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地質人員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范文 地質個人總結范文(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7 05:26:16 頁碼:11
地質人員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范文 地質個人總結范文(2篇)
2023-01-17 05:26:16    小編:ZTFB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精選地質人員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范文(精)一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yè)基本教學實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并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野外考察實習使我們對地質地貌學有一個感性直觀地認識,鍛煉了我們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實驗的能力。

通過對各種地質地貌的觀察,認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質地貌特征,能對野外的地質地貌構象作出基本的解釋,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算當地的地質演變歷史。

2、實習概況

(1)實習地點(其一):貴州關嶺花江大峽谷

花江大峽谷:關嶺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qū),位于貴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順市西部,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西南面。東北與鎮(zhèn)寧縣接壤,西南以北盤江為界和晴隆、興仁、貞豐三縣相鄰?;ń髰{谷風景名勝區(qū)西北起崗烏鎮(zhèn)的毛草坪,東南至板貴鄉(xiāng)的三江口。全長79公里,平均寬3.8公里,面積300平方公里。共分為5個景區(qū),即夾山景區(qū)、鐵索橋景區(qū)、下瓜寨景區(qū)、盤江橋景區(qū)和古生物化石景區(qū)。

花江大峽谷風景名勝區(qū)主峰舊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區(qū)最低點是北盤江和打邦河的交匯合處,海拔僅370米。山高、峽深、水急、壯美的自然景觀與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久遠的海百合、龍化石構成“雄奇、宏大、險峻、神秘”的鮮明特色,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碳酸巖石出露分布廣泛,巖溶面積92%。巖溶極為發(fā)育,形態(tài)類型多樣,峰林、峰叢、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態(tài)的鈣質一應俱全,形成貴州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巖溶景觀博物館。

(2)實習單位:09級環(huán)境與生命科學系地理科學專業(yè)一班 姓名:王斌 學號:08120901003

(3)實習時間:xx年6月5號——xx年6月10號

(4)實習器材;地質羅盤,地質錘;放大鏡,皮尺等

(5)指導老師:莫世江教授、丁衛(wèi)紅老師等

(6)實習分組:09地理(1)班第一組

(7)實習路線;畢節(jié)學院——安順市——黃果樹瀑布——關嶺縣城——關嶺國家地質公園——花江大峽谷——興義市——萬峰林——石林——織金洞——畢節(jié)學院

地球的裂縫——花江大峽谷地處貴州高原南部,向廣西低山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在地質構造上位于楊子臺褶帶中的黔南古斷褶來之西部,出露地層中三疊紀地層分布廣泛,巖性以碳酸巖層為主,這是形成巖溶地貌的基礎。經過多次造山運動,地殼隆升,海水消退,出露的海沉積物中碳酸鈣含量高,經水的溶解和風化剝蝕,發(fā)育成各種奇觀,如溶洞、奇石等,這些奇觀主要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奇。

花江大峽谷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演變過程,燕山運動奠定了其發(fā)展演化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形成了大峽谷復雜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地質構造,特別是其獨特的地質遺跡,較全面的揭示了該區(qū)域的白堊紀古地理的原貌及其發(fā)展過程。

該區(qū)域地層的形成為早白堊紀早期,其巖石類型分別由沉積巖和火山巖組成, 形成了一個集沉積巖、火山巖、接觸變質巖、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寶庫。

2、喀斯特發(fā)育情況

花江大峽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碳酸巖石出露分布廣泛,巖溶面積92%,號稱貴州省境內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巖溶景觀博物館。巖溶極為發(fā)育,形態(tài)類型多樣,峰林、峰叢、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態(tài)的鈣質一應俱全,形成貴州喀斯特地貌類型最為齊全的的亞熱帶巖溶景觀博物館。

3、該地區(qū)喀斯特地貌形成條件和發(fā)育的主要因素

(1)巖石的透水性:水滲入可溶性巖石內部是加速巖石溶解和地質作用的重要因素.

2)地下水的運動: 地下水排水條件好,交替作用強,喀斯特發(fā)展速度快;地下水運動緩慢,則情況相反,溶解的碳酸鈣不能及時帶走,停滯的地下水很快成為飽和溶液而失去再溶蝕能力。

(3)水的溶解能力:凈水溶解能力是比較低的,當水中合有碳酸時,溶解能力加強。 自然界碳酸的來源很多,主要來自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雨水的化合,以及土壤層中各種生物化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水的化合。此外,氣候和巖石成分、結構、產狀、厚度等,對喀斯特的發(fā)育也有很大的影響。

4、沉積構造

在大峽谷的山體上隨處可見的沉積構造也是遠古時期地殼活動留下的印記。當時湖泊流水中攜帶的大量泥沙一層層沉積下來,形成現在的巖石,不同的層理交織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渾然天天成的山水畫。早期形成的沉積巖與火山噴發(fā)的巖漿接觸后,在高溫高壓的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生變質,又形成了顏色豐富、妖嬈多姿的接觸變質巖。

5、地質構造

在花江大峽谷一帶進行實地的考察,觀察該區(qū)域的初露巖石的形狀,結合書本已學的地質學知識,可以形象的進行如下概括:

地質構造主要分為兩大類,四小類:

一是褶皺,包括背斜和向斜兩種形態(tài);其中巖層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彎曲的是向斜。

二是斷層,包括地壘(斷層上升巖層)和地塹(斷層下降巖層)兩種。 6、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于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于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于磁偏角。經校正后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松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于測物的什么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于測者什么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恒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三)巖層產狀要素的測量

巖層的空間位置決定于其產狀要素,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巖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巖層走向的測定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

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

巖層傾角是巖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巖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恒小于真傾角,也就是說巖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恒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直立,并以長邊靠著巖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并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最大讀數,即為巖層之真傾角。

巖層產狀的記錄方式通常采用下面的方式:

既方位角記錄方式,如果測量出某一巖層走向為3100,傾向為2200 ,傾角350,則記錄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測量巖層產狀時需要在巖層露頭測量,不能在轉石(滾石)上測量,因此要區(qū)分露頭和滾石。區(qū)別露頭和滾石,主要是多觀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斷。

測量巖層面的產狀時,如果巖層凹凸不平,可把記錄本平放在巖層上當作層面以便進行測量。

7、花江大峽谷石漠化情況及其治理方案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與我國西北一帶沙漠化現狀相似,是土地劣化演變的極端形式之一。廣西和貴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積的碳酸巖分布,又由于不斷地開荒種地,破壞了原有植被,需千萬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層經風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不能種任何植物的石塊。我國西部石漠化速度相當快,其中廣西碳酸巖占全區(qū)土地總面積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遞增。石山地區(qū)不但形成“山光人窮,窮山惡水”的惡性循環(huán),且由于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綠化中最難啃的“硬骨頭”?;ń髰{谷地區(qū)也與此類似,治理石漠化當務之急!

(2)成因機理

一、花江大峽谷區(qū)域碳酸鹽巖系的抗風蝕能力強,成土過程緩慢。據資料顯示,每形成1 cm厚的風化土層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xx年,較非巖溶區(qū)慢1o~80倍,這是西南巖溶山區(qū)土層淺薄、易出現石漠化的客觀背景條件和基本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不利于水土資源的保存。西南巖溶山區(qū)地表崎嶇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結構加劇了斜坡體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類活動擾動的激發(fā)下,使大片巖溶山地變成石漠化。

三、巖溶山區(qū)特殊的土體剖面結構加 劇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巖溶山區(qū)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層(過渡層),在基質碳酸鹽母巖和上層土壤之間,存在著軟硬明顯不同的界面,使巖土之間的粘著力與親和力大為降低,一遇降雨激發(fā)便極易產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影響。西南巖溶山區(qū)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集中在春季(約占4o )和夏季(占55%以上)。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積坡耕地的中耕播種季節(jié),農作物(玉米、油菜、綠肥等)正處于幼苗階段,疏松的坡土得不到很好的覆蓋,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劇了石漠化的發(fā)展。

五、人口增長過快,農業(yè)人口多,土地負荷壓力大。西南巖溶山區(qū)是少數民族聚集區(qū),農業(yè)人口比重大,增長速度快。人口增長快、密度大,加上素質低,使西南巖溶山區(qū)陷人人口增加一過度開墾一土壤侵蝕性退化一石漠化擴展一經濟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中。

六、對土地掠奪式經營,耕種方式落后。亂砍濫伐、濫墾濫耕、鏟草皮、挖樹根、燒秸稈等在山區(qū)經常發(fā)生,對土地掠奪式經營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種方式水分環(huán)比泥沙環(huán)比山地石率環(huán)比西南巖溶山區(qū)三分之一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順坡耕種方式,加劇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3)合理的治理方案

一是采取砌坎培土的方式,增加土層厚度;二是采取林農混種的方式,實行以耕代撫;三是采取興修蓄水池方式,保證林竹生長供水需要;四是采取封山禁牧的方式,禁止人畜踐踏,增加林草植被;五是有條件的地方,實行土壤改良、施肥,促進林竹生長。四、多部門聯動。石漠化綜合治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關系到貧困山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群眾的脫貧致富和新農村建設,僅靠林業(yè)部門一家的努力難以達到效果。因此,政府把林業(yè)、國土、財政、農業(yè)、糧食、水利、畜牧等相關部門的力量進行整合,實現多部門聯動治理。一是積極開展林下種草。結合當地重點發(fā)展以花椒為種植的在石漠化綜合治理地區(qū)開展林下種情況下,種草養(yǎng)畜,增加了農戶收入,調動了廣大群眾石漠化綜合治理積極性。二是配套完善改土工程。該區(qū)域的石漠化治理區(qū)域主要集中在立地條件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區(qū),要投入較大力度。三是加強農村能源建設。巖溶區(qū)群眾生產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材,長期隨意樵采是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理的難點之一。

此次教學實習我們在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教學實習的安排,達到了實習的目地和要求。為我們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了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

通過此次教學實習,我們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理論知識,而且極大的鍛煉了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實習中有許多知識課本上是沒有的,我們學到了更加明確可行的操作技術和應用理論。如何充分靈活利用自己課堂知識進行實際操作,鍛煉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這次教學實習給了我們一個充分鍛煉的自己的機會。

精選地質人員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范文(精)二

實習位置:

實習地點位于北碚嘉陵江觀音峽左岸水北公路朝陽橋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峽谷右岸通過。

交通:

東南距牛角沱車站約35公里,西北距北碚車站2公里。而從學校乘校車出發(fā),經由收費站上重慶主城區(qū)外環(huán)高速,最終抵達北碚實習地點,其中乘車大約需要1個小時。因而交通還是比較便利快捷。

地貌概況:

實習地區(qū)屬低山峽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時間是中生代末四川運動。地貌受巖性及構造控制,觀音峽的低山位于背斜軸部,高處海拔800~850米,頂部較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兩翼山坡由于巖性影響,硬質巖石凸起,軟質巖石凹下,灰?guī)r處溶溝、石芽、溶洞、溶槽等發(fā)育。在山頂與山頂之間常形成背斜張裂帶埡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東140度方向深切橫穿背斜,兩岸巖石高聳,氣勢磅礴,相對高度差達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寬僅100米,有一級較窄的高出枯水面約30米的基巖階地(公路所在處)。

(一)地層巖性

實習區(qū)出露最老地層為二疊系上統(tǒng)長興組,而在公路上可見到地層是三疊系下統(tǒng)飛仙關組、嘉陵江組,三疊系中統(tǒng)雷口坡組,三疊系上統(tǒng)須家河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疊系長統(tǒng)長興組(cp2)

灰色厚層一塊狀含燧石團塊灰?guī)r,錘擊后有臭雞蛋味,含腕足類、瓣鰓類化石。僅在白廟子大橋公路下江邊可見。

2、三疊系(t)

(1)三疊系下統(tǒng)飛仙關組(ft1)紫紅色——暗紫紅色泥灰?guī)r、泥巖、頁巖,夾有青灰色、紫紅色灰?guī)r,自下部向上頁巖厚度增加。厚度400~500米。

(2)三疊系下統(tǒng)嘉陵江組(jt1)以石灰?guī)r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狀砂巖,中上部灰?guī)r中夾有米黃色白云質灰?guī)r及灰色角礫狀灰?guī)r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疊系中統(tǒng)雷口坡組(lt2)以泥灰?guī)r為主,夾泥巖,地表因風化作用多呈泥狀。厚度小于10米。

(4)三疊系上統(tǒng)須家河組(xjt3)灰白——棕黃色、厚色一塊狀,中一組粒長石石英砂巖夾頁巖和煤。

3、第四系(q)殘積、坡積、沖積物。

(二)構造特征

1、褶皺

觀音峽背斜屬川東南弧型構造帶華鎣山復式帚狀褶皺帶中南延最長之長軸背斜。自三江壩南延橫穿嘉陵江,經中梁山,終于長江貓兒峽,延長約150余公里,實習區(qū)是在橫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該背斜由于風華侵蝕等外力作用嚴重,背斜樞紐并未形成山頂,而是變成了埡口。

實習區(qū)的背斜(觀音峽背斜一部分)軸線10~15度,西北翼陡(傾向300~305度,傾角60~80度),東南翼緩(傾向100~105度,傾角30~35度)。通過實際測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巖傾向大致為140度,傾角是40度。

2、斷層

實習區(qū)內有斷層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軸部和翼部,其中軸部由于地層產狀亂,垮塌嚴重加之修建了擋墻,所以出露不好。但在兩翼可以見到一些小斷層,如在甘硐子一帶小斷層還是比較發(fā)育的。由于沿著斷層面可以看見上盤的下端巖石大致是傾向下的,所以上盤上升,此斷層為逆斷層。但這個斷層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質運動所引起的,原因是這個斷層面兩端并不是無限延伸,切斷山體的。

(三)地下水

地區(qū)內可見到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質現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梁可見到滑坡,在長生橋可見到垮塌現象。

通過此次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巖石的巖性、產狀、結構構造,以及層理層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課本理論學習中,老師講巖層的產狀時,拿出一個地質羅盤,告訴我們怎么測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雖然聽的時候知道怎么測,但到了實際的情況,看到實習地點里的很多巖石,拿著手里的羅盤,就變得手忙腳亂了。最后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終于成功測出了巖層的產狀,并掌握了羅盤的使用。

同時,在這次實習中,我認識了石灰?guī)r、泥巖、泥灰?guī)r、石英砂巖、頁巖等等許多的巖石,以及造巖礦物。雖然無論是在課堂中,老師的講解,還是實驗中,我們觀察了巖石的手標本,但是畢竟現實與實驗還是有所差距,面對由各種巖石組成的山坡,突然感覺所學知識變得不適用了,分辨不出這是什么巖石,這是什么構造,還有出露地層的情況。但在老師的耐心細致的講解下,逐漸有了認識,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在實習中,嘉陵江江面上橫跨了幾座大橋,無論是以前的,還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對外行人來說只有看熱鬧,但對于學過工程地質的我們來說,就不能光是看熱鬧這么簡單,還得看出里面的門道。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學到由于實習地區(qū)的特殊地形地質條件,河床的巖石是質地堅硬,強度和穩(wěn)定性高的石英砂巖,所以這些橋的橋基幾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澆筑混凝土。為了降低成本,減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鋼架鐵路橋把橋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狀,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見鋼架鐵路橋的橋墩中有明顯的孔洞。并且這些橋基本上都選擇在了河道順直,河谷較窄,橋梁的軸線與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穩(wěn)定,地基條件良好,無不良地質現象的地段。同時,公路、鐵路的隧道、涵洞選址也是選在了實習地點褶皺構造的兩翼,以及巖性均一,強度和穩(wěn)定性較好的石灰?guī)r中。

在甘硐子,我們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質作用形成的巨大沖溝。還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從山體中流出,巖溶現象在巖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體等等不良的地質現象。因而,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在修建這條公路的時候,如何預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梁處的巨大滑坡。原本這條公路是處于這個滑坡體的影響范圍之內,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時候,從中間切斷了這個滑坡體,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體進行徹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擋土墻,但由于滑坡體巨大,滑坡體滑動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圓柱形的抗滑樁。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體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質現象對公路沿線的影響。

最后,通過本次親身經歷過的地質實習,我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社會實踐及動手能力,培養(yǎng)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深深體驗到身為地質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職業(yè)本身所帶來的危險性、不確定性、艱苦性,以及對社會建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所擁有的神圣性、責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能力,培養(yǎng)自己強烈的責任心,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