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12:53:25 頁碼:12
最新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大全16篇)
2023-11-23 12:53:25    小編:ZTFB

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水平,以及教學資源的合理運用。教案的設計應當具有可操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共同學習。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一

一、對聯(lián)導入新課。

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2.“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武侯書堂》)。

3.“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出師表》文言文復習。

一、內容概述:諸葛亮寫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開頭談論形勢和治國方針,六次提到“先帝”,勉勵后者繼承遺志,這是寓情于議;中間敘述來的經歷,抒發(fā)自己對先帝的感激,表達效忠劉氏父子的心愿,這是寓情于敘;結尾更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集中表達了作者感恩圖報,擔當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鏈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時候)。

(3)以光先帝遺德(發(fā)揚光大)。

(4)陟罰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惡。)。

(5)不宜異同(應該)。

(6)作奸犯科(律條)。

(7)以昭陛下平時之理(彰明,顯揚)。

(8)使內外異法也(內,指宮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實(忠良信實)。

(10)志慮忠純(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純(忠誠純正)。

(12)悉以咨之(商議,詢問)。

(1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選拔,選擇)。

(14)必能裨補闕漏(裨,彌補,補助。闕,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曉暢軍事(諳熟,精通)。

(17)先帝稱之曰能(有能力)。

(18)遠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出師表》是一篇文質兼美、感情真摯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釋比較多,多數學生都能結合注釋讀懂課文,所以學習這篇課文時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先讀課文,基本讀熟后再讀注釋,然后抽學生翻譯課文——每人翻譯一段。第二課時讓學生先做練習題,然后練習背課文,通過20分鐘的背誦練習,基本能集體背過,我認為我這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教學設計的.“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相互促進的原則和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效果從總體上來說是理想的。

為了落實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解決學生畏懼學習古文的困難,我設計了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講《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以此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熱情。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就接著提醒他們:“宋朝詩人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你們是否知道,這又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已經被激起,我想本課教學的序幕已經拉開了!

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學生往往把握不住;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入。

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我認為應把好四個關,即“讀”“譯”“賞”“用”,但怎樣讀,如何譯,如何引導鑒賞和運用,需要提煉有效的方法。本課教學設計運用“斷句朗讀”和“口譯朗讀”兩種方法通讀全文,突破傳統(tǒng)“教師譯,學生聽”,“盲目讀,收效微”的弊端,對訓練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省時省力,為學生所接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學習的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鑒賞的范例。

教學過程中不足的是臨場點拔不夠到位,鑒賞分析和知識點的落實尚不能自然有機的結合,教學的空間拓展不夠。還有就是師生互動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展開好,主要是學生沒有積極的配合,這是失敗的地方,以后在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盡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才是文言教學的最佳效果。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3-5段,歸結第一部分內容;了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

3.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的寫作方法。

4.學習諸葛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教材分析。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3。

教具:

教學過程:

一、檢查默寫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寫。

二、分析課文3-5段。

1.指導朗讀,要求有層次感()。

二優(yōu)生分別讀第3第4段后齊讀第5段。

2.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問題1)()。

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教師提出幾個問題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計日而待:良實:親賢臣,遠小人。

3.思考:第3、4兩段寫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議?(問題2、3)()。

師生共同分析,邊分析邊板書:

薦賢臣:宮中之事---先帝簡拔之臣---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營中之事---先帝稱能之臣---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提建議:親賢遠佞(正反教訓)。

4.小結第一部分:()。

(1)諸葛亮提出的三條建議治國大計,特別是第三條“親賢遠佞”是作者反復強調的。這三條在今天看來也是正確的。

(2)講解“寓情于議”的特點:諸葛亮談形勢,教方法,擺先帝任賢事實,引歷史經驗教訓,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的道理。這種把誠摯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擺事實、講道理中的論證手法,就是“寓情于議”。作者之所以采用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議,達到規(guī)勸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創(chuàng)設情境:()。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萬分感激,平時又言聽計從,臨終時也曾把兒子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試圖為劉備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下面我們再學習6、7兩段,看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師補充幾下注釋,學生思考自譯課文:()。

3.復述諸葛亮的經歷(根據課文內容)。

要求一位表達能力強一點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4.獨立思考問題:兩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敘述的對象以及敘述的內容是什么?(要求扣課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經歷報先帝忠陛下。

當今:出師理由。

5.講解“寓情于敘”

如下所述,這兩主要是追述21年來的經歷,陳述出師的理由,抒發(fā)報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達方式是寓情于敘。例如第6段在敘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句充滿感情的話,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隨先帝、為之奔走的艱難歷程,又抒發(fā)了他感恩報效的一片忠心。

引導學生從作者忠君的同時看到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7.小結第三部分層次:回顧歷程,抒發(fā)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決心,報先帝忠陛下。

四、布置作業(yè)。

a:課后背誦課文3-7段;預習翻譯8、9段。

b:默寫課文3-7段。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三

(1)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積累文言知識。

(2)了解“表”的一般知識以及“以”的用法。

(3)學習本文融議論、敘述、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誦讀課文,讀通文字,了解內容,體會感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

教學重難點。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學方法。

采用“讀讀,議議,說說”的教學方式,在讀、議、說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媒體:ppt演示文稿。

活動設計。

活動一:導入。

師揭示課題,生板書課題、解題、簡說諸葛亮。

活動二:聽讀。

1.聽讀。

2.正音。

3.斷句(處理文后第一題,見p202頁)。

活動三:自讀。

1.生自由朗讀課文。任務: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句子的斷句;初步把握主要內容及寫作思路;注意幾個古今異義詞。

2.學習古今異義詞。

(1)開張:今義是商店開始營業(yè)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義是開放、擴大。

(2)痛恨:今義是深切地憎恨,古義是痛心和遺憾。

(3)卑鄙:今義是品質惡劣,古義是地位低微,見識淺陋。

(4)感激:今義是由衷感謝,古義是感動、激動。

(5)謹慎:今義是做事小心,古義是認真、慎重。

3.生談文章主要內容及寫作思路,師點評。

全文可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寫臨出師前的忠諫,提出了廣開言路、執(zhí)法如一、任人惟賢的具體建議。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劉備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誠圖報的忠心,點出出師本題,表示興復漢室的決心。

活動四:范讀。

1.師范背,生聽讀。任務:勾畫帶有“先帝”和“陛下”的句子;體味作者感情。

2.挑讀并譯、評帶有“先帝”和“陛下”的句子。

活動五:理讀。

設問導入本版塊活動:為什么諸葛亮對劉備父子情意深厚?在文中哪些段充分表露?

(一)理讀6-7段。

1.生齊讀6-7兩段。

2.諸葛亮在這里回顧了哪些事情?

隱居隆中、三顧茅廬、襄陽兵敗、白帝托孤、南征孟獲。

3.參照閱讀。

(1)生讀講p193頁《隆中對》第一二段、第三段前第一句。

(2)白帝托孤相關內容。

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3)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4.讀析表現(xiàn)諸葛亮規(guī)劃伐魏計劃的句子。

(二)理讀8-9段。

1.我們共同來讀一讀,最后兩段表達了怎樣的意思。

2.問:第一個句號能否改為分號?以此引導學生譯讀文句。

3.理解文意。

活動六結課。

1.試背讀6-9段。

2.諸葛亮在出師北伐之前給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議,推薦了哪些文臣武將,我們下一堂課繼續(xù)學習。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說“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杰作。(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要求學生注意體會老師的讀法,并畫出生字詞。

2.指導學生朗讀(片斷),要求富有感情。

三、檢查預習:

1.要求一生簡介“表”的有關常識。

2.一人簡述本文的寫作背景。

3.一人簡介諸葛亮。

四、指導劃分層次結構。

1.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獨立思考,擬出初步答案。

2.同組交流,取長補短(段意不要求統(tǒng)一)。

3.抽樣提問,師生共評(同時板書)。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機,提出建議。

第二部分(6-7)追憶往事,陳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責任,表明決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學生結合注釋自譯課文1、2段(問題2、3),教師補充以下詞語:

疲弊:指國家貧窮衰弱秋:關鍵時刻妄自菲?。哼^分看輕自己蓋:原來。

2.提問四人各對譯課文1、2段,學生進行評價更正,教師肯定小結。

3.思考問題:

(1)為什么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當時蜀國的形勢如何?內外大臣如何表現(xiàn)?內外大臣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國君的應如何做?作者提出的兩條建議是什么?(問題4-9)。

教師抽個別中下生提問,再請中下生補充,不行再請中上生小結。

板書:開張圣聽(廣開言路)賞罰嚴明。

4.指導分析“以”的連接用法。

(1)教師復習“以”的介詞用法---“用、把、拿、憑”等。

(2)分析“以”連詞的用法。

學生思考這兩段中的“以”哪些表達目的,哪些表達結果。

教師提問,學生不同意見可補充。

板書:以:表目的(用來)---以光先帝遺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結果(以致)---以塞忠諫之路也。

5.指導背誦:

(1)要求學生理清每一段內的意義層次,順著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記憶、背誦。

如:形勢危急---大臣表現(xiàn)---兩條建議。

(2)學生試著自己背。

(3)抽優(yōu)生背。

(4)全班齊背。

6.老師總結:引導學生學生諸葛亮的愛國精神。

六、布置作業(yè):

a.熟練習背誦1-2段,準備默寫。

a.預習翻譯3-7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課文3-5段,歸結第一部分內容;了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

3.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的寫作方法。

4.學習諸葛亮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導自己的行為。

重點難點:了解作者親賢臣遠小人的進步主張教具;理解“寓情于議”和“寓情于敘”

教學過程:

一、檢查默寫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寫。

二、分析課文3-5段。

1.指導朗讀,要求有層次感。

二優(yōu)生分別讀第3第4段后齊讀第5段。

2.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問題1)。

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教師提出幾個問題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計日而待:良實:親賢臣,遠小人。

3.思考:第3、4兩段寫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議?(問題2、3)。

師生共同分析,邊分析邊板書:

薦賢臣:宮中之事---先帝簡拔之臣---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營中之事---先帝稱能之臣---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提建議:親賢遠佞(正反教訓)。

4.小結第一部分:

(1)諸葛亮提出的三條建議治國大計,特別是第三條“親賢遠佞”是作者反復強調的。這三條在今天看來也是正確的。

(2)講解“寓情于議”的特點:諸葛亮談形勢,教方法,擺先帝任賢事實,引歷史經驗教訓,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的道理。這種把誠摯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擺事實、講道理中的論證手法,就是“寓情于議”。作者之所以采用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議,達到規(guī)勸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創(chuàng)設情境:

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萬分感激,平時又言聽計從,臨終時也曾把兒子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報效劉備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試圖為劉備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下面我們再學習6、7兩段,看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師補充幾下注釋,學生思考自譯課文:

3.復述諸葛亮的經歷(根據課文內容)。

要求一位表達能力強一點的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4.獨立思考問題:兩主要表達方式是什么?敘述的對象以及敘述的內容是什么?(要求扣課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經歷報先帝忠陛下。

當今:出師理由。

5.講解“寓情于敘”

如下所述,這兩主要是追述20xx年來的經歷,陳述出師的理由,抒發(fā)報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達方式是寓情于敘。例如第6段在敘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句充滿感情的話,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隨先帝、為之奔走的艱難歷程,又抒發(fā)了他感恩報效的一片忠心。

引導學生從作者忠君的同時看到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7.小結第三部分層次:回顧歷程,抒發(fā)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決心,報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業(yè)。

a:課后背誦課文3-7段;預習翻譯8、9段。

b:默寫課文3-7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理解8、9段。培養(yǎng)說話藝術(委婉)。

2.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

3.背誦,練習鞏固。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抽一中等生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學生齊讀8、9段,要求讀出作者感情及誠意,創(chuàng)設情境,進入新課。

2.指導翻譯第8段:這一段翻譯較難,老師要多做些點撥。

學生先獨立翻譯,教師給予指點,后集體討論解決。

3.分析第8段層次:師生共析:

第1句是自請“出師”,表達“討賊興復”的決心,意志堅定。

第2句是兩個分句,是分清責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達感激之情。

板書:請命出師----表決心。

叮囑陛下:用賢臣---興德之言。

宜自謀---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遺詔。

表達感激之情。

4.討論:如果第1句話后面用分號,“以彰其咎”后面用句號,好不好?

明確: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內外責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請命出師的決心,三是內外大臣“興德之言”順勢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謀”,不致使劉禪反感。

自由發(fā)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讀指導,進行背誦:

同樣要求注意層次性,采用多種方式背誦相結合。

四、布置作業(yè)。

a、默寫全文(可分段進行)。

b、熟練背誦全文。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五

一、內容概述:諸葛亮寫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開頭談論形勢和治國方針,六次提到“先帝”,勉勵后者繼承遺志,這是寓情于議;中間敘述21年來的經歷,抒發(fā)自己對先帝的感激,表達效忠劉氏父子的心愿,這是寓情于敘;結尾更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集中表達了作者感恩圖報,擔當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鏈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時候)。

(3)以光先帝遺德(發(fā)揚光大)。

(4)陟罰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惡。)。

(5)不宜異同(應該)。

(6)作奸犯科(律條)。

(7)以昭陛下平時之理(彰明,顯揚)。

(8)使內外異法也(內,指宮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實(忠良信實)。

(10)志慮忠純(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純(忠誠純正)。

(12)悉以咨之(商議,詢問)。

(1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選拔,選擇)。

(14)必能裨補闕漏(裨,彌補,補助。闕,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曉暢軍事(諳熟,精通)。

(17)先帝稱之曰能(有能力)。

(18)遠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六

一、充分利用網絡教室資源優(yōu)勢,將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后通過反復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在讀、講、議、寫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藝術特色。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經過七、八年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學習,基本具備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對在網絡教室里的學習很感興趣,但仍有部分學生不能較好的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表”的特點,了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2.朗讀課文,疏通文句,積累詞語,豐富文言詞匯。

3.學習本文融情于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作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學會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閱讀體悟,自主、合作、探究,激起學生誦讀。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七

1.學習并積累文言詞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明確諸葛亮的三條建議,體會諸葛亮知恩圖報的思想感情。

3.體會文章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的方法。

4.反復朗讀并背誦這篇課文。

學習重點。

1.明確諸葛亮的三條建議,分析三條建議之間的關系。

2.體會諸葛亮向后主劉禪提出三條建議的良苦用心,體會諸葛亮知恩圖報的思想感情。

3.背誦課文。

學習方式: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課時:三到四課時。

學習步驟。

一、課前準備。

1.文常:作者:諸葛亮,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本文選自《?????????????????????????》。

2.文體:表是???????????????????????????????????????????的一種文體。

3.你了解的諸葛亮:

二、預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

1、讀熟課文,讀準字音。

崩殂(??)恢弘(??)妄自菲?。??)陟罰臧否(??)(??)(??)郭攸之(??)費祎(??)以遺陛下(??)裨補闕漏(??)(??)猥自枉屈(??)夙夜憂嘆(??)庶竭駑鈍(??)(??)以彰其咎(??)(??)咨諏善道(??)(??)?桓(??)攘除(??)以塞(??)忠諫(??)。

答案:略。

2、寫作背景:

三、疏通文意:

恢弘:???????????????????????????????引喻:??????????????義:???????????????塞:

參考答案:(見課文注釋)。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絕不應隨便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了忠誠進諫的道路。

理解默寫:當前形勢(不利條件):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條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提出的第一條建議:開張圣聽——廣開言路。

刑:???????????昭:?????????????理:

參考答案:(見文下注釋)。

宮里身邊的近臣和丞相府統(tǒng)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不應私心偏袒,使宮內和朝廷刑賞之法不同。

提出的建議二: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嚴明賞罰。

答案見課文注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而先帝才選留下來輔佐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我認為宮內的事情,事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后再去施行。這樣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增益實效。

第四段重點詞語:性行:???????淑:???????均:?????。

答案見課文注釋。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將軍向寵,性情品德善良平正,了解通曉軍事,當年試用,先帝曾加以稱贊,說他能干,因而經眾人評議薦舉任命為中部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我認為軍營里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伍團結和睦,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第五段重點詞語:親:?????遠:??????所以:????????????愿:

答案見課文注釋。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后期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評論起這些事,對于桓帝、靈帝時代,沒有不哀嘆和憾恨的。

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誠愿陛下親近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他們,信任他們,則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提出的第三條建議: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親賢遠小)。

先后漢興衰原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卑鄙:??????????????????值;????許:???????爾來:

答案見課文注釋。

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激,從而答應為先帝驅遣效力。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后來遇到兵敗,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諸葛亮淡泊名利(無意于功名利祿的句子):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寫作者臨危受命(寫盡一生遭際的名句):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自述身世的目的: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指出創(chuàng)業(yè)艱難,勸勉后主發(fā)憤圖強,復興漢室。

攘除;???????損:???????益:????????。

答案見課文注釋。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應當鼓勵和統(tǒng)率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qū),我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消滅奸邪勢力,復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心于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處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董允的責任了。

北伐的物質準備: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第八段重點詞語:慢:????????彰:?????????諏:????????雅言:???咎:

答案見課文注釋。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討伐奸賊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

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第九段重點詞語: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如今正當離朝遠征,流著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么話。

四、問題探究:

1.內容和主旨: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勸說后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也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作者寫此表用意何在?

主要用意:希望后主劉禪能夠親賢遠佞,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

2.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fā),勸說后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第二部分(6、7兩段)追述以往經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第8段)明確歸納各方面的責任。

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結束語。

廣開言路——開張圣聽(1段)???嚴明賞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2段)??親賢遠小——親賢臣,遠小人(3-5段)。

其中“親賢遠小”是三條建議的核心,因為只有做到親賢遠小、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讒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賞罰不明。

4.作者圍繞“出師”二字,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閱讀本文應著眼于“出師”這兩個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諸葛亮對出師后國內政事的安排。諸葛亮跟后主劉禪之間既是君臣關系,又是輔政者與被輔政者的關系(劉備臨終托孤)。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只有20歲,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師后國內政局不穩(wěn),前方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出師后的國內政局就成了輔政者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此,諸葛亮在這篇表文里一面勸勉劉禪開張圣聽,嚴明賞罰,一面又向他舉薦人才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并殷切地闡明親賢遠佞的道理。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國內政局穩(wěn)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能無后顧之憂,可以專力伐魏,可見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為了出師。二是要看諸葛亮怎樣說明出師的理由。北伐的決策,實際上是諸葛亮的決策。當時在蜀國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持靜觀態(tài)度,“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反對立即出兵。在這篇表文里,沒有重提這種爭論,只是對出師原因做了適當的說明。這種說明沒有反復陳說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為此,他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這種方式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于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一是三顧茅廬;二是白帝城托孤?!皥笙鹊壑冶菹隆?。

5.寫作特點:

(1)全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具體地說,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議,在談論形勢、任務、治國方針和歷史經驗之中,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就是希望后主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因此一開始就提到“先帝創(chuàng)業(yè)”,接著依次說先帝對賢臣的“殊遇”、“簡拔”賢臣的標準和論史時的“嘆息痛恨”,既表達了對先帝的崇拜、愛戴之情,又有激發(fā)劉禪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敘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隨先帝創(chuàng)業(yè)經過和“受命已來”的工作的同時,抒發(fā)了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達了效忠劉備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這句話辭情懇切,更足以催人淚下,是諸葛亮感恩圖報心情的集中表現(xiàn)。

(2)質樸、懇切而精練的語言。

本文語言精煉,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對偶句式,如“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這體現(xiàn)了東漢末年駢體文流行的時代風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詞,是出于諸葛亮的首創(chuàng),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后來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茍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6.評價:諸葛亮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劉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薦禰衡表》相提并論,說“至于文舉(孔融,字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后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并一時之英也?!标懹卧凇稌鴳崱分袑懙溃骸啊冻鰩煛芬槐碚婷?,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的《正氣歌》亦云:“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备腥酥?,于此可見。

7.出自本文的成語:三顧茅廬: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茍全性命:茍且保全性命。

計日而待: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指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xiàn)。

妄自菲?。哼^分地看輕自己。????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條法令。

不知所云:不知道說得是些什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

不毛之地:形容荒涼、貧瘠。??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淚。形容極度。

斟酌損益:處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興革。

五、延伸拓展:

1.《三國演義》中與諸葛亮相關的重要情節(jié)。

三顧茅廬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

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空城計揮淚斬馬謖。

3、附錄:先主敕后主遺詔全文。

(1)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傳末評語: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扶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2)裴松之《三國志注》引《袁子》曰:

……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以上兩點說明了什么?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人名)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勺x《漢書》《禮記》,閑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八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自主預習。

一、對聯(lián)導入新課。

1.“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2.“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武侯書堂》)。

3.“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璧”“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后人所欽仰。陸游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文天祥說“或為出師,鬼神泣壯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杰作。

二、解題,簡介時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zhàn)國時期統(tǒng)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罢乱灾x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文章,又統(tǒng)稱“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動之以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向劉禪(劉后主)的言事呈文。

一、內容概述:諸葛亮寫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敘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開頭談論形勢和治國方針,六次提到“先帝”,勉勵后者繼承遺志,這是寓情于議;中間敘述來的經歷,抒發(fā)自己對先帝的感激,表達效忠劉氏父子的心愿,這是寓情于敘;結尾更以“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集中表達了作者感恩圖報,擔當大任的心情。

二、中考鏈接: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死亡)。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時候)。

(3)以光先帝遺德(發(fā)揚光大)。

(4)陟罰臧否(陟,提升,提拔。臧,好。否,惡。)。

(5)不宜異同(應該)。

(6)作奸犯科(律條)。

(7)以昭陛下平時之理(彰明,顯揚)。

(8)使內外異法也(內,指宮中。外,指府中)。

(9)此皆良實(忠良信實)。

(10)志慮忠純(精神,思想)。

(11)志虎忠純(忠誠純正)。

(12)悉以咨之(商議,詢問)。

(13)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選拔,選擇)。

(14)必能裨補闕漏(裨,彌補,補助。闕,缺。)。

(15)性行淑均(公平,平均)。

(16)曉暢軍事(諳熟,精通)。

(17)先帝稱之曰能(有能力)。

(18)遠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出師表》是一篇文質兼美、感情真摯文章。由于本文的注釋比較多,多數學生都能結合注釋讀懂課文,所以學習這篇課文時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先讀課文,基本讀熟后再讀注釋,然后抽學生翻譯課文——每人翻譯一段。第二課時讓學生先做練習題,然后練習背課文,通過20分鐘的背誦練習,基本能集體背過,我認為我這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教學設計的.“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相互促進的原則和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教學效果從總體上來說是理想的。

為了落實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解決學生畏懼學習古文的困難,我設計了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講《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以此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熱情。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就接著提醒他們:“宋朝詩人陸游在《書憤》中寫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你們是否知道,這又是一段怎樣的故事?”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已經被激起,我想本課教學的序幕已經拉開了!

但文章內容上的重點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學生往往把握不住;諸葛亮是怎樣突出他的論述重點的,學生更難以體會得深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課文的重點、難點化成若干足以啟迪學生思維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按合理的順序編排,進而把學生的閱讀思考活動導向深入。

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我認為應把好四個關,即“讀”“譯”“賞”“用”,但怎樣讀,如何譯,如何引導鑒賞和運用,需要提煉有效的方法。本課教學設計運用“斷句朗讀”和“口譯朗讀”兩種方法通讀全文,突破傳統(tǒng)“教師譯,學生聽”,“盲目讀,收效微”的弊端,對訓練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有積極的作用,同時省時省力,為學生所接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教材學習的重點,也是指導學生學習鑒賞的范例。

教學過程中不足的是臨場點拔不夠到位,鑒賞分析和知識點的落實尚不能自然有機的結合,教學的空間拓展不夠。還有就是師生互動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展開好,主要是學生沒有積極的配合,這是失敗的地方,以后在這方面自己要多下一些功夫。因為重情感體驗,所以在字詞咀嚼的精微程度上還遠遠不夠。爭取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既能夠盡可能地多積累品味字詞,又能讓學生對人物和主題有較為深入的理解,這才是文言教學的最佳效果。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九

1.本文的體裁是??????,它是古代一種文體,用于????????????????????????????,文中的“先帝”是指???????????,“陛下”是指?????????。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崩殂(???)????疲弊(???)???恢弘(???)???菲薄(???)????夙夜(???)???攘除(???)。

陟罰臧否(???)(???)(???)。

以遺陛下(???)???裨補(???)。

猥自枉屈(???)(???)。

庶竭駑鈍(???)(???)。

以彰其咎(???)(???)。

咨諏(???)(???)。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咨臣/以當世之事。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d.親/賢臣,遠/小人。

4.對照課下注解,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5.正確朗讀文章,對照課下注解翻譯文章。

(有疑問的詞語或句子要做好標記。)。

(二)初讀感知。

1.這篇表大致可以分四個部分,請進行分析并說明每一部分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2.內容理解。(用原文填空)。

(1)作者向后主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

?????????????????????。

(2)作者在文中寫到了自己“遂許先帝以驅馳”是因為????????????????????????。

(3)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4)寫盡作者一生的句子是:

(5)這篇表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二、合作交流。

(一)文言積累。

1.通假字。(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必能裨補闕漏。

(2)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3)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2.解釋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多義字。

(1)效?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2)道?中道崩殂(????????)。

咨諏善道(????????)。

(3)以???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以傷先帝之明(?????????????)。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愚以為宮中之事(???????????)。

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意義。

(1)誠宜開張圣聽。

古義:??????????????今義: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古義:??????????????今義: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今義:

(4)由是感激。

古義:??????????????今義:

(5)臨表涕零。

古義:??????????????今義:

(6)遂許先帝以驅馳。

古義:??????????????今義:

2.小組合作,翻譯全文。并體會文中所蘊含的真摯情感。

(二)研讀賞析。

1.本文辭情懇切,感人肺腑。請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小支架】。

本文是一位老臣出征前寫給君主的奏表,朗讀時語氣既要謙和又要懇切,語音既要沉穩(wěn)又不可狂妄,讀到叮嚀勸勉的地方,要顯得語重心長;念到涉及國事“危急存亡”的地方,語氣應有某種急迫感;當讀到最后“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時,要表達出作者感激、忠貞和沉痛的感情。此文長句較多,讀時要注意正確停頓。

2.問題研究,請就其中兩個問題展開研究。

(2)“益州疲弊”為什么諸葛亮還要出師伐魏?

(3)諸葛亮先后兩次提到“先帝”劉備,有什么用意?

(4)全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議論敘事中都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試結合文章內容進行說明。

(二)展示交流。

1.小組合作朗讀全文。

【小支架】。

心得隨筆:

三、自我檢測。

閱讀“先帝知臣謹慎……臣不勝受恩感激”語段,回答問題。

1.下面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夙夜憂嘆(早晚)。

b.深入不毛(不長草木的地方)。

c.當將率三軍(軍隊的統(tǒng)稱)。

d.至于斟酌損益(革除)。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3.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遺詔。

c.臣/不勝受恩感激?????d.進盡/忠言。

5.你心目中的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你知道后人對諸葛亮有何評價嗎?舉出一例即可。

6.下面的一副對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加點的六項中任意選出兩項,寫出具體所指。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四、自助遷移。

(一)課外鏈接。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不效,以傷先帝之名,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平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乙】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維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yè)不可得偏全于蜀都,顧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3)思維北征。宜先入南(????????)。

(4)今賊適疲于西(??????????????)。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先帝知臣謹慎。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c.顧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也。

d.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翻譯下列句子。

(1)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2)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4.縱觀甲、乙兩段內容,簡要概括諸葛亮請求興師北伐的三個理由。

(二)實踐運用。

1.結合《隆中對》與《出師表》兩課的學習,參考諸葛亮的有關資料,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為題寫段作文。

2.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韓三其。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

1.第6段,自敘生平,表達感恩圖報之情。

明確:這樣寫,首先是表白自己對蜀漢的一片忠忱,21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當“報之于陛下”。這樣的表白人情人理,容易打動劉禪,取得信任,以防遠離之際,小人妄進讒言,離間君臣而壞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顧”之舉,也是啟發(fā)劉禪能像其父一樣任人惟賢,知人善任。由諫君突然轉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徑,起伏有致。

2.第7段表明“受命”以來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興復漢室。

這一段是向劉禪表明報國的決心。諸葛亮對劉備想報知遇之恩。劉備既死,他又受劉備之托輔佐劉禪。諸葛亮一生奮斗的目標是興復漢室,所以他在平定了南方(也就是后方)以后,要求領兵北征。這就是他報答劉備的具體行動。他又擔心出師以后劉禪無人輔佐,所以一方面推薦賢臣;一方面始終在激勵劉禪,要他依靠賢臣。

3.第8段表達伐魏興漢的堅定決心。

(1)為堅定劉禪支持北伐,完成父業(yè)的志向,諸葛亮率先立下軍令狀:“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北憩F(xiàn)了以身許國的意志和決心。

主三方面提出要求,由己及人,情詞懇切,真是語重心長。

(3)這一段起到總覽全篇的作用,把進諫與出師兩部分內容合攏在一起。至此全文主旨已清楚:修明內政,北定中原。

4.第9段:結束語。

短短三句乃全從肺腑流出,充滿了不勝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諸葛亮著重敘自己以身許國的經過和準備出征的計劃、安排,從敘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勞國事,鞠躬盡瘁的一片忠忱,以創(chuàng)業(yè)之艱感動后主,并激勵其發(fā)憤圖強。

二、再讀課文,思考討論下面的問題。

1.討論:你對諸葛亮的看法怎樣?

明確:

(1)諸葛亮與劉備的關系。

諸葛亮追隨劉備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圖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出輔劉備時,劉備的地位尚未鞏固。他竭忠盡智,終于使蜀漢地位漸趨安定。公元223年劉備臨終時,把劉禪托付給他,并要劉禪“事之如父”。諸葛亮也一心希望劉禪成功,并無絲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對劉備父子,真是一片至誠。

他的圖報就是以貫徹他的政治主張為最終目的的。二十多年來,他辛勤創(chuàng)建西蜀,還要進一步“北定中原,興復漢室”。所以在適當時機,準備出師,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正因為諸葛亮對劉備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國事看成是自己的責任。他在給劉禪的表中,不但通過形勢的分析,在理論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并且作出具體安排,而且還通過自敘身世,在感情上表達自己“報先帝”“忠陛下”的意愿。劉禪是君,但是無能,諸葛亮受劉備之托來輔佐劉禪,是老臣,是“長輩”,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諸葛亮對劉禪上表,既是臣對君的陳說,又是“長輩”對受托照顧的人的殷切期望。為了能使劉禪感動,所以不但導之以理,而且動之以情。在語氣上既恭敬,又懇切,充滿諄諄囑咐的意思?!冻鰩煴怼分杂羞@么強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們君臣關系與眾不同所決定的。

(3)區(qū)別歷史事實中的諸葛亮和傳說中的諸葛亮。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政治遠見,能對復雜的形勢進行分析并從中找出規(guī)律,定出方針。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賞罰嚴明,恩威并施。其他如開發(fā)生產、發(fā)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歷史價值。他還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張修身養(yǎng)德,志向高遠,這些精神,多可借鑒。

傳說中的諸葛亮,已被作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是不能當作史實來看的。

(4)小結。

封建社會推崇諸葛亮,或由于他助劉興漢是正統(tǒng),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人們今天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于他的“忠”,我們應當賦予新的內容。例如《后出師表》中說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現(xiàn)在已被賦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義。

三、重讀《出師表》與《隆中對》,試比較兩文的異同點。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一

上完了《出師表》這篇文章,我們一定對憂心國事,鞠躬盡瘁的一代忠臣--諸葛亮心生敬佩。下面,查字典語文網小編還邀請大家一起來完成該篇文章的一些同步練習,希望完成練習后,同學們可以更好的做到溫故知新。

一、《出師表》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三.字詞解釋。

(一).重點詞語。

1.崩殂:死.崩.古時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秋:時3.殊遇:優(yōu)待.厚遇。4.光:發(fā)揚光大。

5.恢弘:發(fā)揚擴大.6.引喻:稱引譬喻。

7.義:適宜.恰當8.臧否:善惡。

9.陟:獎10.昭:表明,彰顯11.理:治。

12.簡拔:選拔13.遺:給予14.咨:詢問。

15.裨:彌補16.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17.驅馳:奔走效勞18.不毛:不長草的地方。

19.攘除:排除,鏟除20.損:除去21.益:興辦.增加。

22.慢:怠慢.疏忽23.彰:表明.顯揚24.咎:過失。

25.諏:詢問26.效:實現(xiàn)27.誠:確實。

(二)通假字。

1.簡通揀:挑選。

2.闕通缺:欠缺.不足.缺點。

(三)古今異義詞。

1.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品質低劣.下流。

2.痛恨:古義:痛心遺憾;今義:十分憎恨。

3.感激:古義:感動今義:激動感謝。

4.開張:古義:擴大今義:指商店開始營業(yè)。

(四)成語歸納。

1.開張圣聽:打開圣明的聽聞,要后主廣泛地聽取別人意見。

2.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觸犯法律5.茍全性命:茍且保全性命。

6.斟酌損益:處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興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淚。

8.不知所云:不知道說些什么9.三顧茅廬:用來泛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

12.危急存亡:情勢危險急迫,關系到生存或滅亡。13.裨補缺漏: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

四.條件句。

1.分析蜀國(益州)當時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當時有利的主觀條件: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達蜀國形勢危機,令人擔憂的語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4.形成有利主觀條件的原因是:蓋追先帝之殊遇,預報之于陛下也。

5.作者向后主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

(1)開張圣聽(廣開言路)(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嚴明賞罰)。

(3)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

6.作者提出“開張圣聽”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7.“妄自菲薄,引喻失義”造成的結果是:以塞忠諫之路也。

11.第二段中提出怎樣的勸誡: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16.(1)寫作者生活恬淡,無意于功名利祿的語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負,品格高遠,生性超凡脫俗.不求功名,默默為蜀漢效力)。

(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無意于功名的名句。

(4)與”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句,表達了一種曠達高遠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19.作者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為先帝奔走效勞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20.(1)寫作者與先帝患難與共的語句(臨危受命,寫盡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

(2)諸葛亮深情回憶追隨劉備創(chuàng)業(yè)時期處境艱難的句子(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句子)。

(3)劉備被曹操戰(zhàn)敗,諸葛亮臨危請命,出使東吳,以圖聯(lián)吳抗曹大計,在本文中自述為。

21.體現(xiàn)”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受命以來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礎):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23.受命以來的行動是: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24.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出師前的有利物質基礎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5.諸葛亮提到“先帝臨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寫出師表的戰(zhàn)略目標,自己的職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27.作者對漢室劉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個字概括為:報先帝,忠陛下。

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五、問答題。

1本文的寫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劉禪陳說了什么請求和愿望?)。

希望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wěn)定的戰(zhàn)略后方,使“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

2諸葛亮對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什么?哪一條是主旨所在?為什么?

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主旨是:親賢遠佞。

這樣才能讓后主認識到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的使命。(只有以廣開言路為基礎,用賞罰分明的手段,方可達到親賢遠佞的目的。)。

3.全文的抒情線索是什么?

希望劉禪能夠繼承先帝遺志,成實興復漢室的大業(yè)。

4.本篇開篇有何特點?(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觀條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觀條件呢?)。

5.諸葛亮為什么要自敘本志和白帝城托孤?

表現(xiàn)劉備的知遇之恩和對他的極度信任,說明了創(chuàng)業(yè)維艱,表達了自己“報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

6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自敘本志和出身的?

對先主劉備的懷念,感激之情,以及對劉氏父子的效忠之情。

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為全篇議論作鋪墊。

8“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逼渲小皥笙鹊邸币徽Z呼應上文哪兩件事?

三顧茅廬和白帝城托孤。

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陳情的方式為下文作鋪墊?

作者自敘本志,為了突出先帝的三顧之恩,而“出師北伐,”“北定中原”正是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yè),報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

11請寫出劉備給后主的遺詔,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遺詔: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體會:今天,我們仍要堅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對于小的缺點或惡劣的壞事要防微杜漸,因為小錯不改,慢慢會變成一種惡習,而不斷的積累善行,卻可以鑄造成優(yōu)秀的品質,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終贏得人們的尊重。

親賢臣,遠小人。劉禪親小人遠賢臣,寵信宦官,昏庸無能,不辨忠奸。

有寬宏的氣度和不恥下問的品德。

“受恩感激”,“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劉備父子的無限忠誠。

15.談談親賢遠佞在當今的現(xiàn)實意義。

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敝挥杏H近賢人,才能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中吸取豐富的營養(yǎng);也只有疏遠小人,才能避免他們的不良影響。“孟母擇鄰”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親賢遠佞無論對于領導干部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借先帝之意,告誡后主(劉禪)要親賢遠佞”;“親賢臣,有利于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親賢臣,遠小人,有利于國家強盛發(fā)展”;“親賢遠佞,才能治理好國家”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二

諸葛亮終究是一個悲劇式的英雄。史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理解為,應順天意遂民心也。國家的統(tǒng)一是民心,無利于人民的政府遲早要分裂。諸葛亮的悲劇不是“愚忠”,而是不能順任天意。違背“休養(yǎng)生息可以強兵,窮兵黷武可以亡國”的道理,無休止的征戰(zhàn),又輔助一個愚蠢無能、聽信讒言的昏君與畸形政權,焉有不敗之結局。

寫到這里猛然想起杜甫的兩首詩,其一:廣德二年春,他歸成都時所寫《登樓》一首:“花盡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詠》”

雖然這是老杜由北極朝廷想到蜀后主,由西山的寇盜想到諸葛亮的能靖邊患,借劉禪比李豫,借諸葛亮以自喻,嘆空懷壯志,恨不逢時。卻更為那錦官門外的先主廟宇,西配殿是武候祠,東配殿是后主祠而感到憤憤不平,這太辱沒了諸葛亮的光輝形象!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三

唐方林。

教學目標:

1、了解表的特點。

2、通過誦讀,領會文章大意。

3、掌握常見的文言字詞。

4、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

5、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6、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

你知道諸葛亮的哪些故事?(學生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結合注釋弄懂文意。

注意以下字詞:

古今異義詞:

全文可分兩部分:

郭攸之、費諱、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4、提出親賢的具體作法是什么?

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5、親賢的好處是什么?

必然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6、先漢興隆的原因是什么?后漢傾頹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8、哪一句話表現(xiàn)了亮以身許國的意志和決心?

明確:第一句。

三、延伸拓展。

你對諸葛亮的看法怎樣?

1.背誦全文。

2.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申奧成功的喜悅,激發(fā)愛國熱情,弘揚奧運精神。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年齡特征,他們對奧運會的了解是比較膚淺的,申奧的深遠意義更是無法理解。在課前有目的地讓學生了解了有關奧運會的情況,對課文的學習有了一定的感情基調。課文主要描寫的是申奧成功后,北京人民欣喜若狂,聚集到天安門廣場熱烈慶祝的歡樂場面。雖然了解沸騰的原因,但是學生對當時的一些場景的感受還是比較模糊的,學生要感受當時的群情激奮,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感受那沸騰的情景后,利用課文學習再現(xiàn)沸騰。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感受沸騰。

上課前,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欣賞一段錄像,想看嗎?

(播放“申奧宣傳片”和“北京申奧成功的錄像片段”)隨著錄像的播放,老師在一旁進行有關奧運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對奧運進一步了解。

(錄像定格在群情沸騰的天安門廣場上)小朋友們,此時的天安門廣場上熱鬧非凡,人們跳躍著、歡呼著……你能用上一些詞語說說此時的情景嗎?(學生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沸騰)。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沸騰了!

二、揭示課題了解沸騰。

小朋友,此時此刻,天安門廣場為什么會沸騰起來?(小朋友交流老師板書課題:2008,北京)。

歡慶申奧成功,人們是多么的激動,讓我們一起歡呼——(齊讀課題)。

北京勝利了!當這個好消息從莫斯科傳出,中華大地沸騰了,人們奔走相告,共同慶祝,讓我們隨著課文,再次回到那激動人心的夜晚!

三、初讀課文感悟沸騰。

請小朋友們打開書,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他讀正確,把課文讀流利!(小朋友自由朗讀課文)。

讀了課文,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四、細讀課文展現(xiàn)沸騰。

(一)是呀,申奧終于成功了,炎黃子孫怎能不激動萬分呢!讓我們再回到那難忘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出示畫面以及“中國贏啦!中國贏啦!”)。

1、個別讀。

2、中國什么勝利了?(交流)。

是呀,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夢想,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讓我們隨著歡呼的人群一起吶喊——(齊讀第一小節(jié))。

(二)早已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都在關注著,等待著!當人們期盼已久的申奧成功的好消息傳來時——(出示第二小節(jié),讀——北京就沸騰了)。

這里的哪個詞語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好消息?(理解:喜訊)。

北京申奧成功了,多好的消息呀!北京沸騰了!讓我們也動起來,讀好這一小節(jié)?。▽W生朗讀第二小節(jié))。

喜訊是什么時候傳來的?北京是什么時候沸騰的?(突出:剛剛,就。再讀這一小節(jié))。

(三)為什么喜訊剛剛傳來,北京就沸騰了呢?(出示第三小節(jié)自由朗讀)。

交流:人們早已等候在那里;而且等候的人很多。

你從哪里感受到人多的?(理解詞語:人山人海四面八方涌來讀好地一句話)。

人們聚集在一起歡慶申奧成功,天安門廣場沸騰了!這么多的人是怎樣歡慶的呢?(自主選擇交流,老師相機指導體會與朗讀)。

假如你在廣場上,你回歡呼些什么呢?可以加上一些動作表示你的興奮。(學生交流、朗讀)。

大家都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盡情地將自己手中的東西拋向天空,他們——(引導朗讀)。

人們高興得不停地蹦呀、跳呀,奔跑著……人們因為開心而奔跑(朗讀第三句話)。

早有準備的人們用中國最喜慶的方式來慶賀申奧的成功,看——聽——(朗讀好四、五句話)。

(練習說話,幫助朗讀背誦)。

(配上錄像朗讀這一小節(jié))。

此情此景,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嗎?(交流:欣喜若狂歡聲雷動燈火輝煌載歌載舞)此時的天安門廣場成了——(讀最后一句)。

此時此刻,北京沸騰了,首都人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中國沸騰了,全國人民共同歡慶這偉大的勝利。大家盡情地唱啊、跳啊,奔相告知……如果你就在歡慶的人群中,你想說什么?(交流說話)。

(四)引讀最后一小節(jié)。

從這一刻開始,大家都在盼望著的到來!相信20的北京會更加漂亮,2008年的北京人的素質會更高……2008年的北京會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讀最后一小節(jié))。

2008年我們相約北京,共同期盼,共同祝愿——北京的奧運會獲得圓滿成功!讓我們再來讀課題(個別、齊讀課題)。

五、課外延伸群情沸騰。

中國有句俗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離2008還有4年的時間,首都人民都在為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做準備了,我們能為北京奧運會做些什么呢?(交流,引導;相機展示北京奧運會會館等建筑的圖片和北京人學外語的情景)。

你能把你的想法寫下來,落實到行動中去嗎?

板書設計:

2008,北京。

沸騰。

(教學反思)。

透過文章明亮的眼睛藍色百合。

《2008,北京》講述了申奧成功的喜訊傳來,天安門廣場上首都人民盡情歡慶的壯觀場面。備課的時候,我抓住了“沸騰”這個詞,透過這閃爍著激動、喜悅之光的眼睛,引導著孩子們深入地體會,那包含在字里行間的人們自豪之情。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沸騰”。

這時候我講述了親身的經歷,以我自己的感受拉近那一時刻與學生的距離:孩子們,207月13日晚上,中國大地上可以說是萬人空巷。人們都去哪兒了?都在家里電視機前面守著呢!魏老師、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很多很多人端端正正坐在電視機前面,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機。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走上了宣講臺,拿出了一個信封,開始讀起來:

好,孩子們,現(xiàn)在你們就是當時的魏老師,或者是你的爸爸媽媽,魏老師現(xiàn)在來當薩馬蘭奇。同學們聽我宣布,世界聽我宣布:

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是——。

說到這,我突然停了下來,小聲地說:這時候啊,對,所有的人都像你們一樣,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了。

這時候,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熱烈的歡呼聲,教室里,沸騰了!

孩子們體會到了當時場面的緊張、體會到了由我國申辦的`快樂,體會到了那是一種光榮與夢想。在這種情緒中,再讀一二自然段,孩子們讀得激情飽滿、神采飛揚。

二、抓住詞語,品讀“沸騰”。

第三自然段中,妙詞連連,勾畫出了歡騰的畫面。在孩子們自由讀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們談談從哪些詞里能夠感受到“沸騰”。孩子們紛紛發(fā)言:人山人海、四面八方、像潮水一樣涌來——寫出了人數之眾,寫出了人群蔚為壯觀的情景;歡呼著、跳躍著、一次又一次、拋向——勾畫出了人們歡欣雀躍著,好像是不管多少次拋起鮮花,都不足以表達自己喜悅的勁頭;不知疲倦的飛奔——多么傳神,奔走相告,沒有人覺得累。長龍舞、鑼鼓敲、禮花放——真是歡樂的海洋!

暢所欲言后,我請孩子們再次練讀,尤其要讀出剛剛自己從詞語中體會到的情感。齊讀的時候,我感覺,教室里也成了歡樂的海洋。

之后又進行了引讀背誦,不少孩子當堂完成了背誦任務,而且做到了聲情并茂。

三、暢想奧運,“沸騰”心靈。

千言萬語都匯成了一句話“2008,北京!”這里面,都有哪些心里話呢?我和學生們一起參看著插圖,一起想象,請孩子們談談他們此刻的心聲。

有的學生說: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們得了32塊金牌。2008年奧運會,我們要贏得的更多金牌!

有的學生說:我國以前在奧運會上,曾經得過第三名、第二名,這一次,我們要往第一名的目標上努力!

有的學生說:奧運會的口號是:更快、更高、更強!我們一定會做到的!

有的學生說:我國舉辦的這一屆奧運會,一定會非常成功,全世界的人都會覺得我們中國人了不起!

孩子們的話感染了我,我由衷地說:2008年,在中國,在北京,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運動員,不分民族、不分膚色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站在同一個評分標準上,進行公平的競爭,實力的較量。這是體育的盛會,更是民族精神的盛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為這一天而努力,會為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中國形象而努力!

我們一起努力,加油!

這時,我們又一次讀起全文,透過文章澄澈的眼睛,我們和作者一樣,胸膛中沸騰了一顆火熱的中國心!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五

知識總結,課堂練習:

一、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辯通辨辨別例: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與通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5)鄉(xiāng)通向從前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二、一詞多義。

介詞為了為宮室之美。

動詞做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得到故不為茍得也。

通“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此、這非獨賢者有是心。

這是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通“與欠”,語氣詞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給予呼爾而與之。

三、虛詞。

代詞他呼爾而與之。

助詞的為宮室之美。

表順接不譯蹴爾而與之。

表轉折卻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表選折而舍生而取義者也。

表比較比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對象對萬鐘于我何加焉。

四、古今異義。

1.鐘。

古義:一種量器。

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例句: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2.是。

古義:代詞,這種。

今義:判斷動詞,是。

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五、詞類活用。

名詞作動詞得: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六、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

魚,我所欲也?!耙病保袛嗑錁酥?。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東西。

2.省略句。

例句: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盀椤焙竺媸÷粤私樵~的賓語“禮義”,“受”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譯文:

從前我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七、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1.翻譯課文。

魚是我最喜愛的東西,熊掌也是我喜愛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閑么,我要)舍掉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喜愛的東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閑么,我就要)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生命是我愛的東西,然而我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茍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厭惡的事情,但所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為嚴重的,所以有禍思我也不躲避。如果人們喜愛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為嚴重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東西比生命更重要,他們所厭惡的事情比死亡更為嚴重。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喪失罷了。

一筐飯,一碗湯,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然而,如果吆喝著給人吃,過路的餓人也不會接受;用腳踐踏著給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

萬鐘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討義就接受了,那么,這萬鐘的禮義對我有什么益處呢?是為了宮室的華美,為了妻妾的侍奉,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宮室的華美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寧死也不肯接受,現(xiàn)在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羞惡廉恥的)本性。

2.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舍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舍棄生命選取正義。這里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提問:“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并歸納:此題無固定答案。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yè),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四化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

4.提問:“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并歸納:此題無固定答案。這里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5。提問:“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6.提問:“非獨賢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指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

7.提問: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討論并歸納: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叭酥酰员旧啤钡侵挥杏械赖碌娜瞬拍鼙3指呱械牟偈囟粏适菩?天性、天良)。

8.提問:我們學過(談骨氣)文中有一個論據,說是古代有一個窮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餓死。這個論據與課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討論并歸納:貧者不受嗟來之食。

討論并歸納:富貴不能淫。高官厚祿誘惑不了。

10.提問:為什么高官厚祿誘惑不了?試舉例說明。

討論并歸納:因為高官厚祿與禮義的價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禮義的高官厚祿則不能接受。比如說,叛變革命,到國民黨去當大官,真正的共產黨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出賣國家機密得到很多錢,愛國志土是寧死不為的。再比如說貪污受賄得了很多錢,正直的干部是寧死不為的。

11.提問:文中說得了“萬鐘”是為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

12.提問:作者認為這種作法如何?

討論并歸納: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13.提問: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了什么樣的人?

討論并歸納: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14.提問: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

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并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

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15.提問:

第3段運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處?討論并歸納:運用排比句式。加強了語言的氣勢。

四、小結。

本文闡明了義重于生,義重于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人教版九年級課文出師表教案設計篇十六

3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8個新詞語,能用“逐漸”、“無憂無慮”造句,領悟“可是”在語句中表示的轉折作用。

3、感受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摘錄法概括兩段課文的段落大意,要求做到完整、簡潔、明確,明白算術根據各段所表達的內容,找準可以概括大意的句子,教會學生驗證自己摘錄的句子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體會難以捉摸的古怪性格及作者對的喜愛之情,了解作者是怎樣生動、具體描寫的。

教具。

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題。

2、引導: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集體交流了解的特點,引起新舊知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大聲讀課文3-5遍,按預習要求自學課文。進一步鞏固第一單元訓練重點,培養(yǎng)自學能力。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的哪些特點?

三、交流自學成果,指導點撥,小組交流。

1、組長匯報,集體交流。解決“的確”、“暖和”、“沒完沒了”、“枝折花落”的讀音,“?!薄ⅰ柏潯钡淖中?,理解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段落。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的古怪性格和剛滿月小的特點)。

2、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古怪性格?課文其余部分寫了什么?

3、用“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寫的性格古怪。

第二段(第4自然段)滿月小的特點。

五、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1、2、5題。

2、熟讀課文。進一步鞏固字詞,感受課文語言美。

第2課時。

一、復習提示:

1、認讀詞語,說說詞中帶點字的意思。

豐富多腔()變化多端()。

遭了殃()閉息凝視()。

2、回顧課文主要寫了那兩方面內容。

二、研讀第一段。

1、引入:用橫線劃出你讀懂的內容。

2、巡視:輔優(yōu)補差。

3、集體交流,板書讀懂的'內容,學會概括的特點,體會作者喜歡的思想感情。

老實:睡覺的時候(乖,無憂無慮,不過問)。

貪玩:玩兒的時候(任憑,一天一夜不回來)。

盡職:捉鼠的時候(閉息凝視,非……不可)。

高興:溫柔可親(蹭、伸、跳、踩、叫喚)。

不高興:一聲也不出。

膽小:總想藏起來。

勇猛:也敢斗一斗。

4、小結第一段,完成課后習題2,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1)指導學習本單元“學習提示”,重點掌握抓住段落中跟全文意思關系密切的句子,準確、簡明地概括段落大意。

(2)討論課后習題2,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摘錄“的性格實在古怪”為段落大意,因為這句話能概括全段的主要內容;而“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則是第2自然段的內容。

5、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6、學習本段的寫作特點。(抓住事物的特點,采用對比的方法。)。

三、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3題。

2.按課文內容填空。

的性格()。既(),又();雖然(),但是();它有的時候(),有時候又那么();它高興的時候(),不高興的時候()。

板書設計:老實貪玩盡職。

(古怪)溫柔可親一聲不吭。

膽小勇猛。

第3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記:古怪老實無憂無慮貪玩盡職閉息。

2、自查、訂正。

3、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內容。

二、研讀第二段。

1、引入:用橫線劃出你讀懂的內容。

2、巡視:輔優(yōu)補差。

3、集體交流,板書讀懂的內容,學會概括剛滿月小的特點,體會作者喜歡的思想感情。

活動地點:逐漸開辟,從“屋子里”到“院子里”。

活動盡興:沒完沒了(摔、跌、跑、摔跤、打秋千)。

玩的物品:從“雞毛、線團”到“花盆、花枝”。

4、看圖,說說小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怎么玩?

5、讀課文“它們到院子里來了……”理解“遭了殃”是什么意思?花草怎么遭了殃?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看板書背誦這一段。

7、討論課后習題2,概括第二段段落大意。

摘錄“滿月的小更可愛?!弊鳛槎温浯笠狻R驗榈谝痪渲粚懥恕八じ^”這一個方面,而“更可愛”的表現(xiàn)還有“摔跤、打秋千”等。

三、質疑: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3、錄音范讀,選擇喜愛的段自由讀,讀出的可愛來。

4、自由聯(lián)讀,感受作者對的喜愛之情。

五、積累。

1、背誦第四自然段。積累詞語,感受課文語言美。

2、摘錄自認為優(yōu)美的詞句。

3、模仿課文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有作力的學生可以把它寫下來。

六、完成《作業(yè)本》第3、6題。

教學后記。

在學習“單元學習提示”時要講清概括段意的好處與要求;概括段意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內容中心。段落大意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意思,要求做到:明確(不用提綱,不能用疑問句)、集中(聯(lián)主舍次),完整、簡要。

文檔為doc格式。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