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 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作文(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6 10:58:25 頁碼:13
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 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作文(8篇)
2023-01-06 10:58:25    小編: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一

2、歡樂的人,不是沒有痛苦,而是不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難免與痛苦相遇,生活難免與壓力同行。應對痛苦和壓力,重要的是要學會調整自我。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多。學會放手,甘愿舍棄,才能真正的得到。得與失,只是相對而言;認為得到時,或許正在失去;覺得失去時,也許正在得到。

3、我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4、不知什么是佛,沒有目標,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幾年,還照樣分別執(zhí)著。真正的佛在哪清靜心就是佛,清靜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5、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緣到處閑。

6、感動往往發(fā)生在一剎那間:一個眼神可能讓你憶念一世;一次資助可能讓你感動一生;一句祝??赡茏屇銣剀耙皇?一點寬容可能讓你感激終生。

7、如果不堅持,到哪里都是放下。如果這一刻不堅持,不管再到哪里,身后總有一步可退,可退一步不會海闊天空,只是躲進自我的世界而已,而那個世界也只會越來越小。

8、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陽光的心態(tài)。韶華易逝,容顏易老,浮華終是云煙。擁抱一顆陽光的心態(tài),得失了無憂,來去都隨緣。心無所求,便不受萬象牽絆;心無牽絆,坐也從容,行也從容,故生優(yōu)雅。一個優(yōu)雅的人,養(yǎng)眼又養(yǎng)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華在身外,心里滿是陽光,才是永恒的美。

9、應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恒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10、整個宇宙是我家,所有的眾生都是我的家人。

11、一個有信心者所開辟出的力量,大于九九個僅有興味者。

12、當你習慣過一種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過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會過得很精彩。

13、無論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東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別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14、抱怨就像搬起石頭砸自我的腳,于人無益,于己不利,于事無補。

15、心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想解脫,期望活得歡樂,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隨時調整自我的心態(tài),念時念心,觀時觀心,這就是修行。

16、不依止善知識,就不能成就,沒有上師就沒有佛,一切諸佛都是依止上師而成佛的。

17、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卻并非每個人都能讀懂生命;每一個人都擁有頭腦,卻并非每一個人都能善用頭腦。僅有熱愛生命,善于動腦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擁有生命。

18、得到了,又失去,還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嗎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嗎不攀任何緣,就能順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沒有,放下了才有。

19、人生一場,比的是心態(tài)。坐擁家財萬貫,野心不死,終究迎來禍從天降;雖然兩袖清風,知足隨緣,幸福遲早來臨。人生最終的目的,就為一生歡樂幸福。錢財名利是好,若要以歡樂幸福來交換,不要也罷。生命的最高境界,是哭著降生,笑著遁世。人生無常,得失有常,心態(tài)好,得也歡喜,失也不悲。

20、愚者為自我,所以煩惱痛苦。智者為別人,所以幸福歡樂。

21、請您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您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理解。

22、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于理解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的茁壯。

23、你能夠忘掉失敗,但不能忘掉教訓;你能夠忘掉昨日,但不能忘記歷史;你能夠忘掉苦難,但不能忘卻艱辛;你能夠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24、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25、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日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日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日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日已經家破人亡。

26、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這才是真正地供養(yǎng)上師三寶,布施父母眾生。

27、當你把自我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當把自我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低處。

28、什么是善惡一切為自我就是惡,處處為別人就是善。

29、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向以為他是完美的,那是因為您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齊。當有一天,您深入了解后,您會發(fā)現原不是您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30、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執(zhí)我愛。饒益一切眾生,承辦眾生的利益才是歡樂的源泉。

31、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32、不要總是牽掛,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盡到你的職責和義務就行了。

33、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34、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發(fā)生都有其原因,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發(fā)生都是來幫忙你實現目標和夢想的,要么為了考驗你,要么為了成就你,心存感恩才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

35、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36、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37、念妄心才動,即具世間諸苦。如人在荊棘林,不動即刺不傷;妄心不起,恒處寂滅之樂。一念妄心才動,即被諸有刺傷。

3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圓滿不在于表相的改變,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變。

39、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40、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41、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

42、生命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的枯黃,但他的葉脈,還是那么清晰可見。

43、佛法就是解脫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齊的,在哪都能修,行注坐臥都是修行,工作學習都是修行,時時刻刻觀照自我的心,老老實實地認真修。

44、擁有了一顆赤城的心,便擁有了朋友;擁有了一顆善良的心,便擁有了友愛。

45、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fā)現有人卻沒有腳。

46、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我逃了。

47、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貌比較沒煩惱。

48、你認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49、人生只售單程票,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頻頻回首,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綻放。做人,要有一份內心的不聲不響,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緊不慢,還有一份尷尬中的不卑不亢。最美的你不是生如夏花,而是在時間的長河里,波瀾不驚。

50、做人要心胸開闊,凡事不要計較,不愉快的事情盡快忘掉,腦子里盡量多留些完美的記憶,這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這樣做也許不容易,可是,要努力學著去做。因為,量大福大,在人生的路上,僅有開闊自我的胸懷,天地才會開闊;僅有把自我的心量放大,福才會大。

51、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沒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脫。

52、人生就是這樣,和陽光的人在一齊,心就不會晦暗;和歡樂的'人在一齊,嘴角就常帶微笑;和進取的人在一齊,行動就不會落后;和大方的人在一齊,處事就不小氣;和睿智的人在一齊,遇事就不迷茫;和聰明的人在一齊,做事就變機敏。借人之智,完善自我;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我。

53、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54、與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窄;越寬容,越寬。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寬容,貌似是讓別人,實際是給自我的心開拓道路。不計較了,想通了,心里就敞亮了。寬容,給心多一些氧氣,生活才鮮得起來。

55、如果你能每一天吶喊遍(我用不著為這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你心里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

56、生活磨礪了人生,這一路走來,學會了理解。

57、別太為難自我,有些人,不值得你掏心掏肺;有些事,無須一向銘刻于記憶。別等到無能為力,才選擇順其自然;莫因為心無所恃,才被迫隨遇而安。有些人與事,是你必須要走過的驛站,好壞成敗聚散愛恨,都無所謂,它只是幫你嘗遍人生百味,閱盡世間百態(tài),看淡世事冷暖。所有的經歷,都是催熟的良藥。

58、菩提心是為度化一切眾生而修持成佛。

59、只要不把自我束縛在心靈的牢籠里,誰也束縛不了你去展翅高飛。

60、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布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布施。

61、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僅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62、弄明白自我的心叫明心,見到了自我的本性叫見性。

63、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64、內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65、落日溶金,暮云四合,晚霞帶著無盡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云無語,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讓人憶起了你,用縷縷青絲熬成了白發(fā)滄桑,用自我的明眸點染了那一方凈土,那一方空靈,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風景。

66、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67、雖然我們不能決定自我生命的長度,但能夠拓寬它的寬度;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容貌,但能夠展現笑容;雖然我們不能控制他人,但能夠掌握自我;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明天,但能夠把握今日;雖然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能夠事事盡力。

68、所謂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zhí)著心。

69、活在別人的掌聲中,是禁不起考驗的人。

70、誰把最美的夢大膽的插進冰封的土壤,誰就會獲得滿園的芬芳。

71、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始終有那么一些人,堅定地在向前走著,他們變成閃閃發(fā)光的存在,總覺得他們就像是神似的存在這世界上,可是自我卻不知道他們到底用了多少努力,才換來了這樣的一個他們想要的人生。

72、脾氣越大身體越差,脾氣越溫福報越深;聲音越大修養(yǎng)越差,聲音越柔德行越厚;性子越急智慧越低,性子越穩(wěn)智慧越深;妻子越賢夫禍越少,丈夫越仁妻子越美;子女越孝父母越安,父母越慈子孫越賢。做人要方,做事需圓;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小勝靠智,大勝靠德;能忍是聰,會讓是明;凡事看開,一生幸福。

73、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夢如幻,有什么可執(zhí)著的。

74、參天大樹挺拔聳立,枝繁葉茂,正是來自于深扎大地的根與干構成的三角形的支撐。所以,根死樹必枯。

75、有分別心念佛是雜修雜念,無分別心念佛是專修專念。

76、一路向北,只為了不再后悔。

77、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78、內心的歡樂是真正的歡樂,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79、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我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80、財富是一種寄存,你不能將其帶走;榮譽是一道亮光,你無法將其留住;成功是一顆碩果,你無法四季品嘗;生命是一種過程,你不能讓其停步。

81、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理解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82、失去的我們不妨讓其失去,因為它可讓我們少些惆悵;得到的我們不妨少些滿足,因為它可讓我們多些清醒。

83、佛法就是我們生活的方法,簡便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84、除了你自我的心,哪里有凈土呀!心凈土凈,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85、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86、健康的才是美麗的,適宜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偉大的,堅韌的才是長久的,真實的才是永恒的。

87、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88、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彈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飛馬牌大鐘,上緊發(fā)條,便會使人獲得濃縮的生命。

89、您不要一向不滿人家,您應當一向檢討自我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您自我。

90、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往往閑話生。

91、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92、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93、能看到自我的缺點最殊勝,能改正自我的錯誤才能解脫。

94、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95、學會贊賞吧,它能拉近朋友間的距離;樂于贊賞吧,它能鼓勵朋友不斷上進;自我贊賞吧,它能激發(fā)自身的潛能。

96、不要太肯定自我的看法,這樣貌比較少后悔。

97、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樣辦

98、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我的心。

99、看別人不順眼,是自我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玻

100、與人相處之道,在于無限的容忍。

101、什么都能夠丟,但不能丟臉;什么都能夠再來,唯獨生命不能再來;什么都能夠拋去,唯有信仰不能拋去;什么都能夠理解,唯獨屈辱不能理解。

102、厭離未切終難去,欣愛非深豈易生。鐵圍山外蓮花國,掣斷情韁始放行。

103、人生有三種苦:你得不到,所以痛苦;得到了,卻可是如此,也會覺得痛苦;輕易放下了,之后卻發(fā)現,原來它在你生命中是那么重要,所以覺得痛苦。既然,得不到,得到了,放下時都會痛苦,何不把人生得失看輕一些,堅持一顆平常心,痛苦不就會隨之而減輕嗎?以一顆平常心看待得失,人生完全可不苦。

104、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本事去愛別人的。

105、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我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我。

106、生命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景。

107、因為必須要追逐幸福,所以難免要接觸痛苦。

108、寂靜處不在山上,也不在廟里,只要有一顆清靜的心,到處都有寂靜處,到處都是凈土。

109、永遠不要浪費您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您不喜歡的人。

110、慈悲心是拔出一切眾生的痛苦,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111、夢雖虛幻,卻是自我的夢想;位雖低微,卻是自我的崗位;屋雖簡陋,卻是自我的家;志雖渺小,卻是自我的追求。

112、這個世間僅有圓滑,沒有圓滿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113、為什么活得累是因為你的心四處漂泊,沒有歸處,找不到家,沒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帶回自我的家,讓他好好休息,就簡便自在了。

114、真正的慈悲在于愛別人,不是愛自我。

115、所有的病患,醫(y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116、智慧的代價是矛盾。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117、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118、自性就是一個完全自然的狀態(tài),完全放松,沒有任何所求,來也自然,去也自然,順其自然,不取不舍,無求無欲,堅持一種安祥的狀態(tài)。

119、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會上修,修怎樣做人,怎樣處事,怎樣對境。想逃避現實是不可能的,智慧是歷煉出來的。

120、上天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你失去了一種東西,必然會在其他地方收獲另一個饋贈。關鍵是,我們要有樂觀的心態(tài),相信有失必有得。要舍得放下,正確對待你的失去,因為失去可能是一種生活的福音,它預示著你的另一種獲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121、人生要有“三得”:一是沉得住氣,二是彎得下腰,三是抬得起頭。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標志。彎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調謙卑,海納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頭,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中,都要堅持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tài)。

122、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123、福報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痛苦煩惱不是別人給你的,是你自我找來的。

124、您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貌您會很痛苦。

125、憎恨別人對自我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126、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zhí)著心通通放下。

127、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您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您一口,難道您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28、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tài)度處事,這樣貌日子會好過一點。

129、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比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更重要;有一種良好的習慣比有一種熟練的技巧更實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氣和膽識比有一門知識更強勁。

130、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31、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您的煩惱吧!

132、心中裝滿著自我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33、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占有,只能經歷。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我們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別。深知這一點的人,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而只是經過而已;亦無所謂得到,那只是體驗罷了。經過的,即使再完美,終究只能是一種記憶;得到的,就該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時坦然地告別。

134、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您多口下留情。

135、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fā)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夠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36、慈悲心菩提心發(fā)出來了,無論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為眾生,說話和念咒沒有區(qū)別,說什么都是咒語,都是智慧。你自我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137、僅有自我的心障礙自我,別的沒有什么障礙。不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就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138、一切境都是由內心呈現的,不要跟著跑,跟著境轉就是奴才,沒有自由,把握住自我的心,讓一切境隨心轉,這叫大自在。

139、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我談戀愛罷了。

140、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41、只要應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142、真正隨緣了才能順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43、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僅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144、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我,您懂嗎

145、智慧是沒有煩惱的,慈悲是沒有敵人的。

146、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我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我。

147、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yōu)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yǎng)。

148、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一樣的人,這樣貌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向想改變他,那樣貌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承認自我的偉大,就是認同自我的愚疑。

149、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我,而不是修正別人,放下我執(zhí)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150、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151、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152、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153、強勢的人未必是強者。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是懂得如何讓自我委曲求全的人。剛者易折,柔則長存。“任性是你最大的敵人”,我們應當學會完善自我的個性,控制自我的情緒,莫過度任性而為。雖然這有點痛苦,但如果想要成功,就要記?。撼墒斓娜俗鲈撟龅氖?,而非只做喜歡的事。

154、悟是空空是悟無悟無空亦是空有云大悲無淚大笑無聲大悟無言或曰不可說不可說

155、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156、真正的歡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

157、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158、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樣樣順心。不和小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社會較真,因為較不起;不和自我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價值;不和現實較真,因為要繼續(xù)。因為善良,所以寬容;因為職責,所以承擔;因為某種理由;所以愿意妥協。因為看輕,所以歡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159、僅有得到暇滿的人身才能解脫,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千萬不要虛度此生。

160、發(fā)自內心的去為眾生著想,為眾生服務,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則,你什么也得不到。

161、緣分不一樣,所以看法不一樣,有的人喜歡你,有的人不喜歡你,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別人嗎把自我的心管好,不要執(zhí)著這些。

162、你什么時候隨緣,什么時候就順利。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163、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

164、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165、太過于欣賞自我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166、最美的不必須是最可愛的,最可愛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必須是最適宜的;最適宜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必須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優(yōu)美的不必須是最動聽的,最動聽的才是最優(yōu)美的。

167、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學會放下。提起千斤重,放下二兩輕,一念放下,萬般自在。所謂放下,就是要放下那些自私的欲望和心頭的惡念,放下那些無謂的執(zhí)著和頑固的偏執(zhí)。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更加完美,不以得為喜,不以失為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168、一切隨緣就叫解脫。不執(zhí)著不攀緣,苦樂完全取決于自我。

169、學佛就是學做人,真正學佛的慈悲學佛的智慧。

170、有的人不管年紀多大,卻永遠年輕;有的人不管是榮是辱,卻波瀾不驚;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貧,卻樸實為人;有的人不管受譏遭諷,卻依然闊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我位有多卑,卻永遠惦念著祖國母親。

171、做人能夠不高尚,但不能無恥;為人能夠不偉大,但不能卑鄙;頭腦能夠不聰明,但不能糊涂;生活能夠不樂觀,但不能厭世;交友能夠不慷慨,但不能損人

172、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確定,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173、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74、當你對自我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175、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并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176、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

177、世間的事情都是如此:當你刻意地追求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專心致志之時,意外的收獲已悄悄來到你的身邊。

17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我,降伏自我,改變自我,才能改變別人。

179、當你把自我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高處。當把自我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是在最低處。

180、要放下,但不是放下,不舍棄一個眾生,這叫慈悲,放下一切眾生,這叫智慧。

181、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復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182、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執(zhí)我愛。饒益一切眾生,承辦眾生的利益才是歡樂的源泉。

183、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悲泣,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184、心若放下,風輕云淡;若放不下,苦的不僅僅是當下,還有未來?;ㄩ_自有花落時,不要因為悲傷花兒的凋謝,而錯過下一個花期。人生之路,隨時可能遇到溝溝坎坎,每一次跨越,都是一次成長。人生最大的障礙,不是困難,而是自我的內心。僅有放下過去,才能成全此刻;僅有放下擔憂,才能更好地前行。

185、同樣的瓶子,您為什么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里,您為什么要充滿著煩惱呢

186、在人之初,別拿人當幼欺;在人之暮,別拿人當弱辱;在人之前,別拿己當眾揚;在人之后,別拿人當猴謗;在人之上,別拿人不當人;在人之下,別拿己不當人。

187、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起起落落。

188、你生氣,是因為自我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我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我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我不夠堅強;你惆悵,是因為自我不夠陽光;你嫉妒,是因為自我不夠優(yōu)秀……凡此種種,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我那里。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我缺點的機會。

189、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90、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個起心動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誰也障礙不了你。

191、情執(zhí)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zhí),您才能得到自在。

192、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職責。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職責。

193、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我,我有什么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債。

194、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們總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卻往往忽略了路邊的風景!

195、過于欣賞自我,就發(fā)現不了別人的優(yōu)點;過于贊賞別人的優(yōu)點,就會看不見自我的長處。

196、人總是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少,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多;從平坦中獲得的教益淺,從磨難中獲得的教益深。

197、兩君子無爭,相讓故也。一君子一小人無爭,有容故也。爭者兩小人也,有識者奈何自處于小人。

198、粗茶淡飯,清心靜欲,生活簡單了,人就歡樂了;燈紅酒綠,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變老了。歡笑增加的只是臉上皺紋,而煩惱卻是刻在心上的皺紋!

199、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情勉強終歸不能如意,強求勢必不會甜蜜。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我,世事大抵如此,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200、如果你真的愛他,那么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二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參觀柏林禪寺。本站點將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柏林禪寺距石家莊南45公里處,下面我用一點時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柏林禪寺的歷史。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東漢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寺占地80畝、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這些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古樸莊重,氣勢宏大.在過去古稱觀音院,南宋稱為永安院,金代稱為柏林禪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給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禪寺"這一名稱才開始出現,那時候寺院柏樹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涼,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1988 年,柏林禪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大和尚親自主持柏林禪寺

修復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護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隨后,鐘鼓樓、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關房、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相繼建成; 20__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禪寺前任住持上凈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八^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柏林禪寺現任方丈為明海禪人,常住僧眾 160 余人,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每年舉辦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生活禪夏令營、念佛七、禪七等大型弘法活動。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趙州祖庭已經成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

如今的趙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__年11月5日,當時的江__來到柏林禪寺參觀,他贊揚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禪寺每年夏季舉辦的生活夏令營和冬季舉辦的禪七法會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在全國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各位游客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以在柏林禪寺的網站上進行報名。在柏林禪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在寺廟內的舍利塔和萬佛樓。等到了柏林禪寺我再向各位做進一步的介紹。最近柏林禪寺正在舉行愛與心相連——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大病患兒到慈善活動,各位游客如果想獻愛心到話可以通過寺廟捐贈一百元人民幣,同時柏林禪寺也會贈送各位一枚護身符.在三月29號到四月5號將會有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對此有興趣到話各位到時候可以來參加.對于柏林禪寺大致的情況我就先介紹這么多.

待會到了寺廟如果有游客要燒香的話,下了車會有就有很多請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當地的居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來柏林禪寺燒香,我覺得香還是在寺院里請比較好。首先是香的質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禪寺的不對外收門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寺廟內請香也是對柏林禪寺的一種支持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這站的目的地——柏林禪寺。

這就是柏林禪寺的山門,建于1993年.與韋馱殿組建為一體,三座門高

低并列,后建韋馱殿,與三門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創(chuàng)意。山門中央屏風面南懸掛《佛祖源流圖》,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場面,畫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韋馱菩薩銅像,木雕貼金佛龕;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畫像。在山門的兩側高懸著生前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題寫的“柏林禪寺”匾額。門兩側掛著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方丈凈慧法師撰寫的對聯:“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p>

在西邊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處,有想請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請一些紀念品的有客等我們把寺廟整個參觀完以后再給大家留一些時間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們將參觀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為僧人早晚誦經及舉行重要佛事活動之處。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動工興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日)隆重舉行了落成開光典禮。位于過去“牟尼殿”舊址。普光明殿通過一條約7米寬、100米長的石板路與山門相連,路兩旁設置了六對仿唐石燈幢,植有近萬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樹與十幾株歷盡滄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輝映。普光明殿為木結構單檐宮殿式建筑,上覆以黃琉璃瓦,風格典雅,氣勢雄偉。殿內供奉著高3米、重達10噸、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釋迦佛坐像,漢白玉貼金.兩邊分別是佛的侍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殿北墻東側供文殊菩薩像,西側供普賢菩薩像,均為漢白玉雕制。大東、西兩側墻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畫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貫休大師。大殿門外楹聯一為趙樸初居士撰書,為本寺住持凈慧法師撰,集趙州禪師公案和本寺歷史沿革而成,禪意雋永,歷史昭然。這一大型主體建筑的完成,得到國內外諸山大德、長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別是美國紐約佛性法師大力支持,捐贈巨款。

這座就是鐘鼓樓,此樓落成于1994年,歇山頂三層建筑,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供奉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二層鐘樓,懸銅鐘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薩銅像;三層鼓樓,懸大鼓一面,供奉消災延壽藥師佛圣像。晨鐘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標志,鐘聲使人清醒,消除煩惱;鼓聲令人振奮,增強勇氣?!皷|寺鐘聲”為趙州十景之一,自古聞名遐邇。

觀音殿、藏經樓: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楊勛居士捐資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觀音院”。明朝此處建有“大慈殿”供奉觀音像。毀于“wenge”期間。此殿所供觀音菩薩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貼金而成,東西兩側分別為善財、龍女。殿內壁畫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圖。觀音菩薩是慈悲喜舍的化身,眾生遇苦難至心稱念其名,即得菩薩攝受加持,離苦得樂。

會賢樓、指月樓位于柏林禪寺觀音殿前大院東西兩側,均為兩層樓結構,排間16,全長60米。這兩棟樓均為1997年動工修建,同時落成。會賢樓最重要的去處是客堂,位于一樓中部,兩側南北分別為?;厶门c伽藍殿,樓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執(zhí)事。指月樓一樓中間最大的房間為會客廳,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場所,南北兩側分別為愿海堂和祖師殿。樓上現在是禪學研究所辦公的地方,原來河北省佛學院的教室,現在經常組織居士坐禪、講課修學。柏林禪寺電腦日益增多,局域網構建以后,這里也成為網絡的中心。隨著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應用,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柏林禪寺的it中心。

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號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于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凈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__年于凈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現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接下來我們參觀萬佛樓通高三十七米,上下兩層,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層是禪修中心,可容納千人坐禪,;二層是大雄寶殿.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一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稱為萬佛樓,就是因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萬零五十三尊,除了剛剛提到到五座大佛外,還有小銅佛像共計一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一樓北墻兩側共二千零一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一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歸云庵座落在柏林禪寺東北角,南面一棟為“戒香樓”是供僧眾專修的關房。中間為“知止樓”,是供護法居士貴賓禪修的關房。北面“聽松樓”,是供本寺退居長老靜修的關房。 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學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禪寺僧伽培訓班的基礎上,河北省佛學院開始試辦并對外招生。20__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學院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成立。學院開設三個班,中專班、大專班兩年,研究班三年。因為現在辦學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學院現有教師二十九人,其中法師十九人,在家教師十人,在家教師中大學講師、教授四人,高級教師一人。大家看,這坐落在柏林禪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層仿古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多平方米。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大禮堂、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室、教室、活動室、茶室、師生寮房等,是一所集辦公、教學、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學院的教學環(huán)境。目前已培養(yǎng)三屆學僧,共有120名學僧圓滿畢業(yè)。畢業(yè)學僧有的繼續(xù)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禪寺擔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學院擔任教學或管理工作,也有許多學僧回到自己原來的寺院肩負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經成為一方住持。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趙州古佛從諗禪師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趙州禪師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曰真際禪師,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禪寺內,故俗稱柏林寺塔。該塔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寫真刻石。柏林禪寺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代,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約33米。下有蓮花須彌座,整個塔身坐落在堅固的方形臺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此塔修整一新。經過修整的柏林寺塔,“較之昔日,雖非新構,亦美輪美奐,典雅莊嚴”。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三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參觀柏林禪寺。本站點將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柏林禪寺距石家莊南45公里處,下面我用一點時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柏林禪寺的歷史。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東漢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寺占地80畝、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這些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古樸莊重,氣勢宏大.在過去古稱觀音院,南宋稱為永安院,金代稱為柏林禪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給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禪寺"這一名稱才開始出現,那時候寺院柏樹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涼,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1988 年,柏林禪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大和尚親自主持柏林禪寺

修復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護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隨后,鐘鼓樓、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關房、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相繼建成; 20xx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禪寺前任住持上凈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柏林禪寺現任方丈為明海禪人,常住僧眾 160 余人,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每年舉辦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生活禪夏令營、念佛七、禪七等大型弘法活動。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趙州祖庭已經成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

如今的趙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xx年11月5日,當時的江來到柏林禪寺參觀,他贊揚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禪寺每年夏季舉辦的生活夏令營和冬季舉辦的禪七法會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在全國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各位游客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以在柏林禪寺的網站上進行報名。在柏林禪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在寺廟內的舍利塔和萬佛樓。等到了柏林禪寺我再向各位做進一步的介紹。最近柏林禪寺正在舉行愛與心相連——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大病患兒到慈善活動,各位游客如果想獻愛心到話可以通過寺廟捐贈一百元人民幣,同時柏林禪寺也會贈送各位一枚護身符.在三月29號到四月5號將會有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對此有興趣到話各位到時候可以來參加.對于柏林禪寺大致的情況我就先介紹這么多.

待會到了寺廟如果有游客要燒香的話,下了車會有就有很多請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當地的居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來柏林禪寺燒香,我覺得香還是在寺院里請比較好。首先是香的質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禪寺的不對外收門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寺廟內請香也是對柏林禪寺的一種支持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這站的目的地——柏林禪寺。

這就是柏林禪寺的山門,建于1993年.與韋馱殿組建為一體,三座門高

低并列,后建韋馱殿,與三門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創(chuàng)意。山門中央屏風面南懸掛《佛祖源流圖》,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場面,畫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韋馱菩薩銅像,木雕貼金佛龕;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畫像。在山門的兩側高懸著生前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題寫的“柏林禪寺”匾額。門兩側掛著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方丈凈慧法師撰寫的對聯:“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p>

在西邊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處,有想請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請一些紀念品的有客等我們把寺廟整個參觀完以后再給大家留一些時間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們將參觀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為僧人早晚誦經及舉行重要佛事活動之處。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動工興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日)隆重舉行了落成開光典禮。位于過去“牟尼殿”舊址。普光明殿通過一條約7米寬、100米長的石板路與山門相連,路兩旁設置了六對仿唐石燈幢,植有近萬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樹與十幾株歷盡滄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輝映。普光明殿為木結構單檐宮殿式建筑,上覆以黃琉璃瓦,風格典雅,氣勢雄偉。殿內供奉著高3米、重達10噸、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釋迦佛坐像,漢白玉貼金.兩邊分別是佛的侍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殿北墻東側供文殊菩薩像,西側供普賢菩薩像,均為漢白玉雕制。大東、西兩側墻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畫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貫休大師。大殿門外楹聯一為趙樸初居士撰書,為本寺住持凈慧法師撰,集趙州禪師公案和本寺歷史沿革而成,禪意雋永,歷史昭然。這一大型主體建筑的完成,得到國內外諸山大德、長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別是美國紐約佛性法師大力支持,捐贈巨款。

這座就是鐘鼓樓,此樓落成于1994年,歇山頂三層建筑,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供奉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二層鐘樓,懸銅鐘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薩銅像;三層鼓樓,懸大鼓一面,供奉消災延壽藥師佛圣像。晨鐘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標志,鐘聲使人清醒,消除煩惱;鼓聲令人振奮,增強勇氣。“東寺鐘聲”為趙州十景之一,自古聞名遐邇。

觀音殿、藏經樓: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楊勛居士捐資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觀音院”。明朝此處建有“大慈殿”供奉觀音像。毀于“文革”期間。此殿所供觀音菩薩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貼金而成,東西兩側分別為善財、龍女。殿內壁畫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圖。觀音菩薩是慈悲喜舍的化身,眾生遇苦難至心稱念其名,即得菩薩攝受加持,離苦得樂。

會賢樓、指月樓位于柏林禪寺觀音殿前大院東西兩側,均為兩層樓結構,排間16,全長60米。這兩棟樓均為1997年動工修建,同時落成。會賢樓最重要的去處是客堂,位于一樓中部,兩側南北分別為福慧堂與伽藍殿,樓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執(zhí)事。指月樓一樓中間最大的房間為會客廳,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場所,南北兩側分別為愿海堂和祖師殿。樓上現在是禪學研究所辦公的地方,原來河北省佛學院的教室,現在經常組織居士坐禪、講課修學。柏林禪寺電腦日益增多,局域網構建以后,這里也成為網絡的中心。隨著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應用,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柏林禪寺的it中心。

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號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于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凈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xx年于凈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F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接下來我們參觀萬佛樓通高三十七米,上下兩層,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層是禪修中心,可容納千人坐禪,;二層是大雄寶殿.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一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稱為萬佛樓,就是因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萬零五十三尊,除了剛剛提到到五座大佛外,還有小銅佛像共計一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一樓北墻兩側共二千零一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一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歸云庵座落在柏林禪寺東北角,南面一棟為“戒香樓”是供僧眾專修的關房。中間為“知止樓”,是供護法居士貴賓禪修的關房。北面“聽松樓”,是供本寺退居長老靜修的關房。 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學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禪寺僧伽培訓班的基礎上,河北省佛學院開始試辦并對外招生。20xx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學院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成立。學院開設三個班,中專班、大專班兩年,研究班三年。因為現在辦學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學院現有教師二十九人,其中法師十九人,在家教師十人,在家教師中大學講師、教授四人,高級教師一人。大家看,這坐落在柏林禪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層仿古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多平方米。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大禮堂、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室、教室、活動室、茶室、師生寮房等,是一所集辦公、教學、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學院的教學環(huán)境。目前已培養(yǎng)三屆學僧,共有120名學僧圓滿畢業(yè)。畢業(yè)學僧有的繼續(xù)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禪寺擔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學院擔任教學或管理工作,也有許多學僧回到自己原來的寺院肩負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經成為一方住持。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趙州古佛從諗禪師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趙州禪師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曰真際禪師,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禪寺內,故俗稱柏林寺塔。該塔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寫真刻石。柏林禪寺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代,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約33米。下有蓮花須彌座,整個塔身坐落在堅固的方形臺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此塔修整一新。經過修整的柏林寺塔,“較之昔日,雖非新構,亦美輪美奐,典雅莊嚴”。

參考資料:

柏林禪寺,中國著名佛教禪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趙州祖庭所在地,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現任方丈為明海禪師,常住僧眾有 160 余人。坐落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

一、千年古剎

它最早建于漢獻帝建安年間(196 - 220 ),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趙州和尚)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歸云禪師平生主持七所名剎,望重當時,現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二、趙州禪師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榻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趙州禪師住世百二十年,他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真際禪師”。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石刻頂相。寺內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天歷三年(1330),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高33米,七層。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重修,使古塔煥然一新。

三、祖庭中興

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準柏林寺作為宗教場所開放,交河北省佛教協會管理,并逐步籌資修復。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法師親自主持祖庭修復工作,他不憚辛勞,奔走呼告,夙興夜寐,慘淡經營?!捌拼u亂瓦毛毛草”的荒敗景象逐漸改觀,殿堂佛像一一涌現。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開光典禮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日本、中國臺灣、香港的貴賓和國內諸山長老、佛教信眾三千多人參加了這一盛況空前的慶典,趙樸初會長委托吳立民先生持親筆信前來祝賀。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護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禪寺的修復工程次第展開。五、六年間相繼落成:山門、鐘鼓樓、東西長廊、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等建筑;全院地面硬化或綠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xx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在修復殿宇的同時,柏林寺的僧團組織逐步穩(wěn)定,寺院管理制度日趨健全,學修并重的道風初步形成。這里繼承了傳統叢林的規(guī)制,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兩次請職確立執(zhí)事班子,在方丈下分設監(jiān)院寮、客堂、維那寮、典座寮等職能部門,負責寺院日常管理工作。重大事務的決策,由方丈召集班首執(zhí)事會議,民主議定實施。全體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并有全體僧俗住眾參加的生活會議宣讀《共住規(guī)約》,議決寺院的各項事宜。1998年9月,河北省佛學院在柏林寺招生開學,培養(yǎng)合格僧才的工作正式展開。1998年9月30日,柏林寺開放十周年慶典及趙州塔修復竣工典禮、凈慧法師升座儀式隆重舉行。這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階段性成果。千年古剎煥發(fā)生機,重新成為燕趙大地上輝映遐邇的莊嚴法域。

四、禪寺住持

柏林禪寺住持上凈下慧法師。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五、弘法利生

柏林禪寺從1988年開放以來,雖然修復工程浩繁,經費、人手緊張,活動場地一度簡陋、有限,但在弘揚佛法、利益社會方面一直作著不懈的努力。通過幾年來豐富的弘法活動,柏林禪寺正在逐步成為一個面向社會、面向大眾的現代佛教寺院。住持凈慧法師高瞻遠矚,在1992年就提出了“生活禪“作為柏林禪寺修行弘法的理念。生活禪的主要意趣是“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生活禪的宗旨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則是我們從事各項事業(yè)的準則。為了提倡生活禪的理念,更好地將佛法融化于社會,從1993年起,柏林禪寺每年堅持面向社會舉辦“生活禪夏令營”。參加夏令營的都是18~30歲的佛教青年,每屆人數在250人左右。在七天的寺院生活中他們要參加上殿課誦、坐禪、聆聽佛學講演、吃茶談心、云水行腳等活動。營員們在一種全新的環(huán)境中認識佛法的博大精深,尋求心中塵封已久的真善美,體味佛法的超越與安詳。夏令營從舉辦以來得到各級政府領導和教內外各界人士的贊許與好評。柏林禪寺每年例行的法會還有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四月初八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以及三次觀音法會和冬天三周的禪七。每次法會,海眾云集。柏林寺成為四眾弟子溫暖的家。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除舉辦各種弘法活動外,多年來,柏林寺一直積極參予、支持省佛協組織的各種社會慈善事業(yè),體現了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

六、天下趙州

“天下趙州”,這是一千多年前趙王對趙州禪師德化廣大的贊嘆,也似乎是對今天趙州禪風、趙州祖庭走向世界的預示,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們對東方文化猶其禪文化的回歸,柏林禪寺作為古老的禪宗祖庭,趙州禪風的發(fā)祥地,日益向世人顯示出它凈化人心的巨大價值和雋永的魅力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四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參觀柏林禪寺。本站點將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柏林禪寺距石家莊南45公里處,下面我用一點時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柏林禪寺的歷史。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東漢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寺占地80畝、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這些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古樸莊重,氣勢宏大.在過去古稱觀音院,南宋稱為永安院,金代稱為柏林禪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給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禪寺"這一名稱才開始出現,那時候寺院柏樹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涼,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1988 年,柏林禪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大和尚親自主持柏林禪寺

修復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護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隨后,鐘鼓樓、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關房、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相繼建成; 20__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禪寺前任住持上凈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八^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柏林禪寺現任方丈為明海禪人,常住僧眾 160 余人,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每年舉辦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生活禪夏令營、念佛七、禪七等大型弘法活動。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趙州祖庭已經成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

如今的趙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__年11月5日,當時的江__來到柏林禪寺參觀,他贊揚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禪寺每年夏季舉辦的生活夏令營和冬季舉辦的禪七法會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在全國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各位游客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以在柏林禪寺的網站上進行報名。在柏林禪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在寺廟內的舍利塔和萬佛樓。等到了柏林禪寺我再向各位做進一步的介紹。最近柏林禪寺正在舉行愛與心相連——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大病患兒到慈善活動,各位游客如果想獻愛心到話可以通過寺廟捐贈一百元人民幣,同時柏林禪寺也會贈送各位一枚護身符.在三月29號到四月5號將會有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對此有興趣到話各位到時候可以來參加.對于柏林禪寺大致的情況我就先介紹這么多.

待會到了寺廟如果有游客要燒香的話,下了車會有就有很多請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當地的居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來柏林禪寺燒香,我覺得香還是在寺院里請比較好。首先是香的質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禪寺的不對外收門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寺廟內請香也是對柏林禪寺的一種支持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這站的目的地——柏林禪寺。

這就是柏林禪寺的山門,建于1993年.與韋馱殿組建為一體,三座門高

低并列,后建韋馱殿,與三門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創(chuàng)意。山門中央屏風面南懸掛《佛祖源流圖》,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場面,畫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韋馱菩薩銅像,木雕貼金佛龕;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畫像。在山門的兩側高懸著生前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題寫的“柏林禪寺”匾額。門兩側掛著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方丈凈慧法師撰寫的對聯:“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

在西邊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處,有想請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請一些紀念品的有客等我們把寺廟整個參觀完以后再給大家留一些時間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們將參觀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為僧人早晚誦經及舉行重要佛事活動之處。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動工興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日)隆重舉行了落成開光典禮。位于過去“牟尼殿”舊址。普光明殿通過一條約7米寬、100米長的石板路與山門相連,路兩旁設置了六對仿唐石燈幢,植有近萬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樹與十幾株歷盡滄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輝映。普光明殿為木結構單檐宮殿式建筑,上覆以黃琉璃瓦,風格典雅,氣勢雄偉。殿內供奉著高3米、重達10噸、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釋迦佛坐像,漢白玉貼金.兩邊分別是佛的侍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殿北墻東側供文殊菩薩像,西側供普賢菩薩像,均為漢白玉雕制。大東、西兩側墻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畫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貫休大師。大殿門外楹聯一為趙樸初居士撰書,為本寺住持凈慧法師撰,集趙州禪師公案和本寺歷史沿革而成,禪意雋永,歷史昭然。這一大型主體建筑的完成,得到國內外諸山大德、長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別是美國紐約佛性法師大力支持,捐贈巨款。

這座就是鐘鼓樓,此樓落成于1994年,歇山頂三層建筑,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供奉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二層鐘樓,懸銅鐘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薩銅像;三層鼓樓,懸大鼓一面,供奉消災延壽藥師佛圣像。晨鐘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標志,鐘聲使人清醒,消除煩惱;鼓聲令人振奮,增強勇氣。“東寺鐘聲”為趙州十景之一,自古聞名遐邇。

觀音殿、藏經樓: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楊勛居士捐資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觀音院”。明朝此處建有“大慈殿”供奉觀音像。毀于“wenge”期間。此殿所供觀音菩薩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貼金而成,東西兩側分別為善財、龍女。殿內壁畫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圖。觀音菩薩是慈悲喜舍的化身,眾生遇苦難至心稱念其名,即得菩薩攝受加持,離苦得樂。

會賢樓、指月樓位于柏林禪寺觀音殿前大院東西兩側,均為兩層樓結構,排間16,全長60米。這兩棟樓均為1997年動工修建,同時落成。會賢樓最重要的去處是客堂,位于一樓中部,兩側南北分別為?;厶门c伽藍殿,樓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執(zhí)事。指月樓一樓中間最大的房間為會客廳,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場所,南北兩側分別為愿海堂和祖師殿。樓上現在是禪學研究所辦公的地方,原來河北省佛學院的教室,現在經常組織居士坐禪、講課修學。柏林禪寺電腦日益增多,局域網構建以后,這里也成為網絡的中心。隨著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應用,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柏林禪寺的it中心。

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號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于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凈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__年于凈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F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接下來我們參觀萬佛樓通高三十七米,上下兩層,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層是禪修中心,可容納千人坐禪,;二層是大雄寶殿.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一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稱為萬佛樓,就是因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萬零五十三尊,除了剛剛提到到五座大佛外,還有小銅佛像共計一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一樓北墻兩側共二千零一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一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歸云庵座落在柏林禪寺東北角,南面一棟為“戒香樓”是供僧眾專修的關房。中間為“知止樓”,是供護法居士貴賓禪修的關房。北面“聽松樓”,是供本寺退居長老靜修的關房。 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學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禪寺僧伽培訓班的基礎上,河北省佛學院開始試辦并對外招生。20__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學院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成立。學院開設三個班,中專班、大專班兩年,研究班三年。因為現在辦學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學院現有教師二十九人,其中法師十九人,在家教師十人,在家教師中大學講師、教授四人,高級教師一人。大家看,這坐落在柏林禪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層仿古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多平方米。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大禮堂、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室、教室、活動室、茶室、師生寮房等,是一所集辦公、教學、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學院的教學環(huán)境。目前已培養(yǎng)三屆學僧,共有120名學僧圓滿畢業(yè)。畢業(yè)學僧有的繼續(xù)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禪寺擔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學院擔任教學或管理工作,也有許多學僧回到自己原來的寺院肩負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經成為一方住持。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趙州古佛從諗禪師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趙州禪師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曰真際禪師,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禪寺內,故俗稱柏林寺塔。該塔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寫真刻石。柏林禪寺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代,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約33米。下有蓮花須彌座,整個塔身坐落在堅固的方形臺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此塔修整一新。經過修整的柏林寺塔,“較之昔日,雖非新構,亦美輪美奐,典雅莊嚴”。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五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參觀柏林禪寺。本站點將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柏林禪寺距石家莊南45公里處,下面我用一點時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柏林禪寺的歷史。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東漢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寺占地80畝、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這些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古樸莊重,氣勢宏大.在過去古稱觀音院,南宋稱為永安院,金代稱為柏林禪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給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禪寺"這一名稱才開始出現,那時候寺院柏樹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涼,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1988 年,柏林禪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大和尚親自主持柏林禪寺

修復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護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隨后,鐘鼓樓、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關房、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相繼建成; 20xx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禪寺前任住持上凈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八^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柏林禪寺現任方丈為明海禪人,常住僧眾 160 余人,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每年舉辦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生活禪夏令營、念佛七、禪七等大型弘法活動。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趙州祖庭已經成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

如今的趙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xx年11月5日,當時的江來到柏林禪寺參觀,他贊揚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禪寺每年夏季舉辦的生活夏令營和冬季舉辦的禪七法會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在全國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各位游客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以在柏林禪寺的網站上進行報名。在柏林禪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在寺廟內的舍利塔和萬佛樓。等到了柏林禪寺我再向各位做進一步的介紹。最近柏林禪寺正在舉行愛與心相連——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大病患兒到慈善活動,各位游客如果想獻愛心到話可以通過寺廟捐贈一百元人民幣,同時柏林禪寺也會贈送各位一枚護身符.在三月29號到四月5號將會有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對此有興趣到話各位到時候可以來參加.對于柏林禪寺大致的情況我就先介紹這么多.

待會到了寺廟如果有游客要燒香的話,下了車會有就有很多請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當地的居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來柏林禪寺燒香,我覺得香還是在寺院里請比較好。首先是香的質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禪寺的不對外收門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寺廟內請香也是對柏林禪寺的一種支持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這站的目的地——柏林禪寺。

這就是柏林禪寺的山門,建于1993年.與韋馱殿組建為一體,三座門高

低并列,后建韋馱殿,與三門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創(chuàng)意。山門中央屏風面南懸掛《佛祖源流圖》,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場面,畫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韋馱菩薩銅像,木雕貼金佛龕;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畫像。在山門的兩側高懸著生前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題寫的“柏林禪寺”匾額。門兩側掛著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方丈凈慧法師撰寫的對聯:“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p>

在西邊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處,有想請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請一些紀念品的有客等我們把寺廟整個參觀完以后再給大家留一些時間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們將參觀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為僧人早晚誦經及舉行重要佛事活動之處。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動工興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日)隆重舉行了落成開光典禮。位于過去“牟尼殿”舊址。普光明殿通過一條約7米寬、100米長的石板路與山門相連,路兩旁設置了六對仿唐石燈幢,植有近萬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樹與十幾株歷盡滄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輝映。普光明殿為木結構單檐宮殿式建筑,上覆以黃琉璃瓦,風格典雅,氣勢雄偉。殿內供奉著高3米、重達10噸、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釋迦佛坐像,漢白玉貼金.兩邊分別是佛的侍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殿北墻東側供文殊菩薩像,西側供普賢菩薩像,均為漢白玉雕制。大東、西兩側墻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畫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貫休大師。大殿門外楹聯一為趙樸初居士撰書,為本寺住持凈慧法師撰,集趙州禪師公案和本寺歷史沿革而成,禪意雋永,歷史昭然。這一大型主體建筑的完成,得到國內外諸山大德、長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別是美國紐約佛性法師大力支持,捐贈巨款。

這座就是鐘鼓樓,此樓落成于1994年,歇山頂三層建筑,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供奉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二層鐘樓,懸銅鐘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薩銅像;三層鼓樓,懸大鼓一面,供奉消災延壽藥師佛圣像。晨鐘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標志,鐘聲使人清醒,消除煩惱;鼓聲令人振奮,增強勇氣。“東寺鐘聲”為趙州十景之一,自古聞名遐邇。

觀音殿、藏經樓: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楊勛居士捐資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觀音院”。明朝此處建有“大慈殿”供奉觀音像。毀于“文革”期間。此殿所供觀音菩薩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貼金而成,東西兩側分別為善財、龍女。殿內壁畫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圖。觀音菩薩是慈悲喜舍的化身,眾生遇苦難至心稱念其名,即得菩薩攝受加持,離苦得樂。

會賢樓、指月樓位于柏林禪寺觀音殿前大院東西兩側,均為兩層樓結構,排間16,全長60米。這兩棟樓均為1997年動工修建,同時落成。會賢樓最重要的去處是客堂,位于一樓中部,兩側南北分別為福慧堂與伽藍殿,樓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執(zhí)事。指月樓一樓中間最大的房間為會客廳,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場所,南北兩側分別為愿海堂和祖師殿。樓上現在是禪學研究所辦公的地方,原來河北省佛學院的教室,現在經常組織居士坐禪、講課修學。柏林禪寺電腦日益增多,局域網構建以后,這里也成為網絡的中心。隨著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應用,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柏林禪寺的it中心。

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號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于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凈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xx年于凈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F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接下來我們參觀萬佛樓通高三十七米,上下兩層,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層是禪修中心,可容納千人坐禪,;二層是大雄寶殿.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一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稱為萬佛樓,就是因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萬零五十三尊,除了剛剛提到到五座大佛外,還有小銅佛像共計一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一樓北墻兩側共二千零一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一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歸云庵座落在柏林禪寺東北角,南面一棟為“戒香樓”是供僧眾專修的關房。中間為“知止樓”,是供護法居士貴賓禪修的關房。北面“聽松樓”,是供本寺退居長老靜修的關房。 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學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禪寺僧伽培訓班的基礎上,河北省佛學院開始試辦并對外招生。20xx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學院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成立。學院開設三個班,中專班、大專班兩年,研究班三年。因為現在辦學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學院現有教師二十九人,其中法師十九人,在家教師十人,在家教師中大學講師、教授四人,高級教師一人。大家看,這坐落在柏林禪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層仿古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多平方米。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大禮堂、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室、教室、活動室、茶室、師生寮房等,是一所集辦公、教學、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學院的教學環(huán)境。目前已培養(yǎng)三屆學僧,共有120名學僧圓滿畢業(yè)。畢業(yè)學僧有的繼續(xù)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禪寺擔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學院擔任教學或管理工作,也有許多學僧回到自己原來的寺院肩負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經成為一方住持。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趙州古佛從諗禪師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趙州禪師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曰真際禪師,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禪寺內,故俗稱柏林寺塔。該塔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寫真刻石。柏林禪寺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代,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約33米。下有蓮花須彌座,整個塔身坐落在堅固的方形臺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此塔修整一新。經過修整的柏林寺塔,“較之昔日,雖非新構,亦美輪美奐,典雅莊嚴”。

參考資料:

柏林禪寺,中國著名佛教禪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趙州祖庭所在地,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現任方丈為明海禪師,常住僧眾有 160 余人。坐落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

一、千年古剎

它最早建于漢獻帝建安年間(196 - 220 ),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趙州和尚)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歸云禪師平生主持七所名剎,望重當時,現在北京西郊潭柘寺尚存其舍利塔;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二、趙州禪師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榻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趙州禪師住世百二十年,他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真際禪師”。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石刻頂相。寺內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天歷三年(1330),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高33米,七層。1997~1998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重修,使古塔煥然一新。

三、祖庭中興

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準柏林寺作為宗教場所開放,交河北省佛教協會管理,并逐步籌資修復。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法師親自主持祖庭修復工作,他不憚辛勞,奔走呼告,夙興夜寐,慘淡經營?!捌拼u亂瓦毛毛草”的荒敗景象逐漸改觀,殿堂佛像一一涌現。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開光典禮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日本、中國臺灣、香港的貴賓和國內諸山長老、佛教信眾三千多人參加了這一盛況空前的慶典,趙樸初會長委托吳立民先生持親筆信前來祝賀。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護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禪寺的修復工程次第展開。五、六年間相繼落成:山門、鐘鼓樓、東西長廊、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等建筑;全院地面硬化或綠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xx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在修復殿宇的同時,柏林寺的僧團組織逐步穩(wěn)定,寺院管理制度日趨健全,學修并重的道風初步形成。這里繼承了傳統叢林的規(guī)制,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兩次請職確立執(zhí)事班子,在方丈下分設監(jiān)院寮、客堂、維那寮、典座寮等職能部門,負責寺院日常管理工作。重大事務的決策,由方丈召集班首執(zhí)事會議,民主議定實施。全體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并有全體僧俗住眾參加的生活會議宣讀《共住規(guī)約》,議決寺院的各項事宜。1998年9月,河北省佛學院在柏林寺招生開學,培養(yǎng)合格僧才的工作正式展開。1998年9月30日,柏林寺開放十周年慶典及趙州塔修復竣工典禮、凈慧法師升座儀式隆重舉行。這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階段性成果。千年古剎煥發(fā)生機,重新成為燕趙大地上輝映遐邇的莊嚴法域。

四、禪寺住持

柏林禪寺住持上凈下慧法師。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五、弘法利生

柏林禪寺從1988年開放以來,雖然修復工程浩繁,經費、人手緊張,活動場地一度簡陋、有限,但在弘揚佛法、利益社會方面一直作著不懈的努力。通過幾年來豐富的弘法活動,柏林禪寺正在逐步成為一個面向社會、面向大眾的現代佛教寺院。住持凈慧法師高瞻遠矚,在1992年就提出了“生活禪“作為柏林禪寺修行弘法的理念。生活禪的主要意趣是“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生活禪的宗旨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則是我們從事各項事業(yè)的準則。為了提倡生活禪的理念,更好地將佛法融化于社會,從1993年起,柏林禪寺每年堅持面向社會舉辦“生活禪夏令營”。參加夏令營的都是18~30歲的佛教青年,每屆人數在250人左右。在七天的寺院生活中他們要參加上殿課誦、坐禪、聆聽佛學講演、吃茶談心、云水行腳等活動。營員們在一種全新的環(huán)境中認識佛法的博大精深,尋求心中塵封已久的真善美,體味佛法的超越與安詳。夏令營從舉辦以來得到各級政府領導和教內外各界人士的贊許與好評。柏林禪寺每年例行的法會還有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四月初八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以及三次觀音法會和冬天三周的禪七。每次法會,海眾云集。柏林寺成為四眾弟子溫暖的家。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除舉辦各種弘法活動外,多年來,柏林寺一直積極參予、支持省佛協組織的各種社會慈善事業(yè),體現了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

六、天下趙州

“天下趙州”,這是一千多年前趙王對趙州禪師德化廣大的贊嘆,也似乎是對今天趙州禪風、趙州祖庭走向世界的預示,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隨著世界范圍內人們對東方文化猶其禪文化的回歸,柏林禪寺作為古老的禪宗祖庭,趙州禪風的發(fā)祥地,日益向世人顯示出它凈化人心的巨大價值和雋永的魅力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六

各位游客你們好。今天的第一站我們將要參觀柏林禪寺。本站點將由我陪伴大家一起度過,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柏林禪寺距石家莊南45公里處,下面我用一點時間向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柏林禪寺的歷史。柏林禪寺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與“天下第一橋”趙州橋遙遙相望。它最早建于東漢末年,迄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全寺占地80畝、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這些建筑,紅墻黃瓦,雕梁畫棟,古樸莊重,氣勢宏大.在過去古稱觀音院,南宋稱為永安院,金代稱為柏林禪院,到了元朝,在一份皇帝給寺院的圣旨中,"柏林禪寺"這一名稱才開始出現,那時候寺院柏樹成林,所以有"柏林"一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金代,這里一度改為律宗道場,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揚戒律達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詮宗律師。金朝末年,法傳臨濟正宗的歸云志宣禪師主持法席,柏林禪寺由此革律為禪,宗風大振;元代,這里先后有圓明月溪禪師、魯云行興禪師行化,柏林禪寺由茲氣象恢宏,成為燕趙一帶的佛教中心;明清兩朝,中央朝廷管理趙州地區(qū)佛教事務的機構——僧正司設在柏林禪寺。當時柏林禪寺的住持往往同時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 1988 年這里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稀屹立,一片凄涼,昭示世人這里曾是一處佛教古剎。

1988 年,柏林禪寺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凈慧大和尚親自主持柏林禪寺

修復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護持下: 1992 年,普光明殿落成;隨后,鐘鼓樓、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云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云水樓、香積樓、古佛庵、關房、佛學院、茶香樓、文殊閣、普賢閣、萬佛樓相繼建成; 20xx 年 9 月 6 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志著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yè)取得重大成果。一處占地 90 余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

趙州禪師(778~897),法號從諗,是禪宗史上一位震古爍今的大師。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禪師,為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后的第四代傳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高齡的從諗禪師行腳至趙州古城,受信眾敦請駐錫觀音院,弘法傳禪達40年,道化大行,僧俗共仰,為叢林模范,人稱“趙州古佛”。

趙州禪師以其證悟淵深、年高德劭而享譽當時中國的南北禪林。人們議論當時中國禪林的高僧,每每說“南有雪峰,北有趙州”;又有“趙州眼光爍破四天下”的美譽。在遙遠的南方,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聳立有“趙州關”,福建雪峰義存禪師的道場有“望州亭”。由此可見趙州禪師在禪門中的地位。

禪師雖然道譽四布,并有燕趙二王的供養(yǎng)護法,但他的生活卻十分樸素清貧。他的“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系之”。他經常是“褲無腰,褂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土塌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禪師正是在這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弘傳祖師心印,接引四方學人。膾炙人口的“吃茶去”、“洗缽去”、“庭前柏樹子”、“狗子無佛性”等公案不僅啟悟了當時的許多禪僧,而且流傳后世,歷久彌新。從宋朝開始,中國禪門盛行以“參話頭”為方便的話頭禪,趙州禪師的公案語錄最頻繁地為人們所參究,許多人在趙州語錄的啟發(fā)下明心見性。其中“狗子無佛性”更凝練而為“無門關”,成為禪門一大總持,直至今天在中國、日本、歐美等地仍是最流行的公案。

柏林禪寺前任住持上凈下慧老和尚。出生于1933年,他是中興柏林寺的組織者和推動者。他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和河北《禪》雜志主編。法師髫齡出家,早年曾親近近代禪宗大德虛云老和尚并從其承法成為臨濟宗、曹洞宗傳人。法師日常法務繁忙,但精力過人,雖日理萬機,但常安詳自在。1993年,法師根據自己幾十年修學佛法的體會,結合時代潮流,正式提出“生活禪”,作為柏林寺修行弘法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方針?!八^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能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體現禪的意境,禪的風采。提倡生活禪的目的在于將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互相熔鑄,產生出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禪宗精神,還其靈動活潑的天機。在人間的現實生活中運用禪的方法,解除現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煩惱和心理障礙……使我們趨向智能的人生、圓滿的人生?!?《生活禪開題》)圍繞這一思想,凈慧法師提出了一系列修行的方法、原則。他把佛法的思想凝煉為“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作為生活禪的宗旨。幾年來,生活禪受到教內外人士的關注和好評。

柏林禪寺現任方丈為明海禪人,常住僧眾 160 余人,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每年舉辦上元節(jié)吉祥法會、中元節(jié)報恩法會、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生活禪夏令營、念佛七、禪七等大型弘法活動。僧眾堅持每天早晚課誦、過堂、坐禪,每半月誦戒布薩,如法如律結夏安居。冬參夏講。趙州祖庭已經成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zhèn)。

如今的趙州祖庭已一改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huán)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云來的清凈佛地。20xx年11月5日,當時的江來到柏林禪寺參觀,他贊揚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肯定了柏林寺幽雅的環(huán)境和良好的管理。柏林禪寺每年夏季舉辦的生活夏令營和冬季舉辦的禪七法會都已具備相當規(guī)模和水平,在全國以及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各位游客如果對此感興趣的可以在柏林禪寺的網站上進行報名。在柏林禪寺最為游人感興趣的就是在寺廟內的舍利塔和萬佛樓。等到了柏林禪寺我再向各位做進一步的介紹。最近柏林禪寺正在舉行愛與心相連——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大病患兒到慈善活動,各位游客如果想獻愛心到話可以通過寺廟捐贈一百元人民幣,同時柏林禪寺也會贈送各位一枚護身符.在三月29號到四月5號將會有清明節(jié)水陸法會,對此有興趣到話各位到時候可以來參加.對于柏林禪寺大致的情況我就先介紹這么多.

待會到了寺廟如果有游客要燒香的話,下了車會有就有很多請香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當地的居民。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既然來柏林禪寺燒香,我覺得香還是在寺院里請比較好。首先是香的質量有保障,其次大家都知道柏林禪寺的不對外收門票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寺廟內請香也是對柏林禪寺的一種支持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

各位游客,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是我們這站的目的地——柏林禪寺。

這就是柏林禪寺的山門,建于1993年.與韋馱殿組建為一體,三座門高

低并列,后建韋馱殿,與三門成丁字形布局,富有創(chuàng)意。山門中央屏風面南懸掛《佛祖源流圖》,是釋迦牟尼佛講法的場面,畫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韋馱菩薩銅像,木雕貼金佛龕;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畫像。在山門的兩側高懸著生前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題寫的“柏林禪寺”匾額。門兩側掛著中國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柏林禪寺方丈凈慧法師撰寫的對聯:“寺藏真際千秋塔;門對趙州萬里橋?!?/p>

在西邊就是本寺佛教用品交流處,有想請香的游客可以去那里.如果有想請一些紀念品的有客等我們把寺廟整個參觀完以后再給大家留一些時間供大家自由支配.

下面我們將參觀的是全寺主殿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占地435平方米,為僧人早晚誦經及舉行重要佛事活動之處。普光明殿于1991年11月動工興建,1992年7月底全部竣工,8月28日(農歷八月初一日)隆重舉行了落成開光典禮。位于過去“牟尼殿”舊址。普光明殿通過一條約7米寬、100米長的石板路與山門相連,路兩旁設置了六對仿唐石燈幢,植有近萬平方米的草坪,新栽的300余株柏樹與十幾株歷盡滄桑的千年古柏交相輝映。普光明殿為木結構單檐宮殿式建筑,上覆以黃琉璃瓦,風格典雅,氣勢雄偉。殿內供奉著高3米、重達10噸、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釋迦佛坐像,漢白玉貼金.兩邊分別是佛的侍者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殿北墻東側供文殊菩薩像,西側供普賢菩薩像,均為漢白玉雕制。大東、西兩側墻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畫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貫休大師。大殿門外楹聯一為趙樸初居士撰書,為本寺住持凈慧法師撰,集趙州禪師公案和本寺歷史沿革而成,禪意雋永,歷史昭然。這一大型主體建筑的完成,得到國內外諸山大德、長者居士的慷慨布施,特別是美國紐約佛性法師大力支持,捐贈巨款。

這座就是鐘鼓樓,此樓落成于1994年,歇山頂三層建筑,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供奉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二層鐘樓,懸銅鐘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薩銅像;三層鼓樓,懸大鼓一面,供奉消災延壽藥師佛圣像。晨鐘暮鼓是寺院生活的標志,鐘聲使人清醒,消除煩惱;鼓聲令人振奮,增強勇氣?!皷|寺鐘聲”為趙州十景之一,自古聞名遐邇。

觀音殿、藏經樓:此殿1995年落成,由香港楊勛居士捐資修建。柏林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觀音院”。明朝此處建有“大慈殿”供奉觀音像。毀于“文革”期間。此殿所供觀音菩薩圣像,系用本寺千年古柏雕制貼金而成,東西兩側分別為善財、龍女。殿內壁畫是觀音菩薩三十二應化圖。觀音菩薩是慈悲喜舍的化身,眾生遇苦難至心稱念其名,即得菩薩攝受加持,離苦得樂。

會賢樓、指月樓位于柏林禪寺觀音殿前大院東西兩側,均為兩層樓結構,排間16,全長60米。這兩棟樓均為1997年動工修建,同時落成。會賢樓最重要的去處是客堂,位于一樓中部,兩側南北分別為?;厶门c伽藍殿,樓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執(zhí)事。指月樓一樓中間最大的房間為會客廳,乃本寺接待客人最主要的場所,南北兩側分別為愿海堂和祖師殿。樓上現在是禪學研究所辦公的地方,原來河北省佛學院的教室,現在經常組織居士坐禪、講課修學。柏林禪寺電腦日益增多,局域網構建以后,這里也成為網絡的中心。隨著高科技在寺院文化里逐步的應用,這里有望發(fā)展成為柏林禪寺的it中心。

這里就是大和尚大住所,大和尚法號明海,1968年生人,俗姓肖,祖籍湖北潛江,199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于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凈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于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凈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于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xx年于凈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現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接下來我們參觀萬佛樓通高三十七米,上下兩層,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層是禪修中心,可容納千人坐禪,;二層是大雄寶殿.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一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之所以被稱為萬佛樓,就是因為在里面一共有大小佛像共一萬零五十三尊,除了剛剛提到到五座大佛外,還有小銅佛像共計一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一樓北墻兩側共二千零一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一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一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一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歸云庵座落在柏林禪寺東北角,南面一棟為“戒香樓”是供僧眾專修的關房。中間為“知止樓”,是供護法居士貴賓禪修的關房。北面“聽松樓”,是供本寺退居長老靜修的關房。 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到是河北省到佛學院.1998年9月,在柏林禪寺僧伽培訓班的基礎上,河北省佛學院開始試辦并對外招生。20xx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佛學院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正式批準成立。學院開設三個班,中專班、大專班兩年,研究班三年。因為現在辦學規(guī)模還不是很大,學院現有教師二十九人,其中法師十九人,在家教師十人,在家教師中大學講師、教授四人,高級教師一人。大家看,這坐落在柏林禪寺西北角四合院式三層仿古建筑,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筑面積5300多平方米。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大禮堂、閱覽室、圖書室、電腦室、書畫室、教室、活動室、茶室、師生寮房等,是一所集辦公、教學、生活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教學樓,極大地改善了學院的教學環(huán)境。目前已培養(yǎng)三屆學僧,共有120名學僧圓滿畢業(yè)。畢業(yè)學僧有的繼續(xù)深造,有的留在柏林禪寺擔任管理工作,有的留在佛學院擔任教學或管理工作,也有許多學僧回到自己原來的寺院肩負起弘法的重任,有的已經成為一方住持。

現在我們所看到就是趙州古佛從諗禪師的舍利塔,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趙州禪師圓寂后,寺內建塔供奉衣缽和舍利,謚號曰真際禪師,塔曰光祖之塔。因其在柏林禪寺內,故俗稱柏林寺塔。該塔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元明兩代曾先后建古佛堂及大慈殿供奉真際禪師寫真刻石。柏林禪寺現存的趙州塔建于元代,全稱“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我們現在看到的柏林寺塔建于元代天歷三年(公元1330年),磚木結構,平面呈八角形,七級,高約33米。下有蓮花須彌座,整個塔身坐落在堅固的方形臺基上。1997年,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資百萬元,將此塔修整一新。經過修整的柏林寺塔,“較之昔日,雖非新構,亦美輪美奐,典雅莊嚴”。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七

各位朋友:

你好們!

首先,我對各位光臨泉城濟南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千佛山秀麗的美景,領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蘊。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興而來,滿意而當,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濟南三大名勝――-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之一的千佛山。千佛山來自泰山的余脈,海拔285米。千佛山,位于濟南市區(qū)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海拔285米,占地面積約166公頃;它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為濟南市的三大名勝。千佛山歷史悠久,唐朝以前稱歷山、舜山。到了晉朝,佛教逐漸滲入,每年都舉行遷拔儀式,意為“遷君高處,拔除不祥”,始稱遷拔山。開皇年間,山東佛教盛行,隨山勢鑿窟,攜刻佛像多尊,始稱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從此千佛山就成了香火勝地。唐貞觀年間時,又將千佛寺改稱為現在的“興國禪寺”。從元代開始,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都要舉行大型的山會活動。1961年正式開辟為千佛山公園,1995年山東省政府將其批準為省級七大風景區(qū)之一。千佛山的主要風景有:興國寺、娥英池、唐槐亭、齊煙九點坊等等。

我們現在是沿著西盤路上山,登山有東、西兩條路,西路有石階291級,人們習慣從西路上山,東路下山。西盤路是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居住在千佛山東側的一個叫喬朗齋的富豪修建的?,F在這條盤山路是1952年重修的。

首先大家看到的這一巨形?臥佛〕是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的,它是釋迦牟尼側身臥像,花崗巖質,長10米,重50噸。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一寶頂飛檐涼亭叫〔唐槐亭〕。它建于1957年,因旁邊這棵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個字是原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來千佛山時提寫的。這里原址是秦瓊廟,廟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將秦瓊的塑像。秦瓊是濟南歷城人,是唐王的左武衛(wèi)大將軍,山東的英雄好漢。關于秦瓊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初在廟里只為秦瓊塑了一座像,但經過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們把他扶起來,再過一夜,又躺倒了,反復數次,人們不知其原因,后經一老者指點,他說秦瓊一生扶佐唐王,死后也不愿占王位,你們硬要立他在此,他寧可躺倒。后來人們在中間又塑了一座唐王的像,秦瓊才永遠立在旁邊。這只是一個傳說,說明秦瓊一生忠于職守,連死后都不忘自己的使命。這個廟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在它的遺址上新建的。

亭子旁邊有一棵古槐,這是一棵唐槐。此亭的名字就是根據它來命名的,傳說秦瓊曾在此拴過馬,故又稱秦瓊拴馬槐。人們傳說秦瓊很孝順,每年都要來千佛山為他的老母進香,為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教心,從不騎馬上山,而將馬拴于此處,徒步上山。

這棵古槐樹已干空。但有一棵幼槐穿過樹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們又稱它為抱子槐,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再往上走,我們就來到了〔齊煙九點坊〕。它是一座木質的丹柱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面“齊煙九點”這四個蒼勁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間歷城縣令葉圭書寫的。“齊煙九點”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一首《夢天》詩中,他在詩中寫到“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懷中瀉”。意思是說,他在夢中從天上遠遠高高地下望,中國遼闊的九州小的像九點煙塵(古代中國劃分為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這九州又總稱為齊州),低處的海就像一杯水,眾山就像九點輕煙漂浮在海中一樣。清朝歷城縣令葉圭登千佛山在此處無意間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頭(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藥山,其中華山也叫華不注山,是最高的一座)飄浮在白色的云霧中,便誤以為自己發(fā)現了李賀詩中的“齊煙九點”就在濟南,欣喜之余便親自督造了這座牌坊并題詞。此后游人在此北望眾山頭,在煙云中若隱若現,也就信以為真,久而久之,這里便成為觀看“齊煙九點”的圣地了。

大家看一下“齊煙九點坊”的背面匾額,這“仰觀俯察”四個字是引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佳句來描繪這里的美景。而且這四個大字是從王羲之書寫的《蘭亭序》貼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云徑禪關坊〕。此坊也是一木質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形狀為四柱三門,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畫精美古雅,具有民族風才,為濟南一帶所罕見。坊上正面刻有“云徑禪關”,背面刻有“峰回路轉”。相傳原字為清道光年間王觀成題寫,1972年維修時“云徑禪關”改為現代書法家黃立孫書寫,“峰回路轉”改為山東省博物館姜守遷書寫,兩人是濟南書法高手。

“云徑禪關”其含義是說,寺院高聳,云霧彌漫,風吹著清云,回繞禪門,到寺里拜佛,必須經過此坊,游人至皮,已進入仙境,到達佛門凈地,也就是到了大徹大悟的關鍵,需靜靜心,誠心誠意燒香拜佛。

背面“峰回路轉”則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借以形容此處地勢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彎轉。而在此又一語雙關,暗示人們要超脫紅塵,走出苦海,回頭是岸。

過牌坊,迎面墻壁上嵌有〔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公元1748年)游覽千佛山所題的一首風光詩,題作《千佛山極目有作》,詩中主要描繪了千佛山秀麗的景色和千姿百態(tài)的石佛造像。

繼續(xù)往前走,就來到了〔興國禪寺〕。它又名千佛山寺,建于隋開皇年間,占地4.9畝,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千佛山公園的主體建筑。興國禪寺歷經滄桑,多次遭到破壞。唐代貞觀年間進行擴建,改用現名。大家看寺門上額嵌有已故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興國禪寺”石刻,寺門兩側有石刻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是濟南清末的秀才楊兆慶書寫的。意思是說,人世間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來到這里被寺院晚間的鼓聲和清晨的鐘聲所驚醒,拋棄名利欲望,眾僧吟誦經文的聲音把在人世間苦海里迷失道路的人喚回來,使他們走上去往極樂世界的道路。興國禪寺分東西兩院,西院的北側有廳房三楹,廳東接走廊,廊東為殿宇三楹。廊北墻上分別鑲有趙樸初的“齊魯青末”,董必武的游千佛山詩《古寺云千佛》和郭沫

若的《俯瞰齊州九點》七絕碑刻。

大家往南看,這就是〔千佛崖〕。崖下由西向東依次是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洞天福地坊、對華亭、呂祖洞。它開鑿于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唐貞觀年間,一共9窟,有130余尊佛像,最早的距今約1300多年,這是濟南地區(qū)一組雕刻較早的石窟造像群,也是山東佛教的重要史跡。同洛陽的龍門石窟、桂林的七星巖石壁、敦煌的壁畫、靈巖寺的巨佛一樣,是我為極為寶貴的文物,對研究隋唐時期的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大家看到千佛崖下最西側的這一洞窟就是〔龍泉洞〕。水深3米,面積約20平方米。洞內刻有20余尊佛像。也許大家會問為什么叫龍泉洞呢?因為此洞山風吹來洞口發(fā)出的聲音猶如龍吼,故得此名。乾隆的御碑上寫的其下有“空洞”就是指龍泉洞。洞中的泉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山上的滲水經石縫過濾后滴下來的。此洞水清見底,冷氣森森,每當夜深人靜時,便可聽到滴水的聲音,如同珠落玉盤,咚咚作響,更襯托了寺院的幽靜,當年僧人們就吃這里的水,所以有人稱之為“神水”。明代詩人劉敕曾在詩中寫到:“洞中多法水,為客洗煩愁”?,F在人們閑暇游山飲之,頗有成仙之感。有些佛教信徒到此,總想喝上一口來清心消愁。

龍泉洞的東側是〔極樂洞〕。洞內有20多尊佛像,是千佛山保留完整的一組。它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修復洞口時發(fā)現的。洞中正面石壁上雕有三座高大的石佛,中間為阿彌陀佛,高3米,盤膝而坐,右為大勢至,左為觀世音,各高2.5米,三者合稱為“西方三圣”。阿彌陀佛是佛名,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所以這個洞叫做“極樂洞”。人們又稱阿彌陀佛為接引佛,他能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凈土”。大勢至是佛教的菩薩名,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觀音是左脅侍,大勢至戴的帽子是一個小佛像,觀音戴的是插柳枝的小花瓶。這些造像原雕刻均極精致,神態(tài)生動各異,經風雨千余年,有些剝蝕。特別是在“文革”期間,佛像頭部多遭擊損,1979年園林部門重加修整,極樂洞中的阿彌陀佛像是照原型重塑的。

再往東走是〔黔婁洞〕。是為紀念戰(zhàn)國時齊國的一個隱士黔婁。洞深數丈,轉三個彎后,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空洞,高約2米,正中原塑有黔婁坐像,后被破壞了。現洞中有一石刻,記述著黔婁子隱居在此的傳奇故事。據史書記載,黔婁,春秋時人,是一個著名的隱士,一生安貧樂道,為人正直。相傳,他在這里鑿石為洞,隱居在此,終年不下山,并著書四篇,宣傳道家主張,魯恭王聽說他非常有才能,曾聘他做相國,齊威王每次打了敗仗,就來此向他請教。為了表示對黔婁恭敬,他在很遠的地方就下馬脫靴,徒步上山,黔婁傳授秘語,齊威王便轉敗為勝,嵌在洞口上方的石刻就是記載這個傳說的。黔婁家境貧窮,一生不慕富貴,清正廉潔,傳說他在死時衣不蔽體,蓋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小,蓋上頭又露著腳,曾子勸說,將被子斜著蓋就能蓋上了,但黔婁的妻子持著“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的道理,就這樣埋葬了他,所以后人對黔婁妻子的評價也是很高的,稱之為“嫁與黔婁百事乖”。

寺院東側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殿就是〔大雄寶殿〕。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菩薩、羅漢侍立,分別塑有普賢、文殊菩薩和阿難、迦葉等十大弟子。塑像個個端莊大方,面容生動。

出西寺東門,可見清代山東巡撫丁寶禎的〔“十二屏風”碑刻〕,體雄渾遵勁,端莊凝重。丁寶禎,清朝時任山東巡撫(相當于省長),曾以殺了慈禧的大太監(jiān)安德海而聞名,也就是慈禧最寵愛的那個小安子而聞名。傳說他當時在山東為官,有一次上朝廷拜見皇帝,磕頭時不小心帽子掉在了地下,小安子過來,一腳給他踢走了,從此二人結下了一點私分。到后來,光緒皇帝非要殺掉小安子,慈禧下旨不讓殺,這時小安子已逃到泰安,光緒皇帝來了一道旨意,讓見到小安子就地殺了他,丁寶禎接旨后,立即派人把他抓,這時慈禧的懿旨也到了,他想慈禧肯定要赦免他,我干脆來個先斬后奏,殺了后再接旨,就這樣把小安子給殺掉了。這塊碑文已搞不清楚了。十年浩動劫中有人給泥上一層墻皮才幸免于難,保存下來。

在興國禪寺東門20余米處是〔歷山院〕,為紀念舜在歷山耕稼而建。沿著石階而上,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三開間的山門。門額上是清朝書法家農髯熙的手書大字“歷山”。進了山門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這個院落和興國禪寺緊密相連,相互對峙,具有同等的韻味,可謂珠聯璧合。為了發(fā)掘大舜文化,所以將這上院落命名為“歷山院”。如果說興國禪寺為佛教之地,由于受大舜文化的影響,儒、道、佛三教先后影響這里,歷山院便成了三教合居的寺院,這在全國其它地方是不多見的。

〔魯班祠〕魯班,他是木工的祖師爺。這個祠堂約建于宋、元時期。魯班,姓公輸,名般(般與班同間),故稱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巧匠,相傳他發(fā)明了曲尺,吊線的墨斗,攻城的“云梯”等許多木工工具,后來人們把他神化,說他是一個白發(fā)老翁,常隱形于民眾之中,吸取智慧,總結經驗,然后再指導大家,當眾一旦認出他時,便騎著鶴飄然而去,后來歷代建筑工匠都拜他為“祖師”并立廟祭祀。

〔舜祠〕,是紀念上古時部落聰明首領虞舜的祠堂。在千佛山的所有建筑中,它的年代最久。據《水經注》記載:“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說明北魏時就已經有舜祠。

現在我們所在的亭子就是〔一覽亭〕,一覽亭始建于清代,現在看到的是于1979年重建的?!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在這里,泉城美景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我們所說的齊煙九點,只有在此可以看得清楚。其中華山和鵲山最為突出。因過去濟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從這里看北邊一片碧水茫茫。華山就好像漂在水中的芙蓉花。正如古詩中描寫到“亭勢依山名未虛,齊州一覽信無余,百層樓閣千層樹,平展度郊繡不如”。

改革開放以來,千佛山旅游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先后建起了集我國敦煌、龍門、麥積、云岡四大石窟精華于一體的萬佛洞,以及十八羅漢、臥佛、大舜石圖園,還有20xx年9月竣工完成的占地25000平方米的“彌勒勝苑”和主像為30米高的銅制彌勒佛等景觀,豐富了佛文化和舜文化的內涵。被譽為“歷山飛虹”的客運索道,如架輕舟,倘佯于青山林海之間,上行可觀山景,下行可瞻市容。下面就讓我們乘索道下山。我們還可以體驗一下集新、奇、險、樂為一體的貼地飛行的奇能滑道的刺激與樂趣。(千佛山還建有魯班祠和舜祠,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們現在順著東盤路下山,今天的千佛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

好了,有關千佛山的主要景點就給大家講解到這里,今天大家辛苦了。如果我的講解有不當之處,請多諒解并請您提出寶貴意見。所謂“良時莫虛擲,好句須頻讀”,意思是說,好的游覽季節(jié)您不能錯過,同樣好的文章也要常讀,九月九,千佛山山會時希望大家能再來泉城,再登千佛山。

我衷心希望千佛山之旅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最后,我祝大家泉城之旅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主題念佛禪心得體會及感悟八

各位朋友:

你好們!

首先,我對各位光臨泉城濟南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欣賞千佛山秀麗的美景,領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蘊。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興而來,滿意而當,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濟南三大名勝――-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之一的千佛山。千佛山來自泰山的余脈,海拔285米。千佛山,位于濟南市區(qū)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海拔285米,占地面積約166公頃;它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為濟南市的三大名勝。千佛山歷史悠久,唐朝以前稱歷山、舜山。到了晉朝,佛教逐漸滲入,每年都舉行遷拔儀式,意為“遷君高處,拔除不祥”,始稱遷拔山。開皇年間,山東佛教盛行,隨山勢鑿窟,攜刻佛像多尊,始稱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從此千佛山就成了香火勝地。唐貞觀年間時,又將千佛寺改稱為現在的“興國禪寺”。從元代開始,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都要舉行大型的山會活動。1961年正式開辟為千佛山公園,1995年山東省政府將其批準為省級七大風景區(qū)之一。千佛山的主要風景有:興國寺、娥英池、唐槐亭、齊煙九點坊等等。

我們現在是沿著西盤路上山,登山有東、西兩條路,西路有石階291級,人們習慣從西路上山,東路下山。西盤路是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居住在千佛山東側的一個叫喬朗齋的富豪修建的?,F在這條盤山路是1952年重修的。

首先大家看到的這一巨形?臥佛〕是1996年12月落戶千佛山的,它是釋迦牟尼側身臥像,花崗巖質,長10米,重50噸。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一寶頂飛檐涼亭叫〔唐槐亭〕。它建于1957年,因旁邊這棵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個字是原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來千佛山時提寫的。這里原址是秦瓊廟,廟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將秦瓊的塑像。秦瓊是濟南歷城人,是唐王的左武衛(wèi)大將軍,山東的英雄好漢。關于秦瓊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初在廟里只為秦瓊塑了一座像,但經過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們把他扶起來,再過一夜,又躺倒了,反復數次,人們不知其原因,后經一老者指點,他說秦瓊一生扶佐唐王,死后也不愿占王位,你們硬要立他在此,他寧可躺倒。后來人們在中間又塑了一座唐王的像,秦瓊才永遠立在旁邊。這只是一個傳說,說明秦瓊一生忠于職守,連死后都不忘自己的使命。這個廟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在它的遺址上新建的。

亭子旁邊有一棵古槐,這是一棵唐槐。此亭的名字就是根據它來命名的,傳說秦瓊曾在此拴過馬,故又稱秦瓊拴馬槐。人們傳說秦瓊很孝順,每年都要來千佛山為他的老母進香,為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教心,從不騎馬上山,而將馬拴于此處,徒步上山。

這棵古槐樹已干空。但有一棵幼槐穿過樹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們又稱它為抱子槐,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再往上走,我們就來到了〔齊煙九點坊〕。它是一座木質的丹柱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面“齊煙九點”這四個蒼勁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間歷城縣令葉圭書寫的?!褒R煙九點”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一首《夢天》詩中,他在詩中寫到“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懷中瀉”。意思是說,他在夢中從天上遠遠高高地下望,中國遼闊的九州小的像九點煙塵(古代中國劃分為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這九州又總稱為齊州),低處的海就像一杯水,眾山就像九點輕煙漂浮在海中一樣。清朝歷城縣令葉圭登千佛山在此處無意間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頭(臥牛山、華山、鵲山、標山、鳳凰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藥山,其中華山也叫華不注山,是最高的一座)飄浮在白色的云霧中,便誤以為自己發(fā)現了李賀詩中的“齊煙九點”就在濟南,欣喜之余便親自督造了這座牌坊并題詞。此后游人在此北望眾山頭,在煙云中若隱若現,也就信以為真,久而久之,這里便成為觀看“齊煙九點”的圣地了。

大家看一下“齊煙九點坊”的背面匾額,這“仰觀俯察”四個字是引用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佳句來描繪這里的美景。而且這四個大字是從王羲之書寫的《蘭亭序》貼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云徑禪關坊〕。此坊也是一木質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形狀為四柱三門,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畫精美古雅,具有民族風才,為濟南一帶所罕見。坊上正面刻有“云徑禪關”,背面刻有“峰回路轉”。相傳原字為清道光年間王觀成題寫,1972年維修時“云徑禪關”改為現代書法家黃立孫書寫,“峰回路轉”改為山東省博物館姜守遷書寫,兩人是濟南書法高手。

“云徑禪關”其含義是說,寺院高聳,云霧彌漫,風吹著清云,回繞禪門,到寺里拜佛,必須經過此坊,游人至皮,已進入仙境,到達佛門凈地,也就是到了大徹大悟的關鍵,需靜靜心,誠心誠意燒香拜佛。

背面“峰回路轉”則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借以形容此處地勢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彎轉。而在此又一語雙關,暗示人們要超脫紅塵,走出苦海,回頭是岸。

過牌坊,迎面墻壁上嵌有〔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公元1748年)游覽千佛山所題的一首風光詩,題作《千佛山極目有作》,詩中主要描繪了千佛山秀麗的景色和千姿百態(tài)的石佛造像。

繼續(xù)往前走,就來到了〔興國禪寺〕。它又名千佛山寺,建于隋開皇年間,占地4.9畝,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千佛山公園的主體建筑。興國禪寺歷經滄桑,多次遭到破壞。唐代貞觀年間進行擴建,改用現名。大家看寺門上額嵌有已故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興國禪寺”石刻,寺門兩側有石刻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是濟南清末的秀才楊兆慶書寫的。意思是說,人世間追求功名利祿的人來到這里被寺院晚間的鼓聲和清晨的鐘聲所驚醒,拋棄名利欲望,眾僧吟誦經文的聲音把在人世間苦海里迷失道路的人喚回來,使他們走上去往極樂世界的道路。興國禪寺分東西兩院,西院的北側有廳房三楹,廳東接走廊,廊東為殿宇三楹。廊北墻上分別鑲有趙樸初的“齊魯青末”,董必武的游千佛山詩《古寺云千佛》和郭沫

若的《俯瞰齊州九點》七絕碑刻。

大家往南看,這就是〔千佛崖〕。崖下由西向東依次是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洞天福地坊、對華亭、呂祖洞。它開鑿于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唐貞觀年間,一共9窟,有130余尊佛像,最早的距今約1300多年,這是濟南地區(qū)一組雕刻較早的石窟造像群,也是山東佛教的重要史跡。同洛陽的龍門石窟、桂林的七星巖石壁、敦煌的壁畫、靈巖寺的巨佛一樣,是我為極為寶貴的文物,對研究隋唐時期的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大家看到千佛崖下最西側的這一洞窟就是〔龍泉洞〕。水深3米,面積約20平方米。洞內刻有20余尊佛像。也許大家會問為什么叫龍泉洞呢?因為此洞山風吹來洞口發(fā)出的聲音猶如龍吼,故得此名。乾隆的御碑上寫的其下有“空洞”就是指龍泉洞。洞中的泉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山上的滲水經石縫過濾后滴下來的。此洞水清見底,冷氣森森,每當夜深人靜時,便可聽到滴水的聲音,如同珠落玉盤,咚咚作響,更襯托了寺院的幽靜,當年僧人們就吃這里的水,所以有人稱之為“神水”。明代詩人劉敕曾在詩中寫到:“洞中多法水,為客洗煩愁”?,F在人們閑暇游山飲之,頗有成仙之感。有些佛教信徒到此,總想喝上一口來清心消愁。

龍泉洞的東側是〔極樂洞〕。洞內有20多尊佛像,是千佛山保留完整的一組。它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修復洞口時發(fā)現的。洞中正面石壁上雕有三座高大的石佛,中間為阿彌陀佛,高3米,盤膝而坐,右為大勢至,左為觀世音,各高2.5米,三者合稱為“西方三圣”。阿彌陀佛是佛名,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所以這個洞叫做“極樂洞”。人們又稱阿彌陀佛為接引佛,他能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凈土”。大勢至是佛教的菩薩名,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觀音是左脅侍,大勢至戴的帽子是一個小佛像,觀音戴的是插柳枝的小花瓶。這些造像原雕刻均極精致,神態(tài)生動各異,經風雨千余年,有些剝蝕。特別是在“文革”期間,佛像頭部多遭擊損,1979年園林部門重加修整,極樂洞中的阿彌陀佛像是照原型重塑的。

再往東走是〔黔婁洞〕。是為紀念戰(zhàn)國時齊國的一個隱士黔婁。洞深數丈,轉三個彎后,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空洞,高約2米,正中原塑有黔婁坐像,后被破壞了?,F洞中有一石刻,記述著黔婁子隱居在此的傳奇故事。據史書記載,黔婁,春秋時人,是一個著名的隱士,一生安貧樂道,為人正直。相傳,他在這里鑿石為洞,隱居在此,終年不下山,并著書四篇,宣傳道家主張,魯恭王聽說他非常有才能,曾聘他做相國,齊威王每次打了敗仗,就來此向他請教。為了表示對黔婁恭敬,他在很遠的地方就下馬脫靴,徒步上山,黔婁傳授秘語,齊威王便轉敗為勝,嵌在洞口上方的石刻就是記載這個傳說的。黔婁家境貧窮,一生不慕富貴,清正廉潔,傳說他在死時衣不蔽體,蓋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小,蓋上頭又露著腳,曾子勸說,將被子斜著蓋就能蓋上了,但黔婁的妻子持著“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的道理,就這樣埋葬了他,所以后人對黔婁妻子的評價也是很高的,稱之為“嫁與黔婁百事乖”。

寺院東側這座雄偉壯觀的大殿就是〔大雄寶殿〕。殿內正中蓮花寶座上,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菩薩、羅漢侍立,分別塑有普賢、文殊菩薩和阿難、迦葉等十大弟子。塑像個個端莊大方,面容生動。

出西寺東門,可見清代山東巡撫丁寶禎的〔“十二屏風”碑刻〕,體雄渾遵勁,端莊凝重。丁寶禎,清朝時任山東巡撫(相當于省長),曾以殺了慈禧的大太監(jiān)安德海而聞名,也就是慈禧最寵愛的那個小安子而聞名。傳說他當時在山東為官,有一次上朝廷拜見皇帝,磕頭時不小心帽子掉在了地下,小安子過來,一腳給他踢走了,從此二人結下了一點私分。到后來,光緒皇帝非要殺掉小安子,慈禧下旨不讓殺,這時小安子已逃到泰安,光緒皇帝來了一道旨意,讓見到小安子就地殺了他,丁寶禎接旨后,立即派人把他抓,這時慈禧的懿旨也到了,他想慈禧肯定要赦免他,我干脆來個先斬后奏,殺了后再接旨,就這樣把小安子給殺掉了。這塊碑文已搞不清楚了。十年浩動劫中有人給泥上一層墻皮才幸免于難,保存下來。

在興國禪寺東門20余米處是〔歷山院〕,為紀念舜在歷山耕稼而建。沿著石階而上,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三開間的山門。門額上是清朝書法家農髯熙的手書大字“歷山”。進了山門是一座長方形的院落。這個院落和興國禪寺緊密相連,相互對峙,具有同等的韻味,可謂珠聯璧合。為了發(fā)掘大舜文化,所以將這上院落命名為“歷山院”。如果說興國禪寺為佛教之地,由于受大舜文化的影響,儒、道、佛三教先后影響這里,歷山院便成了三教合居的寺院,這在全國其它地方是不多見的。

〔魯班祠〕魯班,他是木工的祖師爺。這個祠堂約建于宋、元時期。魯班,姓公輸,名般(般與班同間),故稱魯班。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巧匠,相傳他發(fā)明了曲尺,吊線的墨斗,攻城的“云梯”等許多木工工具,后來人們把他神化,說他是一個白發(fā)老翁,常隱形于民眾之中,吸取智慧,總結經驗,然后再指導大家,當眾一旦認出他時,便騎著鶴飄然而去,后來歷代建筑工匠都拜他為“祖師”并立廟祭祀。

〔舜祠〕,是紀念上古時部落聰明首領虞舜的祠堂。在千佛山的所有建筑中,它的年代最久。據《水經注》記載:“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說明北魏時就已經有舜祠。

現在我們所在的亭子就是〔一覽亭〕,一覽亭始建于清代,現在看到的是于1979年重建的?!坝F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在這里,泉城美景盡收眼底,一覽無余。我們所說的齊煙九點,只有在此可以看得清楚。其中華山和鵲山最為突出。因過去濟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從這里看北邊一片碧水茫茫。華山就好像漂在水中的芙蓉花。正如古詩中描寫到“亭勢依山名未虛,齊州一覽信無余,百層樓閣千層樹,平展度郊繡不如”。

改革開放以來,千佛山旅游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先后建起了集我國敦煌、龍門、麥積、云岡四大石窟精華于一體的萬佛洞,以及十八羅漢、臥佛、大舜石圖園,還有20xx年9月竣工完成的占地25000平方米的“彌勒勝苑”和主像為30米高的銅制彌勒佛等景觀,豐富了佛文化和舜文化的內涵。被譽為“歷山飛虹”的客運索道,如架輕舟,倘佯于青山林海之間,上行可觀山景,下行可瞻市容。下面就讓我們乘索道下山。我們還可以體驗一下集新、奇、險、樂為一體的貼地飛行的奇能滑道的刺激與樂趣。(千佛山還建有魯班祠和舜祠,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們現在順著東盤路下山,今天的千佛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

好了,有關千佛山的主要景點就給大家講解到這里,今天大家辛苦了。如果我的講解有不當之處,請多諒解并請您提出寶貴意見。所謂“良時莫虛擲,好句須頻讀”,意思是說,好的游覽季節(jié)您不能錯過,同樣好的文章也要常讀,九月九,千佛山山會時希望大家能再來泉城,再登千佛山。

我衷心希望千佛山之旅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最后,我祝大家泉城之旅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