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 詩詞活動感受(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3 06:52:47 頁碼:13
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 詩詞活動感受(九篇)
2023-01-13 06:52:47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一

①課前查詢知詩人。

②介紹背景解詩題。

③質疑討論明詩意。

④想像誦讀悟詩情。

⑤遷移應用背詩文。

許多老師都了然于胸,但是操作起來,并不是很輕松,特別是第四步悟詩情入詩境,總覺得怎么做都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步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去。因此,最后落得個讀古詩認生字,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將詩歌的內容說一說,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許多問題的:

現在的孩子,在小學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唐詩,唐詩中的名篇總有部分是耳熟能詳的,加上我們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背誦《小學生經典誦讀》這一套書,所以入選我們課文的詩歌90%學生已經提前背誦過的。那么朗讀、背誦這一關就可以省去許多時間。省出來的時間干什么呢?需要我們老師去思考。

學古詩與學現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但是古詩為何歷經千余年仍然令人傳誦難忘呢?這與古詩的語言精練、畫面豐富,用詞準確、內涵博大、意境深遠,讀時朗朗上口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老師不能通過一首首古詩讓學生逐漸步入古詩的大門,窺取個中的奧秘,不能不說是件憾事。

怎么才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呢?

細到什么程度,學生有多少人多讀會背這首詩,有多少人已經能認讀詩中的每一個生字。這樣,課前的檢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老師的任務是教學生不懂的不會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學生根本就不會注意到的知識內容方法。像我這個星期教的《望廬山瀑布》與《絕句》這兩首古詩,班級里除了新來的陳浩及個別去年經典誦讀不過關的同學不會背之外,其余的學生都會背誦。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重點放在“廬與爐”兩個生字上,這兩個生字如果不能讓學生了解其中的來歷與不同,學生是很容易混淆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看“草廬”的圖片,簡說“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廬”就是古代簡易的房子,可能是貧困人或隱士居住的,也可能是供過路人休憩的?!皬V”就是為大家遮風擋雨。這樣學生從圖從來歷從字形上對“廬”字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再教“爐”字就相對簡單許多,詩歌中有“香爐”一詞,問他“香爐”是怎樣的?再問“爐”為什么是“火字旁”,爾后進行擴詞,這樣學生能從字形字義上較好地區(qū)分這兩個音近字。

iea閱讀測試時把閱讀能力分成四個層面:

第一層,關注并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

第二層,直接推論;

第三層,解釋并整合觀點和信息;

第四層,檢視并評價內容、語言和文本的要點。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二

1.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

1.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1.同學們已經學了很多古詩,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2.同學們背誦的這些古詩,有的描寫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等,而今天我們學的這兩首古詩卻取材于民間神話傳說。

3.板書課題,理解乞巧。

a.認讀乞,組詞:乞求、乞丐等。

b.聯(lián)系課后資料袋理解乞巧。

1.自由朗讀,讀正確、讀流利這首詩。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認讀、組詞,與宵區(qū)別。(留給學生自己發(fā)現,為《語文園地八》中的我的發(fā)現留下伏筆)

4.嘗試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味。

1.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合作,根據課后資料袋和牛郎織女的故事來理解詩意。

3.全班交流,吟誦詩句。

1.教師激趣:一個節(jié)日中蘊含著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一首詩又取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了解了神話故事,又學習了這首古詩,收獲一定不少,現在我們分成兩組,進行一個比賽,一組看掛圖講牛郎織女的故事,一組配樂背誦古詩,看誰故事講得好,古詩背得棒?!踅虒W設計

2.小組練習。

3.進行比賽。

1.自主識字,仔細觀察怎樣寫好字。

2.教師范寫乞、霄,學生練寫。

閱讀《寒食》《元日》《清明》等以節(jié)日為題的古詩。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學生講關于嫦娥的故事。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感悟詩。

a.可理解字詞來理解詩句。

b.聯(lián)系收集的資料和同步閱讀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來理解。

c.可小組合作,也可獨立自悟。

4.有感情朗讀詩。

a.生練讀。

b.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1.練習背誦。

2.組內比賽。

3.各組隨機抽查比賽。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教師范寫屏。

同學們,如果說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飛天的夢想,如今,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已實現了這個夢想。假如你乘坐飛船登上月球,見到廣寒宮、嫦娥,見到環(huán)形山等等,又會演繹出怎樣的富有現代特征的神話故事呢?請用廣寒宮、嫦娥、神舟5號飛船、運動會等詞語編寫一個想象故事。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三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古詩詞對學生思想情感具有熏陶感染作用。

但是古詩詞的誦讀教學不容樂觀,在平時的考試默寫題中就能體現,丟分嚴重,學生苦于奔命的記背,忘了再背,背了再忘。每個初三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在如此緊張的復習中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古詩詞的復習上,學生提起來就頭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生避而遠之,毫無興趣,談何繼承和發(fā)揚?

我們提倡高效快樂的語文課堂,或許我們只注重一節(jié)課的教學,只注重一個學期教學任務的關聯(lián)。假如把初中三年的所有語文課當做一節(jié)語文課,每一天的語文課只是極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假如我們把初中所有的古詩詞當成一大首詩來背誦,平時的每一首詩就好比一個字節(jié)。我問過學生一個問題:《論語十二章》初三中考要考,初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后,不看不管不問,800天以后中考復習時,是否記得。學生肯定的回答:記不得。我又問:初一上學期《觀滄?!烦跞乜?,直到初三下學期中考復習時再來記背,記得否?記不住。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何為精準?精準早讀到底要決解什么問題?能不能構想一個宏大的語文關,構想一堂超級高效快樂的大語文課堂?

關注學生體驗,關注學生感受,從學生認知、興趣出發(fā),真正讓學生做為語文學習的主人,關注學生身心發(fā)展,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科學的指導教學。注重知識的積累,注重初中各學期知識的聯(lián)系和有機整合,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這些是我最大的教育理想。

據于以上原因,結合本次工作坊"精準早讀"這個主題,我從自身實際教學中深思反省。嘗試做一些誦讀古詩詞的探究,希望以此改善一點點學生古詩詞誦讀的現狀,希望能夠激發(fā)學生誦讀古詩詞的興趣,把握古詩詞誦讀的方法,讓"精準早讀"精準早讀插上理想的翅膀,讓學生記住的東西能保持更長遠,是我這堂課生命的歸宿。

教學目標我按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設計如下:能背誦并用楷書默寫(知識與能力);運用合理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高效記憶古詩(過程與方法);能調動原有的古詩詞儲備,積累詩文,增強古文背誦信心(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我認為這三個目標的設置定位是比較準確的比較樸實的,因為這僅僅是古詩詞誦讀的目標而不是古詩賞析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中,讓學生用楷書默寫其實考慮到現在好多學生書寫不過關、質量差,說到底還是融入傳統(tǒng)文化教育,原本我想在課堂上用毛筆現場楷書書寫一首給學生看,考慮時間關系省去了了這一步。

本節(jié)課的重點目標是讓學生運用合理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高效記憶古詩,在原來的設計中,我是想讓學生感知不同的誦讀法:韻腳法、理解記憶法、情景想象法、誦讀記憶法、分析記憶法、對仗記憶法、歌曲串唱記憶法、反復朗讀加嘗試背誦法。但在實際教學中,時間緊,考慮到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悟如何去精準誦讀古詩詞,做了取舍,僅僅展示了后兩種。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設置實際上是對這堂課的一個延生,說到底它跟這堂課的內容關系不大,但我認為,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是會整合的,更何況語文就是整合性較強的課程,讓學生能調動原有的古詩積累形成整體,此處主要指的是:相同意象、相同主題和相同作者的詩詞形成整體。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欲,培養(yǎng)學生自主記憶古詩的意識很重要,所以我想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樂意接受的方式讓學生漸漸喜歡上古詩詞,我的方法是用流行歌串場的方式,學生現在的心理特點是喜歡???、喜歡另類、喜歡追星……所以用這種比較"潮"的方式去唱,在不同的班級我做過調查,學生比較喜歡,我實踐下來效果相當良好。記得牢,便于課外復習,隨時隨地哼唱起來就把古詩復習了,決解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

我這堂課的教學內容分兩層,一層是通過我總結的精準誦讀古詩詞的口訣來引領學生背誦《竹里館》《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晚春》這四首古詩,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節(jié)奏、整體感知詩意和感情的基礎上通過高效的方法識記、理解記憶、拓展記憶古詩,讓學生知道學古詩不僅是為了考試,還可以修養(yǎng)身心,提升境界。

另一層,就是通過四首古詩的誦讀的步驟和過程讓學生領悟我總結的精準誦讀古詩詞的口訣:火眼金睛音和形,讀通詩詞有韻味;整體感知意和情,各顯神通憶比拼;理解默寫來鞏固,積累拓展再延伸;課外復習抗遺忘,古詩從此記心上。讓學生知道,背誦古詩是講方法的,講過程的,是講技巧的,是有方法指導的,是講層次和梯度的。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不是背完就放之大江讓之東流不管不問的。要讓其和原來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形成整合,從而抗拒遺忘。遺忘是很正常的,要在課外及時復習,按時復習,循環(huán)復習,真正讓古詩記在心里,進而繼承和發(fā)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教學目標達成的重要途徑。教學環(huán)節(jié)分為三部分:導入新課,誦讀四首古詩詞并感知方法,增強古詩誦讀信心提升感情。

在實際教學中,感覺課前準備和導入新課學生是比較接受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課前白板播放我教班級學生唱歌記古詩詞的視頻并和學生談話,導入中展示馬龍汶河邊的柳樹,并手拿《唐詩三百首》,創(chuàng)設情景誦讀賀知章的《詠柳》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明白有詩歌生活就有詩意。

誦讀四首古詩詞這一環(huán)節(jié),按照我整理的誦讀古詩詞的口訣分布展開,但是因為我所設置的教學目標過大,太在乎一堂課的延展性,所以到后來和"精準早讀"的主題相背離,此時我才知道,教學目標就是一堂課的指南針,課的好壞大部分取決于次。如果我的教學目標只設計一個知識與能力目標,這節(jié)課單就是組織學生多種形式的讀,讓其背誦的話,我可以上一堂漂亮的早讀課,但我又于心不甘,我想我不僅要教學生語文,更要通過語文去教人。好多專家和同仁都發(fā)覺我把早讀課上成正課,我非常接受專家的批評和指正。因為我想:語文課就是語文教師的人生,人生語文,語文人生。課就是我的生命,它承載了我對語文對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很多感情,通過這堂課我想讓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略有感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或許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真正打通學生學習語文的"任督二脈",讓他有興趣有熱情去學習,他才可能變成語文高手。所以在課堂尾聲之時引出雷海為的事例去增強學生熱愛古詩詞的熱情,這寄托了我很大的期望和期待。

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因素沒有把握好,學生不熟悉,自己儀態(tài)太過威嚴,時間把握不好,所以好多環(huán)節(jié)都流于形式,這節(jié)課的重點應該在讀上下工夫,多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記憶的成果,原本的多種形式的背誦和當堂課的默寫都變成了趕場,重點未突出出來,表面看起來很熱鬧的課,漏洞百出,羞愧不已。

在這堂課中,我設計的初衷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下自主學習,但實際上下來,我太注重了自己的教,讓學生禁錮在我設計好的線路和教學流程之中,束縛了其自主性,上下課來所以我感覺非常心慌和不安。這也是以后我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就如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王榮生教授提倡的,教師應多考慮教學內容,而不僅僅是教學方法。

王崧舟老師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得有三味:語文味、人情味、書卷味。具體說來,語文味表現為"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這里的人情味有三層意味:一是指語文課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機械刻板的語文課注定不受學生的歡迎,不受學生歡迎的課能稱為好課嗎?二是指語文課要注重情感熏陶、價值引領,否則,語文課就會犯上"喪魂落魄癥",淪為"空心課".三是指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充滿人文關懷,對學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賞識其個性、激勵其潛能,真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王崧舟老師還說,有"書卷味"的語文課,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內含豐富的文化底蘊;有"書卷味"的語文,儒雅、從容、含蓄、純正;有"書卷味"的語文,常常靈氣勃發(fā)、靈光閃現,或在教學設計上別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獨具慧眼,或在課堂操作上另辟蹊徑??傊?書卷味"的語文課是大有嚼頭的語文課。或許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都可以以此為鏡來正視我們的語文課堂。

反思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真實的課堂情景問題。當然,反思本身不能直接解決課堂問題,但是,通過反思可以為解決課堂問題指明方向、揚長避短。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四

1、會寫本課“絡、錘”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竹石》。

3、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托物言志。

1、理解詩歌所表達詩人的志向。

2、感受古詩的韻律美以及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3課時

(分組準備)搜集邊塞詩歌、鄭板橋字畫、于謙事跡。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親愛的同學們,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那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自古以來,多少和他一樣的愛國將士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怕犧牲、鐵骨錚錚的民族氣節(jié)讓我們肅然起敬。李賀、于謙、鄭燮就是其中的幾位,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詩歌走近他們的內心世界!(板書:古詩三首)。

二、初讀古詩,了解大意。

1、輕聲讀詩歌,掃清生字障礙。

請同學們輕聲朗讀三首詩歌,注意平翹舌“錘”“鑿”的讀音;注意多音字“燕”“勁”的讀音。

2、借助工具書、注釋理解詞語在詩歌中的意思。

(4)指導朗讀。

因為這是一首五言詩,所以節(jié)奏應為二三停頓。節(jié)奏緩慢,體現出清冷而且悲涼的情感。

(5)生試說后總結。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6)出示“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同學們細細品讀這兩句詩,采用你喜歡感悟古詩的方法和同桌之間討論這兩句詩的意思。

(7)總結詩意。

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8)指導朗讀。

①這是一匹怎樣的馬?通過哪個詞看出來的?

(駿馬。)

(“快走”暗示出駿馬輕快矯健的風姿。)

②這匹馬真的受到重用了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沒有,“何當”,這是作者的希望。)

表達了詩人什么志向?

(期盼這樣的駿馬早日馳騁沙場,同時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華,不僅只當九品小官,建功立業(yè)。)

因此在朗讀這兩句要充滿憂慮、感慨之情。

(9)總結結構。

讓我們再次回顧全詩,上下兩部分,兩兩相對,前兩句是在寫什么?后兩句又是在寫什么呢?

(上兩句寫景,下兩句抒情)(板書)

(10)誦讀全詩。

最后讓我們再次懷著對李賀才華的欽佩,對其命運的哀嘆,齊讀這首詩。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五

古詩的教學尤其要注重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與文本進行自由、充分的對話,在閱讀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驗,再現詩中情境,體會詩人情感。

王維的《鳥鳴澗》和白居易的《暮江吟》?!而B鳴澗》描寫詩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靜謐意境?!赌航鳌吩娙诉x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后兩句寫新月東升的夜景。

1、理解《鳥鳴澗》和《暮江吟》兩首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鳥鳴澗》和《暮江吟》兩首古詩。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嘗試背誦古詩。

3、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乙呀浉惺艿酵瑢W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板書:殘陽;為什么不說“照”而用“鋪”呢;瑟瑟可憐——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嗎?這么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么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呈現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碧色。你們看?。ㄑ菔菊n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贊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1-2句)邀請學生來讀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么美的夜景??!為什么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詩句暢所欲言)

(板書:江邊殘陽月夜美)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學習了這首詩,你會有更多的了解。學習這首詩之前,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采用怎樣的方法學習《暮江吟》的?(板書:讀通——讀懂——想象——背誦)

我們一起總結了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就按照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鳥鳴澗》,待會兒我們進行“古詩挑戰(zhàn)賽”。

總結我們學習的古詩學習的方法步驟

1、讀熟練

2、猜意思

3、提疑問

4、背熟練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學習與鞏固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六

《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熟讀的基礎上知道:在陽光的照射下,廬山的香爐峰升起紫色的云霧。一條白練似的瀑布從青翠的山壁間跌落下來,好像一條大河掛在山前。那長長的瀑布飛快地直往下瀉,真讓人以為那是銀河從九重天外落了下來。多么壯觀的景象啊!詩人李白運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后,將目標設定為: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為難點。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課前我先讓學生看有關廬山風景的視頻,再通過談話引導學生知道我們的大詩人李白也去過廬山,看到了這么美的風景,而且還把他看到的寫成了一首詩,詩名就叫《望廬山瀑布》。

二、讀誦課文

1、了解李白,先生講,再幫忙補充。

2、了解李白的其它古詩。

3、掃清障礙,主要解決生字。學生小組間互相幫助學習,然后檢查個別字朗讀,并通過為生字找朋友讓學生鞏固生字。這首古詩里生字比較簡單,學生學起來比較輕松。

4、理解古詩

首先讓學生讀,讀通讀準古詩。接著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李白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梢酝ㄟ^給個別組詞理解字義,比如照就可以組為照射;學生理解香爐是指香爐峰, “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張的方法,“銀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美。之后又讓學生讀,有感情的讀,讀出廬山瀑布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熟讀的基礎上成誦。

三、總結

反思:古詩學生比較難理解,于是我就借助多媒體進行《望廬山瀑布》的教學。上完課后,感想頗多:

1、材料的充分準備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

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提前一周開始通過各種方法收集資料。瀑布圖片網上很多,但是能準確切題、合乎心意的卻甚少。從關鍵字“望廬山瀑布”到“瀑布”,從自己認真查找資料到求助朋友,所有能尋求幫助的途徑都用上了。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瀏覽的圖片就有幾百張。最后才在這幾百張中選取了8張。視頻資料也是如此。廬山瀑布的視頻有很多,但是我要求的視頻資料是——既要表現出廬山瀑布的氣勢恢宏,又要有能震撼人心的瀑布聲。尋找資料的過程無疑是艱辛的,但艱辛過后的收獲卻讓我感覺一次比一次甜蜜,一次比一次興奮。

2、有效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鍵。

對于所有課來說,有效的教學設計是關鍵。剛開始的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有些急于求成。在試講時我利用多媒體上的課,幾位聽課老師給我提了很多寶貴意見,再就是在理解詩意上引導的還不夠透徹,我發(fā)現自己不應該讓教學來體現多媒體的功用,而應該讓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所以我在教學的重心不應該在多媒體上,而應該在教學的有效性上。認識到這一點后,我又調整和修改了自己的教學設計。

3、我在講授《望廬山瀑布》一詩時,導入部分先是使用了多媒體來介紹廬山的風景,接著播放廬山瀑布的視頻錄像,讓學生對廬山瀑布有一個直觀印象,并使學生心靈得到震撼。在古詩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讀—理解—讀—誦”這4個步驟學習課文。在第一個讀中,學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決了生字,還給生字找了一些課外的朋友。低年級古詩教學重在入情入境地計,而要讀得入情入境,只能從圖片、錄像上感受,或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老師的情境語言中讀。我也尋找了大量的資源引導學生讀,《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的名句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guī)е⒆觽兛戳苏n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讓他們感受到了“飛流直下”的感覺、領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個別學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銀河落下來了”。 但是最終還是沒能達到預設的效果,反思自己,發(fā)現:只有放慢語速,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領略作者當時的心情,讀起古詩來才會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課文中,教師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向導,有了教師正確的指引,學生的思維大門就會打開,一切看似疑難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七

《元日》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首詩,作者王安石在詩中通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春節(jié)的歡快情景和萬象更新的情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詩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這首詩就是通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融,洋溢著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教材在出示古詩的同時,還精心繪制了一幅人們歡快過年的圖畫。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就會被圖畫中的熱鬧場景所吸引。四年級學生仍舊對顯性的畫面比較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在讀詩時會將詩中的畫面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理解,從而能夠感受到詩中洋溢著的歡快氣氛,也能夠體會一系列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背后蘊含著人們對幸福美好來的期盼之情。而對于王安石的執(zhí)政理想,四年級的學生是無法理解的?;谝陨蠈滩暮蛯W情的分析,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制定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過年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讀課文,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在交流中學習古詩,并以讀悟情。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自學古詩的能力。

其中教學目標2是本課重點,教學目標1、3是難點。

本課的教學1課時完成,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課件及寫有古詩的小黑板。

下面我就說一下本課的設計思路。

在新基礎的背景下,課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走進詩的天地呢?我嘗試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在教學中用多層次的吟誦、多層次的問、拎出一條主線等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并收集其他詩句,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古詩文校本課程的大背景,讓學生課上品析、課后創(chuàng)作,從中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yǎng)。整堂課以問為針,以讀為線,力求創(chuàng)建語感共生的課堂,詩意的課堂。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我們將通過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學習。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調先有情”,要讓學生走進詩的情境,就要調動他的生活體驗,喚醒他的情感積累。為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再過一個多月 ,我們將迎來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知道是什么節(jié)嗎?春節(jié)到啦,過年啦!哦,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為什么這么開心呀?”緊接著,學生就會說到在春節(jié)里令自己開心的事情,而這些快樂的事是由過年時那豐富多彩的習俗帶來的。老師在評價時也要運用多種方式營造快樂的氛圍,令學生感受到春節(jié)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如讓學生模擬爆竹聲、引導學生想象使用壓歲錢的情景等。這里,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氛圍中聊出春節(jié)的特色,春節(jié)的氣氛,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習情趣,又能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做好心理鋪墊。隨后揭示課題,

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初讀有“韻”

古詩的特點之一就是它轉承合轍的韻律,遵循這一文體的特點,我首先讓學生帶著字音、節(jié)奏兩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圓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讀古詩,接著在反饋時注意運用激勵性評價和劃分節(jié)奏符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并落實這兩個層次的朗讀要求,扎扎實實讀好詩。由“字正腔圓”到“有板有眼”的初讀要求使學生明白詩所特有的節(jié)奏魅力,并掌握了讀出韻味的基本方法——劃分停頓符號。經過四年古詩文大環(huán)境的熏陶,大多數學生都明白讀詩僅字正腔圓板有眼是不夠的,還要讀得有感情,這就向學生提出了朗讀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接著就進入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三)巧問促“悟”

首先讓學生輕聲地讀這首詩,讀的時候結合插圖和有關注釋,想想這首詩大概在講什么意思?并試著說一說詩的意思。在讀和想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看注釋、看插圖,是對他們運用資料自學古詩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理解詩意、感悟情境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一直是學生的弱項,有些學生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因此,隨后在交流古詩意思的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而是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第一問:“在這一歲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換了?”并要求學生用“在一歲之首的元日,——換成了——”的句式說一說。學生很自然地會說到舊符換成了新桃、寒風換成了春風、舊歲換成了新年這些辭舊迎新的景象,接著引導學生快說辭舊迎新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帶著那樣的心情齊讀《元日》,通過這第一問完成了感悟性朗讀上的第一次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當學生交流到寒風換成了春風時,要引導學生理解“曈曈日”,可以這樣問學生:“春風吹拂在我上暖洋洋的,你從詩中的哪里還可以感受到這股暖意呢?”學生接著便會提到“曈曈日”的意思,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之一。

第二問:“冬盡春來,萬物更新,人們心中都充滿著辭舊迎新的喜悅,那么人們又是用什么方式來辭舊迎新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他們很快就會說到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方式。這時陡然一轉,以一個追問“咦,人們怎么都選擇這些方式來辭舊迎新呢?”激發(fā)學生再次運用注釋、探索文本的熱情。學生便會發(fā)現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春節(jié)習俗中所傳達出的人們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緊接著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人們還會期盼些什么呢?”在想象說話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說話注意完整性的同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亮點(如用得好的四字詞語)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的說話逐步有質量上的提升。隨后引導學生讀出企盼、讀出祝愿就水到渠成了。通過第二問又進行了朗讀的第二次提升。

最后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傾聽、想象,并結合整首詩說一說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仿佛處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通過這最后一問引導學生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在前面兩個問題的鋪墊下,學生說的難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帶著感情說。隨后就分別從把祝福送給詩中的人們,送給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及自己和送給全世界的人這三個角度朗讀《元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通過有層次的問吸引學生注意力,適當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讓他們很自然地進入詩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以問串起一條主線,打破了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增強了討論交流的有效性;讓學生依靠想象走進詩境,增強了體驗的有效性。一首《元日》,僅僅是學習春節(jié)詩篇的開始,這就進入了第四個環(huán)節(jié)。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繪春節(jié)場景的其他詩句(3句),要求學生按照初讀《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讀這些詩句,讀到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再交流從這些詩句中分別可以看到怎樣的情景??梢宰寣W生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隨后引導學生課后也試著寫一寫關于過年的詩句或詩篇。拓展閱讀讓學生觸類旁通,感悟更深,課后讓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使學生“我口寫我心”,寫出積累的情感體驗,萌發(fā)一種我是“詩國人”的自豪感!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八

選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第五單元所選的古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驅懢埃驙钗?,或表現親朋情誼,無不浸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燦爛的古典文化,現在提倡國學,古典詩詞是國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老師有一個責任就是傳承好古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這是我們的責任。古典詩詞,詞語凝練,意境深邃,韻律優(yōu)美,我們的母語教學,不能忘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詩歌文化。

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我認為安排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課,是很有必要的。它體現了時代的需要,體現了新課改的需要。

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學生繪畫,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

教法:體驗法,鼓勵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學法: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讓學生準備背下來,小學課本中所有的古詩詞,和初一初二所有學過的古詩。當然可以有課外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

(2)了解古詩詞有關知識,

(3)積累古詩詞,學生爭取多背一些古典詩詞;

(4)學會誦讀古詩詞。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這次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讓學生們積極的主動參與,培養(yǎng)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勞動的艱辛與創(chuàng)造成果的喜悅。

重點、難點:學生要多積累一些古詩詞,對古詩的感悟理解。

我們學生對古典詩詞積累的不太多,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tài);好多同學能背下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鑒賞的多??傮w來看,學生對古詩的學習,不是很愛。

1、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5、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中的要求: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1、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了解中華詩詞,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歷史;欣賞中華詩詞,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燦爛。

2、通過這次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領略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造風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

推薦讀古詩文的活動心得體會實用九

古詩兩首《池上》是小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全詩以活潑樸實的白描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采白蓮”的鄉(xiāng)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設計理念:語文課標前言就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需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薄罢Z文課程應該是開放的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彼栽谠O計該環(huán)節(jié)時,我根據學生基礎情況和年齡特點與課文的難易程度來進行如下設計。

由于近一年時間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三方面的語文學習能力即:

一、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重點留預習內容。讓他們通過長期的預習課文內容來并進行批注等的方法,使他們到課上學習時能得心應手,也能夠由此形成一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合作探究能力。課前的預習是淺層次上的讀懂課文,上課再梳理文章必然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矛盾就會產生火花,而火花就必定會引發(fā)思考,所以就會深層理解文章,而合作探究正是為達到讓他們交流彼此學習經驗,體驗自我學習的成功感和博采眾家所長的目的'而進行的。

三、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亂筆頭,天天說不如日日記來得更有效果。對于藝術而言,很多時候靈感轉瞬即逝,學生學習也是如此,在學習過程中思考的靈感與疑惑也是轉眼間就不見,只有抓住這靈感與疑惑就能走近答案的邊緣。這也是自我學習成功感的體驗。三者緊密相聯(lián),可以順向相生,行成良性循環(huán),也可以逆向相克,造成惡性阻力。我班學生由于進行了一定的訓練,所以基本上可以做到以上三點。

本篇古詩,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子撐船偷采白蓮蓬的情景,學生真實的生活經歷與此類似,所以更容易找到學習的切入點。文章淺顯易懂,又配以插圖,所以極易被學生理解。學生在此詩之前已經有了學習詩詞的經驗和方法,所以利用此詩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輕松的感受到古詩并不是生澀難懂的,只要方法得當,完全可以領略到詩境我悠遠與綿長。﹙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培養(yǎng)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

2、學會結合圖畫理解詩文內容。

3、根據詩中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xiāng)村孩子的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3.培養(yǎng)一定的詩詞學習方法。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讀書指導法,觀察法,啟發(fā)式教學法討論法等。

2、學法: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同學們,你們小時候都做過那些有意思的事交流一下吧!

2、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偉大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的頑童在做些什么吧。﹙板書課題﹚《池上》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4、課題質疑:看到《池上》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如:池上是什么池?什么人在池上?池上都有些什么?為什么要來到池上?)﹙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學。

要求:自學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合作探究2.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摩詩意。

說一說——用自己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2、巡視指導。

二、交流反饋

(1)讀詩解詞。(指名讓學生讀詩并讓學生找到每一句中重點的詞,并進行解答。)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撐,說明很用力,孩子小,胖乎乎的表情動作多可愛。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偷:偷偷

采:摘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須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2)懂詩句。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理解的詩句,一人一句,可以質疑,可以補充。

(在這一部分當中應該注意“偷”字的理解,“白蓮”是蓮花還是蓮蓬,通過產生的質疑讓學生體會到圖文結合的重要性。)(3)指導朗讀,重點體會“撐、偷、藏、開”等字應該讀出淘氣、可愛、質樸、天真的意味來。

同桌讀、指名讀、賽讀、欣賞學習讀好的學生的優(yōu)點。找出自己的不足。(掌握學生讀的程度,以能完成感受到小孩子的天真可愛為完成任務。)

(4)明大意。完整地說一說詩的大意。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學習成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學生練說?;ハ嗾f,選說的好的說給大家聽

⑶教師引導指導說。

①“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等。

通過“撐、偷、藏、開”字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小孩子當時怎么撐的小艇,當時的表情、動作、心理等來詳細描畫詩外的形象,要俱體、

生動,語句優(yōu)美。如:小家伙用力地支著船篙,把勁兒都用上了,也走不快,胖乎乎的小臉上滿是汗水,弄得小臉都花了。

3、寫感受

試一試能不能把你眼前的這幅畫用手中的筆寫下來呢,把詩變成一篇小文章呢?

⑵交流評價寫提好的作品。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我以學生的自主、合作為主要形式,讓學生說的時既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又能拮取別人的想法中的優(yōu)點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在讀中產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闡述自己的見解。聽、說、讀、寫貫穿整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會聽會說還要下筆成文。

四、總結全詩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的感受。(學習方法、內容感受)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池上》,并默寫。

2、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