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 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怎么寫(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2 22:52:55 頁碼:9
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 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怎么寫(三篇)
2023-01-12 22:52:55    小編:ZTFB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jīng)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關于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凸現(xiàn)學生的個性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互、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環(huán)境,營造一個寬松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給學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為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不同意見,對學生解題有創(chuàng)新的,即使在萌芽狀態(tài),都要積極扶持,千萬不能有意無意的否定學生大腦中冒出的各種神奇的創(chuàng)新性火花;考試鼓勵創(chuàng)新,凡是新穎的解法和獨特的見解即使答案不完整、不全面也要給予及時的贊揚;鼓勵學生科學探究的冒險精神,樹立敢為天下先的思想,強化進取精神,以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欲望;糾正“唯分數(shù)至上”的評價觀念,尤其是肩負高考壓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我們對學生應實行多元、發(fā)展性的積極,給予不同發(fā)展機會。這樣,我們不僅拓寬、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且還能求異,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目的。例如,學習用焓變說明化學反應的方向時,讓學生們自由組合在實驗室探究溫度對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課前,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動腦思考,得出實驗的設計方案;課堂上,學生們暢所欲言,相互之間交流經(jīng)驗,而老師根據(jù)具體情景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學習。這樣,學生的個性不僅得到張揚,而且教學氣氛活潑、民主、平等,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二、更新教學設計觀念。

教學目標設計和教材處理是教學設計的內容

1、更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對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的整體構思,新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為宗旨的,立足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未來發(fā)展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為根本依據(jù),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更新教學目標是適應新教材教學改革的靈魂。教學目標設計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重結果、重書本教材和重現(xiàn)成結論的不良傾向,重視直接體驗和探究過程。在傳授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也就是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把“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擺到“技能與知識”同等重要的位置。

2、更新對教材的處理。

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無論在形式、內容、觀念上都給我們全新的感覺,如:增設很多插圖、圖文并茂等。教材中安排大量的閱讀內容和選學資料。如:資料在線、拓展視野等。并融入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有些知識是老師和學生同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因此,作為教師必須以一個全新的觀念去審視新教材,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教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把握好深度和廣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結合教材內容與自己所處地區(qū)的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樹立起面向全體學生和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新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重視“教教科書”的觀念,提倡“用教科書”的新的教學觀念。

二、更新實施課堂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改變過于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一、加強實踐性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更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的重要途徑?;瘜W實驗中極易出現(xiàn)“異?!?,導致反?,F(xiàn)象的原因很多,教師可利用這時機,引導學生探究,從而使他們形成實事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例如,高一化學實驗“濃硫酸的性質———硫酸根離子的檢驗”中,有一項驗證濃硫酸的氧化性,在加熱的條件下觀察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并檢驗生成物。理論上應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得到藍色溶液,并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但事實上試管中卻出現(xiàn)黑色物質。針對這一“異?!笨梢龑W生一起分析反應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變化。事實上,實驗異常的原因是什么,對處于此階段的學生來說并不是非常重要,但關鍵的是由此調動學生勇于質疑、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大膽實踐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能力。

教學最大的價值是通過教學環(huán)境,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逐漸養(yǎng)成,化學實驗現(xiàn)象的生動、神奇和直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充分利用實驗教學是化學教育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特別是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關注實驗中的參與性、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覺性和能動性,設法讓學生動手動腦、認真研究和探究實驗。

如:我們在學習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時,引導學生預測實驗、獨立設計實驗方法、相互交流,老師進行整合,再進行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學習金屬鈉的性質時,讓學生分組,自己動手、獨立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從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教材是一本更利于學生自學的教科書,但是新教材的知識容量大,課時少,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顯然不可能完成教學計劃,而且使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改變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交給學生的不是現(xiàn)成的“答案”,而是教學生如何去“學”。即教會學生如何確定學習內容的表達能力,獲取和利用有關信息與資源的能力。如:課前現(xiàn)進行引導,提出與本節(jié)知識有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課外收集有關資料,課堂上進行交流,相互補充,自我完善,最終達到知識的整合。訓練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了原來我講課學生聽課、我提問學生回答、我寫板書學生抄寫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分享彼此知識和經(jīng)驗,達到共、共享、共進,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自身是一種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是一個組織者,是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活教材的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本的被動執(zhí)行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將自己從傳統(tǒng)的授業(yè)角色中解脫出來,充分發(fā)揮教育智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使師生共同參與過程逐步形成,不斷完善和推進課程改革。當然這種角色的轉變在教師的教學組織、引導方面有著更高、更專業(yè)化的要求??傊?,為了學生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為了不斷推動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關于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高二化學教學計劃集錦9篇

7、教學組織上,學生活動和教師引導并重。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地位的下降,或否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仍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特別是在新知識的教學時,學生還有許多化學知識沒有接觸過,在這樣的條件下一味地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是不切合實際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化學知識太少而否定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因為學生沒有感性認識就會妨礙知識的獲得。綜合兩方面的因素,比較好的教學策略是既重視學生的活動,同時也強調教師的引導。

8.靈活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課件)包括文字、圖形、圖片、聲、光等。其特點是直觀、生動、形象。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選修3這一模塊探索到物質微觀結構,學生的感性認識不強,并且這一模塊的理論艱澀、隱晦、難懂。學生不易掌握,教學過程中最好采用模型教學法實施教學,但是我們學校的教學模型較少不能滿足教學要求,所以實施教學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克服這個缺點,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理論的理解水平,

提高學習效果。

六、具體落實措施

1.堅持至少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活動,同時堅持選修小組、必修小組每天討論制度,做到統(tǒng)一備課,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練習,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

2.在每一章新課開始之前,由備課組長進行分工,組內老師輪流備重點、備難點、明確新教材難度的把握,并提供詳細的教案、課件,為全組成員提供資料,共同探討,提高效率。當然,雖然任務分到了各個負責主備的老師處,但全體成員都會提前熟悉教材,做出自己的思考。

3.精心篩選題目,適當補充典型例題,精講精練,力爭做到減負增效。認真出好每周一次的限時訓練。認真落實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

4.做好單元過關和查漏補缺工作,每章完后進行一次單元小考,每節(jié)課前5分鐘,做一些鞏固練習。

5.認真做好階段考出題、審題、考試閱卷工作及分析總結,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6.結合本年級的現(xiàn)狀,對于文科班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yǎng),要求在上學期將化學與生活的內容全部結束,本學期開始化學1、化學2以及《化學與生活》的復習,準備迎接下學期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對于理科班的學生爭取在本學期內將選學的《有機化學基礎》全部結束。并準備學業(yè)水平測試。

7.認真開展“培優(yōu)補差”活動,本學期,在高二年級競賽班的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加強對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yǎng)優(yōu)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爭取在下學期的化學競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對暫時落后的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化學的興趣,為下學期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做準備。

8.教師要樹立全局觀念,嚴格控制學生作業(yè)量和教輔用書。注重考試質量和試卷分析。定期組織備課組教師進行學情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對策,及時解決,確保年級科學課程的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9.堅持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積極探索研究性實驗的實施方案。

七、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周次時間課題中心發(fā)言人(學案制作負責人)

第一周2.7―2.12緒言(一課時)第一章第一節(jié)《有機化合物的分類》(1課時)張書芳

第二周2.13―2.19第一章第二節(jié)《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第1、2課時)第一章第三節(jié)《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第1課時)張書芳

第三周2.20―2.26第一章第三節(jié)《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第2課時)第一章第四節(jié)《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第1、2課時)張書芳

第四周2.27―3.4復習,單元過關(共2課時)第二章第一節(jié)《脂肪烴》(第1課時)張書芳

第五周3.5―3.11第二章第一節(jié)《脂肪烴》(第2課時)第二章第二節(jié)《芳香烴》(第1、2課時)張書芳

第六周3.12―3.18第二章第三節(jié)《鹵代烴》(共3課時)張書芳

第七周3.19―3.25復習,單元過關(2課時)機動(一課時)張書芳

第八周3.26―4.1第三章第一節(jié)《醇酚》(共3課時)張書芳

第九周4.2―4.8第三章第二節(jié)《醛》(第1、2課時)第三章第三節(jié)《羧酸酯》(第1課時)張書芳

第十周4.9―4.15第三章第三節(jié)《羧酸酯》(第2、3課時)第三章第四節(jié)《有機合成》(第1課時)張書芳

第十一周4.16―4.22第三章第四節(jié)《有機合成》(第2、3課時)復習(1課時)張書芳

第十二周4.23―4.29單元過關(1課時)第四章第一節(jié)《油脂》(第1、2課時)張書芳

第十三周4.30―5.6五一放假第四章第一節(jié)《油脂》(第3課時)張書芳

第十四周5.7―5.13第四章第二節(jié)《糖類》(共3課時)張書芳

第十五周5.14―5.20第四章第二節(jié)《蛋白質和核酸》(共3課時)張書芳

第十六周5.21―5.27復習,單元過關(2課時)第五章第一節(ji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課時)張書芳

第十七周5.28-6.3第五章第一節(ji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2課時)張書芳

第十八周6.4-6.10第五章第二節(jié)《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共2課時)第五章第三節(jié)《功能高分子材料》(共1課時)張書芳

第十九周6.11-6.17復習,單元過關,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張書芳

第二十周6.18-6.24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

第二十一周6.25-7.1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

第二十二周7.2-7.8期末復習

第二十三周7.9-7.11期末考試

關于化學分析理論課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初中化學課堂分組合作教學探究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的逐步實施,分組合作的課堂教育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采用?;谶@種形式,本文從分組合租教學的意義出發(fā),通過實例對如何進行分組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講解。

關鍵詞:初中化學 分組合作 教學

在化學教學中施行學生分組合作的教學新方法,既能夠加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又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幫互助精神,對學生相互間的不足進行有效的補充,從而彌補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每個學生都做到面面俱到的不足,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化學教學中施行學生分組合作的教學新方法,老師不在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化身為學生的朋友,學生不在有被壓迫、只能服從的感覺。通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習,增進了師生感情?;瘜W本身就是一門互動性較強的學科,通過這種分組學習的的方法,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加強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興趣和對化學的好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以一個班48人為例,可以分成八個小組,當然小組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的需要進行調整。每個小組要選出一位學習成績好或是組織能力強的同學擔任組長,組長要定期進行選舉,以達到有能者居之和組內競爭性的目的。

老師可以根據(jù):男女比例、學習成績等因素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配,盡量達到每個小組的整體實力相當,以利于以后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

為了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小組成員應該經(jīng)常更換。這樣不僅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而且讓他們懂得,即使是原來的對手也可能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各種環(huán)境下,團隊合作的精神。

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班級分成三個小組,將三個能夠證明質量守恒定律的試驗分給三個小組,并告知他們這是一次競賽,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實驗做得好、做的認真,試驗前后的固體物質重量一定要記清,這樣學生們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這時老師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試驗分給各個小組,如:白磷的燃燒試驗;硫酸銅和氫氧化鈉;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當學生們做完實驗后,教師可以隨機的從每個小組中選出組員來進行答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每個組員都能理解實驗的過程及原理。問題可以是:各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的反應物質和產(chǎn)物分別是什么等。問題回答完以后,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反應前后的物質質量進行分析研究,這是各個小組可以以搶答的方式來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問題進而引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通過這種形式讓學生在緊張的競爭環(huán)境中自己逐步的發(fā)現(xiàn)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記憶。

采用辯論會方法的課程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后援團,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作用,讓他們都能夠積極融入到討論中去。如在二氧化碳的教學中,跟據(jù)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可以設立“發(fā)展經(jīng)濟和保護環(huán)境誰更重要”的辯論題目。在講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將班級分成兩組,結合兩張內容中的新能源和金

屬內容,可以分別設立“新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和“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與合理回收利用”的討

論題目,讓兩個小組討論不同的題目,最后老師將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并對好的小組進行表

揚。通過這兩種方法,學生課前會主動搜集資料,不僅使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有了深刻的記

憶,而且對相關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學生開拓視野和知識面也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后

考試中碰到相關的拓展性試題也有一定的作用。

在習題課上,老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將班級分成如干小組,并根據(jù)小組的個數(shù)列出相應數(shù)目的問題,問題的涉及面應該廣泛,最好包括初中所學的各章重點內容,如:氧、氫、

二氧化碳、水、碳、實驗操作等內容。可以先給學生們十分鐘的時間對所有問題進行準備,

然后用抽簽的方式?jīng)Q定,各個小組的題目,接下來就是每個小組推選代表上講臺進行講解,

其他小組可以根據(jù)題目隨意提問。以水為例,題目可以是“水的化學式是什么,你能從中知

道什么信息?”答案很容易得到,水的化學式是h2o,它表示水這種物質由氫元素和氧元

素組成的,同時它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但是,其他小組的問

題就會是各種各樣了,如:水的化學性質;電解水的試驗;硬水與軟水的定義等等。這就要

求各個小組在準備自己的題目時,不僅要對問題本身有很好的理解,而且要對與問題有關的

內容有所掌握,在無形中促使學生對關于水這一個章節(jié)的深入學習。同時一個題目的解題方

法往往不是單一一種,當其他小組提出不同的解題方法時,學生們會更加認真的聽取學習,

省去了老師在拓展學生思路方面的時間。

化學學科的特點決定,化學會有大量的通過實驗來證明理論的實踐活動。如測算大氣

中co2的含量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題目。老師可以讓各個小組事先準備好自己的方案,比

如利用澄清石灰水測量,然后讓他們在組長的帶領下,去學校不同的地方采集、試驗。小組

中各個組員分工合作,有的采樣,有的試驗,有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大家忙的不亦樂乎,不僅使每

個同學都參與到實驗中去,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通過實驗增進了學生間的溝通合作,

團隊協(xié)作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老師把各個小組的道德結果進行總結,從而得到最終的試驗結

果與課本中的結果基本吻合。這樣使得學生對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試驗結果,記憶更加

深刻。

總之,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分組合作的化學教育模式是一種可以借鑒的,并且對教

育效果有一定幫助的方法。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根據(jù)自身教育的特點,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

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