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游褒禪山記第四段心得體會和方法 游褒禪山記第三段作者的收獲(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5 04:42:19 頁碼:8
游褒禪山記第四段心得體會和方法 游褒禪山記第三段作者的收獲(2篇)
2023-01-05 04:42:19    小編:ZTFB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游褒禪山記第四段心得體會和方法一

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這是王安石在游山時的深感。實在令人嘆服。

②人生、治學,亦如游山。要成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險遠之地”,即便不達頂峰“極夫游之樂也”,“盡吾志”也可以無怨無悔矣。

③生命每個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只有那些“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人才能經(jīng)得起風雨人生、不懈進取,便有“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時候,讓生命之花長開不敗。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鄭板橋曾說過:“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斷巖間。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正是青松的高貴的品質(zhì)。

④立志堅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貢獻。達爾文22年寫成《物種起源》,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蘇武羈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為威脅所屈,不為利誘所動、堅持民族氣節(jié)、忠于祖國的愛國志士,最后“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蒲松齡屢試不第,便引詩自勵:“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嘈娜?,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最終便寫成《聊齋志異》,留名青史。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⑤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xiàn)。追溯以住歷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險遠之地”,“壯志難酬”之人也并不是沒有,“長使英雄淚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數(shù)。然而,“盡吾志者,可以無悔矣”。人生、治學,“路漫漫其修遠兮”,無論險也罷,難也罷。有志之人定將“上下而求索”而至險遠之地,便可無悔矣。譚嗣同一代烈士,從小便立志救亡圖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變法,最后也以失敗告終,而被捕于獄,題一詩于獄壁說:“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雖然,變法失敗了,但是,他甘愿為變法犧牲,希望以自己的鮮血報答皇上,警醒世人。

⑥有志者,有所成就,實為一大壯美。有志者,無所成就,亦為一大壯美?!氨M吾志者,可以無悔矣”。記得鄭板橋曾灑脫地說過:“科名不來,學問在我,原不可折本買賣”。

⑦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學,要時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態(tài)度,則可以無悔矣。

推薦游褒禪山記第四段心得體會和方法二

9月5日上午第三節(jié)課,市教研室專家來校聽課,我想從新課程的角度,用生成性的教學結(jié)構(gòu),運用問題發(fā)現(xiàn)法,來上好這節(jié)課。

我準備上的課文是一篇傳統(tǒng)名篇――《游褒禪山記》。我向來不喜歡做課,所以也沒有強調(diào)預(yù)習,只是早讀的時候要求他們讀了課文,并且放了朗誦錄音;我想同學們經(jīng)過早晨的讀,應(yīng)該對課文有一定的熟悉了,于是按照原來的思路滿懷信心地在第三節(jié)課走上了講臺。

先是按照慣常安排,徐益安同學講了一首詞,可是準備得不是很讓人滿意,既沒有抄寫到黑板上,也沒有用幻燈打出原詞,同時不能脫稿,同學們只是隱隱約約地聽到“為賦新詞強說愁”,大多都沒有聽清楚。我只有皺皺眉頭,怎么這樣呢,多少次強調(diào)要將詞句抄寫到黑板上,或者幻燈打出,可是他們怎么就是做不到呢?

開始講課了――

我的第一問題就是“請你談?wù)勀闼赖耐醢彩?。”教室一片靜默,沒有預(yù)想的熱鬧,后來連問多次后,黃恒才拿了一本參考書把王安石的生平念白的一遍,差強人意地對付了過去,可是這依然不是我問題中的“你所了解的王安石”呀,依然是從別人的文本中得出的結(jié)論。這讓我很吃驚,對王安石的了解是這樣的蒼白么?可是更讓我吃驚的還在后面呢!

看到同學們的為難,我只好把自己準備的資料用幻燈打出來,并簡單地講解了其中的一些詞句的意思。沒想到的是,講到“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中的“天”字時候,我隨口問了問“天”的意思,竟然無一人知道,這可是我在這個班不止十次地提到過的呀,但是事實是又是一片靜默,多方提示都無濟以事,偶爾幾個人說出自己的理解,都是風馬牛不相及,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心中已經(jīng)感覺到這場課是失敗了,最后還是陸萍怯怯地小聲說對了是“自然”,但在這個小小的問題上我認為我已經(jīng)是失敗的了。時間浪費了,下面重要的內(nèi)容就要被擠兌壓縮了。

我問的第二個問題是,你能背誦王安石的一部作品么?全班又是一片寂然,讓人心骨寒冷的寂然。同學們往日靈動的思緒似乎全部被凍結(jié)了,難道是有老師在聽課,怕出錯么?看起來又不像。我退而求其次,希望同學們能記得王安石的一句也好呀,可是結(jié)果依然令我失望,有一個同學說了兩句,“不畏浮云遮望眼,遠近高低各不同”;張冠李戴了,前一句是對的,后一句則是蘇軾的《《題廬山西林壁》了。這讓人哭笑不得。

就這樣磕磕絆絆地講下來,進入我這堂課的第三個步驟,就是把課文讀通,我以為學生有昨天晚上的預(yù)習和有一個早讀的時間朗讀,對這樣一篇文字并不很艱深的文章的讀通,應(yīng)該是沒有問題(事后了解,今天這個班有5節(jié)課有老師聽課,除語文外,其他老師都是強調(diào)又強調(diào)地做了詳盡的部署,同學們本來就重理輕文,所以就自然根本沒有看書預(yù)習了),哪知道讀得也是不能盡如人意。就幾個斷句有問題的句子和幾個讀錯的詞語稍微點撥之后,我就進入了這場課最重要的階段,“請同學們把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疑難問題,提出來供大家共同探討”,我感覺這樣做才能體現(xiàn)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教學精神。但結(jié)果依然讓我非常失望,在我不斷的啟發(fā)誘導(dǎo)下,也只是寥寥幾個人提出了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甚至有個別被點到了名字的同學站起來都不愿意,以至于吱唔以對,真的不知道這到底是什么原因。

40分鐘快過去了,下課鈴聲就要響起來了,可是同學們依然沒有任何哪怕是毫無價值的問題提出來。沒有問題提出,這種生成性的教學就不能順利進行下去,如果是平時,我當然會叫他們再看書,再個人體味、品讀課文,力爭讀懂而發(fā)現(xiàn)疑難,提出問題。但是這時候有專家聽課,不能一節(jié)課什么都不解決,光看書吧,后面講得再精彩這堂課還是失敗的了。于是,我不能也不敢這么做了。就這樣在不斷的激勵學生提問的過程中下課鈴聲響了,我環(huán)視整個教室,能夠按要求寫出問題的寥寥無幾,因此我只能最后要求他們課后把問題收集起來交我,下節(jié)課再來辯難析疑了。

走出教室,我感覺極度失望。這堂本以為可以上得很好的生成式結(jié)構(gòu)的教學課是徹底失敗了。不用聽課的專家說,我心里已經(jīng)知道結(jié)果就是這樣的。聽了專家的點評,我對這堂課徹底失敗的原因更加明晰:

一是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本以為學生基礎(chǔ)差,但總會提問題吧,水平低的就提低水平的問題,淺顯的問題呀;哪里料想得到,這個生物班學生的基礎(chǔ)水平之差已經(jīng)超出了我所有的想象了,尤其是文學常識、古詩詞識記,今后需要惡補了。

二是同學們對這種自主式課堂教學方式還很不適應(yīng),師生始終有隔;加上前面已經(jīng)上了二堂有專家聽課的課,大家進入了思維疲勞階段,所以參與學習的熱情大減。

三是本人對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課程精神理解還不夠,尤其是在具體教學中的貫徹實施上還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應(yīng)該是在教師充分引導(dǎo)下的自主,還是學生在教師引導(dǎo)下解決了基本的文本閱讀問題后的自主?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層次的,應(yīng)該根據(jù)教學對象的不同,采取適當?shù)牟襟E,確立難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標準來安排教學步驟,達成教學目的。

四是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夠,這有待于以后的培養(yǎng)。學生對自主角色的認同感還待于實踐的磨礪才能明晰。

五是機械的理解新課程理論,尤其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缺乏實踐的磨練。理論的灰色情調(diào)再次露出了他荒謬的悖論色彩,相信學生是主體確實是不錯的,但是一個做慣了奴隸的人陡然讓他做一回主人,當然會無所適從,甚至會鬧出許多笑話來的。老師本領(lǐng)再高,面對一班只是知道抱著手臂、豎起耳朵聽的學生,要將新理念貫徹下去,真是神話呀。本應(yīng)該由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自己把這權(quán)力拋去了,就是不提問題;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習慣。從小學到現(xiàn)在,當奴隸已經(jīng)當成了習慣,要讓他們徹底改變這種習慣,多么艱難呀。

這需要一個較長時期的適應(yīng),還要迅速改變教學只是應(yīng)付各類排名考試的現(xiàn)實狀況,才可能改變這種局面。把課堂交給學生,我是操之過急了!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