4700多間殿宇、樓閣、廳堂,3000多僧侶。在歷史上香火鼎盛時期,曾有詩描述“山當(dāng)曲處皆藏寺,路遇窮時又遇僧?!彼略簾o論大小,都供奉觀音大士,可以說是“觀音之鄉(xiāng)”了。每逢農(nóng)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觀音圣誕日,得道日和出家日的三大香會,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煙繚繞,一派“海天佛國”景象。

各位團友,普陀山的佛教歷史悠久,作為觀音道場初創(chuàng)于唐代。唐大中年間,有印度僧人來山禮佛,傳說在潮音洞目睹觀音現(xiàn)身。唐咸通四年(公元916),日本有個叫慧鍔的僧人從五臺山請得觀音圣像回國,船經(jīng)普陀山海面時受阻,在潮音洞登岸,把佛像留在一個民宅中供奉,稱“不肯去觀音院”,觀音道場從這時開始。宋元兩代,普陀山佛教發(fā)展很快。公元967,趙匡胤派太監(jiān)王貴來普陀山進香,并賜錦幡,首次開創(chuàng)朝廷到普陀進香。公元1080,朝廷賜予銀兩建寶陀觀音寺(即今前寺)。當(dāng)時,日韓等國來華經(jīng)商、朝貢者,也開始慕名登山禮佛,普陀山漸有名氣。公元1131年,寶陀觀音寺住持真歇禪師奏請朝廷的允許,易律為禪,山上700多漁戶全部遷出,普陀山于是變成了佛教凈土。公元1214,朝廷賜錢修建圓通殿,并指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的道場,與五臺山(文殊道場)、峨眉山(普賢道場)、九華山(地藏道場)合稱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六月,敕封寶陀觀音寺住持一山為妙慈弘濟大師,帶著國書到日本去弘揚佛教,與日本通好,從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遠播。清朝康熙皇帝賜“普濟群靈”額于前寺和“天花法雨”額于后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各由此而得。

清末至抗日戰(zhàn)爭前夕,是普陀山佛教發(fā)展史上的全盛時期。

客運碼頭。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普陀山客運碼頭,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是_年新建的碼頭,可以說它是建得非常漂亮壯觀。但是普陀山原來的碼頭建于1981年。其實它最早的民間客運碼頭就在不遠處的短姑道頭,但一有風(fēng)浪,船只就無法靠岸,交通相當(dāng)不便,所以就建成了現(xiàn)在規(guī)模的碼頭。它的航線主要通往上海、寧波、沈家門、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馬尾等。自1992年以來,該客運站多次被評為省級文明客運站、全國港口客運示范站和全國文明客運站稱號。

短姑道頭。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普陀山最早的民間碼頭叫短姑道頭。大家可以看到,這幾塊奇怪的石頭上刻著四個字:“短姑古跡”。在古文中“短”是“責(zé)備”的意思。那么為什么會叫這個名字呢?這里還有個故事。相傳有姑嫂二人渡蓮花洋來朝山進香,船靠碼頭時,不巧小姑“天葵”來潮,她認為身子不潔,不敢下船進香,她的嫂嫂埋怨小姑無福理佛,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獨自進山拜佛去了。到了中午,潮水大漲,小船與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餓得發(fā)慌。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拎著飯籃走到碼頭邊,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塊,踩著這石塊來到小姑船,說是她嫂嫂托她捎來的米飯,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她嫂子進香回來,問起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剛才拜佛時,發(fā)現(xiàn)蓮座上觀音大士的裙子濕了一片,心里馬上就明白了,原來這是觀世音菩薩做的善事。后來因為嫂子曾在這里責(zé)備小姑,從此,姑嫂停船的地方被后人稱作“短姑道頭”,觀音大士給小姑送飯時投向潮水里用以踩腳的石塊,稱為‘短姑圣跡’。

海岸牌坊。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四柱三門的牌坊叫海岸牌坊,它位于短姑圣跡上方,建于1919年。四柱三門,翠瓦飛檐,氣勢雄偉,上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寶伐迷津”、“金繩覺路”、“回頭是岸”五重匾額,是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等人所題。門柱上刻有楹聯(lián):“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機不被,萬里無云萬里天”,“一日二度潮,可聽其自來自去;千山萬重石,莫笑他無覺無知”,這些都是宣揚佛理的意思。

妙莊嚴路。

各位團友,大家往前可以隱約看到一條石板小路,這條小路是自古以來從碼頭步行到普濟寺的必經(jīng)之路,叫妙莊嚴路,意思是循此路便可進入妙法莊嚴的佛國。這條路從短姑道頭沿著山坡彎彎曲曲地向上,路面都是由石板鋪成的,而且每隔一定距離,就會出現(xiàn)雕刻蓮花的石板,蓮花千姿百態(tài),沒有一個是重復(fù)的。(可以插入講蓮花)在路的兩旁有“入三摩地”、“金繩開覺路,寶筏渡迷川”等石刻,都出自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之手。當(dāng)你走完這段路程,便會覺得此路妙且莊嚴,實在是名不虛傳。

南天門。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景點叫南天門。它位于南山,在短姑圣跡的對面。南山原來是海中的一個孤島,和普陀山本島隔著一條水道,后來建了這座石橋,因為橋身像龍,所以叫環(huán)龍橋,又叫大觀橋,從此兩山連接相通?,F(xiàn)在請大家跟我往這邊走,這里風(fēng)比較大,大家先把雨傘收一下。

現(xiàn)在大家請看,這里有兩堵石壁相對立,好像一扇天然的石門,因為地處普陀山最南端,所以叫南天門。石門旁邊,有清代總兵藍理題寫的“山海大觀”四字,進門是一個寬廣的平臺,站在這里眺望遠方,感覺海和天是連在一塊的。門里有一塊巨大的巖石,叫獅子巖。沿著這些石階爬到巖石的頂上,便可看見兩處小水潭,潭水清澈,旁邊有題刻“龍眼泉”。巖石上還有“龍華大會”、“砥柱南天”、“海岸孤絕處”等石刻。民間傳說這是八仙過海時聚會的地方,普陀山禪宗始祖真歇禪師曾住在這里。

進入南天門,里面有一座茅篷,叫大觀篷。它位于南天門獅子石旁,原來是清康熙年間普濟寺主持通旭所建,后來倒塌了。1996年由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重建。大觀篷里面正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兩旁有關(guān)公、韋馱的塑像,還有八仙造像,八仙的上面是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這充分的體現(xiàn)了佛教與道教文化的融合。

金沙。

各位團友,在觀音跳和南天門之間這處地方叫龍灣,灣前金沙鋪地,長570米,過去這里沙質(zhì)很黃,像金子一樣。路上都是黃沙,不見寸土,日光照耀,金光燦燦,佛家稱此為佛經(jīng)所言“金沙布地”處,所以這里被稱為金沙。

南海觀音銅像。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普陀山的標(biāo)志性佛教建筑——“南海觀音銅像”。我們所站的地方就是禮佛廣場,面積有1683平方米。請看這一對花崗巖巨獅,每只7噸多重,好像睡獅剛剛醒來。再看這四尊金剛力士,他們就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每尊高3.9米,是用花崗巖做的,威武莊嚴,鎮(zhèn)守著佛門。前面是哼哈二將。

沿階而上,第二、三層叫集散廣場,正中是一座四柱三門石碑坊,高10.5米,寬21.5米,在佛教中是三門的意思。這四柱正反面都刻著妙善、劉江、白光等人題寫的楹聯(lián),非常狀觀。兩旁一對7.7米高的花崗巖盤龍云柱。[站在廣場,右能見南天門、短姑碼頭、海岸牌坊和正山門、客運碼頭,延伸過去便是西天一線和觀音洞。左能俯視西方庵,紫竹林,潮音洞等景區(qū)。

站在廣場上,請大家抬頭看南海觀音“慈眼視眾生”的大悲妙相,她妙相莊嚴,雙目非常慈祥地看著我們,左手托_,右手施無畏印。在佛教中“_”是古印度圣王戰(zhàn)車的輪子,現(xiàn)在比喻佛法,是指佛法能夠摧破一切煩惱,就像轉(zhuǎn)輪王轉(zhuǎn)動輪寶摧破山岳巖石一樣。右手上伸叫施無畏印,表示能夠減除眾生的苦難。她的身體前傾15度,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觀音寶像好象正輕輕移動蓮花步慢慢向我們走來,使人頓生膜拜之心。

大佛身高18米,蓮花座高2米,三層基座高13米,總高33米。那么觀音銅像為什么要做成33米呢?這里有三種解釋:第一,普陀山環(huán)島一周是33公里;第二,觀音有32化身,加上一個正身像,剛好是33種形象;第三,3、6、9是佛教中的吉祥數(shù)字,而3加3剛好等于6,3乘以3剛好等于9。

大佛是用亞金銅材鑄造的,總重70噸,由96塊銅壁板組成,每塊重一噸左右,壁板厚1厘米。96塊亞金銅壁板拼裝成一尊大佛,并用打磨拋光法將焊縫處磨得天衣無縫,精湛的工藝令人叫絕。大佛頭部高2.65米,寬2.4米,重1.25噸,共用去純金6.5公斤。這些金子都是由那些虔誠的香客捐獻的耳環(huán)、戒指、項鏈。此像堪稱當(dāng)今世界觀音銅像之最,是“海天佛國”的象征,它的文化價值和藝術(shù)品位就非常高。

各位團友,這尊觀音銅像是1997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九日開光的。開光那天,還發(fā)生了一樁奇事。那天,烏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點,當(dāng)妙善方丈宣布佛像開光時,大佛南面蓮花洋上空頓時烏云散開,一抹白光從云間射出直照佛像,佛像金光閃閃,佛光普照,好像白衣觀音的圣像出現(xiàn)在天空,在場的4000余位海內(nèi)外信男善女親眼目睹,紛紛跪拜,承授佛光,無不驚嘆。這一奇異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上午九點法會結(jié)束的時候。

各位團友,南海觀音銅像的基座分兩層,底層為功德廳,里面用銅雕、木雕裝飾。功德廳面積1100平方米,正中銅柱直徑5.6米,通上層頂部接蓮花座,其工藝國內(nèi)首創(chuàng),銅柱上刻有20幅觀音說法圖和前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像。銅柱外包有12米長的純透明特制玻璃護罩,四周為大型木雕壁畫,用進口柚木雕面,每幅長6米,高1.6米。四幅壁畫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發(fā)生在普陀山的四大傳說,也就是“短姑勝跡”、“二龜聽法”、“飛沙填?!薄ⅰ八{公護法”。精雕細刻,不僅工藝高超,而且充分顯示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每年的11月19到11月29是普陀山的觀音文化節(jié),這次我們剛好趕上這個重要的佛教節(jié)日,門里進去就可以看到有一枚舍利供奉在那里,非常的神圣,大家參觀的時候一定要遵守秩序,也不要在里面喧嘩。

二層為五百觀音堂,供奉500尊各式妙相的紫銅觀音圣像,大家仔細看可以發(fā)現(xiàn)上面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香客的名字。中間銅柱上雕刻著觀音的32應(yīng)化身。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羅漢。羅漢又名“阿羅漢”,是小乘佛教中修行的最高果位,而在大乘佛教中呢位于第三等。在我國盛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它認為能夠運載無量眾生,從生死輪回之此岸到涅磐解脫之彼岸。佛是位于最高果位,菩薩位于第二等。獲得羅漢這個果位,就意味著斷盡一切煩惱,進入涅磐境界,永遠不會投胎轉(zhuǎn)世,受人世生死輪回之苦,可以受天人的供養(yǎng)。在佛教中有四大羅漢、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的說法。

好了,那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下面給大家20分鐘的時間自由參觀。但是大家請注意,相機拍照時的光線不利于文物的保護,所以希望大家在室內(nèi)參觀的時候,暫時把相機收一下,20分鐘后我們在禮佛廣場集合。

紫竹林。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來到了紫竹林。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觀世音菩薩的住所。孫悟空好幾次遇到危難,就翻筋斗來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觀音大士。紫竹林,顧名思義,應(yīng)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幾經(jīng)劫難,紫竹林遭到破壞?,F(xiàn)在園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處新植紫竹3000余棵。經(jīng)過精心培育,現(xiàn)已成林,重現(xiàn)了觀音道場的紫竹成林的景觀。

天王殿—圓通寶殿—大悲樓臥佛。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大悲樓臥佛殿的臥佛,是一尊釋加牟尼佛80歲涅磐時的佛像。釋加牟尼像有很多種不同姿勢的佛像,主要有坐像,立像和臥像三種。這個臥佛像呢是根據(jù)釋加牟尼佛在婆羅雙樹間涅磐時的體態(tài)而塑造的,他面朝南方,側(cè)身而臥,雙腳直伸并攏,左手置于身體上,雙目微合,很是自在安詳。各位團友,這大悲樓的墻兩旁畫有釋加牟尼佛從出生到涅磐的經(jīng)過,大家可以去仔細地觀賞一下。

不肯去觀音院。

各位團友,請大家轉(zhuǎn)身看,這座小小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觀音院”。它是普陀山佛教協(xié)會在_年興建的。原先這里是一座三面簡瓦粉墻圍著一個小小的院落,里面有一間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別致的小型佛寺。這種布局在傳統(tǒng)上叫做“茅篷”。相傳,唐咸通四年(公元916),有個叫慧鍔的日本僧人從山西五臺山請得觀音圣像回國,經(jīng)普陀蓮花洋時,突然風(fēng)浪大作,連續(xù)三天都不能渡過蓮花洋?;坼娨詾橛^音不肯東渡去日本,于是把觀音圣像擱置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上,被當(dāng)?shù)鼐用駨埵险埢丶抑泄┓?。從那以后,普陀山慢慢發(fā)展成為專門供奉觀音的道場。而慧鍔也成了“海天佛國”的開山祖師。

潮音洞。

各位團友,大家看,這里有一個天然的石洞,巖石旁刻著“潮音洞”三個字。它是由清朝的康熙皇帝御賜的,相傳這是菩薩現(xiàn)身的地方。潮音洞這個名字呢其實是一語雙關(guān),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聲音好象打雷一樣;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每當(dāng)有浪的時候,聲音好象觀音在講經(jīng)說法,又如千萬僧侶在誦經(jīng),好象佛在講經(jīng),所以稱之為“潮音洞”。大家看,這個洞是因為山石裂縫而形成的,從崖至洞底深大約有10米,這個洞的洞底通海,一半浸于海中,洞上方這兩條縫隙形成的二門稱為“天窗”,漲潮時,潮水涌入洞中,海浪和石頭相撞擊發(fā)出的聲音好象打雷一樣;而且晴天時,洞內(nèi)像七彩霓虹閃現(xiàn),非常壯觀,這就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禁止舍身燃指。

各位團友,大家請看這塊石碑,上面刻著“禁止舍身燃指”,這是明代萬歷年間立所。過去,有許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當(dāng)香燭,朝拜觀音,以這種虔誠的形式求見觀音現(xiàn)身,以求觀音引渡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有人從崖上跳入潮音洞中。清代總兵藍理為防止這種悲劇發(fā)生,就豎碑告示善男信女,不要違背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本意,勸人不要再做此類蠢事。

洛迦山。

各位團友請朝東面看,對面就是洛迦山,它的形狀很像一尊觀音菩薩安詳?shù)靥稍谏徎ㄑ笊厦?,頭,頸,胸,腹,足都很清楚,這叫“睡觀音”,也稱“海上佛”。

大家往山頂看,有一座塔像巨人一樣立在那里,這就是新建的五百羅漢塔。塔高25米,寬2米,塔身正方形。上飾四面觀音像,它采用不同色彩的石塊雕刻而成,一層一色,是目前普陀山建筑中的一絕。洛迦山雖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濤洶涌,古時有朝拜者須經(jīng)過24個蓮花浪方能得渡彼岸的傳說。

多寶塔。

請各位團友朝南看,這座石塔就叫多寶塔,它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建于元順帝元統(tǒng)三年,是當(dāng)時普陀山僧人孚中法師向南京的藩王宣讓王募資建成,因此又名“太子塔”。整座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層,高32米,有臺無檐。每層塔的四面雕有佛龕。內(nèi)供全跏趺坐式佛像,屬于元代蒙古統(tǒng)治者所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頂層的四角裝飾焦葉山花,塔剎為仰蓮寶瓶,意為佛報生的凈土。它是普陀山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確切年代記載的石結(jié)構(gòu)方塔,在浙江僅此一座,有很高的文物價值。_年6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位團友,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塔的基本情況。塔原本發(fā)源于印度,中國古塔開始于東漢,隨著佛教、伊斯蘭教的相繼傳入而興起,它們是為了保藏經(jīng)書、埋藏舍利、紀(jì)念佛祖而建造的。相傳有弟子問釋加牟尼佛怎樣才能表示對他的虔誠,釋加牟尼聽后便把身上的方裾鋪在地上,又把化緣的缽倒扣在上面,再把錫杖豎立在覆缽上,這就是塔的基本雛形。所以呢初建塔是為了紀(jì)念佛祖的。我國的古塔可以劃分為佛塔和風(fēng)水塔兩大系統(tǒng);按空間建筑形象有樓閣式、密檐式、覆缽式、亭閣式、喇嘛塔、花塔和金剛寶座塔;它所用的材料有磚石、木材、鐵、銅等等。古塔由地宮、塔基、塔身和塔剎四部分組成。

石碑坊。

各位團友,在海印池南面,“觀自在菩薩”照壁西面的妙莊嚴路上,建有一座四柱三門,花崗石雕鑿的石碑坊,它高9米,寬12米。柱上橫楣雕刻的云紋與石葫蘆非常精致。碑坊前有步行通道到普濟寺,顯得一派佛國莊嚴的氛圍。過去朝山者多把此坊進入普濟寺作為正道。坊里面?zhèn)攘⒁皇?,上面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jù)說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凡官員到這里,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表示對觀音大士的崇敬。

御碑亭。

各位團友,這就是御碑亭,它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是重檐歇山頂,琉璃瓦筒,金碧輝煌,這在古建筑中的等級是相當(dāng)高的,為二等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傳統(tǒng)建筑屋頂?shù)膸追N類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和單坡。屋頂有重檐和單檐之分,重檐等級高于單檐,所以重檐廡殿頂是等級最高的,其次便是這個重檐歇山頂。亭中有個“御制普陀濟寺碑”,御碑是漢白玉制成的,高3米,厚0.32米,須彌基座,碑首雕蟠龍,上面刻著清雍正帝所寫的記載普濟寺興建和普陀山歷史的御書。原本這塊碑在_的時候要被摧毀,只是當(dāng)時有個人在碑上寫了“_萬歲”五個字才被保留下來。

海印池。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海印池,又喻為海印定,比喻釋加牟尼佛的心像澄清的水一樣,至明至清。這個池又叫放生池。放生呢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方法。各位團友大家請看,這個放生池上面有三座石橋,中間那座橋呢叫平橋,北接普濟寺正門,南面接御碑亭,橋中有一個八角亭叫定香亭,供游人歇坐。東邊那座拱形橋,名為永壽橋,建于明萬歷年間,高6米,長33米,寬7.5米,兩側(cè)石欄柱上雕有神態(tài)各異的石獅20對。獅子是百獸之王,意味著尊貴和威嚴。西邊一座拱橋,名叫瑤池橋,池四周用青石條砌成,池水為山泉所積,池中結(jié)滿蓮蓬,一到夏日,荷花的香氣撲鼻而來。它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在火災(zāi)的時候以備急需。

普濟寺。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濟禪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占地面積為37019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7829平方米。

普濟寺始建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滴跞四?1696年),朝廷賜額“普濟群靈”,從此,該寺叫“普濟禪寺”。一直沿用到今天。

大家看普濟禪寺屋頂上有仙人走獸,前面那個是仙人,后面分別為七種走獸。那么在古建筑學(xué)中說,走獸越多代表的建筑規(guī)格也就越高,其中九只呢為皇宮所有,為最高等級,這個普濟寺的建筑等級就僅次于皇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普濟寺的正門是關(guān)著的,人們都是從東山門入內(nèi)的,那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還有個故事。相傳,清乾隆皇帝微服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頂山,游興起,忘了歸程。返回普濟寺時,寺院大門早已被關(guān),乾隆皇帝要求開此門,卻遭到拒絕。把門的小和尚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guī)?!鼻‰m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只有遵守寺規(guī),經(jīng)東山門入內(nèi)。乾隆皇帝回宮后,極為惱怒地下了道圣旨:從今以后,此門不能開?,F(xiàn)在只有國家元首、寺院菩薩開光或方丈第一次進門才被打開。

萬壽御碑亭。

各位團友,剛才我們講了普濟寺正山門的傳說,但這畢竟是野史,其實現(xiàn)在普濟寺山門原為萬壽亭,建于明萬歷年間,后倒塌了。清康熙皇帝親筆御書記述普陀山發(fā)展史文,立碑豎于殿內(nèi),“萬壽亭”因此改為“御碑殿”。殿宇三間,建筑面積179平方米,碑用紅石制成,高3米,寬1.2米,厚0.2米,重約2.5噸。碑趺用青石制成,長2.15米,寬1.2米,高0.6米,重約2噸。后因普濟寺擴大規(guī)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內(nèi),做正山門。這道門在佛教中呢叫做空門,意思是一切皆空。旁邊兩道門呢分別為無相門和無作門,這三道門就是佛教中所說的三門,意味著三解脫?,F(xiàn)在讓我們從東山門(無相門)入內(nèi)。

天王殿(御碑殿、山門)。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天王殿是三門內(nèi)的第一個重殿,正中供奉的是彌勒菩薩。四大天王位于東西兩旁,韋馱天王手執(zhí)金剛杵位于彌勒菩薩像的背后。

各位團友,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天王即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手中纏繞一條龍(或蛇);北方多聞天王,右手持傘。四大天王,手執(zhí)法器,掌管四方,合稱“風(fēng)調(diào)雨順”。

各位團友,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韋馱,即佛經(jīng)中的韋馱天王,它是南方增長天王部下的八將軍之一,是四大天王部下的三十二將之首,常巡游東南西三洲,護助諸出家人,有“三洲感應(yīng)”之說。宋以后,便在寺院里塑了韋馱像,由于他曾為釋迦牟尼從魔鬼掌中奪回佛牙有功,常被塑成英姿勃勃的衛(wèi)士形象,十分令人注目。韋馱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叫金剛杵。在過去,韋馱天王手中的杵的不同持法,其寓意也不同。若杵橫在胸前或舉起,則表示該寺為接待寺;若韋馱天王以杵點地,則表示該寺為非接待寺。云游僧侶來寺,得先看杵,然后決定去留。

圓通寶殿。

各位團友,現(xiàn)在讓我們?nèi)⒂^普濟寺的主殿“圓通寶殿”。請看,這個單層失明檐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頂蓋金黃色琉璃瓦,飛檐翹角,外觀莊重,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筑風(fēng)格,“圓通寶殿”有“活大殿”之稱,“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大殿高18米,寬42米,深24米?!皥A通寶殿”匾額,是宋嘉定七年(公元12_年)皇帝所賜。

好,現(xiàn)在請大家入殿。我們迎面看到的就是觀音的正身像,又稱毗盧觀音,是國內(nèi)唯一的男身男像的觀音。她頭戴毗盧天冠,天冠上有阿彌陀佛像,眉慈目善,臉呈微笑,在蓮花座上結(jié)跏趺坐,右手持一枝半開的蓮花,左手以橫臂擋胸,結(jié)大悲施彌陀印,她的兩旁是她的左右脅侍善財童子和玉女。善財在這里不是善于理財?shù)囊馑?,善財童子和玉女都是佛教中菩薩的名字。

說到觀音右手持的那一枝半開的蓮花,在佛經(jīng)中也是有寓意的,它意味著觀音已出現(xiàn)了佛心,有慈悲菩薩的心腸;那么如果是含苞欲放的蓮花,是說修行者呢有了“大悟”,自高無私之愛;而全部盛開的蓮花就代表已修成正果。

師石。

各位團友,在梵山東麓,百步沙中間有一小巖坡伸向海中,將百步沙一分為二,俗稱“獅子尾巴”。坡峰上筑有一小巧玲瓏的四柱小亭子,臨海銜沙,位于師石東南,名為“師石亭”,也有人稱其為“侍月亭”。與百步沙北端的六觀亭,同是游客觀日出、聆潮音、賞明月、沐海風(fēng)的好去處。近沙灘靠水的地方有一塊形狀像圓臺的巨石,它就是師石,是由海水沖刷而成的。這“師石”二字,意謂此石能磨頑鐵,能擊怒濤,其精神可為人師。當(dāng)代詩人季位東以《師石》為題作詩:“百步沙頭石可師,回頭是岸莫疑遲。濤聲終古斜陽里,獨立蒼茫自詠詩”。

仙人井。

各位團友,大家看在這幾寶嶺下、百步沙上,有一堵逶迤曲折的杏黃色圍墻,里面有一口井,叫仙人井。大家看墻內(nèi)老樹橫臥,冠如華蓋,蔭蔽天日。樹下有洞,上題“萬福來朝”。洞中有井,此井緊臨大海,井深3米多,泉水由井底涌出,旱不減少,澇不微增,暑則涼,寒則暖,色瑩碧,飲之甘美潤爽。那這口井為什么叫仙人井呢?相傳秦安期生于此汲水制丸,又說西漢梅福、東晉葛洪也曾來此煉丹。這些都是傳說中的羽客仙人,所以稱之為仙人井。洞里面比較暗,大家下去的時候要小心點。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就在幾寶嶺上,那為何叫幾寶嶺呢?以為幾寶嶺形狀像一個“幾”字彎彎曲曲,所以叫幾寶嶺。大家往那邊看,有一巖石很像一只大象眺望著東海,那么象上側(cè)還有一巖石,它叫兔巖,形狀呢像一只被人馴服的兔子。

朝陽洞。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在幾寶嶺上往東望,就是朝陽洞。洞外巨石參差,積疊人海。洞面朝東,左右挽百步沙與千步沙。

每當(dāng)晴天,清晨在此看日出,觀海景,景色壯麗,嘆為觀止。旭日像車輪一樣,忽然從海底涌起,紅光萬道,散射在海面,“朝陽洞”因此得名,“朝陽涌日”還是普陀十二景之一。它是普陀山看日出的最佳地點。朝陽洞也是聽潮音的好去處。身處此洞,浪濤轟鳴其下,如千百種樂交響迭奏,別有情趣。

各位團友,朝陽庵在民國初年被毀,1992年在原來的地方修建觀日閣。這個觀日閣又稱朝陽閣,建于朝陽洞的上方,閣內(nèi)分上中下三層,設(shè)購物、休息、觀海三個大廳,并設(shè)有茶室,是觀景,休閑,聊天的好地方。

千步沙。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沙灘叫千步金沙,也稱千步沙。它位于普陀山的東部海岸,南起幾寶嶺北,東北至望海亭。南面過朝陽洞即為百步沙。千步沙和百步沙一樣是因為它的長度而命名的,它全長將近有1500米。

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純凈松軟,寬坦軟美,每遇大風(fēng)激浪,則又轟雷成雪,攝人心魄。千步沙沙坡平緩,海面開闊,且水中無亂石暗礁,常為游泳健兒所青睞。夏日里來的游客,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景觀,或在游山之后,赤足行其上,讓海浪親撫你的腳面,其趣味,未經(jīng)親試者不可想象。或者靜靜地在沙灘上坐上一會兒,聽聽潮聲。或者干脆換上泳裝躍入佛海波濤,它會給你帶來無限涼爽。

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每臨月夜,嬋娟緩移,清風(fēng)習(xí)習(xí),濤聲時發(fā),其清穆景色更為詩意盎然。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涌日,合稱普陀山二絕。

各位團友,大家請看千步沙東北盡頭那邊幾塊石頭,石塊上題曰“望?!?,另一石上題曰“聽潮”,也是望海聽潮的好地方。據(jù)說在那塊石頭上聽潮,心潮會隨之澎湃。在“望海”“聽潮”兩石的山坡上建有一亭,稱為“無量壽亭”,該亭為普陀山望海之最,所以俗稱“望海亭”。望海亭的北面建有三間石室,那里就是“凈土堂”?!皟敉痢奔捶鸾讨姓f的無污濁,無困難的清凈世界,比如說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凈土”。那墻壁上還刻有佛像五尊,通稱為“五祖碑”,均出自名畫家王震手跡。那雕刻神態(tài)逼真,為普陀山石刻中的佼佼者,被列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法雨寺。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普陀山的第二大寺——法雨寺,又稱后寺,它位于千步沙北端的光熙峰下。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八年(1580年),最初名字叫海潮庵。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擴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賜“天花法雨”額,遂稱法雨禪寺。

法雨寺總占地面積33408平方米,建筑面積13845平方米,有殿堂房舍294間。大家看法雨寺在建筑布局上是采用依山取勢,分群遞升的方法,一共有6重殿宇,層層高升,主要建筑有天王殿、玉佛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等。整個庭院用不同色彩的琉璃瓦蓋頂,在陽光的照射下射出萬道彩光,形成“佛光普照”的奇麗景觀。寺內(nèi)龍風(fēng)柏、古銀杏、連理羅漢等珍貴古樹名木,以及二十四孝圖、云龍游海天等石刻欄板,都是普陀山獨一無二的稀有之物。

各位團友,大家看,在法雨寺天王殿對面的九龍照壁,是1987年新建的一個景點。“照壁”又叫“復(fù)思”,它的意思是讓我們到這里呢要整整衣冠,帶著無雜念,懷著敬心去拜見菩薩,進入清靜世界。它不同于北京故宮、北海、大同三處的陶制九龍壁,它是用60塊70厘米見方的優(yōu)質(zhì)青石精雕細鑿拼接而成,這么多石塊拼接,竟然不露一點兒縫隙,看上去像是在一整塊青石上雕刻而成,它的工藝真是令人叫絕。九龍壁高2米,凸出16厘米,全長12米。下盤為清式須彌座,四邊頂端飛檐翹角,上部是石粱石瓦,梁與梁之間共雕有十七條造型各異的小龍。九條青龍昂首舞爪,爭搶龍珠,栩栩如生,好象在畫壁間飛動。

各位團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法雨寺的第二層,叫玉佛殿,殿內(nèi)原來供奉的是清末時從緬甸請來的白玉釋加牟尼佛,像高兩米,玉色非常好,可惜啊在_的時候被毀了,現(xiàn)在殿內(nèi)供奉的是一尊大理石佛像,是1985年從北京永樂宮請來的,像高1.3米。

各位團友,大家看玉佛殿后的月臺這邊石欄上刻有“二十四孝圖”,這些是清雍正年間重修大殿的時候雕刻的。這幅呢叫子路負朵,這幅叫棄官尋母,還有大舜耕田,董永賣身,孟宗哭竹等等,這些圖都講述了二十四行孝的故事,上至帝王宮卿,下至平民百姓,流傳相當(dāng)?shù)膹V,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也成了佛教與儒家學(xué)說融為一體的見證。

大圓通殿。

各位團友,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大圓通殿,又稱九龍寶殿。九龍殿的木材是經(jīng)康熙的批準(zhǔn)從南京明故宮中拆遷而來的。

各位請看九龍殿,它的屋頂為單層重檐歇山頂,屬古建筑中的第二等級。(可以插入講古建筑屋頂?shù)念愋?九龍殿無梁無釘,堪稱古建筑一絕。

請大家抬頭看九龍澡井。九條木雕金龍升騰飛舞,一龍在殿頂,八龍繞八根垂柱懸空而下,昂首舞爪,形成“九龍搶珠”之勢。形態(tài)逼真,工藝精堪,巧奪天工。經(jīng)鑒定,確認為是明代文物。被浙江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于_年6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藻井呢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含有五行中的以水克火之說,是預(yù)防火災(zāi)的意思。那龍呢又有辟邪的作用,而且龍性屬水,九龍藻井就有辟邪防火之意了。

大圓通殿中供奉高6.6米高的毗盧觀音坐像,后壁為大型的《海島觀音圖》及善財童子53參群像,兩邊塑十八羅漢?,F(xiàn)在請大家轉(zhuǎn)后看一看《海島觀音圖》,場面狀觀,氣勢宏偉。畫面正中有一慈眉善目的觀音,這個觀音的形象呢就是她在說法道場普陀洛迦山時的形象,稱為“渡海觀音”。她站在一條形體龐大的黑鰲上,一手持凈瓶,另一手拿楊柳枝向外揮灑,暗喻慈悲的觀音以凈水普度眾生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的極樂世界。最上面的是釋迦牟尼的“俄佛像”,主要講的是釋迦牟尼當(dāng)年在雪山修道的故事。畫中還有五十三參大菩薩,天庭,龍宮等建筑。它講述的是善財童子參訪53位菩薩,最后在普陀洛迦山上參拜觀音菩薩修得正果而成為觀音左脅侍的故事。整個畫面布局合理,人物眾多,各具特色,惟妙惟肖?,F(xiàn)在請大家仔細參觀一下吧。

香云路。

各位團友,這條從法雨寺到佛頂山的石板路就叫香云路,它有1088級石階,全長約1公里。此路原為羊腸小道,道光緒三十年(19_年)慧濟寺主持文正和尚同監(jiān)院慶祥和尚募化砌石而成。1982年舟山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路旁有鐵欄桿,為游人攀扶、歇息提供方便。沿香云路登佛頂山,途中有香云亭、云扶石、海天佛國崖等景點,四周秀峰險石,回首眺望、山海奇觀盡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見海日”的意境。

各位團友,走在香云路上,隨時可看到香客三步一拜地往上走,這個是佛教朝拜的禮儀,叫“五體投地”之禮,真正虔誠的佛教信徒呢是從短姑道頭山腳下三步一拜到慧濟寺的,其精神無不讓人敬佩和為之感動。從_年起,每年的觀音文化節(jié)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萬名僧眾在住持方丈的帶領(lǐng)下,沿香云路三步一拜一直到佛頂山的慧濟寺。這一“千僧禮佛頂,萬信齊朝拜”的法會,展現(xiàn)了“海天佛國”獨特的佛教文化內(nèi)涵。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香云路的中段,大家看這塊巖石上刻著“海天佛國”,這是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所寫的,每個字約一米見方。大家再看那邊,刻有“云扶石”等石刻,它呢,十分貼切地概括了普陀山的特色。

1962年,郭沫若游普陀山,在此以“佛頂山頂佛”句求聯(lián),后由普陀山的一位農(nóng)民郭氏以“云扶石扶云”對之,至今傳為佳話。郭沫若先生還寫下“舟山群島半千菏”的詩句,意思就是說舟山群島的一個個島嶼猶如一朵朵美麗的蓮花點綴在中國東海的洋面上,當(dāng)然普陀山島是最美的一朵蓮花,因為蓮花是佛教的象征,它意味著純潔,清凈。

佛頂山。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普陀山的最高處佛頂山,它海拔291米。普陀山當(dāng)?shù)亓鱾髦@樣一句話“到了普陀山,不上佛頂山,就等于沒來普陀山”,今天我們上來了。佛頂山也稱華頂、白華頂、菩薩頂,山頂呈圓平狀,面積約20余畝。白華頂有時云霧繚繞,景名譽謂“華頂云濤”,為普陀十二景之一。

佛頂山上有兩大特色,一個是“佛頂頂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順著念倒著念都是一樣的,普陀山各處都供奉著觀音大士,只有佛頂山上供奉的是釋加牟尼佛,它意味著佛是佛教中的最高果位;而另一個特色呢就是“云扶石云”了,就是指“華頂云濤”這一壯麗景觀。

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要去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三大寺——慧濟寺,因為它位于佛頂山上,所以又叫佛頂山寺。它原先只是一個供佛的石亭,明代圓慧和尚發(fā)現(xiàn)刻有“慧濟禪林”四個字的石刻,于是在這里創(chuàng)立慧濟庵。1793年擴庵為寺,19_年經(jīng)過大力擴建成為普陀山的第三古剎。慧濟寺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188.73平方米,大殿有4座,堂7所,樓閣8幢,還有方丈室、客堂150間。

各位團友,這里就是慧濟寺了,因為山勢的限制,慧濟寺中軸線上僅有兩進大殿,兩側(cè)有一字排開的大悲樓、地藏殿等。各位團友,這大雄寶殿里供奉的是釋加牟尼佛,大雄呢是對釋加牟尼的尊稱,據(jù)佛經(jīng)記載,釋加牟尼得道成佛后具有很大的法力,能“降服”四魔,人們就用“大雄”來稱贊他的威德高尚,供奉釋加牟尼佛的殿堂也就稱為大雄寶殿了。釋加牟尼的兩旁是他的兩位弟子阿難和迦葉。阿難呢是富貴修行的,可以求財;迦葉是苦修行的,他們兩個分別是佛教的第二、三代祖師。

大家看,大殿兩側(cè)塑的是“二十諸天”,有大梵天王、帝釋尊天,以及分掌日、月,樹,人間,龍官,地府等天神。其中有兩位女神,這位抱著一個孩子的女神叫“鬼子母神”。相傳這個女神是一個女魔鬼,經(jīng)常要吃人家的小孩,佛祖知道后將她的孩子藏了起來,鬼子母到處尋找自己的孩子,因為找不到而痛哭流涕,后來經(jīng)其他天神的指引去求見佛祖,佛祖最終讓鬼子母痛改前非,后來在佛的濟度下,擁護佛、法、僧三寶,從一個惡神徹底改變?yōu)榉鸬淖o法神。

殿后分別是地藏菩薩和千手千眼觀音,釋迦牟尼的背后是西方三圣,,即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及其左右脅侍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各位團友,慧濟寺后園有一株世上珍稀的樹木,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樹種,名叫“普陀鵝耳櫪”,此樹在1930年5月由我國著名植物學(xué)家鐘觀光首次發(fā)現(xiàn),1932年經(jīng)南京林科院院長陳萬鈞教授鑒別定名為“普陀鵝耳櫪”。樹齡約為2_年,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發(fā)現(xiàn)第二棵。這棵樹高13米,雌雄雖然同株,但花期不同,極難繁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自然繁殖的幼樹。1989-1991年,舟山林科所采用有性和無性繁殖培育500多棵幼苗并進行遷地保護。

大家看,此樹是同根生,它的外觀有兩個特點:一是主干及樹枝一律分為兩叉,對對相生;二是此樹為雌雄同株,根連著根。由于兩叉緊連一起,被譽為夫妻樹,象征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有情人在樹下拍照留念,很有紀(jì)念意義。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