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 微黨課 心得(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0 05:16:47 頁碼:10
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 微黨課 心得(8篇)
2023-01-10 05:16:47    小編:ZTFB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優(yōu)質(zhì)的心得體會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一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于沈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guān)外三陵”中規(guī)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于現(xiàn)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zhèn)。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戰(zhàn)陣,在位20xx年,完成了東北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起關(guān)東一統(tǒng)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歷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沈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死后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于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后歷經(jīng)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在建筑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筑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筑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范。昭陵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cè)建筑采取對稱形式分布,中軸線的最后面是全部建筑的主體?,F(xiàn)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游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下馬碑。北陵周圍有6座這樣的下馬碑,上面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告戒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和尊重。

現(xiàn)在我們走在神橋上。這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原為青磚鋪面,現(xiàn)在改成了條石,兩側(cè)有石雕護欄,欄板和護欄上雕刻天馬、花卉、八寶等圖案,橋兩端有守橋的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它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又有實用價值。以這個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后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后向前泄出,神橋下面的玉帶河就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寢的作用。

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也稱為石牌樓。它是古代建筑中“門”的一種,但并非僅僅用做大門,還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是明清時代特有的裝飾性建筑。它來源于華表柱連成的大門,后來演變成為對某些人的戰(zhàn)功政績或封建倫理道德進行旌表的紀念建筑物,常常被立于陵墓、廟宇、祠堂、道路和園林之間,除了表彰公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引導(dǎo)人們進行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這些石牌坊是在嘉慶六年即1820xx年增建的,用遼寧出產(chǎn)的青石雕鑿而成,高約15米,長約14米,4柱3樓,單檐歇山式樓頂,仿木斗拱,透雕欄板刻有八寶花卉、行龍等文飾。柱腳下有坐獅4對,獬豸1對,形象生動。整個石坊雕琢京戲,刀法粗獷,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堪稱一件石雕藝術(shù)精品。下面我們將走進中紅門參觀第二部分。

[從正紅門到方城]

穿過石牌坊,我們就來到了正紅門。在正紅門前的東西兩側(cè)各有一組院落。東側(cè)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謁陵時進祭時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慣例,皇帝謁陵時,第一天行“展謁禮”,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饗禮”,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的更衣亭內(nèi)更換。后面的小亭為凈亭,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側(cè)的叫宰生亭,又稱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豬、牛、羊的地方。院內(nèi)北側(cè)的房間是安置鍋灶的,用來收拾上祭用的豬、牛、羊等。

請大家隨我上臺階,這就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戶。它是一座單檐歇山式三洞拱門建筑,樓頂鋪滿黃色琉璃瓦,中門脊上刻有“寶瓶”一個,取“保護陵寢平安”之意。請看門的東西兩側(cè)墻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鑲嵌著五彩琉璃行龍,所以“袖壁”又叫做“龍壁”。龍壁長8.5米,高5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龍是君王的象征,君王自稱是龍的化身。正紅門有3個券門,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正中的一道叫做“神門”,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只許抬祭品的官兵從此門進陵;東側(cè)的一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西邊的一道叫“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因為“神門”只是在大祭時開啟,是“神靈”出入的門戶,所以當時人們對此門很是忌諱。

現(xiàn)在,大家請隨我共同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與“神門”一樣,除了抬祭祀品的官員可以行走外,其他任何人絕對禁止亂行。清代時據(jù)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蹄”的規(guī)定。神道由長條石板鋪成,一直通向陵寢后部,是整個陵寢的中軸線。陵寢的主要建筑全部建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負數(shù)建筑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cè),這樣的陵寢設(shè)計體現(xiàn)了居中為尊、至尊無上的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使整個建筑群穩(wěn)重、平衡及統(tǒng)一的美學效應(yīng)。

我們在可以看到神道的兩側(cè)依次是華表1對,石獸6對。華表的歷史久遠,其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古代的“誹謗木”演變而來,是供人們傳遞意見或冤狀的工具;還有一種說法是它來源于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標”。后來用石材制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華表柱的頂部端坐一個石獸,似犬非犬,批鱗掛甲,這個動物叫做“犼”。因為它生性喜歡了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傳這種怪手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兇猛,所以把它放在華表頂上,讓它來守陵暝謚ド獻姆較蠆煌械拿娉希械拿娉薄菟擔娉系慕小巴觥保饉際翹嶁焉碓詒本┑幕實鄄灰親嫦鵲墓攏襖醇漓?;面充^慕小巴欏保饉際僑拔坷湊飫錛漓胂缺駁幕實鄄灰な奔涑齡嫌詘酥校辣轄詘ф觥

看過華表之后,大家順著神道往兩側(cè)看,共有6對石獸,它們依次是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這些石獸虔誠地守護陵寢,被清康熙年間道士苗俊稷在《秋日望昭陵》詩中描述為“十二御林”。下面大家請看,第一對是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把獅子放在首位,作為威振八方、惟我獨尊的王權(quán)化身,也是守護陵寢的“御林軍”中的排頭衛(wèi)士,更是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征。第二對是頭上長著獨角的怪獸,叫獬豸。據(jù)說,它是東北特產(chǎn)的動物,能辨別是非善惡曲直,見有人相斗,便用頭上的獨角去頂撞壞人。在我國古代,執(zhí)法官頭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樣執(zhí)法嚴明。在陵寢中放置獬豸象征著帝王死后也能明斷是非,公正嚴明,實際上是在美化統(tǒng)治階級。第三對就是麒麟,它是一種祥瑞之獸。形象很特別,頭象龍的頭,犄角象鹿的角,全身都是鱗甲,尾巴象牛的尾巴,腳象馬的腳。在師像生里出現(xiàn)麒麟,是表示帝王的仁義至圣,世事跡象太平,王業(yè)興旺發(fā)達。第四對是立馬,這一對石雕最能引人注目。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全身潔白,腿短,體壯,具有蒙古馬的特點,大小和真馬一樣,昂首佇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滿族是一個有著騎射傳統(tǒng)的民族,皇太極被稱為“馬上皇帝”,他的戰(zhàn)功都是馬背上取得的,他有兩匹心愛的坐騎,一胖一瘦,胖的叫“大白”,瘦的叫“小白”。“小白”行軍趕路可日行千里,“大白”可日行五百里?!按蟀住遍L于馳騁疆場攻破敵陣,“小白”善于行軍趕路?!按蟀住薄ⅰ靶“住痹啻瘟⒐?,也曾保護過主人的性命,因此皇太極對它們也倍加珍愛?;侍珮O死后,他的子孫們就令工匠按照它們的樣子雕成兩匹石馬,放在墓前,永遠陪伴它們的主人。第五對是石駱駝,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傳此駱駝在皇太極生前的征戰(zhàn)中立下大功,所以后來建陵時,把它列在陵寢,表示它的功績與主人同在。最后一對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是綠洲之王,它高大威嚴,性情溫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征。在石像中使用它,寓意廣有順民,江山穩(wěn)固。在古代,只有帝陵神道才可以列置石象,而臣下的墳?zāi)故遣辉试S擺放的。

現(xiàn)在大家隨我一起來參觀碑樓。這個碑樓也叫神功圣德碑亭,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頂上鋪滿黃琉璃瓦,飛檐斗拱,枋、柱、檁、椽施以彩繪,四面為紅墻,每面各有一個拱門。亭子正中有石碑一座,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為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所立。碑通高6.67米,碑身寬1.76米,厚0.71米。碑文為清圣祖康熙親撰,共計20xx余字,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石碑是用北京房山縣產(chǎn)的石材雕刻而成,重10余萬斤,馱碑的名字叫“赑屃”,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為它喜好詩文,又善于負重,所以老龍王派它馱碑。

在碑樓北面的東西兩側(cè),各有兩座三間青磚瓦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東側(cè)南邊的叫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物品的庫房;北邊的叫奶茶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和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西側(cè)南邊的叫膳房,是上祭時造飯和上膳官員休息的地方;北邊的叫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

[方城、寶城、寶頂]

走過碑樓,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筑——方城。方城高7.8米,周長263米,青磚鋪砌,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和女墻,北面砌成宇墻。城四角有角樓,角樓是2層的建筑,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各懸有風鈴。方城上有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里傾斜,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沖毀方城外圍墻基。

這是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豎刻著“隆恩門”三個字。隆恩門的頂部是門樓,俗稱“五鳳樓”,樓高3層,歇山式建筑,大脊正中原有一只琉璃燒制的寶葫蘆,并用四條金鏈加固,金鏈俗稱“江山萬代”。五鳳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筑,昔日登樓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可盡收眼底。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入方城。

方城的主體建筑是隆恩殿,兩側(cè)輔以東西配殿。東配殿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存放祝板,每年祭禮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到這里存放;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每當龍恩殿大修時,龍恩殿內(nèi)的神牌、寶座、五供等移到這里供奉。西配殿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jīng)作法的場所。清朝崇信喇嘛教,因此西配殿只用于做佛事用。西配殿前的小型建筑叫“焚帛亭”,祭祀時,先將祭詞寫在帛上,在三拜九扣,讀祭文,哀畢,變將祭帛放入焚帛亭內(nèi)燒掉。

現(xiàn)在呈現(xiàn)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殿就是隆恩殿,它是陵寢的正殿,又稱“享殿”,是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于崇德八年即1643年,順治七年,即1650年定名為“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上,臺基高2米,平地起臺是滿族的一種風俗。臺基正面有3路塔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鋪成,上面雕有“壽山福?!奔半p龍圖案,當時是任何人都不準在上面行走。臺基周圍環(huán)以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桿,其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這在關(guān)內(nèi)明清諸陵中是不多見的,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在臺基邊上還設(shè)有石雕龍頭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八蝦”,因為喜好媳水,因此將它放在橋上或排水口處,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中噴涌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龍恩殿是一座單檐歇山式建筑,殿頂覆以黃琉璃瓦,正中鑲有3顆琉璃寶珠,殿檐上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題匾一塊,從做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面闊3間,四門八窗,窗欞剔透,殿內(nèi)無天花,梁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繪。殿內(nèi)候補備有大暖閣一座,內(nèi)設(shè)寶床、帷幔、衾枕等臥具,閣上方用黃云龍緞?wù)猪?,名為“毗廬帽”。大暖閣內(nèi)還有小暖閣一座,內(nèi)供帝后神牌。大暖閣前有帝后的龍鳳寶座,寶座前設(shè)有供桌,為擺放祭品之用。隆恩殿周圍所鋪的地磚都是金礦石制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喊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到殿后繼續(xù)參觀。隆恩殿后是石柱門及石祭臺。石柱門也叫“照牌”,因為兩邊有兩根3丈多高的方形石柱,所以叫石柱門,也叫二柱門,又叫“沖天牌坊”。門為一道,其上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在兩柱之間有木板門,施以彩繪。柱子的頂端各有一只石獸,是用來護衛(wèi)陵寢的,叫護陵獸,而且身上都鎖著一條鐵鏈,民間有“石獸顯靈”的傳說。石柱門后是石祭臺,用漢白玉雕成,須彌座式。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寓意是把所有的寶物獻給陵主,“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石祭臺上有五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兩側(cè)有香瓶和燭臺各一對,寓意是香煙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這座祭臺是大祭時皇帝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門叫券洞門,是方城的北門。券洞門之上為明樓,穿過此門為月牙城。我們現(xiàn)在仰視可見的就是明樓。明樓又叫大明樓,為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前檐掛有匾額。上面寫著“昭陵”二字,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明樓內(nèi)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高大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昭陵”二字,也是滿、蒙、漢三種字體;碑身豎刻“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這座石碑又叫“圣號碑”,刻寫的是清太宗的廟號和謚號。在歷史上,大明樓幾次遭受雷火,最嚴重一次是1936年,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毀,圣號碑也被雷火燒壞,文飾不全,碑身也出現(xiàn)了裂痕,后來用兩道鐵箍加固?,F(xiàn)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請大家隨我穿過券洞門參觀月牙城。月牙城在大明樓后,因其南面凹進,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所以叫“月牙城”。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的意思,修個月牙城,象征“人缺”,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哀悼。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放是琉璃照壁,照壁上共有13朵牡丹花,枝繁葉茂,給這座高大空曠的月牙城增添了幾分生氣。傳說地宮的入口就在這琉璃照壁后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按那些紅花綠葉,就可以開啟地宮。但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在地宮入口處安裝了許多暗器,如果按動錯了,就會有毒箭飛出。還有傳說,皇上怕陵工們泄密,當他們把棺槨抬入地宮之后,立刻把地宮入口堵死,將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宮里殉葬了。這些傳說的確使人感到月牙城陰森恐怖。

下面我們[/font][font=楷體_gb2312][/font][font=楷體_gb2312]就到城墻上參觀一下吧。大家看到的這個半圓形的城叫“寶城”,也叫“團城”。中間突起的原形丘冢叫“寶頂”,又叫“獨龍阜”。寶城寶頂是明清時期帝王陵墓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所謂寶頂就是墳塋。清昭陵寶頂?shù)闹睆?2米,高8米,在它的下面是地宮,埋葬著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關(guān)于地宮的內(nèi)部構(gòu)造,官書諱莫如深,因而引起了許多希奇古怪的傳說。據(jù)說,寶頂內(nèi)正殿一座,名叫“享殿”;配殿兩間,用來排列祭器。正殿后面有石柱2根,用鐵鏈相連,把棺槨懸在鐵鏈上。正下方有一眼井,水流不息,稱為“海眼”或“金井”。這種葬法就是所謂的“金井御葬”,是取“龍歸滄?!敝?。地宮內(nèi)還有萬年燈,可經(jīng)歷萬年而不滅。當然這些只是傳說,里面的情形只有等到將來挖掘昭陵地宮時才會真相大白。

昭陵的整個建筑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構(gòu)成一組完整的陵墓建筑群,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昭陵象征著皇權(quán)的威嚴,神權(quán)的威力,在建筑風格上吸取了漢蒙建筑精華,融合在滿族建筑之中。昭陵的設(shè)計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具有其古樸的文化內(nèi)涵。昭陵已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7月1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的合作,有緣下次再見!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二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感謝您選擇旅行社,我是旅行社的導(dǎo)游員,我姓x,很高興為大家服務(wù)!

接下來我來講解一下,我們的旅游目的地青山溝風景區(qū),青山溝風景區(qū)坐落在丹東寬甸縣境內(nèi),景區(qū)面積123.5平方公里,是aaaa級旅游風景區(qū),景區(qū)里面主要分青山飛瀑、虎塘溝和青山湖三大景區(qū)。里面的小景點數(shù)不勝數(shù)風光迷人,青山溝風景區(qū)素有“北方小九寨”之稱。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陪同您一起揭開青山溝迷人的面紗去體會里面的秀麗風光吧。

青山飛瀑景區(qū):青山飛瀑景區(qū)又叫飛瀑澗景區(qū)是我們青山溝景區(qū)里面距離其它兩個景區(qū)最遠的景區(qū),里面主要有我們遼寧省最大的瀑布“青山飛瀑”,青山飛瀑高32米寬16米,在雨豐富的季節(jié)來看瀑布是最壯觀的,整個景區(qū)都能聽到瀑布飛下落到潭里的聲音。在瀑布底下觀看瀑布頓感輕松舒適,因為空氣中充滿了負氧離子,讓空氣變的清新人自然就會感覺舒服。在瀑布底下玩水劃船別有一番情趣,好了在這里給大家留十分鐘觀賞時間然后我們走入另一個景點仙女潭。

大家順著這條小路就來到了仙女潭景點,一提起仙水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開天辟地的時候,天上的有著美麗的七位仙女,她們的母親帶著她們在巡游渤海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彎清泉由瀑布流下,落入潭中水非常清徹于是她們停住云頭,到這里休息了一下,當時天氣晴朗七仙女頓感非常熱,于是就寬衣解帶跳入了潭水中洗起澡來,她們的母親也就在旁邊的一個長方形的石床上看著她的女兒們洗澡。由于水質(zhì)清徹而且洗完澡以后會感覺皮膚光滑,七仙女自此就經(jīng)常來到這里來洗澡。這也是仙女潭的由來。大家看一下,這個下面就是仙女潭,仙女潭水質(zhì)清徹,一眼見底,沒有雜質(zhì)這就是天然的礦泉水。而旁邊的那塊方石就是老母床,這里有一個順口溜那就是老母床上坐一坐會有享不盡福。好了,大家在這里休息一下照照相,不過石頭上有水比較滑一定要注意安全。照完相以后,我們就要到爬山的地方了。我們?nèi)⒂^另一處景區(qū)那就是觀音洞。

順著人工的鋼樓梯,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往上走大約走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觀音洞了,觀音洞坐北朝南,這里香火歷來眾多。原來在沒有開發(fā)景區(qū)的時候觀音洞就存在了。在過去,人們都是爬山來拜佛來祈求平安的。大家如果不想停留的話,我們繼續(xù)往上走,就到了觀瀑亭了,這里是青山飛瀑景區(qū)為了方便游人休息和觀看瀑布全景的地方,這里也是一個照相的最佳地方。走到這里我們也可以感受一下抗聯(lián)英雄當年爬山越嶺保衛(wèi)家園的一個情形。大家可以往這邊看,這里是抗聯(lián)英雄劉青山之墓,劉青山烈士是跟隨楊敬宇將軍南征北戰(zhàn)的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當年由于為了掩護隊伍,被敵人無情的殺害在了青山飛瀑景區(qū)內(nèi),所以劉青山烈士的墓地也就在這里了。走過這里希望大家肅靜以緬懷這位抗聯(lián)烈士的英靈。再往上走就到達了楊敬宇將軍當年的臨時指揮部,這里背靠大山面向懸崖,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這里也是丹東市市級保護單位。雖然當年的遺址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的艱苦歲月。接著順著這個山道我們往下走就來了到了丹東市最大的馬場,青山飛瀑馬場區(qū),在這里您更可以感受一下騎馬的暢快。在這里給大家休息十分鐘,想騎馬的游客可以感受一下。等大家集全完畢,我們回到停車場。接著到虎塘溝去游覽虎塘幽境的美妙。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們從青山飛瀑景區(qū)出來以后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車程大約二十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虎塘溝景區(qū),下車的時候請大家跟隨我的旗走,不要亂走,因為這屬于一個溪谷景區(qū),虎塘溝景區(qū)是我們青山溝景區(qū)里面的避暑勝地,虎塘溝里面的溫度要比外面的溫度低三到六度左右。一進門大家就可以看到兩個樹根一樣的景區(qū)大門,而一旁還有三只虎,這就是虎塘溝。往上走我們就走到了虎塘幽徑,沿著用石板鋪成的山路一路向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響溪、黑熊望月以及九曲天水等景點。這里面適合避暑放松心情的地方。而響溪是因為在雨水充足的季節(jié)來到這里的時候,溪水拍打巖石的聲音會響徹全谷甚是壯觀。而黑熊望月更是有一段非常優(yōu)美的傳說。相傳月宮嫦娥來到虎塘溝來采藥的時候,被樹林里面的黑熊精發(fā)現(xiàn)了,于是黑熊精就躲到了一顆樹的后面偷偷的觀著的月宮仙子。嫦娥采完藥以后就騰空而起回到了月宮,從此后黑熊精就天天的望著月亮,等待著嫦娥仙子的再次降臨。但是嫦娥一直沒有出現(xiàn),黑熊精就一直的等著,一直望著月亮,最后變成了石頭,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黑熊望月,從黑熊望月這里再往上走200米就到了九曲天水,有人說這水是從那里來的啊?水質(zhì)非常清徹口感甘甜。應(yīng)該說此水只應(yīng)天上有,九曲婉娫到人間。相傳這里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但是這里面原來并沒有水。于是丈夫就天天去很遠的地方去擔水,而妻子就在家里照顧著婆婆和公公。妻子天天在家里對著山來祈求有一彎甘泉能免去丈夫擔水之苦,有可能是因為是心誠則靈的原因吧,天上的月老可憐他們的夫妻恩愛,于是就用手中的龍頭拐杖向下一杵。于是山里面就有一個彎泉水。所以九曲天水又被稱作愛情泉,傳說喝了愛情泉的泉水,戀人會永遠甜蜜。好了,我們走到這里就游完了虎塘溝的全部境點,在這里給大家二十分鐘照相的時間。大家也去感受一下愛情泉的魔力吧,大家休息完畢后,我們沿原路返回。有想去衛(wèi)生間想去唱歌的游客,衛(wèi)生間在那邊,石頭上有水注意安全。

好了,大家集合完畢后,我們就去游覽我們青山溝最后一個景區(qū)那就那青山湖景區(qū),青山湖景區(qū)可以說是我們青山溝的精華景區(qū)。在青山湖景區(qū)里面我們可以看到趙本山當年拍《男婦女主任》的外景地船平臺村,以及花仙臺和丁香崖、松神、銅墻鐵壁、青撫寺和畫家村等景點。

大家請上船開啟我們青山湖的畫中之旅,隨著我們的游船的啟動我們已經(jīng)開始了青山湖的畫中之旅,青山湖是由渾江被下游的大壩截流而形成的湖面,湖面開闊水深在30到50米,大家可以向我手指的方向看,那里就是花仙臺了,花仙臺上長滿了杜鵑花在杜鵑花開的季節(jié)的時候,滿山一片燦爛非常的漂亮。而和花仙臺相對的那個高崖就是丁香崖了,丁香崖上面長滿了丁香花,春天來臨的時候那里是最早知道春的信息的地方,在那個地方開滿丁香花景色特別漂亮。大家在船上拍照的時候一定要把相機拿住以免掉入江中,給您造成損失,另外,我們會在松神停留十分鐘。請大家注意時間,謝謝。接著大家可以看到我手指的方向有一個小村子,那就是趙本山當年拍攝《男婦女主任》的外景地就是船平臺村,船平臺村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里面可以造一些小船而得名。隨著船一點點往前行,我們即將到達我們的游船第一個??康?,那就是松神,相傳松神在順治三年死過一回,后來又奇跡的復(fù)活了。當?shù)厝税阉凶魉缮?,我們從水中看松神透著一股靈氣。跟以往的松樹有所不同,在松神有免費的講解,請大家聽從講解的指導(dǎo)。我們的船在松神停靠十分鐘,我們坐的船是x號,請大家不要上錯船。隨著我們的游船再次啟動,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青山溝大峽谷,這里面就是原始森林目前并沒有對游人開放,過了原始森林,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兩邊的懸崖陡壁,那里就是銅墻鐵壁了,銅墻鐵壁的形成原因是因為在裸露的崖面里面含有豐富的銅礦,日久年深銅產(chǎn)生的了繡就變成了今天的這個銅墻鐵壁。而再往前走就會到了盛夏冰凌,在崖壁上有一條條縫細,那里面就有鵝卵大小的冰凌,特別是在早晨的時候,冰凌噴出一條條白霧穿過江面,當?shù)厝斯苣莻€景象叫作白龍過江,甚是壯觀。再往前走在船行的左側(cè)大家會看一處小的寺院,那就是青撫寺了,青撫寺在破四舊的時候被嚴重破壞,后來又重新修善恢復(fù)了原來面貌,但是這里還沒有達到停船的要求,里面也沒有人,是一座空的寺廟。相信大家在一路觀賞來,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里的山美水也美了吧。沒錯,這里山美水美,這里是出畫家的地方,前面就到了我們這次船游的終點那就是畫家村了,畫家村是畫家宋雨桂先生寫生的地方。宋雨桂先生的畫作已經(jīng)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大家在下船的時候一定要等船停穩(wěn)了以后再下船,我們的游船在這里??堪雮€小時,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掌握好時間。好了,船停穩(wěn)了,大家請隨我下船,我們一起去欣賞畫家村的美景。這里有雨桂先生的提詞,里面有雨桂先生的畫館,但是目前沒有對游人開放,我們只能外觀。再往上走,沿著山路往上走,我們就走到盡頭會看到一彎泉水從山上流下,雨量大的時候這里的水量也會變大非常漂亮。

好了,隨著我們返程的游船的啟動,我們結(jié)束的青山湖的游覽,也結(jié)束了青山溝風景區(qū)的游覽,希望我的服務(wù)會讓大家滿意。如果您有意見也請您向我提出,我將盡力改正。最后祝大家工作順利!我們下次旅行再見,歡迎您再來青山溝游覽。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三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高興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與您相識在美麗的江城“丹東”。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導(dǎo)游員,我叫,那么你們的這次旅游生活中的導(dǎo)游工作,就由我來為大家做?,F(xiàn)在我僅代表某某旅行社的全體員工,熱烈地歡迎您的光臨,同時在此預(yù)祝你們的旅游生活開心、愉快!

各位朋友,在我們旅游過程中,你一路上可稱我為劉導(dǎo)或小劉都行,如果你有什么需求,請不要客氣,只要是在合情、合理和可能的情況下,我將會盡力滿足你的需求。另外還有一位為我們服務(wù)的司機師傅,他姓,現(xiàn)在我們用掌聲來感謝司機師傅的辛苦工作。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將要游覽的是丹東著名的省級風景區(qū)——青山溝,它位于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青山溝鎮(zhèn)境內(nèi),距丹東市城區(qū)160公里,景區(qū)面積約127.4平方公里,汽車行駛約3個小時?!扒嗌綔稀?、“飛瀑澗’’、“虎塘溝”三大景區(qū)渾然一體,構(gòu)成一幅巨大的天然畫卷。全區(qū)共有126個景點,大小瀑布36條,是一個完美的山水型自然風景區(qū)。這里風景秀麗,水秀山青,氣勢恢弘,植被多為原始林態(tài),樹林蔥郁,峽谷幽深,怪石林立,溪水潺潺,飛瀑壯觀,景色十分迷人。這里季相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別有特色。春夏可見萬綠叢中點點紅;深秋可見千紅風葉黃斑讕;冬季則是白雪覆蓋,峰戀如玉。在我國北方是一流的景色,在全國也是上乘的,可謂“西有九寨溝,東有青山溝”。中國第一畫家村就在這里誕生。由于這里四季分明,它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觀別具特色,令人流連忘返,現(xiàn)已列為遼寧省風景名勝區(qū)。

青山溝景區(qū)內(nèi)有7個村、36個村民組,人口約有8000人,有漢、滿、朝鮮等少數(shù)民族,但以滿族居多,有濃厚的滿族文化風情。青山湖水域面積23.3平方公里,鴨綠江的最大支流——渾江流經(jīng)景區(qū)35公里。一九八四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衛(wèi)星觀測,把青山溝列為世界六大無污染區(qū)之一,在這里居住的人平均壽命88歲,是世界上少有的長壽之鄉(xiāng)。由于景區(qū)風光秀美,人杰地靈,曾被新加坡新聞界譽為“神仙住過的地方”。:考試大

青山溝風景區(qū)經(jīng)過幾年的開發(fā)建設(shè),基礎(chǔ)服務(wù)設(shè)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交通便利、通訊發(fā)達。景區(qū)內(nèi)現(xiàn)有高、中、低檔賓館、飯旅店30余個,可同時接待游客4000人,擁有船只18艘可同時乘載游客800人。在這里可以吃到青山湖的鯉魚、多種河魚、和無污染的各種山野菜等當?shù)靥禺a(chǎn)。

青山溝風景區(qū)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障,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呈東低西高之勢,森林覆蓋率為80%,年平均氣溫8.5攝氏度,最低氣溫—28攝氏度,最高氣溫3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180天。

青山溝風景區(qū)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區(qū)有植物98科、1900種,其中木本植物就有200多種,珍貴植物有8種,即人參、東北刺參、鉆天柳、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黃蘗等。森林樹種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有柞樹、板栗、楓樹、榆樹、樺樹、楊樹、白臘等。名貴藥材有人參、細辛、貫眾、遼五味、黃芪、貝母、天麻、三枝九葉草等,還有各種野生菌菇,如:松傘蘑、玉黃蘑、針蘑、青蘑、元蘑,以及人工種植的香菇、滑菇等食用菌,滑菇全區(qū)年產(chǎn)2500噸,景區(qū)盛產(chǎn)山楂、板栗、核桃、棒子、木耳等,板栗年產(chǎn)量可達400噸。景區(qū)還盛產(chǎn)馳名異國的蕨菜、刺龍牙、大葉芹等山野菜。動物資源有各種獸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等200余種。山上有黑熊、獐、狍、狐、兔、水獺、鴛鴦、灰鷺、及各種山雀。水中不僅有珍奇稀有的龍爪龜、娃娃魚等兩棲動物,還有黿魚、高背鯉、桂魚、池沼公魚、林蛙、泥鰍、溪水龍蝦等。

風景區(qū)土壤呈中性偏酸,渾江水的硬度為1.17毫克/升,比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飲用水標準硬度1.96毫克/升低得多。相當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飲用水標準。由于景區(qū)內(nèi)植被覆蓋率高,水土保持好,無工業(yè)和大氣污染,江、河、澗、溪極為清澈,大部分溪水可直接飲用,甘甜可口,并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礦物資。好,景區(qū)的概況就簡單介紹到這里。

現(xiàn)在我們的旅游車已經(jīng)行駛了60分鐘,大家先休息一下,如果有什么問題請找導(dǎo)游。

大家好,我們的目地的就要到了,請把你的行李收拾好,一會兒我們先分房間,10分鐘后,下樓用餐,然后我們直接游覽青山湖,請大家?guī)Ш孟鄼C以及所要用的水、眼鏡等等。

現(xiàn)在我們要游覽的是素有“塞北漓江”稱謂的青山湖風景區(qū),距青山溝鎮(zhèn)8公里,大約需要15分鐘的時間,下面我把青山湖的概況向大家介紹一下,青山湖景區(qū)水域遼闊。湖面最寬處可達1500米,上下長達百余公里,水深30——70米,因下游太平哨發(fā)電廠大壩截斷渾江、遂蓄水成湖。湖水清澈碧綠,蕩舟湖上,但見兩岸青山相對出,扁舟踏破水中山,山光水色,渾然而成仙境。青山湖景區(qū)已經(jīng)到了,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幢歐式造型的樓閣,這就是“雨桂山莊”。它是1993年7月由我國著名國畫家宋雨桂先生出資650萬元,占地3800平方為建造而成的是集吃、住、娛為一體的高級賓館。

一會兒上船時,請大家注意安全,并拿好的自已的貴重物品,特別是在船上,很容易丟失東西,或掉到水里,同時大家在船上要互相照顧,發(fā)揚團結(jié)友愛的精神,使我們的游玩能更輕松、更愉快。

(待大家坐好后)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1994年初夏,沈陽市于洪區(qū)造化鄉(xiāng)黨委書記孔祥義等人到此旅游,在青山賓館發(fā)現(xiàn)了一條20余斤重的大紅鯉魚,準備宰殺。他見到后花120元將這條魚買下放生在青山湖,他坐船游覽青山湖時,這條鯉魚帶領(lǐng)魚群尾隨船后,戲水跳躍,遙遙相送。真不知這條大紅鯉魚是通人性,還是有靈性。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丁香崖”,每逢暮春,山崖上便開滿了絢麗的丁香花,遠遠的便會聞到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與丁香崖相比,“花仙臺”更顯艷麗,春天來臨之際,滿山的野杜鵑爭芳斗艷,競相開放。我國著名的書法家王冠在上面題寫了“花仙臺”三個字。前面那一片長達百米的山崖是“釣魚臺”,這里是游人垂釣的最佳地方。大家再來看前面的山崖像不像只黿魚把頭探入湖中,因此得名“黿頭戲水”。

前面就是“白云峰”了,“白云峰”筆立千仞,云霧繚繞,相傳八仙曾從蓬萊駕云至此,飲酒放歌?!鞍自品濉鄙嫌幸粋€美麗的傳說,“白云峰”下卻有一個悲涼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山民常年在此放木排南下,換錢養(yǎng)家,一日,山民被江濤吞沒,他的妻子不見丈夫歸來,便迎風站在巨大的天然坪臺上望夫歸來,時間長了便跌入江中,于是人們便的把這座迎江而立的高臺稱“望夫臺”。

大家向右看那株華蓋如云的千年古松,高十余米,有雙人合抱粗細,這株古松在宣統(tǒng)年(1920xx年)間,誰都不知是什么原因,一連三年枯枝,有一李姓人想把它砍倒為柴,可是他的斧頭剛落下,古松便鮮血直流,那人也腹痛難忍,滾倒樹下,從此再也沒人敢砍它了,三年后,它竟奇跡般地復(fù)活了,而且更加枝葉繁茂。因此,人們稱之謂“松神”。

前面那一座綿延千米,高達百米的鐵壁絕崖就是“青銅壁”,“青銅壁”旁邊的就是“大峽谷”,谷內(nèi)另有一番景象,谷間流淌著“山音瀑”,兩泉并流的“姊妹泉”,抗聯(lián)遺跡“忠魂洞”等景點位于谷中,這里是理想的旅游野餐之地。

請大家向右看,這就是青山湖一絕——盛夏冰凌,即便是三伏盛夏,這里也是寒氣逼人,也能看到鵝蛋大小的冰塊生于石縫之中,每當晨曦初露,由“盛夏冰凌”處噴出一條白霧帶橫貫湖面,直奔大峽谷,久久不散,被人們稱為“白龍過江”,這兩種現(xiàn)象堪稱舉世奇觀,成為不解之迷。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四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號稱山海關(guān)外第一剎的"清風寺",它是全省境內(nèi)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清風寺以古樸、典雅、優(yōu)美、神奇而著稱,在遼南一帶很有名氣,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了解清風寺首先要了解首山,因為清風寺位于遼陽西南15華里的首山南麓半山腰處。首山系千山之首,千朵蓮花山的第一山,高176.1米,東西走向,長5華里。首山以其地處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地勢險要而成為遼東戰(zhàn)事中的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著名的司馬懿討伐公孫淵之戰(zhàn)、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東征高勾麗曾駐軍于此、發(fā)生在上世紀初的日俄戰(zhàn)爭及解放戰(zhàn)爭時的遼陽保衛(wèi)戰(zhàn)皆發(fā)生于此。首山還是歷朝歷代帝王將相、名人騷客的駐足之處,著名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乾隆、禺頁顥,還有歷史名人王爾烈、梁半農(nóng)等,文人墨客、帝王將相為首山憑添了諸多詩文和神奇。

您瞧:首山,從正南方向看過去恰如一個橫臥沉睡的仙子,東首是額際,蜿蜒部分是下垂的長發(fā),額下眉眼鼻唇分明可見,主峰如高聳的豐乳。往西是一道斜坎的梁,好像是一只手扶著腹部,腕下就是古剎清風寺了。如果登上山頂極目遠望北方,古城遼陽盡收眼底,高高白塔矗立其中。向南觀看近處是新興的遼陽縣城,遠處就是遼寧的第三大城市--鞍山了。

歷史上首山曾是樹木繁茂,遮天蔽日。據(jù)史料記載,首山原名大香山,山上長滿高蒿,芬芳異常。山西坡下森林茂密景色奇觀、氣候宜人,清風古剎、首山樵唱、文殊寺與觀音閣、首山墩臺、勒石記功、首山斗、將軍定石、首山擎月共稱為"首山八景"。其中以"首山樵唱"最為著名,成為明代遼陽八景中的第六景,傳聞有仙人樵于首山,"夜聞歌聲,曲終不見",可見林木之茂盛。首山南有溝壑數(shù)條,涌泉飛瀑,水資源極其豐富。(明時,遼陽八景為:望京杰樓、廣佑雄圖、太水環(huán)帶、千山屏列、香巖佛夢、首山樵唱、首峰泉瀑、陀洞懸珠。隨著時代變革,江山易主,遼陽八景亦有新稱。到了清代,遼陽八景為:華表仙樁、龍王夜渡、神燈孤照、白塔晚晴、魁閣凌霄、雙橋臥虹、松柏琴聲、首山樵唱。)

而今這些歷史美景在數(shù)次戰(zhàn)爭的洗禮后已不復(fù)存在了,剩下的是戰(zhàn)火焚燒后的禿山、裸露的巖石,還有就是對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的追憶及以對曾經(jīng)美好山林的向往。

走進清風寺,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一下這里的古建筑風格,聆聽"清風八寶"的傳說,尋覓龍的影子,暢游三國,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吧。

清風寺的碑文上記載"茲寺也不知創(chuàng)自何年、訪其斷碣殘碑迄唐宋元明而遞新。"有史料記載為建于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至今已有432年的歷史了,清代曾經(jīng)多次維修和擴建,其正殿和配殿仍保持明代風格。正殿為歇山式建筑,是省內(nèi)現(xiàn)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

寺院坐北朝南,有三層殿:山門、正門、正殿、東西廂房、后殿東西配殿,西配殿的西北角有清代增建的狐仙堂一間。寺院占地3418㎡,有殿堂34間,佛像百余尊。僧人在清朝時多達幾十人,并有大量經(jīng)書和器皿,進寺頌經(jīng)焚香者絡(luò)繹不絕。

山門:大家看,正門兩旁的墻壁上,分別在漢白玉上刻著兩首詩,這就是"清風八寶"之一的"二圣欽詩"了。左側(cè)為唐太宗李世民進駐遼陽時寫的《遼城望月》,由著名書法家溫同春補書。"玄菟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jié)。駐蹕俯九都,停觀妖氛滅。"大概意思是說:李世民進駐遼陽,登上遼陽城頭,但見明月初上,月色皎潔,光照圓碣(碑)。月亮時而被飄浮的云彩遮住,時而又露出臉來,月光從樹的枝葉空隙間照到地面上,綴出斑斑點點的花樣圖案。微光漸明滿桂枝,圓月虧時鏡彩缺。影散暈重,駐蹕遼陽,望月抒懷,表達了詩人"佇觀妖氛滅"的愉快心情。(玄菟:古代郡名,漢武帝所設(shè),包括遼東、吉林南部及朝鮮咸境南道一帶。九都:古城名,在吉林省集安西北。駐蹕:古代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暫住的地方。)右側(cè)為清康熙皇帝玄曄巡幸遼陽時題的詩:"肅將軒駕向遼陽,暖日晴熏百草芳……林間蒼蘚侵人徑,墻上新花綴女墻……"是由書法家楊玉林書寫的。這兩首詩都對首山進行了描繪贊美。而這兩位均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他們均到過首山并留下詩篇,實在是給首山這塊寶地增添了光彩。山門內(nèi)側(cè)這副對聯(lián)"駐蹕山前時有清風吹濁世,青云臺畔常將落日照迷津"是清乾隆皇帝為清風寺所提,當時曠代關(guān)東才子王爾烈伴駕乾隆東游至此,乾隆皇帝詩興大發(fā),留下墨寶,同時王爾烈也提了"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爾,扣禪關(guān)而徐步御風冷然",現(xiàn)刻于正門的門柱上,一會就可以看到了。同時王爾烈還為"清風寺"提了"曇花香遠"四個大字,也在正殿能夠看到。

正門:大家看,這就是"清風八寶"之二的"天懲罪獸"了,這是一對綠松石獅子,西邊的是雌獅子,現(xiàn)完好無損,東邊這只是雄獅子,你們看,雄獅子身上有個很大的裂縫,獅子幾乎是裂為了兩半,但仍端坐在那里,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里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呢。

相傳,在清風寺建寺之初,有一個云游四海的高僧來到這里,在他撫摸雄獅子頭頂時,不小心中指被劃破了,血滴在了雄石獅的天靈蓋處,正是這滴中指血,年深日久,受日月精華使這頭雄石獅具有了靈性。它得了靈性之后便不安分起來了,總想飛升,循跡山林為王,因而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張牙舞爪,準備適當?shù)臅r機逃離。一天夜里,狂風大作,暴雨如注,雄石獅感到這正是它飛升的好時機,在它正欲逃離之時被巡天使者發(fā)現(xiàn)并急報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速派雷公電母前去將其劈為兩半。雄石獅從此虔心贖罪,縱然身為兩半,也全心全意守衛(wèi)佛門,至今不倒。這段傳說更為清風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五

游客朋友們好!歡迎大家游覽葫蘆島興城古城。

興城古城位于葫蘆島興城市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當時稱寧遠衛(wèi)城,清朝時稱寧遠州城。明隆慶二年(1568年)毀于地震。明天啟三年(1623)年進行重修。

古城作為山海關(guān)外明朝的重要衛(wèi)城,見證了明亡清興的歷史更迭,歷經(jīng)58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戰(zhàn)爭洗禮,如今又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先后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古韻滄桑的興城古城,瑞氣升騰的溫泉,挺拔秀美的首山,碧波蕩漾的大海,桃源仙境般的菊花島,交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

一、古城格局

古城,是一座正方形衛(wèi)城,這種形制在我國是不多見的,城外表用大塊青磚砌成,里邊用巨石砌成,古城城墻四面正中各設(shè)一座樣式相同的城門,東為春和門,南謂延輝門,西曰永寧門,北稱威遠門。四座城門雄踞四方,雄偉壯觀,給人以固若金湯的安全感,城門上都筑有兩層高的門樓,門外有半圓形的翁城,城的四角設(shè)有方形炮臺,用以架設(shè)紅夷大炮,現(xiàn)在城上擺設(shè)的是復(fù)制品。

1620xx年寧遠之戰(zhàn),袁宗煥率領(lǐng)明軍用紅夷大炮炮擊后金軍,擊中努爾哈赤,使他深受重傷,被迫撤軍,返回盛京的途中重傷而亡。城內(nèi)的十字大街將古城分為四塊,位于古城中心的就是鐘鼓樓。古城內(nèi)曾有多座廟宇,現(xiàn)在保存最完好的是東南角的文廟和西北角的城隍廟,此外還有祖師廟。

二、古城南門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古城南門延輝門,延輝門兩側(cè)的半圓形圍城叫做翁城,這里取甕中捉鱉之意,它的功能是保護城門,后來為了交通方便把翁城打開了。

古城東南角是一座魁星樓,原來的魁星樓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修復(fù)后的魁星樓?!翱恰笔嵌诵撬拗唬址Q“文曲星”,傳說中他的筆點到誰的名字,誰就能高中狀元。該樓共有兩層,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內(nèi)有一尊魁星像,清臉紅發(fā),一腳向后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猶如筆點中應(yīng)試人的姓名,這便是古書中講的“魁星點狀元”。古城的魁星樓因其地理位置而被譽為“關(guān)外第一魁星樓”。

三、祖氏碑坊

這便是祖大壽的忠貞膽智坊,石坊建于明崇禎思念(1631年),本地人稱為“頭道牌樓”,它是祖大壽為標榜自己盡忠保主有功而立的,此坊由灰白色花崗巖建造。石坊南面的最底層,有一個用白色花崗巖雕成的大象,代表吉祥的意思,這是祖大壽對自己的祈福。

石坊正中有一立匾,上面刻著“王音”,這里是借用字,表示皇上首肯的意思,據(jù)說當時祖大壽已經(jīng)叛明投清,但他欺騙朝廷,蒙蔽皇上,而皇上又迫于他勢力龐大,無奈只好默許他立此功勞。

第二座石坊,祖大樂石坊。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寧遠副總兵。這座石坊俗稱“二座碑樓”,建于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頂部和祖大壽一樣也刻有“王音”二字。

祖氏石坊雖歷經(jīng)300多年的風雨侵蝕,仍然保存完好。

四、鐘鼓樓

古城內(nèi)十字大街交叉處,即古城中心,建有一座鐘鼓樓。該樓始建于1454年,樓上建有兩層樓閣,為重檐歇山卷頂棚。鐘鼓樓,顧名思義是舊時稱內(nèi)更夫為官衙及居民撞鐘擊鼓報時辰的場所,戰(zhàn)時則有預(yù)警和指揮的作用。

五、文廟

文廟位于古城東南,始建于1430年,占地面積1.68萬平方米,是東北三省最古老、遼寧省境內(nèi)最大的一座文廟,也是古城內(nèi)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

文廟南墻之外,東西角門的兩側(cè),各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相同的文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這就是從古至今的下馬碑。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這座門,叫做“毓粹門”,即東角門。毓粹有孕育精華之意,暗喻孔子及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對面的門是西角門,叫做觀德門,觀德有觀瞻孔子美德,學習孔子學說對人有好處之意。

歡迎再次光臨興城古城,謝謝!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望兒山風景區(qū)!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景區(qū)的概況。

望兒山位于營口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熊岳鎮(zhèn)望兒山村,是遼南名山,距離熊岳古城2公里。望兒山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82米,海拔高100.9米。山頂有一藏式青磚塔,名曰望兒塔,建于明末清初,遠看如一位老婦佇立山頭,日夜眺望大海,盼望遠行的兒子歸來,望兒山因此而得名,并成為以母愛為主題的天下獨有之山。

望兒山風景區(qū)位于營口市鲅魚圈,于1992年7月開發(fā),1993年5月對外開放。景區(qū)內(nèi)現(xiàn)有慈母像、拜母亭、步母石、哺乳軒、望兒塔、母恩池、念母寺、仙人橋、母子橋、母愛世界、慈母館、風范園、母親湖等20多處人文景點。慈母館是中國唯一的母親紀念館。望兒山風景區(qū)于1996年被遼寧省建設(shè)廳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風景名勝區(qū)以望兒山為中心,以熊岳鎮(zhèn)為主體,以青龍山、金沙灘為兩翼,集山、海、林、泉、城等自然景觀和寺廟、古塔、古洞等人文景觀為一體,規(guī)劃面積68.52平方公里。1997年9月,望兒山風景區(qū)被評為遼寧五十佳景之一。1997年10月被評定為營口市一級旅游區(qū)。20xx年10月,被評為首批國家aaa級旅游區(qū)。20xx年被評為遼寧省優(yōu)秀旅游區(qū)。20xx年12月,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20xx年4月,被遼寧省旅游協(xié)會和《游客》雜志評為游客喜愛的“遼寧五十佳景”。

依托望兒山這一慈母盼兒歸的動人傳說,為弘揚“愛母親,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精神和中華民族敬母愛家的傳統(tǒng)美德,營口市政府于1995年創(chuàng)辦中國營口望兒山母親節(jié)。每年5月份“母親節(jié)”這天,望兒山風景區(qū)都要開展各種敬母愛母活動。不少人還在慈母館內(nèi)為自己的母親立碑銘志,以表達對母親的崇敬。

望兒山修建的慈母館是我國唯一的母親紀念館,國務(wù)委員陳慕華同志親自為慈母館題字。每年中外游客拜母者絡(luò)繹不絕。賢達之士多以文孝母,為母立傳銘刻其中永久紀念?!澳笎凼澜纭备鼮閴延^,它是望兒山景區(qū)體現(xiàn)母愛這一主題的標志。龐大的雕塑群神采各異,栩栩如生,集中體現(xiàn)了人類母愛的博大。母親節(jié)倡導(dǎo)人們愛我母親、愛我家鄉(xiāng)、愛我祖國。營口市于1996年把望兒山定為市級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基地。

關(guān)于望兒山還有這樣一個動人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灘,海邊有一戶貧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這年,朝廷舉行大考,兒子乘海船赴京趕考。母親晝耕夜織,等待兒子歸來,但是一直沒有兒子的音訊。母親著急了,就天天到海邊眺望,一次又一次對著大海呼喚:“孩子呀,回來吧!娘想你,想你呀……”20xx年,20xx年,30年…年邁的母親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原來,他的兒子早在赴京趕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在母親佇立盼兒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讓母親灑下的淚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溫泉,滋潤出無數(shù)紅艷艷的蘋果。鄉(xiāng)親們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把那拔地而起的高獨秀峰叫作“望兒山”。

下面,請大家自行參觀!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七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馬上就要進入即將參觀的八達嶺景區(qū)。前面的那座山就是軍都山,八達嶺長城就盤踞在這座山上。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人民就已經(jīng)開始修建長城了,那個時候諸侯爭霸,為了保護自己的領(lǐng)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邊界上紛紛修筑了長城,叫做互防長城。

而我國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個修筑長城的高峰,分別是秦長城,漢長城,明長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為了加強統(tǒng)治,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將蒙恬30萬軍隊和很多勞力將原來北方的燕、趙、秦長城連了起來,并加以擴充,歷時9年修筑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綿延萬里的長城,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道萬里長城。到了漢朝,漢武帝也是為了加強防御,“不叫胡馬度陰山”,修筑了一條近兩萬里的長城,同時這也保護了新開發(fā)的絲綢之路,漢長城是秦長城的一道前沿陣地和防線,它西起新疆,東到遼東,是中國歷史上修筑長城最長的朝代。而明長城則是中國歷史上修筑長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術(shù)之精是獨一無二的。當年朱元璋在統(tǒng)一全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采納了“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當時元朝雖然已經(jīng)滅亡,但是還保持著比較完整的軍事實力,加上逐漸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斷侵擾,所以開始修筑長城。明朝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達到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東起遼寧丹東鴨綠江邊的虎山,西到甘肅嘉峪關(guān)的明長城全長6350公里。明長城具備三個特點,筑構(gòu)完備,管理完善,布局嚴密。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八達嶺長城就是明長城的一部分。而長城在我國古代最原始的目的雖然是防御,但是它同時還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軍事作用,第二則是經(jīng)濟作用,它不僅促進了屯田的開發(fā)和北疆經(jīng)濟的發(fā)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居樂業(yè),第三是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還保護了通訊和促進了對外開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古代,不僅僅只有這三次修筑長城的經(jīng)歷,據(jù)統(tǒng)計,在上下兩千年里,先后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都修建過長城,有人做過粗略的計算,如果將長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墻,繞地球10圈兒多都有富裕。著名的民間傳說:烽火戲諸侯和孟姜女哭長城也是發(fā)生在萬里長城上的。

剛才我們所經(jīng)過的路,就位于關(guān)溝中。關(guān)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qū)南口鎮(zhèn),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城關(guān),全長40里。是中原地區(qū)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這里布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guān),居庸關(guān),上關(guān),八達嶺。在關(guān)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xiàn)在景觀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那條鐵路就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由詹天佑設(shè)計的京張鐵路。因為八達嶺地區(qū)地勢復(fù)雜,技術(shù)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shè)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zhuǎn)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嘆服?,F(xiàn)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關(guān)溝因為居庸關(guān)而著名,我們可以看到前面宏偉的建筑就是居庸關(guān),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遷徙“庸徒”在這里居住所以得名。在關(guān)內(nèi),有一個著名的漢白玉石臺,就是云臺。它是元代的一坐過街塔,上邊原來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來的地震中毀壞了。明代又在原處]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間又被毀了,只留下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柱礎(chǔ)和望柱。云臺的面積有310平方米臺下的券門上刻有獅、象、四不象、金翅鳥等浮雕,分別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騎,還有天龍八部護法天神的浮雕。內(nèi)壁上還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獸圖案,券頂上還布滿了曼陀羅的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還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jīng)咒》和《造塔功德記》,這些都是元代的藝術(shù)精品,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的杰出代表,因為這里四通八達,故成為八達嶺。可能大家會問,為什么要講長城修筑在這里?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八達嶺地區(qū)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僅守衛(wèi)著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師的西北大門。

八達嶺長城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guān),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畢竟之路。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于關(guān)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說在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jīng)過這里,曾經(jīng)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xiàn)在這塊石頭已經(jīng)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剛才介紹了那么多景觀,您一定急切的想來到景區(qū)游覽一番,不用著急,馬上您也要成為好漢了。好,這里就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遠處是壯麗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長城重要的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險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兩門之間相距63.9米,西門匾額:北門鎖鑰,我在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東門的匾額為:居庸外鎮(zhèn),意思是居庸關(guān)外又一重鎮(zhèn)?,F(xiàn)在我們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側(cè)陳列著一門大炮,名為:神威大將軍。是崇禎年間制造的。

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什么是三臺兩墻呢?現(xiàn)在就讓我給大家來解釋一下,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其中城臺構(gòu)造的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那敵臺的構(gòu)造相對就要復(fù)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古人獎白天點燃的煙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guān)系作了嚴格的規(guī)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白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guān)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nèi)。

說完了三臺,下面就來說一下兩墻。長城外側(cè)的高墻叫做牒墻,有垛口是用來防御敵人的。而內(nèi)側(cè)不足一米高的則叫作女兒墻,也叫做宇墻。在最開始長城內(nèi)側(cè)是沒有女兒墻的,可是經(jīng)常有人會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這道墻。在長城墻根的地方每隔不遠就有一個小水溝,雨天的時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沖刷城墻。而長城的墻體里面使用石頭塊鑄成的,外邊砌上磚,再在上面鋪上石板,從而使建筑非常牢固!

關(guān)于遼寧紅系列微黨課心得體會及收獲八

興城古城位于葫蘆島興城市區(qū),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當時稱寧遠衛(wèi)城,清朝時稱寧遠州城。明隆慶二年(1568年)毀于地震。明天啟三年(1623)年進行重修。

古城作為山海關(guān)外明朝的重要衛(wèi)城,見證了明亡清興的歷史更迭,歷經(jīng)580多年的風雨侵蝕和戰(zhàn)爭洗禮,如今又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先后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古韻滄桑的興城古城,瑞氣升騰的溫泉,挺拔秀美的首山,碧波蕩漾的大海,桃源仙境般的菊花島,交相呼應(yīng),相得益彰。

一、古城格局

古城,是一座正方形衛(wèi)城,這種形制在我國是不多見的,城外表用大塊青磚砌成,里邊用巨石砌成,古城城墻四面正中各設(shè)一座樣式相同的城門,東為春和門,南謂延輝門,西曰永寧門,北稱威遠門。四座城門雄踞四方,雄偉壯觀,給人以固若金湯的安全感,城門上都筑有兩層高的門樓,門外有半圓形的翁城,城的四角設(shè)有方形炮臺,用以架設(shè)紅夷大炮,現(xiàn)在城上擺設(shè)的是復(fù)制品。

1620xx年寧遠之戰(zhàn),袁宗煥率領(lǐng)明軍用紅夷大炮炮擊后金軍,擊中努爾哈赤,使他深受重傷,被迫撤軍,返回盛京的途中重傷而亡。城內(nèi)的十字大街將古城分為四塊,位于古城中心的就是鐘鼓樓。古城內(nèi)曾有多座廟宇,現(xiàn)在保存最完好的是東南角的文廟和西北角的城隍廟,此外還有祖師廟。

二、古城南門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古城南門延輝門,延輝門兩側(cè)的半圓形圍城叫做翁城,這里取甕中捉鱉之意,它的功能是保護城門,后來為了交通方便把翁城打開了。

古城東南角是一座魁星樓,原來的魁星樓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修復(fù)后的魁星樓?!翱恰笔嵌诵撬拗?,又稱“文曲星”,傳說中他的筆點到誰的名字,誰就能高中狀元。該樓共有兩層,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內(nèi)有一尊魁星像,清臉紅發(fā),一腳向后翹起,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猶如筆點中應(yīng)試人的姓名,這便是古書中講的“魁星點狀元”。古城的魁星樓因其地理位置而被譽為“關(guān)外第一魁星樓”。

三、祖氏碑坊

這便是祖大壽的忠貞膽智坊,石坊建于明崇禎思念(1631年),本地人稱為“頭道牌樓”,它是祖大壽為標榜自己盡忠保主有功而立的,此坊由灰白色花崗巖建造。石坊南面的最底層,有一個用白色花崗巖雕成的大象,代表吉祥的意思,這是祖大壽對自己的祈福。

石坊正中有一立匾,上面刻著“王音”,這里是借用字,表示皇上首肯的意思,據(jù)說當時祖大壽已經(jīng)叛明投清,但他欺騙朝廷,蒙蔽皇上,而皇上又迫于他勢力龐大,無奈只好默許他立此功勞。

第二座石坊,祖大樂石坊。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寧遠副總兵。這座石坊俗稱“二座碑樓”,建于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頂部和祖大壽一樣也刻有“王音”二字。

祖氏石坊雖歷經(jīng)300多年的風雨侵蝕,仍然保存完好。

四、鐘鼓樓

古城內(nèi)十字大街交叉處,即古城中心,建有一座鐘鼓樓。該樓始建于1454年,樓上建有兩層樓閣,為重檐歇山卷頂棚。鐘鼓樓,顧名思義是舊時稱內(nèi)更夫為官衙及居民撞鐘擊鼓報時辰的場所,戰(zhàn)時則有預(yù)警和指揮的作用。

五、文廟

文廟位于古城東南,始建于1430年,占地面積1.68萬平方米,是東北三省最古老、遼寧省境內(nèi)最大的一座文廟,也是古城內(nèi)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

文廟南墻之外,東西角門的兩側(cè),各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相同的文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這就是從古至今的下馬碑。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這座門,叫做“毓粹門”,即東角門。毓粹有孕育精華之意,暗喻孔子及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對面的門是西角門,叫做觀德門,觀德有觀瞻孔子美德,學習孔子學說對人有好處之意。

歡迎再次光臨興城古城,謝謝!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