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 關(guān)于親情的尊老愛幼的感悟(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3 01:25:00 頁碼:10
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 關(guān)于親情的尊老愛幼的感悟(5篇)
2023-01-03 01:25:00    小編:ZTFB

學習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nèi)容不同而已。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guān)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描寫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一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因此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jù)說重陽節(jié)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jīng)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jié),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jié)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jié)。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jié)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jié)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yīng)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yīng)當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jié)一天的事,應(yīng)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yīng)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描寫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因為美德而變得美麗。社會,因為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更繽紛。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但中華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yōu)橛羞@樣的傳統(tǒng)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直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蔽覀儾粌H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路過”而救下女童的平民英雄。x月x日,xx小區(qū),x歲女童從x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xx女士脫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fā)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x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xx女士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

我也做過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學坐的車上,發(fā)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說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并沒有說什么,但她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著每個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jié)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fā)現(xiàn)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跡如中國的瑰寶,數(shù)不勝數(shù),“弘揚中華美德,構(gòu)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華美德的一次行動,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描寫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三

說起蔡云德,道東社區(qū)泰園巷的居民都知道,這是一個孝敬婆婆的好媳婦。

蔡云德今年69歲了,自1963年結(jié)婚以來,蔡云德一直和婆婆吳德珍住在一起,四十多年中,她盡心盡力照顧自己的婆婆。婆婆如今已經(jīng)98歲了,身體經(jīng)常生病,當婆婆病了時,蔡云德一刻不離地在婆婆身邊伺候;婆婆鬧情緒,不管是誰的錯,蔡云德總是耐著性子,變著花樣逗婆婆開心。

每天早晨,蔡云德總是先給婆婆做好婆婆喜歡吃的早點,等婆婆吃好了再給丈夫和孩子們做早飯。逢年過節(jié)對蔡云德來說是最忙活的日子了,婆婆家的親人都會到家里來過節(jié),房子頓時顯得異常擁擠,蔡云德總是屋里屋外、任勞任怨地忙活,沒有絲毫怨言,用她自己的話說:“人多人氣旺,這是咱家的福氣!”

婆婆身體好的時候,整天笑哈哈逢人就說:我有一個好“女兒”,這是我的福氣。

多年來,婆婆由于年齡原因,行動不便,需要人一刻不離的進行照顧。蔡云德退休了,更加用愛心、耐心、細心的照顧老人,伺候著老人的起居生活。老人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逢年過節(jié)聚在一起時,老人總在夸著蔡云德。在蔡云德的精心照顧下,現(xiàn)在老人身體還算可以,能夠拄著拐棍行走,蔡云德無怨無悔的細心照顧著老人的起居生活。每天和老人坐在一起嘮家常,陪著老人看電視。尤其在老人生病的時候,蔡云德照顧得更是無微不至,老人見人總是在念叨:“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氣,我家有這么好的一個兒媳婦。”尤其令人感動的是,在青海玉樹地震捐款活動中,這位九十六歲高齡的老人通過看電視,要兒媳蔡云德到社區(qū)來為她捐款一百元,向青海地震災區(qū)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老人的愛心感動著社區(qū)的每一個人。

四十多年來,蔡云德始終如一的悉心照顧著年邁的婆婆,以實際行動感動著家人,感動著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大家從心里對她表示由衷的稱贊和敬佩。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當代女性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她的事跡,也影響著道東社區(qū)的廣大居民,大家以她為榜樣,在社區(qū)形成了尊老愛老、構(gòu)建和諧家庭的好風氣。道東社區(qū)居委會組織廣大居民學習了蔡云德同志先進事跡,并號召廣大居民向她學習,樹立榜樣。通過活動開展,在社區(qū)掀起了一個尊老、愛老、敬老的高潮,大力弘揚孝敬老人的高尚美德。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

某某某,,鎮(zhèn)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婦女,在特殊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支撐了一個常人難以維持的家庭,贍養(yǎng)了本不該由她贍養(yǎng)的一個個老人,受到了民眾的好評。

現(xiàn)年48歲的,小巧玲瓏,性格剛強,心直口快。自進了婆家門就與婆婆一起承擔起這個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務(wù)。她家當時的家庭狀況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臥床不起;一個70多

歲的遠房奶奶,行走不便;一個雙目失明的遠房的光棍大伯哥;還有一個70多歲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這個家中。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異,她對每個老人都象照應(yīng)自己的老人一樣。平時除了忙地里的活,幾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個老人身體不好,哪個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細心的去照顧,還時常將瞎子大伯領(lǐng)出來曬曬太陽,為奶奶和姑母洗臉、梳頭更是常事,這樣一個復雜的家庭,硬是讓她安排的井井有條。老人們整天贊不絕口,逢人便夸:我們?nèi)⒘藗€好媳婦。特別是幾個老人重病時,她更是日夜守護、照顧地無微不至,直至老人臨終。大伯哥重病時,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紙墊網(wǎng)手一把把的從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實在覺得難為情,就用手勢阻止,但她卻說:“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講究這么多,你沒有更近的親人,我就算你的親人了,這事我不干叫誰去干”,大伯哥有感動的哭了,在場的人也都哭了。諸如此類,太多太多……平常家務(wù)不平常,結(jié)婚至今30年,照應(yīng)老人30載,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個個老人,換來了一聲聲贊揚。

現(xiàn)在的,仍然照應(yīng)著80多歲的姑姑和時常回家近80歲的三叔三嬸(臺胞),她的臉上還是那樣時常帶著微笑,做著平常的家務(wù)。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長歲月中,硬是無怨無悔地實踐著她的賢孝美德,成為一方楷模。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滿和睦、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基石。在武山縣樺林鄉(xiāng)孫堡村,有一位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十年如一日照顧著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無怨無悔,家庭團結(jié)和睦,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于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她叫高富珍,今年32歲,一名普通的孫堡村村民,用自己勤勞雙手描繪了一幅孝老愛親的動人畫卷。

孝敬父母

她照顧老人多年,毫無怨言,主動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的所有重擔,總是自覺自愿,無怨無悔?,F(xiàn)在的老人年事已高,由于長期的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的疾病,在老人的屋子里,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應(yīng)俱全,老人的衣服、被褥洗得干干凈凈,鄰里看見了無不夸贊,連老人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高富珍每天有空時就會陪在老人身邊,和老人拉家常、談瑣事,讓老人擺脫孤單和寂寞。

她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yǎng)大不容易,兒女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yīng)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盡管她為了生活,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對老人的關(guān)心照料從不掉以輕心,除了做好適合老人的可口飯菜和滋補食品外,還經(jīng)常為婆婆梳洗。每當外出前她都會再三叮囑家人好好照顧婆婆。婆婆有病了,她和兒女們一道送婆婆上醫(yī)院就診,每次送婆婆上醫(yī)院,不知道情況的人還以為婆婆是她的母親。

關(guān)愛子女

高富珍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兩個兒子年紀尚小,但她自小就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辛勤勞動的精神。她一個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和辛苦勞作的丈夫的衣食起居,還要時刻照看好尚且年幼的兩個小孩,沒有一刻能夠閑著。為了給兩個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家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好性格好習慣,讓孩子感受到愛,身心健康地成長,她不管有多苦、有多累,從來不爭嘴吵架,每次帶給孩子的都是笑逐顏開,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高富珍讓全家人統(tǒng)一教育思想,不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huán)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為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高富珍夫妻倆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他孝敬長輩;發(fā)現(xiàn)他對人有不敬的行為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高富珍總會認真教孩子掃地、擦家俱等家務(wù)事,盡量給機會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夫妻和睦

盡管高富珍夫婦生活并不是非常富裕,但他們夫妻相互關(guān)愛、相互支持,一起承載起生活的重壓。他們一直以來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常言道:“順者為孝”,老人上了歲數(shù),話多嘮叨是經(jīng)常的,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對丈夫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jié),尊敬

老人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雖然有些話我們不愛聽,但婆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誤會。她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愛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養(yǎng)演繹著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家庭和諧

在高富珍家中,老人、夫妻、孩子一家人和睦相處,處處洋溢出幸福和美滿。高富珍是一位勇?lián)彝ヘ熑蔚目#蚱藓湍?、家庭和諧是該家庭的良好的家規(guī)與家風,全家人互相尊重,互敬互愛。晚輩對長輩尊敬、孝順,長輩對晚輩愛護,婆媳之間、妯娌之間關(guān)系十分親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和睦家庭。

作為兒媳,他尊敬老人,關(guān)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仍然堅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好兒媳;作為妻子,他關(guān)愛丈夫,與丈夫互相關(guān)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目前,她以身作則,注重對孩子的教育。

群眾頌揚

作為媳婦,她克盡孝道,對老人噓寒問暖,還經(jīng)常陪伴老人談心,做他們精神上的支柱;作為母親,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子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為妻子,她是“賢內(nèi)助”的最佳代言人,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一力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wù),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在眾多的親戚朋友關(guān)系中,她做到以誠相待,對雙方父母,都孝敬

有加,對兄妹的子女,她們均視如己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尊老愛幼,她始終銘記著“吃水不忘挖井人”,她關(guān)心老人,關(guān)心弱勢群體,積極幫助困難戶、貧困戶和殘疾人。她不僅孝敬家中的老人,對鄉(xiāng)親更是和藹可親,關(guān)懷備至,她能夠善待鄉(xiāng)鄰,幫助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guān)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描寫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發(fā)言的主題是:重陽盡孝心,楓紅愛更濃。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jié)。很快就到重陽佳節(jié)了??赡苓€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jié)的來歷吧?重陽節(jié)就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什么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jīng)》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為數(shù),故有長久、長壽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其寓意就深遠了。1989年起,重陽節(jié)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jié),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節(jié)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jīng)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著我們成長,包容著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p>

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著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么?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jié),難道我們不應(yīng)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嗎?

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一下時,你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jīng)滄桑,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是如此精辟。

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jīng)歷告訴我們什么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自強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質(zhì),超然脫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激勵著后人向前行進。

“家有一老,猶有一寶?!彪y道我們不應(yīng)該為這些對祖國做出過貢獻,對我們所在家族做出過貢獻的老人做些事情,愛惜他們、幫助他們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wù)。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更加努力,從點滴做起,讓尊老、愛老、敬老、助老這根接力棒永遠跑下去。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guān)愛老人,始于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謝謝大家。

描寫尊老愛親好少年心得體會及感悟五

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天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jīng)》中把“六”定為陰數(shù),把“九”定為陽數(shù),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因此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jù)說重陽節(jié)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shù)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jīng)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今天的重陽節(jié),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ji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巧妙地結(jié)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jié)。在這個屬于老年人的節(jié)日里,我們祝愿所有的爺爺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長壽!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還有在重陽節(jié)祭祖的習俗。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chuàng)業(yè)、辛勤勞動了幾十年,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如今他們老了,理應(yīng)受到全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所以我們應(yīng)當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jié)一天的事,應(yīng)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yīng)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您可能關(guān)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