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 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怎么寫(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3 03:52:57 頁碼:7
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 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怎么寫(六篇)
2023-01-13 03:52:57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我們?nèi)绾尾拍軐懙靡黄獌?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一

1、學會前鼻韻母ɑn、en、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認清形讀準音,會讀它們的四聲,漢語拼音·識字·聽話說話21。

2、會讀韻母是ɑn、en、in的音節(jié)。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學會前鼻韻母ɑn、en、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認清形讀準音,會讀它們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已學過的復韻母。

2、用卡片“開火車”認讀整體認讀音節(jié)ye、yue。

二、教學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鼻韻母”,鼻韻母發(fā)音時氣流也是從鼻孔出來的。今天先學前鼻韻母。

在學習前鼻韻母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前鼻音記號“n”,在這里它已不是聲母“n”我們叫它前鼻韻母“n”,“n”發(fā)音時舌頭頂住上牙床,發(fā)鼻音。(示范、仿讀。)

1、教學前鼻韻母ɑn。

(1)看投影說話引出ɑn。

圖上畫著天安門,天安門的“安”就是復韻母ɑn。板書ɑn。

(2)教學ɑn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①教師范讀,領讀,注意口形的變化過程。盡量放慢些、明顯些。

②發(fā)音要領:先發(fā)ɑ,馬上用舌尖頂住上胯的`前部,使氣流從鼻孔出來。要念成一個音。

③教師領讀。

(3)四聲練習。

2、教學前鼻韻母en。

(1)看投影說話引出en。

圖上畫著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周恩來的“恩,,就是復韻母en。

(2)教學en的發(fā)音,認清字形。

①教en時,可以用左手掌表示上腭,右手掌表示舌頭,右手掌指尖向左手掌前部靠上,這就是發(fā)en音的動作,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漢語拼音·識字·聽話說話21》。叫學生把嘴張開一半,露出一點牙齒來,趕快把舌頭頂住上腭前部,就能正確發(fā)en了。

②教師領讀。

(3)四聲練習。

3、教學前鼻韻母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

(1)看圖引出yin和in。

圖上畫著一個學生在油印?!坝 钡牡谝宦暿乔氨琼嵞竔n。

誰能學著發(fā)ɑn、en的樣子,發(fā)in的音?

(2)學生試讀,師生共同正音。

(3)四聲練習。

yīn:聲音、音樂、因為、樹蔭、陰天。

yín:銀子。

yǐn:冷飲、引路、蚯蚓。

yìn:腳印。

三、鞏固練習。找朋友。

第二課時

會讀韻母是ɑn、en、in的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卡片:ɑn、en、in我們叫它什么韻母?他們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2、聽音,說出這是哪個韻母的第幾聲。

天安門的ān ? ? ? 光線暗的àn ? ? ? 恩情的ēn

摁電鈴的èn ? ? ? 銀白色的ín ? ? ? 飲水的ǐn

二、教學拼音。

1、看圖拼拼讀讀。

指導看課本上的圖:gāo shān(高山)、dǎ zhēn(打針)、sēn lín(森林)。

2、可用活動卡片,變換聲母,進行拼音練習。

sh、ɡ、f、b和ɑn相拼;zh、s、h、w和en相拼。

還可以板書前面部分,讓學生寫成音節(jié),并讀給大家聽。

如:l—ín—→( ? ?) ? ? ?x—īn—→( ? ?)

p—ǐn—→( ? ?) ? ? ?j—ìn—→( ? ?)

三、指導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

1、可做“開開門”游戲,分清ɑn、en、in。

2、用卡片認讀課本上的音節(jié)。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二

漢語橋作文

最近,湖南衛(wèi)視對《漢語橋》節(jié)目進行了直播。千千萬萬個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人們,歡聚在凝結著中外友誼的橋梁上,看著這么多生動陌生的面孔,說出我們最美麗的母語,我的心里蕩漾起了快樂的漣漪。

對于我們來說,漢語中的四音是再簡單不過的了,可是,就算是站在祖國的土地上,說著平常的語言,我們心里還是會緊張,害怕,或許也做不到大大方方地說一段流利的自我介紹。而在國外,那樣一個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里。沒有熟悉的漢語,沒有精美的刺繡,沒有俊逸的書法,沒有傳神的國畫,沒有精深的功夫,沒有婉轉(zhuǎn)的戲劇。沒有文化的熏陶,一個人是難真正了解并融入到這個國家的。而在我的面前,那么多成功者,他們能自豪地說著漢語,是要經(jīng)過怎樣的一番努力啊。

我說他們是成功者,因為他們有勇氣站在舞臺上,有勇氣說出異地的語言,有勇氣向我們展現(xiàn)他們對中國的.熱愛。這個時候,比賽也只是一個飄渺的形式,有這份勇氣,他們就已經(jīng)成功了。

我看到了勇敢的外國友人,更看到了中國與世界的和諧。

當年,清朝政府為了不讓自己國家的珍寶丟失,施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使中國不能與別的國家交流,揚長避短,而變得越來越落后。甚至不堪一擊。而如今,我們中國的領導人不僅去外國訪問交流,人們也開始逐漸地跨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進步。

不光是選手,我也感謝有《漢語橋》這個節(jié)目,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熱愛中國,讓我們的文化閃現(xiàn)著耀眼光芒。而更多的,是增加了和諧,有了世界人民的交流,也就不會有戰(zhàn)爭,我們是一家人,永遠幸福地生活著。

美麗的文字,一筆一畫像飛檐走壁的輕功,不同的語種,只要用心懂,一定會樂在其中。不同顏色的皮膚,有著同一樣的夢,一起牽著手,你友好的笑容,給我一路上感動。中國的漢語橋,傳承了幾千年的驕傲,新的曙光;世界的漢語橋,要和全世界一起加油,攜手微笑!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三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文字。漢字的數(shù)量很多,總數(shù)約6萬個,常用字約6000個。漢字有悠久的歷史。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漢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們已是很成熟、很發(fā)達的文字。據(jù)科學家推算,漢字的歷史有5000年左右。

漢字,就是記錄漢語的文字。它是我國各民族團結的紐帶,是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中華文化的瑰寶。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各地方言復雜,分歧很大,而漢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為不同地域間的交往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漢字適應漢語的特點,記錄和傳播了漢民族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chǎn)。今天,漢字在信息處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們可以在電腦、網(wǎng)絡上直接使用漢字處理和傳輸各種信息,從而顯示出它的強大的生命力。

漢字不同于英語、俄語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種形、音、義相結合的獨特的文字體系。也就是說,一個漢字不僅有一定的形體,有一定的讀音,還往往能直接體現(xiàn)一定的意義。因此,我們說漢字是一種意表文字(也有人稱意音文字)。

從字形上說,漢字是一種方塊文字,是通過橫、豎、撇、點、折等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從形體看,漢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

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經(jīng)過秦統(tǒng)一中國后,連續(xù)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jié)h字逐漸走向規(guī)范化。漢字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jīng)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傮w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而且本身就是一種燦爛的文化。但在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中,人們對中國文字傳統(tǒng)的寫法有所改造,產(chǎn)生了所謂的“現(xiàn)代字”,也就是錯別字,這種輕易的“改寫”,使得中國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韻味。平時,有很多人為了一時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簡寫;或是不會寫的,就用另一個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這樣就可能使原來的句意改變了。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四

(1)漢字的字體經(jīng)過了怎樣的演變?

(2)漢字的字義也經(jīng)過了怎樣的演變?

(3)漢字發(fā)展的基本過程是怎樣的?

(4)漢字的優(yōu)點和缺點。

我利用書籍、報刊、網(wǎng)絡、電視上的專家點評節(jié)目等渠道研究漢字的發(fā)展以及演變。

漢字從商朝開始發(fā)展,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草書、楷書、行書到我們此刻使用的簡體,一共經(jīng)過了3000多年的演變。

最早的漢字就是象形字,然后就到了指事、會意、假借、轉(zhuǎn)注還有形聲,每一個造字法的意義都十分不一樣。

漢字的特點

1.漢字跟音節(jié)、語素是相對應的。

2.漢語是沒有形態(tài)變化的語言,語法意義、語法關系主要經(jīng)過詞序和虛詞表示。

3.漢字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

4.漢字還有較強的超時空性。

漢字的優(yōu)缺點

漢字跟漢語相通,但由于漢語無法將同音字區(qū)分開,所以漢字的記錄就能夠做到這一點。不一樣的地區(qū)方言無法相互溝通,漢字還能夠給人們相互溝通的機會。但漢字數(shù)量太多,沒有統(tǒng)一的表音,難免會給人們帶來一些不便。

1.漢字字體的演變不僅僅體現(xiàn)出漢字的悠遠歷史,還令世人發(fā)現(xiàn)各個朝代的變遷和鼎盛。例如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的一種通用字體。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國出現(xiàn)了文字異體的局面。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以便他的統(tǒng)治,下令丞相李斯把不一樣的文字整理統(tǒng)一為小篆。

2.漢字字義的變化就更加大了,從一開始的象形字(即用線條來描繪事物的形狀)到如今的形聲(即字義用偏旁表示,讀音用同音字代替,再與偏旁合成字),處處體現(xiàn)出人類思維的提高。比起以前的象形字,形聲字更加好的把這個字的字義解釋出來,這何不是人類的一種巨大的提高?

3.如今的漢字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此刻還有很多異體字出此刻大街上,可是字典又沒有明確地標注這屬不屬于漢字??墒侵袊丝痰奶岣咴絹碓娇?,我相信在將來的一天,漢字的不足之處都會被修訂好!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五

這學期開學一個月了,漢語拼音的教學即將結束,下頭就漢語拼音教學做一點自我的反思:

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而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無不生活在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里。為此,教師竭力創(chuàng)設富有童趣的童話氛圍,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化了兒童學習拼音的濃厚的興趣,從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資料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忙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兒歌是兒童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淺顯易記,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學習23個聲母時,一些學生容易弄混淆,我利用兒童熟知的事物引導學生自我編成兒歌記憶。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在教授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可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fā)學生采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能夠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學生在邊看、邊說、邊比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兩組字母的記憶。兩個相近字母一目了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一年級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快,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好動、愛表現(xiàn)、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復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開火車、比一比、猜一猜、變魔術比賽等游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經(jīng)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拼音音節(jié)的拼讀進取性更高,學得簡便,學得扎實。

俗話說:教無定法。每個教師都有屬于自我的個性教學,只要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我想,我們都應當去大膽嘗試一下,在探索中求得質(zhì)的飛躍,為孩子們的未來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于漢語言文學課后心得體會及收獲六

大學課程教學已經(jīng)逐漸朝著有效教育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們都在試圖從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主體的講授式教學轉(zhuǎn)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教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理論課程雖然不是技術操作類的應用性課程,但是在教學中同樣可以設計出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實踐為主要方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其主要包含在自學教材和參考資料并完成習題中掌握知識、在擴展討論中學會思考、在寫作匯報中鍛煉綜合能力、在精心的設計和準備與扎實的實踐與考核中得到保障等等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如果做到實處,就能實現(xiàn)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有效化甚至高效化。

漢語言文學;理論課程;實踐教學;識記;應用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雖然不是技能應用型專業(yè),所開課程所學知識不是生產(chǎn)、操作類技術性課程與知識,但在具體的教學中總該本著學以致用的目的,讓學生在學到有什么是什么的時候,還能提高思考與運用的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也具有其自身的應用性[1],教學中本當重視其實踐效果。理論性課程的教學也只有加強其實踐的環(huán)節(jié),才能達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最佳效果。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到知識和能力,理論性課程的教學一要讓學生學到理論的內(nèi)容及其形成和發(fā)展,二要讓學生學會判斷這些理論是否合理正確并能論述其原委,三要讓學生能運用這些理論分析實際現(xiàn)象或進行實踐。理論性課程的教學的目標一解決的是學到知識的問題,目標二解決的是批判性思考的問題,目標三解決的是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的問題。三者當中,學到知識是基礎,學會思考是關鍵和核心,學會應用是目的。思考其實已經(jīng)介入應用的范疇,雖然是一種意識層次、精神層次的范疇,但它恰恰是理論性專業(yè)和課程本身的應用性所在。[1]理論的教學必以思考和應用為目的,只學到了有什么而不會判斷不會評價,當然就不會應用,不會思考不會應用的教學是沒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教學。探討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其實是探討通過實踐教學提高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的問題。因為只有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探索而實現(xiàn)的學習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所以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也就是探討如何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習中學到理論、學會思考、學會應用的問題。筆者試圖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自我學習、自我探索中掌握知識、學會思考、學會應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門課程的內(nèi)容包含哪些概念、哪些范疇,怎么產(chǎn)生的,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階段,每一發(fā)展階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的觀點、代表人物在該學科發(fā)展中處于什么地位……這些是學生學習該課程時必須掌握的知識,屬于識記的范圍。這部分內(nèi)容的最佳學習方法就是學生自學,并完成有針對性的練習。自學即自己學習教材、參考資料,完成習題,完成習題即自學完教材、參考資料后,自己做完每章節(jié)配套的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等,老師上課的時候再一一加以檢驗,由此達到學生在自學中掌握基本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與自學習慣的目的與效果。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基本上都是理論課程,文學史、文學理論、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寫作學等,無一不是基礎理論性課程。要說它們的應用性就只能是課程本身內(nèi)容的理解、批評、辨析和運用的應用性,不可能有如工科課程所對應的實踐性非常強的應用性。教學中的實踐教學即是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學習的實踐中獲得知識、鍛煉并習得能力。獲得知識往往是邊學邊完成習題的方式較為有效。比如文學史課程之中國古典文學史,中國古典文學的起源、分期、各期有些什么具體文體、各文體有哪些代表作家、各代表作家的特色和成就有哪些、各期文學的大體特點是什么、各期與各期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哪兒、各家與各家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在哪兒……[2]這些是學古典文學史這門課程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只有將這些牢牢地刻在腦子里,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同樣的,現(xiàn)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的學習也是如此。又如文學理論課程,中外文學理論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進程、各發(fā)展階段的主要內(nèi)容和特色、各發(fā)展階段的主要流派、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觀點、前后階段流派代表人物之間的繼承發(fā)展與革新創(chuàng)造等[3],是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必須掌握的最基本內(nèi)容,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性的知識和理論,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辨析和研究。又如寫作學中關于寫作主體的建構理論、寫作過程的思維理論、寫作行文的操作理論與策略理論以及文本規(guī)范理論等,是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必須掌握的基礎性知識與理論,只有把這些知識和理論深刻在腦子里,才能進一步思考、辨析理論的正確合理與否,才能進一步指導寫作實踐。再如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課程,關于漢語的語音、語法、句法、發(fā)展演變等方面的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最基本的知識與理論,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和理論,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辨析、研究,才能進行進一步的規(guī)范語言表達、寫作實踐。所有這些課程的基礎知識和理論的獲得都是讓學生在自學的實踐中學得最為有效。它需要教師在課前設計并下發(fā)給學生在預習自學時必須完成的習題,在預習自學中有針對性地掌握會的,存疑不會的,在課堂上老師的檢測、反饋中鞏固會的,解決不會的。

學生在自學教材和參考材料的時候,在自己完成習題的時候,總會碰上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因此需要學生在自學的時候把自己的疑問寫下來,到課上或網(wǎng)上教學互動平臺上向老師或同學提問,跟老師或同學或老師和同學一起討論。在自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即訓練了學生的思考、辨析、判斷能力。學生自學的時候把不懂和疑問寫下來,則又訓練了學生的辨析、思考和表達能力,要辨析清楚自己理解了的是什么才能思考清楚不理解的疑問的是什么問題,思考、辨析清楚了已經(jīng)理解和沒有理解的問題并要用語言表達出來,不是簡單的事,這個過程如果實實在在地做了,對訓練學生的大腦思維和寫作表達是非常有效的。所有這一切又都是在學生的自我實踐中完成,所以可以說是文科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自學時會因理解能力、自學能力的高低而導致發(fā)現(xiàn)問題的廣度與深度的差異,所以討論交流環(huán)節(jié),老師作為主導也得設計、布置一些討論的話題、課題或項目給學生在自學時加以準備,這樣才能對所學章節(jié)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收到更加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效果。老師的設計話題、課題或項目及其思考、準備的要求都可跟知識掌握類習題一起提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在自習某一章節(jié)的時候就有明確的要完成的任務,能讓學生更為有效地利用時間完成任務,提高學習效率。比如文學史自學預習中,可能會遇到對某些作家的作品讀不懂更不能歸納概括其風格特色的問題,也可能會遇到無法辨析流派、作家間區(qū)別、聯(lián)系的問題,還會遇到張冠李戴、記憶混亂的問題,這些就需要老師在設計的課前預習自學題目中提醒、引導學生碰到此類問題時如何解決,或如何帶著這些疑問和難題到課堂上來或網(wǎng)上互動平臺來交流討論解答。又如自學預習文學理論課程時,會碰到弄不明白模仿、反映、再現(xiàn)、現(xiàn)實主義、自然主義、結構、解構、后結構、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新歷史主義、文化批評,詩言之、詩緣情、物感、原道、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文以貫道等等概念和理論的含義及其相關與區(qū)別的問題,尤其是無法將這些理論與作品分析的已有結論聯(lián)系起來的難題;在自學預習寫作學課程時,會遇到辨析不清賦形思維、路徑思維、策略思維、文本思維等理論的內(nèi)涵與作品中的實際體現(xiàn)、寫作中實際運用如何等難題;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課程自學預習中會碰到不明白音位、音素、音節(jié)、仄聲、入聲等概念與實際體現(xiàn)的問題。這些課程的基本知識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自學中不只需要識記的能力,更需要學習者的思考、理解、分析、綜合、聯(lián)想能力,因此需要老師在設計的預習題目或指導手冊中有提示有引導,這樣學生便能在自學預習時檢驗自己的預習自學效果,帶著針對性強、目標明確的疑問來課堂或互動平臺交流討論,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自學實踐中加深對已理解問題的印象,也加深對未理解問題的印象,在交流討論中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與思考。

人類發(fā)展到當下的時代,已經(jīng)進入一個幾乎“全民寫作”的時代,寫作成為人們最好的交流、溝通、推銷自我、健康心靈、疏導情感、表述革新、傳達創(chuàng)意的最佳方式,也成為學習的最佳方式,人們越來越認識并實踐著“學習通過寫作”“生存通過寫作”“發(fā)展通過寫作”的理念與思想。[4]通過寫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最為有效的學習方式。美國的小學教育就常常讓很小的孩子們到圖書館查資料、寫報告,即是“通過寫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極好經(jīng)驗。所以通過寫作學習可以說是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中的最高階段,也是其最見成效的方式。學生在前面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討論、交流、釋疑、拓展的基礎上,在某一章節(jié)內(nèi)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最有體會或最想弄明白的問題寫一篇研究文章,或者對某一章節(jié)的全部內(nèi)容寫一個帶有自己心得體會、梳理概括的學習報告,當然是訓練學生廓清知識和觀點、理順思考、分析材料、理性辨析、清楚準確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極好方式。寫作是一種實踐性教學方式,沒有人能代替他人寫出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學習感受、思路的,只有學生自己的寫作才是他真正的學習實踐過程。而寫作中包含的廓清知識、理清觀點、查找資料、加工整理、概括凝煉、構思運作等都是學習者本人的實踐活動,在學習者這些絲絲入扣、環(huán)環(huán)不離的實踐活動中實現(xiàn)其實實在在的學習效果。比如讓學生學完《詩經(jīng)》的時候,寫一篇關于《詩經(jīng)》的小論文,學完《毛詩序》的時候,寫一篇關于詩的功用或價值的文章,學完寫作主體心理動力建構章節(jié)時寫一篇關于某個作家的寫作興趣、寫作意志培養(yǎng)與提升的習作……如果每一章節(jié)都有相應的研究性小課題和要求,并讓學生選擇或自擬課題去查閱資料、分析整理、書寫成文,學生對每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都會得到更加深廣、更加清晰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思辨、表達能力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訓練與提升。無論是識記知識,還是學會思辨學會分析與綜合,還是學會寫作,都是以學生自學為主、在學生的自學實踐中實現(xiàn)的,其方式大大不同于傳統(tǒng)課堂上老師一言堂式的講授,效果也會大大高于傳統(tǒng)的講授式。

好的設想與方式需要扎實的執(zhí)行和操作才能見出成效,好的設想與方式一入實踐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障礙與阻力,有客觀的,有主觀的。客觀的如各科課程的學時非常有限,在課堂上要完成對每個學生的檢驗、討論、交流、匯報、評講、考核等,基本上做不到。主觀的,如果課堂上做不到檢驗、討論、交流、匯報、評講,就難以約束學生自覺地按要求完成自學、完成整理、完成寫作。因此,老師的精心設計與準備、嚴格監(jiān)督與考核是課程實踐教學有效實施的有力保障。老師需要準備一整套涵蓋各章節(jié)知識點的習題集,需要準備一整套涵蓋各章節(jié)重難點問題的自學引導思路,需要準備各章節(jié)的供學生深入學習和研究的小課題,需要準備有質(zhì)量的針對性強的短小的淺顯易懂的各章節(jié)的參考資料并配合教材相應章節(jié)下發(fā)給學生自學閱讀。老師可以將知識識記題的檢查考核放在課前完成,將學生存疑的討論放在網(wǎng)絡互動平臺完成,寫作及對寫作成品即文本的評閱也放在課下完成,課上主要講授和討論一些共性的或都被學生疏忽又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匯報、評講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觀點,至于各人寫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在文本批注中在互動平臺交流中反饋給學生。老師可以將個人全部檢查與考核及分組個別輪流匯報、討論發(fā)言檢查與考核結合起來。比如知識識記類考核、互動平臺討論回饋、文章評閱及反饋必須是全部的,但課堂上的交流討論、匯報發(fā)言則可以是分組代表、代表輪流式。在知識識記類考核和文章評閱工作中,也可采用分組互查互評、老師統(tǒng)一把關的方式,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互查互評中實現(xiàn)交流與啟發(fā)。甚至還可以以幾章精學(知識識記、思考討論、寫作綜合提高三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從嚴、扎實實踐)幾章粗學(知識識記從嚴、思考討論、寫作綜合從簡)、兩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十幾章的課程,扎扎實實從嚴過程從高要求的教學五章左右,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寫作能力就都訓練出來了,學生的學習習慣、思考習慣、分析綜合習慣、寫作習慣也就培養(yǎng)和訓練成了。再加上各門課程都采用這樣的實踐教學模式的話,學生受到的訓練和培養(yǎng),其見效會更快更強!歸納起來,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閱讀、梳理、識記,讓學生提問、思考、討論、解決問題,讓學生寫作、辨析、分析、思考、研究、表達,既學到有什么是什么怎么來的,又學會分辨對錯是非合理與否,還學會運用、研究和創(chuàng)新。這是一個步步推進、層層深入、實現(xiàn)最佳的過程,老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檢驗者而存在,教學活動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學生自己的學習實踐活動構成了主要的教學活動,這是理論課程實踐教學的核心內(nèi)涵。

[1]李承輝:《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應用性解析》,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xx年,第7期。

[2]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童慶炳:《新編文學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年3月版。

[4]馬正平:《高等寫作思維訓練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年7月版。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