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 《故鄉(xiāng)》的感想體會(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6 16:47:38 頁碼:8
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 《故鄉(xiāng)》的感想體會(8篇)
2023-01-06 16:47:38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就算是漂泊不定的風也會眷戀葉的溫柔,一顆再怎樣向往自由的心都會無法抗拒故鄉(xiāng)的羈絆。那一片土地,也許繁花似錦,綠草如茵;也許黃沙飛卷,戈壁蒼涼;也許只有農(nóng)人的辛勤,見不到燈紅酒綠,但那片土地總會在記憶的深處停留,占據(jù)心頭最柔弱的角落。

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最深沉的愛我們總會留給故鄉(xiāng),每個背上行李的游子走在他鄉(xiāng)路上懷念最多的必是故鄉(xiāng)。離開故鄉(xiāng)已有三載,每當走在城市車水馬龍的大道上,心頭浮現(xiàn)的卻是故鄉(xiāng)那布滿青苔的青石板,還有雜草叢生、被農(nóng)人踩出的山間小道。在這里,我懂得了:路,不好走。

看見城市燈火,會懷念起故鄉(xiāng)的皎月星輝;看見城市被霓虹打扮得妖艷的樹木,會懷念故鄉(xiāng)那質(zhì)樸的梧桐;看見城市高樓,會懷念故鄉(xiāng)的平房,只因為那里是我心之所向。

終于明白,蘇武持節(jié)牧羊二十載,歷盡磨難也要回到大漢的決心不僅是因為他的忠心,更因為他的心放不下他的故鄉(xiāng)。終于明白,項羽“富貴不還鄉(xiāng),如衣錦夜行,何人知之”的感慨,不是沒有雄心,而是敵不過對故鄉(xiāng)的牽念;終于明白,岳飛為什么已有“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覺悟,仍是放不下大宋,執(zhí)意征伐,因為他的故鄉(xiāng)情愫彌漫了整個宋朝。

故鄉(xiāng)就是有著這樣的魔力,只有離鄉(xiāng)背井的人才會懂得離人的心,于是我讀懂了他們。這樣的故鄉(xiāng)情,這樣一片執(zhí)著于故鄉(xiāng)的心能激發(fā)人的勇氣,喚醒人的柔情,堅定人的信念。就像他們,也像我,明白無論我走多遠,故鄉(xiāng)在那里期盼著我,等候著我,成為一片心靈永遠的避風港。

鴿子的去而復返是對故鄉(xiāng)的牽戀,鱒魚的巡游是對故鄉(xiāng)的期待,老馬識途更是對故鄉(xiāng)的一片念念不忘。所有的這些,不僅是生物的本能,更是情的真切深沉。

心之所向,唯有故鄉(xiāng)。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云……”《故鄉(xiāng)》這首歌又在我耳邊響起了。如今,我32歲了,瞧,20年沒回家,家鄉(xiāng)的變化讓人出乎意料!

我來到了每天放學的那條十字路口,你看那原本用白油漆添上的斑馬線,成為了彩色投影,當人們可以過馬路時,斑馬線就變成了綠色,并伴有美妙的音樂;當人們等待時,斑馬線就變成了紅色,此時出現(xiàn)一遍用中文提示,一遍用英文提示,直到綠燈為止。這既提醒了盲人,又提醒了聾啞人,真是一舉兩得啊!

穿過馬路,我又來到了小時候常常來玩的行知公園。那些地面上的垃圾已經(jīng)被清潔工機器人打掃得干干凈凈。躺在草地上,仰頭看天,只見天空如同一塊被水洗凈的藍玻璃,清澈透明,上面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小花,有的像白兔……視線轉(zhuǎn)回,兩邊的大樹整整齊齊,像一排護衛(wèi)隊的勇士。又想起了兒時的公園,此時,我禁不住想起了我的學校,于是,我起身向?qū)W校出發(fā)。

來到校園,只見學校的大門依然如故,走進校門,一個大大的噴泉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一排排噴泉仿佛在演奏著校歌。學校的操場成為了同學們的宿舍,那一排排教學樓重新涂上了顏色,變成了令人舒心的藍色。宿舍涂成了白色。走進教學樓,教室里沒有了黑板和講臺,每個同學都有一臺固定在課桌上的激光電腦,可以根據(jù)每天的需要自動更新課程,為了方便同學們上課。另外每個同學都有一只水杯,再也不用背著書包去上學了!

拾級而上,來到頂樓,我看見了陽光明媚的闊大的操場,在操場外圈有一層空氣可進出的玻璃,雨水進不來,同學們便可以在下雨天來操場上上體育課了!

順著操場的一條小路,我來到了食堂。每個同學可以提前預定盒飯,機器人便會做出,食材全是從后院里摘的最新鮮的?!岸《《 毕抡n了,同學們直奔食堂……飯畢,桌上的小機器人伸出“舌頭”(海綿)一擦,餐桌就干凈了。

“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云……”當這首歌再次縈繞在耳邊時,我感到溫暖無比!因為我就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家鄉(xiāng)呀!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嗨!二十年來故鄉(xiāng)變化還真大?!蔽艺驹谀莿e墅下說。

二十年了,故鄉(xiāng)變了。二十年前原是矮小簡陋的小平房已變成了高大雄偉的大廈了。原是那滿池垃圾的小河,已變成清澈見底的小河了,人們在那挑水、劃船、游泳可高興了。原是那毫無設備的出租屋,已變成了全自動化的了。二十年來故鄉(xiāng)的變化可真大啊!

我想重返小學,我拿出一只破舊的洪梅地圖?!懊髅魇沁@?。 薄安?,女兒!”這衰老的聲音傳到耳邊。我轉(zhuǎn)過身去,原來是那我握著木拐杖的年邁父親。

“為什么啊爸?”我疑惑不解地問道。

“你看看那地圖是幾年前的?是20xx年的?!?/p>

“對??!我怎么不知道??!”

爸爸指著那1000平方公頃的高樓說:“那才是你們的學校?!?/p>

哇!真雄偉,真壯觀??!

我走進小學,忽然一聲“歡迎來到洪梅中心小學。”我轉(zhuǎn)過身去,看見四周無人。然后那清脆而又熟悉的聲音有傳過來,“你不必害怕,我們學校是全自動化的,您請進?!?/p>

進來后,只見電梯節(jié)節(jié)上升。我走進廣播室,好大??!兩張椅子可以升降高矮,還有一個電腦大屏幕,設備比以前好多了。走在教室外,到處都是朗朗的讀書聲,看著幸福的他們,我不禁笑了。

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美好、神奇,我的故鄉(xiāng)真是人間天堂??!

美麗的故鄉(xiāng)您是我的驕傲!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在這個季節(jié)它沒有金燦燦的油菜花,沒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它只有陣陣的桂花香,只有連片金黃的稻子,只有果實累累的柿子樹,只有農(nóng)民伯伯的歡聲笑語。那就是秋姑娘的美貌顏容,秋姑娘給農(nóng)民伯伯帶來歡聲笑語,大聲高唱著:"豐收了,豐收了。"她給人們帶來勞動的成果,她是我最愛的季節(jié)。

嗖的一下,人們從身穿短袖,短裙一下就變成穿長袖,外套。在田野,總是有人們的身影,他們正在忙著收割已經(jīng)成熟的水稻,他們歡笑著,收割機吱呀吱呀的叫著說:"吃飯了,吃飯了。"它很認真的在為主人工作。在田野,地上的小草已經(jīng)漸漸的枯萎,樹上的葉子越來越少。秋姑娘大概還不知道有一種植物是為她而活,別的植物一到秋天大多都掉的差不多了,可是她在秋天越長越紅,她就是楓葉,她是秋天的寵兒。

秋天一到,在我故鄉(xiāng)最有名的菊花展陸續(xù)開展,不同的菊花看的我眼花繚亂。各種顏色都有,紅的似火,白的似雪,黃的似金。菊花的形狀也各種各樣,有的像呵護孩子的母親的手,有的像小火箭,真是要什么樣有什么樣的。

說了菊花咱再來說說桂花。清晨,空氣中帶著陣陣桂花香。桂花一開,十里飄香。要是誰家門前種上一顆桂花樹,初秋,這家人整天都沉醉在花香中。桂花開的時候,花朵沒菊花來的大,品種沒菊花來的多,但是它柔弱而幼小的身體,卻在秋天來臨的時候盛開。

柿子,我相信大家都吃過,可是你有沒有吃過自己親手在山上摘的野柿子。柿子在初秋的時候還不能吃,如果要是不知道的去摘了一個吃,他會后悔自己的貪吃,因為還沒完全成熟的柿子吃下去,你的嘴就很難張開,你頓時感到舌頭又苦又麻,想張都張不開。這是只有秋天才能有的趣事。但是,紅彤彤的柿子你得和鳥兒去爭,因為,柿子熟了不只是人愛吃,鳥兒也不例外,它的動作可比人快多了。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家山上的柿子熟了的時候,興致勃勃帶著工具上山摘的時候,你的高興立馬就煙消云散,因為大多數(shù)好吃的柿子也已經(jīng)被鳥兒吃完了。

我故鄉(xiāng)的秋就是那么有趣,他給你帶來太多意外,太多驚喜。

??!我愛你,故鄉(xiāng)的秋。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教學目標:

l 體會作品表現(xiàn)的人對家、家園和故鄉(xiāng)的刻骨銘心的依戀之情極其深刻內(nèi)涵。

2學會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的評點方法,記下自己閱讀作品時的感受、理解、評價和質(zhì)疑,與作品展開對話。

3嘗試以散文的形式表達你自己對故園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間播放《彩云追月》)

(上課前3分鐘)上課!(起立、問好)剛才大家聽到的歌曲是 ?欣賞了這首美麗的歌曲,這讓我們想起了 ?誰能告訴我主題是什么?

很好,思鄉(xiāng)之情。古往今來,思鄉(xiāng)的作品很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散文,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月是故鄉(xiāng)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xiāng)。一般而言,故鄉(xiāng)就是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許多歲月都是在故鄉(xiāng)度過的,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親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記憶。一個人的經(jīng)驗積累以及情感與性格都與家鄉(xiāng)的自然風貌和文化積淀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梢哉f,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根。正因為如此,人們對故鄉(xiāng)都有一種割不斷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發(fā)地,也是人的歸宿。因此,一個人擁有故鄉(xiāng),不僅是指具體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無形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口的流動越來越頻繁,但是對一個人來說,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鄉(xiāng)都在他的心中,都體現(xiàn)在他的行為方式上。由于這種特殊關(guān)系,故鄉(xiāng)常常被人們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也有了多種多樣的美稱,(提問:列舉對故鄉(xiāng)的美稱)如故土、家園、故園、故里、桑梓、歸宿等等有時指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在比喻的意義上,它們往往指向人們的精神家園。

故鄉(xiāng)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gòu)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nèi)容的情感和記憶。所以,思鄉(xiāng)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一些具體的東西出發(fā),由眼前之景激起思鄉(xiāng)之情,即使許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會因為融匯了鄉(xiāng)思而具有了特別的意味,有的景物因為被反復書寫而成為思鄉(xiāng)的文學意象,如柳、月、炊煙、鄉(xiāng)音等等。季羨林的《月是故鄉(xiāng)明》就是以月作為抒情線索,通過對故鄉(xiāng)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特別是對故鄉(xiāng)月色的動人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永遠的思念與牽掛。

二、看人看眼睛,讀文讀題目。我們還是先看文章的題目——月是故鄉(xiāng)明??吹竭@個題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1、 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鄉(xiāng)”。

2、 有可能想到出處:杜甫的《月夜憶舍弟》(課件)

全詩為:“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收兵?!边@首詩寫于安史之亂時期,抒發(fā)了杜甫離亂之際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對自然事物的感覺有時因主觀情緒而改變,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寫法特別多,月亮其實無處不明,但杜甫偏說“月是故鄉(xiāng)明”,從而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由于杜甫這句詩特別能引發(fā)人的鄉(xiāng)思共鳴,因而被廣為傳誦。

3、 有可能聯(lián)想到其他詩句:(學生課前準備)

李白的《靜夜思》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p>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p>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明月幾時有》)

同學們,散文鑒賞有三點不可忽視:題目、作者和注釋。了解了題目,我們再來看作者。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季羨林是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課件展示)

三、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生于1911年,山東臨清縣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季羨林、金克木、鄧廣銘、張中行四位老先生,因為都曾在燕園居住,人稱“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實則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潤園。所以又稱 “朗潤園四老”。

季羨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為什么還念念不忘那個僅僅生活了六年的小山村?

四、朗讀課文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篇散文,走進季老的內(nèi)心世界?,F(xiàn)在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讀,讀的同時請把你認為優(yōu)美的段落作上標志)

同學們讀得不錯,男生聲音洪亮,女生感情細膩。這里有幾個詞語需要特別注意。(投影)

浩渺 篝火 旖旎 絕倫 惆悵 耄耋

嚼爛 慨然 恍然大悟 離鄉(xiāng)背井

(學生認讀)

五、課文內(nèi)容層次簡析

1.第1小節(jié)對“月是故鄉(xiāng)明”這句思鄉(xiāng)名句作了簡單闡釋?!霸率枪枢l(xiāng)明”是一句流傳很廣用以表達故園之思的詩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本文的第一段,實際上就是對這句詩的解釋,最后說“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正是說明它表達了一種普遍的感受。

2.第2、3、4、5節(jié)是對故鄉(xiāng)與童年的回憶。第2小節(jié)是一個過渡,由月到山,到水,進而過渡到家鄉(xiāng)的山水,過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故鄉(xiāng)往往與童年連在一起,作者對家鄉(xiāng)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雖然只在故鄉(xiāng)呆了六年,但兒時的記憶連同那少年的夢境與感受仍新鮮如昨,數(shù)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揀鴨蛋,這些充滿童趣的生活畫面構(gòu)成了美麗純潔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經(jīng)過幾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敘述顯得更加動人。

3.第6、7、8三節(jié)寫作者離開故鄉(xiāng)之后的生活,通過他鄉(xiāng)月亮與故鄉(xiāng)月亮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4.最后一小節(jié)是對前面的呼應,也是作品在對故鄉(xiāng)與童年的回憶和在他鄉(xiāng)對故鄉(xiāng)的思念的記敘與描寫之后,情感的自然迸發(fā)。雖然短短幾句話,卻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六、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寫得非常優(yōu)美?

(學生站起來朗讀并稍加分析,3-4個人)

我也找了兩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萊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________的,我都異常喜歡。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 ,有___ ,有___ ,有___,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 ,______,而且______, ______,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這么好的段落大家應該記住,現(xiàn)在,我們試著不看課本,一起來讀一下。

評點是古人研讀文章的一種重要方法。就是在閱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對文章的內(nèi)容(作者的思想、觀點、情感等)和寫作方法進行評論與分析,從而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從方法上講,評點的要義是對話,是交流,是再創(chuàng)造。評點作為對話,是讀者與文本、與作者、與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讀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對話的第一個對象,與文本的對話是構(gòu)成其他對話的前提和基礎(chǔ)。

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關(guān)系。實際上,在閱讀中,作品的局部與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對整體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礎(chǔ)上的,而且,從閱讀的過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體次第展開的,有時,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實際上關(guān)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體的關(guān)鍵。古人講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些“眼”有的關(guān)系到全篇的結(jié)構(gòu),有的關(guān)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轉(zhuǎn)換,甚至是給全篇寫作方法和風格定調(diào)子的地方,我們在評點時就要注意到。

另一方面,對局部的理解又離不開作品的整體,局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理解,整體是局部的語言環(huán)境。

與文章對話的進一步就是與作者對話,孟子講“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說可以通過對作品意義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2.示例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xiāng),人人的故鄉(xiāng)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xiāng)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開篇點題。)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shù)。(過渡,由月到山、水,從而寫到故鄉(xiāng)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寫童年往事,故鄉(xiāng)往往與童年連在一起。下面還有許多充滿童趣的細節(jié)。)

在濟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對比,為的是突出故鄉(xiāng)月亮之美,同時又是來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年近耄耋。(隨著年月的增加,思鄉(xiāng)之情更增一番蒼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這也是對比,又是襯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與故鄉(xiāng)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對故鄉(xiāng)的思今是充滿了惆悵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鄉(xiāng)可以思念,并且擁有一份溫馨的回憶,又是幸福的。)

評點是讀書時常用的方法,古人講讀書不動筆等于不讀書。讀書不是純粹單向的、被動的接受,同時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隨時記下來,書的天地邊角空白處都是記錄的地方,因此,評點不僅僅是一種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習慣,一種讀書的好習慣,要能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

八、重點探討: (布置課前預習)

1。既然作者如此熱愛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為什么他不?;丶铱纯茨?

學生甲回答:季老年齡大了,農(nóng)村的條件比較艱苦,回家不方便……。

學生乙回答:季老的家鄉(xiāng)沒有親人了,所以沒有回去的必要了……。

學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個家鄉(xiāng),而不是現(xiàn)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們的理解,只是從文章本身出發(fā)來分析。我們的分析與季老的內(nèi)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難肯定了。

2.他的家鄉(xiāng)沒有山,為什么還寫山呢?

生答:過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說中國古代詩文寫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襯,所以下面提到了山,還寫了水,使人聯(lián)想起故鄉(xiāng)。

3.作者明明是寫家鄉(xiāng)的月亮為什么寫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這些童年趣事也是圍繞著月亮來寫的,數(shù)星星、捉知了、看月亮、做夢、撿鴨蛋都跟月亮有關(guān),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達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4.為什么除了寫故鄉(xiāng)的月色,作者還寫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豈不讓故鄉(xiāng)的小月亮相形見絀?

生答:這是對比,文章中明確提到了“對比之下……”。我覺得這樣寫更能突出作者對故鄉(xiāng)月色的喜愛,更能表達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眷戀,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這個同學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親疏深淺只有通過對比才能顯現(xiàn)出來,故鄉(xiāng)的小月亮為什么那么美,除了親切而溫馨的回憶外,作者還通過與其他場景進行對比來表現(xiàn),從濟南到北京,一直說到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要說景色,比故鄉(xiāng)那只有在童年看來才有浩渺之勢的葦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處兩處,但在作者看來,哪一處的月都不及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月亮越美,越發(fā)勾起作者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正如作者所說,“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是故鄉(xiāng)葦坑里的那個平凡的小月亮”。

5老師提問:那在作者眼中,思鄉(xiāng)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同學們齊讀一下。 (倒數(shù)第二段)

故鄉(xiāng)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gòu)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nèi)容的情感和記憶。所以,思鄉(xiāng)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一些具體的東西出發(fā),由眼前之景激起鄉(xiāng)思之情,即平常我們所說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許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會因為融匯了鄉(xiāng)思而具有了特別的意味。

在《月是故鄉(xiāng)明》中,這種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問: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線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雖然寫了很多看似無關(guān)的事物,但卻都是緊緊圍繞月亮展開的。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解惑結(jié)束后,重申三個問題:對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九、總結(jié)文本:

季羨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鄉(xiāng),還念念不忘自己的故鄉(xiāng)。

季羨林先生走出了魯西北那個小村莊,走出了國門,但沒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愛國情結(jié);他走進燕園,走上了大學的講臺,但沒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他走上了社會的高層,步入了人生的輝煌,但沒有走出那刻骨銘心的平民情結(jié)。有評家稱他為“平民中的大師,大師中的平民”。(為一名大學生看行李。)

十、寫作實踐:(可安排在課前完成)

同學們,我們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知識,提高能力?,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個訓練——寫作實踐

有許多事物能喚起我們對家鄉(xiāng)的懷念:老樹、老街、老房子、門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陽的余暉和裊裊的炊煙,想想母親呼喚兒女的聲音……請置身于某個情境,寫一個片斷。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六

《故鄉(xiāng)》寫于19,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現(xiàn)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nèi),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nóng)村經(jīng)濟凋敝,農(nóng)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浙教版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三單元選用了魯迅先生這篇名著,并在單元要求中明確:學習這篇小說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特點及在小說中的作用,并通過學習掌握這兩種描寫方法,提高閱讀小說和記人敘事的能力。

閱讀小說,欣賞名著,最重要是讀懂、讀透,能比較好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魯迅小說的內(nèi)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zhì)樸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jié)理解,技法學習上并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一、難點確定

魯迅的小說內(nèi)涵深刻,哲理豐富,在《故鄉(xiāng)》中則主要體現(xiàn)在關(guān)于希望的闡述上。《故鄉(xiāng)》中關(guān)于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當理解話中的含義,對老師來講也需凝神一思,對初二學生來講,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歲的少年還是生活與社會的門外看客,他們對近距離的師長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難體會。要他們把握半個多世紀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若說有差別就是“閏土”,這個人物在小學教材中已出現(xiàn)過,而且魯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濃墨重彩,前后對比鮮明,所以把握起來還較容易?!皸疃奔啊拔摇眲t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他們的性格成因相當復雜,且文中介紹不多,但能否準確掌握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意義卻與把握好主題有較大關(guān)系。因此,我們確定本文的教學難點為:第一,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我”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準確理解文中關(guān)于“希望”的含義。

二、難點的突破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設定難點時是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依據(jù)的,所以要突破難點,也就必須設計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

根據(jù)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娓娓敘述,介紹背景,為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通讀課文進行聯(lián)想,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聯(lián)系實際,引人人勝,深究作品表現(xiàn)的哲理。

在實施過程中則采用教師引導、總結(jié)與學生課內(nèi)討論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導。如何引導呢?最好的辦法是講故事,孩子都愛聽故事。那么,我們就從課文的時代背景講起,可以講講辛亥革命的成敗,敘敘魯迅的生平經(jīng)歷,談談魯迅的家庭成員,說說紹興的風土人情,最后當我們講到19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xiāng)紹興接母親時,可以把學生的視線拉回課文,再牽出一條學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啟后的線索——閏土。接著便可過渡到分析學生不大熟悉的與閏土相關(guān)的“我”和“楊二嫂”了。

第二步:啟發(fā)。由于學生對作家、作品及時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們可以以啟發(fā)為主,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內(nèi)涵。啟發(fā)可從三個角度人手,“我”與“閏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楊二嫂與昔日的楊二嫂有何變化?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不同與變化?并以此為綱,再派生出若干小問題,要求學生思考,目的是最后給兩位人物定位。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我們可以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還能促使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鉆研課文,最后在討論中明確兩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拔摇笔且粋€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形象,是當時社會進步希望之所在。而“楊二嫂”則是一個在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zhèn)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托了閏土的純樸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說明城鎮(zhèn)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這里,學生們對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現(xiàn)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希望又是什么呢?魯迅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边@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為“路的開創(chuàng)”,含義是希望的有無,取決于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斗,必然落空,等于沒有希望;希望看去遙遠,實現(xiàn)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斗,百折不撓地去干,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xiàn)。但這樣的解釋,對初中學生來講仍顯拗口難懂,我們不妨先撇開“抽象”的希望,而從“路”談起。

請設想,洪荒年代,荊棘遍地,要想到達遠方,無路可走,束手無策,則永遠離不開原地;只有奮斗,披荊斬棘,才有可能到達遠方的目的地,怎么辦?只有“開路”,才有希望。那么,行動吧!

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斗,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三、教學總結(jié)

通過《故鄉(xiāng)》的難點教育,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準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抽絲剝繭、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魯迅,了解魯迅筆下的故鄉(xiāng),為以后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chǔ)。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七

在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大作家魯迅寫的短篇小說《故鄉(xiāng)》,學完以后我一直深有體會,所以趁這個假期我就又再讀了一遍。而這次我又別有一番感受。

童年的魯迅,仿佛是一個生活在天堂的魔鬼,豐衣足食卻寸步難行;而閏土則是生活在地獄的天使,生活艱辛但充滿快樂。閏土的童年必須要看瓜田,但他自由、快樂。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可以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和我一起去我那撿貝殼……”“那猹可狡猾了,它……”“潮汛來到的時候,魚都像青蛙似的有兩只腳……”“老爺……”“這就是水生,我家現(xiàn)在困難,我……”

閏土那經(jīng)過三十年磨損而相差巨大的話語,久久回蕩。

三十年后,因為那封建社會的帝國主義,使兒時天真活潑,健康快樂,見多識廣的閏土,不見了;帶來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手也不像當初那么細嫩,而是滿手褶皺,口子;眼深陷進去,看起來似乎有什么煩惱令他睡不著覺。在他的家里,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一棵苗子,就這么被泯滅了。

那時,魯迅第二次見到閏土的時候,閏土叫了魯迅一聲老爺,讓魯迅好不驚訝。

當魯迅母親說:“不要叫他老爺了,還是照舊,叫迅哥兒?!?/p>

他卻搖了搖頭,說:“老太太說什么呢,這不和規(guī)矩,不行。”

魯迅的心也頓時涼了,心中的那些話語也漸漸消失了,一時竟不知說什么好。一顆主仆關(guān)系的種子,已在閏土心中深深扎根。那一夜,再說什么也覺得陌生。

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帝國主義造的孽。

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于是只有隨著環(huán)境所變。而閏土就是這樣,有事我也想,他是長大了,還是變傻了,友誼畢竟不是用身份地位與金錢可以衡量的啊。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那么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墒?,到了現(xiàn)在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jiān)獄相比也已經(jīng)只有毫厘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guān)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故鄉(xiāng)》中,魯迅不僅點到了家鄉(xiāng)的改變給人一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一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xiāng)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一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特別是最后一句: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推薦故鄉(xiāng)里心得體會和感想八

1、教材的內(nèi)容、地位和作用:

本篇課文為初中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本節(jié)課的講授內(nèi)容是第二課時的內(nèi)容,著重講授“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該篇作為魯迅的短篇小說名篇,具備了寫作賦形思維訓練中“起、承、轉(zhuǎn)、合”的寫作思路,作為短篇小說的典范之作,該課書首先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小說的相關(guān)知識及對小說的簡單鑒賞分析,學會并力求掌握從人物分析推知小說主題的鑒賞原則,再通過后面幾課的學習,構(gòu)建小說鑒賞的基本框架,具備小說鑒賞的基本能力,為以后學習、鑒賞,乃至創(chuàng)作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其次,該篇小說中多次用到“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熟練掌握這兩種手法對于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勢必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教學內(nèi)容、地位和作用可作以下圖示: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明確作者是如何運用“重復”、“對比”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xiàn)主題的

能力目標:

●掌握從細節(jié)、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等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題的鑒賞方法。

●能模擬運用“重復”、“對比”手法進行寫作。

情感目標:

●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感情。

●珍愛新生活,樹立為遠大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

難點:

●從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題的思維訓練。

●“重復”、“對比”手法在實際寫作中的運用。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一大弊端就在于把整體教學肢解為板塊教學,對教材所選課文利用不夠,講解課文和寫作教學結(jié)合不緊或不當,甚至完全分離,對課文的寫法分析流于表面,即用簡單而模式化的語言來概括,習慣地歸納寫作特點(一般還加上點舉例分析)就草草收場,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少實質(zhì)性的幫助。于是就通過大量的寫作訓練來希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各種大小作文鋪天蓋地,愚以為這是一種時間的浪費和對教材的利用不足,在這節(jié)課中我將努力為學生展示較為詳細的“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模擬片段操作、改進幾個步驟來掌握這兩種手法的運用。為實現(xiàn)課案目標,我在學生熟讀課文、認真預習、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chǔ)上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簡單回憶作者,重點完成課文內(nèi)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課時簡單回憶第一課時所講要點,重點完成寫法分析和寫作片段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實際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學生思維操作為主,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靈感誘發(fā)法、直觀教學法和操作訓練法,并注重教師示范。在本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給大家重點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之前,必須認真預習課文,并十分熟悉課文內(nèi)容,在學習過程中注意仔細觀察,積極思考,注意吸收、借鑒、模寫和自評。按“聽——看——想——寫——想——寫”的步驟進行學習。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將圍繞“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展開分析,按“回憶舊知識——講解知識點——例證知識點——分析知識點——運用知識點”的思路進行教學。下面作簡單分析:

1、回憶舊知識,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就魯迅進行了簡單的回憶,對小說的基本知識和鑒賞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故鄉(xiāng)》的內(nèi)容和人物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現(xiàn)在讓我們來簡單地回憶一下。

問題1:我所認識的魯迅。(幻燈展示)

問題2:什么是小說?小說鑒賞應注意些什么?(幻燈展示)

小說就是用散體文章寫虛擬人生幻象的自足的文字語言藝術(shù)。鑒賞小說應采用金字塔結(jié)構(gòu)分析法。如圖:

2、點明學習目標和重點,進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將就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分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運用“重復”和“對比”手法,那么,什么是“重復”和“對比”?運用“重復”和“對比”有些什么好處和注意事項呢?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讓我們將一起來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將重點分析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并力求通過分析讓大家對重復和對比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并能運用到以后的寫作實踐中。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為實現(xiàn)這目標而共同完成下面的學習內(nèi)容。

2、講解“重復”和“對比”的含義。(不要求學生背下來)

重復: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zhì)、意思、情調(diào)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jié)構(gòu)、構(gòu)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對比: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zhì)、意思、情調(diào)相反、相對、相背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jié)構(gòu)、構(gòu)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3、舉例分析:(旨在讓學生對重復、對比手法有更清晰的了解。)

(1)《天凈沙秋思》的例子。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講析:在這首元曲小令中我們幾乎找不到語法結(jié)構(gòu),但由于重復與對比的巧妙運用,使她成為千古絕唱。首句運用三個情調(diào)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對象:“枯藤,老樹,昏鴉”。重復手法的精彩運用,渲染出一種濃郁的生命感受——悲涼、絕望、死寂。接著再采用對比手法,展現(xiàn)了一副明快、清新、溫暖的畫面——“小橋,流水,人家?!毙纬蓮娏业囊曈X反差和審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溫馨。后兩句同樣運用重復的手法將那種悲壯蒼涼、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我們再來看故都的秋開頭通過運用“反復”所達到的藝術(shù)效果: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講析:“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是對秋天的重復、渲染、強調(diào)。第二、第三句則更進一層,寫故都的“秋味”特別的美,這是對文章中心立意的渲染、重復?!翱墒前?,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比齻€“來得”是典型的排比、渲染、重復。“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痹诖?,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無非是“我”不遠千里到北平的理由是飽嘗故都的秋意,作者還是采用重復、渲染,把一個“趕到”分說成兩個“趕上”,渲染旅途的輾轉(zhuǎn)艱辛,以形成反襯,突出對故都的秋的眷戀、神往?!耙膊贿^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卑岩粋€“秋”字分為兩次說是為了渲染、強化對秋意的印象。)

《故鄉(xiāng)》中這樣的反復與對比也很多,先看前四個自然段。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xiāng)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我所記得的故鄉(xiāng)全不如此。我的故鄉(xiāng)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xiāng)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xiāng),本沒有什么好心緒。

問題3:前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什么?

第一段:對故鄉(xiāng)的急切渴望的熱烈心情。

第二段:渲染所見故鄉(xiāng)的凄涼、蕭索、荒涼和自己的悲涼心情。

第三段:一種驚詫,在這背后是對故鄉(xiāng)的美麗的回憶和印象,對第二自然段的重復。

問題4:“我初到故鄉(xiāng)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師示范分析圖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復、對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學生獨立完成。)

問題5:試根據(jù)剛才的分析方法自己從文中選取材料分析“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做針對性指導)(旨在讓學生獨立體會、理解重復、對比手法。)

問題6:大家通過剛才的分析明白了《故鄉(xiāng)》的寫作過程中“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起到的巨大的表達效果。我們再來看下面的例子:(旨在通過學生獨立分析后再進一步體會、提高。分析略):

長城啊長城!你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實在太美了。(這是我們所說的“重復”的寫法嗎?)

(不是,重復不是簡單的語言的消極同一再現(xiàn),而是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zhì)、意思、情調(diào)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的再現(xiàn))。

富豪按了一下開關(guān),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燈亮了;監(jiān)獄里也按了一下開關(guān),電流通過了那位工人的身體。富豪打了個呵欠,躺在椅子上睡去;工人抽搐了一下,躺在地上死去。

(結(jié)構(gòu)、物體對象的重復,內(nèi)容、環(huán)境、人物的對比突出了主題,有強大的藝術(shù)震撼力??梢姟皩Ρ取笔遣牧闲再|(zhì)的差異、相反、對立,是要為整體服務的,小橋流水人家只有在《天凈沙秋思》中才有其強大的藝術(shù)魅力。在運用“重復”、“對比”手法時首先要注意明了文章的立意,主題的內(nèi)涵,給行文定下基調(diào)再進行謀篇。)

我為從前的自己放上一紙玫瑰,一支黑色的玫瑰。黑色的氣氛,黑色的禮服,黑色的靈柩,黑色心情的暗影,徐徐隨風飄去……

4、檢查、實際操作:(初步把知識轉(zhuǎn)變?yōu)槟芰Γ?/p>

問題7:請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自選內(nèi)容,運用“重復”、“對比”手法寫幾句話(可以運用其中一種或兩種綜合運用)。(教師巡回指導、點評)

5、小結(jié):

通過上面的講解分析和操作,我們了解了重復和對比手法的正確運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達效果,關(guān)鍵是在運用時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體立意和主題內(nèi)涵,選擇好要運用的材料對象的本質(zhì)和主題內(nèi)涵的相關(guān)、相似或相反、相對。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并在運用中仔細揣摩、體會。

6、作業(yè)布置:(旨在把理論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嶋H運用能力。)

(1)、分析下面這一幅對聯(lián)中重復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塞馬秋風薊北

杏花春雨江南

(2)、自選題材,運用重復和對比的手法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7、教學后記:(批改作業(yè)后作課后總結(jié)。)

附:教學時間安排說明:回憶舊知識5分鐘;講解概念3分鐘,舉例分析10分鐘,學生獨立分析、教師指導講評10分鐘,學生寫作訓練、教師指導講評15分鐘。小結(jié)、作業(yè)布置2分鐘。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