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 愚公移山課堂視頻(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31 16:45:42 頁碼:7
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 愚公移山課堂視頻(7篇)
2022-12-31 16:45:42    小編:ZTFB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jīng)驗。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一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寓言故事,選自戰(zhàn)國時代的道家《列子·湯問》,它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篇幅短小,特別是經(jīng)毛澤東1945年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閉幕詞中引用這個寓言故事后,“愚公移山”的成語更是膾炙人口,為國人所喜用。

《愚公移山》寓言最值得品的是愚公這一藝術形象。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僅以全家的力量來移山,這在一般人看來,已經(jīng)是“愚蠢”的了。運土石,地點是“渤海之尾,隱土之北”,路程如此遙遠,而幫助他們來移山的又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時一年,這又進一步顯示了愚公之“愚”。但所有這些,僅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來阻止移山,愚公說出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時變得高大起來──原來他的見解遠遠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的!這種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新課標指出,閱讀要“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課文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本文是寓言,它是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也說明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奮斗。教授此文時,更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導向,重點要幫助學生認識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從而得到人生的啟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戰(zhàn)勝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切困難。寓言給我們提供了自由馳騁的想像空間,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對學生進行想像思維、發(fā)散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評價”,這些都是指導本文教學的依據(j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a.明確寓言的特點及作用。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它用夸張的手法描寫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奧的道理于簡短的故事中。好的寓言,給

人以有益的啟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則長期在人們中流傳的好寓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明確寓言特點及作用。b.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年將九十的愚公決心移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并非一時的感情沖動,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他有遠大的抱負,二是他對移山的堅強信心來自他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的正確認識。文章采用神話結尾,借助神的力量實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是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的幻想方式,反映人類征服自然的理想和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去發(fā)現(xiàn),去得到人生的啟迪。

2.過程與方法:古文閱讀教學應教會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積累文言詞匯,嘗試和練習辨析詞的古今意義的差別,學習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反復朗讀、記誦,逐步積累語言材料,培養(yǎng)文言語感;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評價作品的積極意義與歷史的局限,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自由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寓言故事淺顯易懂,情節(jié)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在文中對愚公的移山壯舉早有爭論,最反對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認為愚公移山是一件極為愚蠢的行為。文中的智叟是以自作聰明、目光短淺的藝術形象出現(xiàn)的,而愚公卻站得高,看得遠,考慮問題十分周密,也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為到底愚不愚蠢,教學中以此為切入口,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方式

1.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2.多樣化朗讀,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文言語感。初中九年級學生通過兩年多的文言文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和學古文的方法。古文閱讀教學,重視語感的培養(yǎng),這又得借朗讀去實現(xiàn)。本文內(nèi)容大家較熟悉,語感的培養(yǎng)更要借助讀去實現(xiàn),去讀出節(jié)奏,讀出句式,讀出感情,讀出思想??梢宰宰x、聽讀、互讀、分組讀、齊讀、有重點地跳讀等,也可以唱讀,抑揚頓挫地讀,搖頭晃腦地讀,情感復現(xiàn)地讀,這樣反復朗讀,古文的美感會凸現(xiàn),古文知識也會逐步積累,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也會逐步提高。

3.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不管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的閱讀教學,都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獲得自己的閱讀快樂。文言文閱讀教學兩方面問題是重點:一是要努力克服語言上的障礙,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詞語,理解詞義和句義,始終是文言閱讀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合作、討論、交流,克服這些語言上的障礙;二是要運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從中汲取民族智慧,評價作品的積極意義與歷史局限,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這更要求學生去合作探究完成。

4.介入生活體驗,啟發(fā)思考和感悟,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在前面辯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梳理自己的觀點,深入思考和感悟,寫出閱讀札記,可以是小議論文,也可以是讀后感,還可以介入生活體驗,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來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寫作訓練。教學構思激發(fā)興趣,音樂導入。

彩屏顯示,播放mtv背景音樂──《愚公移山》的歌曲,勾起學生對這個早已經(jīng)熟悉的故事的回憶,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1.合作探究,疏通文意。合作討論,教師點撥,讀準字音,讀準句讀,讀出感情;交流分析解釋難詞、難句,積累文言虛詞,為學生思維的拓展打基礎。

2.走進課文,整體感知。捕捉文言語句中包含的信息和思想,為后面的辯論作準備。

3、發(fā)揮想像,藝術再造。

這一個步驟是將學生的熱情一直延伸到課外。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提高。創(chuàng)造性閱讀,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也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培養(yǎng)和指導。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有價值的課堂是應該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引向課外,在廣闊的天地里去觀察、體驗生活,去記下自己的感悟。

教學反思

《愚公移山》是篇傳統(tǒng)的老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大概的內(nèi)容學生早知,經(jīng)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所以我在準備上這篇課文之前,腦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課堂教學對學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新課標的理念,走老路是不成功的。考慮再三,決定還是引導學生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去感受課文。寓言故事情節(jié)是簡單的,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從寓意中獲得人生的啟迪,也是優(yōu)秀寓言的魅力所在。引導學生用現(xiàn)在的眼光客觀評價愚公,對此展開辯論,最后得出結論: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蠻干。辦事要有勇,要知道變通。

文言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掌握了故事大意、理解難詞、難句的基礎上反復誦讀課文,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語感的培養(yǎng),有助于文言語句及知識的積累。

在評價愚公的行為是否愚的問題上,要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看問題。學生能自覺地有針對性地發(fā)言,自信、負責地表達了觀點,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藝術形象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然,對于本節(jié)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時間有些把握不好,還需要更緊湊一些,缺少對學生及時的點評。對于文言知識的學習有些流于表面,沒有深入下去,用時也比較少,學生掌握不扎實。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完善,使課堂變得更加成熟,更加有味。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二

《愚公移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十四課

1、認識8個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癡心妄想”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能概括課文大意,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義。

多媒體課件、電腦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

板書課題:《愚公移山》

(1)、同學們請齊讀課題;這是一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師發(fā)問:“愚公”是什么意思?(啟發(fā)學生說出:愚蠢的人)

(2)、讀完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生答,師肯定)

2、那么愚公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理解詞

1、初讀課文

師: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相信大家的疑問,在課文中會找到答案。

請同學們打開書103頁,自由讀課文,老師要提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詞用筆圈出來查查字典,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請教。

認識生字(出示課件)

師:這是本課的生字,誰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認讀。

師:去掉拼音還能讀出來嗎?(出示課件)通過認讀生字老師看出大家的自學能力都很強,這一點老師要表揚你們。真棒。

解決詞語(課件)

師:現(xiàn)在同學們看這些詞語,當中一定有你們已經(jīng)解決的,還有你們不理解的。(理解詞語)

體會人物特點,有感情朗讀課文

2、師:課題叫愚公移山,他為什么要移山?(板書:出行不便)

師:想一想,課文當中都出現(xiàn)了那些人物?他們對愚公想要移山這件事都有什么不同的意見? 生回答課文中的人物:愚公、子孫們 、妻子、智叟、寡婦家的孩子、

3、重點(一):師問:愚公的妻子同意移山這件事嗎?她是怎么說的。指學生讀人物的話(出示課件)

師:聽了妻子的話,你覺得他是不同意嗎?(總結出妻子是在關心愚公)

師:愚公的妻子是個非常心細得人,把事情想得很周到,他說出了兩個非?,F(xiàn)實的問題?

(人少、石頭土塊多沒地方放)

師:愚公是怎樣回答妻子的?(生讀課文),師說明:這說明愚公對移山這件事已是下定決心,移山不改。

師:同學們再讀一遍注意讀出愚公堅定信心語氣。

師:兩山高聳土石量十分大,不填入渤海就難以堆放。移山以填海是最好的選擇。(板書:準備移山)

重點(二):師:課文里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智叟,同學們,從智叟這個名字你想到什么?(智是智慧的意思)(聰明的老人)

這個聰明的老人他同意愚公移山這件事嗎?生齊:不同意。(板書:困難重重)

師:從哪里能看出他不同意,他做了什么?又說了什么?(學生讀智叟說的話)(出示課件)

分析重點字詞,體會智叟的盛氣凌人,和嘲笑愚公的做法。

學生讀文字。讀出智叟盛氣凌人的感覺。

愚公是怎樣回答智叟的,學生讀文字。(板書:困難重重)

師:這句話是愚公對智叟嘲笑的回答,也是愚公決心移山不改的宣言,顯現(xiàn)出他的信心與氣勢。愚公用“子”與“孫”的綿延,表明生生不息精神世代相傳,我雖肉體不在,但我的精神永遠不滅。

4、愚公移山的堅定信念感到了誰?結果怎樣,誰來讀課文?(板書:成功移山)

5、有感情朗讀整篇課文。

6、分角色朗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四、概括全文,體會精神:

1、師:回顧整篇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故事中的愚公具有怎樣的精神?

生:不怕困難、為達目的努力奮斗、鍥而不舍、努力克服困難(相機板書)

2、總結歸納:這則寓言題目為“愚公移山”,其中對愚公并沒有諷刺的意味,看似愚,實則不愚,而是大智;智叟的智就是所謂的“小聰明”,自以為有智慧,實則愚笨,沒有克服困難的智慧,目光短淺。老師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種不怕困難、鍥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三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傳頌,可謂家喻戶曉,眾人皆知。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就是這篇膾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創(chuàng)意、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誠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幾個特點:①濃郁的神話色彩,易激發(fā)學習興趣;②可讀性強,易于記誦;③基礎性強,有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詞匯需要積累;④寓意深刻,實踐性強;⑤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縛學生對“智叟”的形象思維。

本文安排在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第六冊第六單元中。從本單元教學目標和編者意圖看,是希望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達到: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豐富的內(nèi)涵和精美的語言、積累一些常用文言詞語,提高學習文言能力的目的。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十幾篇文言文,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要學習與現(xiàn)代漢語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語言,又要像閱讀現(xiàn)代文那樣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難度并不大。只要教師給予方法技巧上的點撥指導就能成功。

創(chuàng)意一:從“體驗”角度組織教學,全課的教學由“朗讀體驗”——“發(fā)現(xiàn)體驗”——“學法體驗”三個部分組成。在“學法體驗”中向學生介紹若干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實踐。

創(chuàng)意二:師生互動,進行探究與合作學習;激勵性評價貫穿課堂教學。

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的綜合化、系統(tǒng)化、細目化、行為化原則,及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將教學目標定為如下幾方面:

1、知識目標:理解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寓意,理解對比、襯托手法以及課文以神話結尾的作用。

2、能力目標:文言文的誦讀;多種學法的體驗。運用全面的、辯證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古代人民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積極進取,要有戰(zhàn)勝生活學習上的“太行、王屋”的決心和勇氣。

4、創(chuàng)新目標:智叟也智。

教學重點確定為發(fā)現(xiàn)體驗。教學難點是通過探討愚公移山舉動的“智”與“愚”,學習愚公的意志與毅力。教學課時為第一課時,教學課型定為學法體驗課。

為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訓練主線”原則,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科特點,主要采用啟思、點撥式教法,借助多媒體課件,激趣、啟思、點撥。分四個版塊進行教學。學法則以誦讀、發(fā)現(xiàn)、體驗為主。旨在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程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教學版塊之一:同學們進行讀誦體驗。(15分鐘)

教學活動圍繞掌握課文誦讀和理解課文的大意、積累文言詞進行。

1、 導入。請一個學生講愚公移山的故事導入課文學習(1分鐘)。

2、 同學們聽錄音朗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楚人物對話的語氣、語調(diào),畫出疑點。聽朗讀后的師生互動探討。(3分鐘)

(1) 著重掌握以下幾個句子節(jié)奏:

方/七百里;

懲/山北之塞;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投諸/渤海之尾

(2) 著重讀準以下幾個語氣語調(diào):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擔憂的語氣)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譏諷的語氣語調(diào))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痛斥的語調(diào))

“何苦而不平?”(堅定反駁的語氣)

3、 同學們集體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鐘)

思考這么一個問題:這篇課文從什么寫到什么?

同學們發(fā)言。

同學們與老師的對話可能有:從有大山寫到山被背走,從大山阻塞寫到無壟斷,從愚公移山的想法寫到愚公移山的行動,從開始移山寫到移山結束,從人的移山寫到神的幫助,從愚公移山的遠大理想寫到愚公移山的偉大精神……

4、 參看課下注釋,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生翻譯課文、記住文下注釋里的文言詞。(共7分鐘)

首先鼓勵學生回憶翻譯的原則:信——忠實原文,達——通順流暢,雅——優(yōu)美生動。

翻譯方法指導:(2分鐘)

(1) 加。如“方”即“方圓”,指面積。

(2) 改。如“仞”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作長度單位運用,可改為意思相近的詞“丈”來代替。

(3)補。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翻譯時必須補出。如“二山”即“兩座山”。

(4)調(diào)。文言文的語序有的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如“甚矣,汝之不惠”,這是謂語提前的倒裝句,翻譯時可作“你太不聰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發(fā)語句,即句首的助詞,或句中語氣助詞,如果省略后不影響原意的可省去。如“雖我之死”,“之”字是助詞,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翻譯時可省略不譯。

學生自主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語。(5分鐘)

教學板塊之二:學生進行“發(fā)現(xiàn)體驗”(15分鐘)

教學活動圍繞文章的主題寫法、進行探討。并且給每個自然段或情節(jié)標上小標題。

1、 指名朗讀課文的第一段,圍繞這么兩個問題交流:本段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師生的互動交流可能有:寫太行、王屋兩座山異常高大,暗示挖掉這兩座山簡直是太難了;說明了這兩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為故事制造一個“懸念”:這么高大的兩座山已經(jīng)不在原先的地方,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這兩座山變動了位置呢?有此縣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讀者探求答案,樂讀文章的興趣。為后面寫愚公精神作了鋪墊。鼓勵學生加小標題。

2、指名朗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包含哪幾層意思?寫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寫“其妻獻疑”用意何在?寫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決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領著家人投入開山除障的行動,運上搬石的艱巨勞作,鄰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們一同干起來……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遠的志向、堅強的決心;“其妻獻疑”襯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堅強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舉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勵學生加小標題。

3、朗讀第三段。思考:智叟責難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話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樣針鋒相對地駁斥智叟的?愚公的話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講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視聰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為了加強其嘲諷之意,他還用了個倒裝句;智叟之言說是在責難愚公之不自量力,連山上的一根草也無力除之,

卻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遜的智叟,自視聰明,傲慢待人,其實是個識陋智拙,胸狹見短之人。通過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偉大。

愚公首先斥責智叟自視聰明,然后用子孫后代是“無窮匱”的道理駁斥,令智叟理屈詞窮,無言以對,愚公的這些話表現(xiàn)了他的志向的宏遠,心愿的摯誠,意志的堅定,愚公對人和自然的關系問題有正確的認識,他有戰(zhàn)勝自然的信念,這種信念是愚公開山平險意志堅定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基礎。鼓勵學生加段落小標題。

4、朗讀第四段,提問這則寓言的結尾寫天帝“感其誠”,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結,好與否?這個結尾是宣傳封建迷信呢,還是具有神話色彩呢?

讓學生討論后明確:這樣作結有三個好處:①贊頌了愚公心意之誠,意志之堅,突出了故事的主題。愚公開山平險心意之誠、意志之堅,使山神“懼”了,天帝也受之感動。②增添了故事的瑰麗色彩,如此作結,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懲服自然,以實現(xiàn)愚公之志,這是人們的共同心愿。

5、進一步明確主旨的3分鐘辯論:愚公該搬家還是該移山。辨證的看問題:明確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教學版塊之三:同學們進行“學法體驗”(8分鐘)

向同學們介紹幾種學習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從不同角度對文章進行幾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現(xiàn)文章順序的關鍵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脈絡。

畫面標題法——從文章中選出一個或幾個精美的片段,然后給它“命名”。

請各位同學任選一種方法進行嘗試,并進行課中交流活動。有的同學如果認為自己還有更好的讀課文的方法,也可以將自己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教師準備來配合各學法補充的內(nèi)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壯舉

② 移山傳說

③ 艱巨的任務與微弱的力量

④ 遠大的理想,堅韌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棄

⑧ 感天動地移山情

⑨ 艱辛的移山,曲折的情節(jié)……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懸念,然后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來寫。

第一部分(1)寫山高大與原來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經(jīng)過。

第三部分(4)移山的結果

畫面標題法:

第二段:愚氏開山運石 或 畢力平險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辯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現(xiàn)實

教學版塊之四:師生小結后布置課后作業(yè)。(2分鐘)

選作一題發(fā)揮想象,將課文有關內(nèi)容改寫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會議上

2、 愚公智叟辯難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不“愚”-----勇往直前

智叟不”智“-----成為笑談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四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愚公的故事,堅信只要像愚公一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國經(jīng)濟形勢和發(fā)展任務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我們的時代還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嗎?按照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待愚公,也許有人會這樣想:他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guī)卓诒成闲欣罘^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如果嫌城市喧鬧還可以定居村莊。也有人說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當代仍值得我們學習。學習愚公,要學習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許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給集體,留給后人。誰也不會要求一位快九十歲的老人去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愚公沒有這樣做,他說:“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并在統(tǒng)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馬上付諸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學習愚公,要學習他“不斷挖山”的精神。人搬掉一塊石頭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子子孫孫永遠搬石頭。在挖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吃飯穿衣、工具、傷病等等一些問題??墒菬o論遇到什么問題,愚公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實干。信仰正確、信念堅定、信心十足,才會為偉大的事業(yè)奮斗終身。事業(yè)的成功與實干密不可分,我們學習了《愚公移山》就應該像愚公一樣直面困難,求真務實,埋頭苦干。有了這樣一股勁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干不成的事業(yè)。

原來世上最動人的事物都是熨貼著大地應運而生的。山太高了,于是使它不近人情。

故事當然不再以他玄妙的神話色彩使我們聯(lián)想翩翩。但我們始終相信這個結局是真實的,完美的。愚公拿著斧錘向我們詮釋了他的人定勝天,成熟給與的慧眼讓我們剝析到了這傳世神奇下所孕育的精神,那是我們成為萬物之靈長的資本。

像山一樣執(zhí)著,堅韌,然后,向命運宣戰(zhàn)。

相信落下的汗水終會滋潤出一片綠蔭,而摧毀山峰的人,只有我們自己。

因為,我們是千千萬萬個愚公。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五

學習目標

1. 了解故事大意。

2. 分析愚公這一藝術形象,領悟其思想意義。

3. 拓展思維空間,結合自身生活體驗,進行多角度的閱讀。

重點難點

1、掌握文中難解詞句,疏通全文,熟讀背誦。辨析古漢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2、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學習過程

一、交流感知

1、文學常識

列子其人:

二、研讀共品

反復朗讀,解決問題。

1.讀準字音:

萬仞 ( ) 懲( )山北之塞( ) 荷( )擔者 箕畚 ( ) ( ) 雍( )南 河曲智叟亡( )以應 一厝( )朔( )東 始齔( ) 無窮匱( )也

2、字詞理解:

(1)通假字

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應

(2)一詞多義:

3、重要句子(翻譯并判斷句式):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何苦而不平?

帝感其誠。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4、試著翻譯課文,會復述即可。

三、互助釋疑

四、鞏固拓展

五、總結提高

作業(yè):字音、字詞解釋熟練把握。

第二課時

一、交流感知

回顧文學常識、字詞解釋。

二、研讀共品

1、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2、分析愚公形象

3、作者為什么在這兩人的名字中將“智”和“愚”反過來使用呢?有何用意?

4、本文采用神話結尾,有什么作用?

5、主旨:

三、互助釋疑

四、鞏固拓展

討論:以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來看,你認為愚公的做法可取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愚公能不能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總結提高

六、教學反思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六

《愚公移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富有神話色彩的寓言,它塑造了老愚公這個性格鮮明的形象,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堅韌不拔的毅力,頑強改造自然的精神?!队薰粕健肪幣旁诘谖鍍浴拔难晕木C合閱讀(一)”單元中,本單元將文言文集中編排,試圖從文言詞法上來“合”,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誦讀文言文的同時,了解一類文言詞法現(xiàn)象,如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本文重點是了解通假字的知識。在前四冊課本里,學生已先后學了二十來篇文言文。同時又閱讀了一些課外文言短文,應該說,學生對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這一單元將學過的文言詞法知識進行一些綜合比較,同時也為學習第六冊“文言文綜合閱讀(二)”單元的句法知識綜合比較奠定基礎。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第一,了解《列子》及作者;了解什么是通假字。第二,初步學會辨認幾個通假字,在理解文句的基礎上,能概括出課文的寓意。第三,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移山的現(xiàn)實意義;學習運用全面的、辯證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o

《初中語文教學指導綱要》對初三年級的文言文教學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順暢地朗讀文言課文,熟讀或背誦課本中規(guī)定的文言詩文?!迸囵B(yǎng)學生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讓他們多讀、熟讀以至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質(zhì)兼美的文言文,并學一點重要的文言知識。因此我把誦讀以至背誦課文作為教學重點之一。

本文在文言詞法方面通假字運用比較多。雖然學生在前四冊的文言學習中,已碰到過不少通假字,但對通假字的概念、種類等知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在學生對通假字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對通假字的有關知識有一個理性的了解,以便掌握規(guī)律,學會辨認通假字的方法。因此也應把“古字通假”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之一。

本文的結尾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借助天神收束故事。對這一結尾如何理解?對愚公挖山不止的壯舉如何評價?學生由于受年齡和閱歷的影響,會產(chǎn)生疑問。因此我把它確定為教學的難點。

本文的教學可采用誦讀法、質(zhì)疑法、辯論法以及練習法。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教學千法,朗讀為本。葉圣陶老先生根據(jù)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jīng)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币簿褪钦f,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則誘發(fā)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fā)現(xiàn)真理。對字詞的疏通,可采用質(zhì)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zhì)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指點解詞的方法。

在突破教學的難點上,可采用辯論法,對愚公移山的壯舉的評價,可引導學生開展辯論,以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在進行拓展訓練時,宜采用練習法,將課內(nèi)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課外,以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講法,師授生記,雖然字字落實,但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我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曾強調(diào)“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對注入式,倡導啟發(fā)自主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從兩方面點撥和指導。

第一方面,在誦讀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詞法方面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并由學生互相解答,教師“引而不發(fā)”,只把獲得結論的途徑指給學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從中悟出解詞的方法。例如,當學生困于“投諸渤海之尾”的“諸”時,則授以“因境擇義”法,啟發(fā)學生將“諸”的四個義項(①眾、各②之于③之乎④他、她、它們)分別放人該語境中,使上下文意暢通者便是;當學生困于“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的“箕畚”時,則授以“聯(lián)系法”,啟發(fā)學生回憶“火燒令堅”的“火”的用法,學生便知“箕畚”是名詞作狀語用;當學生困于“甚矣,汝之不惠”的句式時,則授以成分分析法,先找主謂語,后還原成現(xiàn)代漢語,使學生了解這一句是主謂倒裝句;當學生困于該句中的“惠”時,則授以“規(guī)律解惑法”,凡古漢語的某個字譯不通時,就要考慮是否是古字通假。

第二方面,讓學生提出對課文思想內(nèi)容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組織課堂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本文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懸念激發(fā)式導入——整體感知——自研見疑——啟發(fā)解惑——拓展訓練。下面談談設計意圖。

第一步,懸念激發(fā)式導人。

本文的導語可采用懸念激發(fā)式,故意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語的內(nèi)容緊扣課文,直奔寓言的寓意,促使學生探究理解課文。如用毛澤東曾于1945年黨的“七大”閉幕詞中引用這篇寓言,啟示人們發(fā)揚愚公精神,挖掉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兩座大山的內(nèi)容引入。

第二步,整體感知。

文言文教學應該采取“整體——部分——整體”的活動過程,通過整體感知,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宏觀語境,進而把握其微觀語境,以便對每一詞、句和部分作出準確的理解。具體做法是:

①聽課文錄音朗讀,要求注意讀音、語調(diào)、節(jié)奏和重音。

②通讀課文兩遍,讀準字音,讀出人物不同的語調(diào);理清文章的思路,各用一句話歸納段意。

③齊聲朗讀課文一遍,反饋通讀情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或肯定或指正。

④討論文章的思路,先由學生同桌交流,后由一人主講,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點撥歸納,由多媒體幻燈片顯示答案。

第三步,自研見疑。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借助注釋、資料,運用符號自學法閱讀課文,即用不同的符號記下課文中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特別是通假字、多義詞),并設計l一2個疑難問題,準備提問。教師對學生的自研情況要巡視了解,并作個別指導,以了解學生疑難之所在,加強啟發(fā)解惑教學的針對性。

第四步,啟發(fā)解惑。

具體操作分兩步進行:

首先,掃除文字障礙,提出難詞難句,生生交流,教師點撥,并授以四種解詞方法:因境擇義法、聯(lián)系法、成分分析法、規(guī)律解惑法。

其次,讓學生提出課文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然后圍繞教學目標歸納問題解惑,如:

1.愚公移山遇到的不利條件與有利條件分別是什么?

2.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為什么要寫智叟?對愚公移山的壯舉。談談你的看法。

3.故事結尾寫“神”和“帝”把兩座大山背走了,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4.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沒有過時?

這四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下面具體談談問題的展開。

第一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研讀課文1、3段,了解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經(jīng)過。教學流程是先將學生分為男女兩大組,男生找不利條件的語句,女生找有利條件的語句,并以讀代答,進一步作口頭翻譯,教師適當點撥,并擇要板書,可用多媒體逐一顯示(板書內(nèi)容詳見最后的板書設計)。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學生可能對愚公其妻和智叟就移山這件事都提出疑問會混為一談,認為都是移山的不利條件。對此,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讀課文,讀出兩個疑問句不同的語氣以及他們的話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作用,從而使學生明確:愚公之妻的話是從“獻疑”的角度說的,帶有關心的語氣;智叟的話是從旁觀者的角度說的,帶有責難、譏笑和輕蔑的語氣。他們的話在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愚公之妻的話引起大家對運土石地點的討論,促使大家立即行動起來;智叟的話引起愚公的反駁,并在反駁中闡明了人力無窮盡的觀點。由此過渡到神話結尾,這才顯得自然合理。

第二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領會本文運用襯托和對比的寫作特色。教學形式可采用民意測驗的方式,對愚公移山的壯舉持肯定和否定的請分別舉手,并派代表闡明各自的理由。此舉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估計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愚公堅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發(fā)揚,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估計也有少數(shù)學生認為,愚公堅持到底的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愚公移山的做法并不聰明,如果搬遷自己的住所,還能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不是更好嗎?由此可見,愚公“確愚”,智叟“確智”。針對這兩種不同的看法,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評價的開放性,只要學生的回答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就要給予充分肯定。第一種看法當然是正確的,第二種看法反映出學生的求異思維的能力,也應該給予肯定。應該說,這種開放性評價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有激勵作用的。

第三個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本文富有神話色彩的結尾的含義。它是本文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方式是采用比較的方式,教師把結尾改為:“愚公子子孫孫挖山不止,挖啊挖啊,終于把兩座山挖掉了?!痹賹⑺c課文的結尾作對比,讓學生比較優(yōu)劣,充分發(fā)表意見。通過比較,明確課文的結尾好,好在兩個方面:一是詞語運用生動,山神“懼”,上帝“感”,夸娥氏二子“負”二山。“懼”、“感”、“負”三字,表現(xiàn)出愚公移山的壯舉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二是富有神話色彩,當時科學不發(fā)達,在與自然的斗爭中,人們往往“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第四個問題的設計,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并正確評價愚公精神,這是學生感悟形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本文的教學難點之一。突破難點的方式是讓每人寫一句話,說說學了本文以后感受最深的一點。答案不求統(tǒng)一,可讓學生各抒己見,但回答的基點要扣住本文的寓意:愚公精神表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堅韌不拔的毅力,頑強改造自然的精神。這種精神無論對學習、對工作,還是對建設都是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學生交流結束后,要求學生課后將觀點整理成文,寫一篇小作文,題為《小議愚公精神》或《也談愚公精神》。

第五步,拓展訓練。

由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橫向拓展延伸,開闊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這是訓練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拓展訓練的形式是進行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教師設計若干個題目,印發(fā)講義,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訓練。(甲)文為《愚公移山》第二段,(乙)文為《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這個板書設計反映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同時也顯示了教學流程。它既便于教師歸納總結,又便于學生思考記憶。

—一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條件有利條件

方七百里,高萬仞——山之高大雜然相許——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齡之高跳往助之——鄰人的參與

叩石墾壤,箕秘一工具之簡陋

子孫荷擔者三夫——人力之單薄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路途之遙遠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子子孫孫無窮匱

而山不加增一愚公發(fā)展的觀點

最新愚公移山心得體會視頻和方法七

《愚公移山》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十四課

1、認識8個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癡心妄想”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能概括課文大意,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義。

多媒體課件、電腦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從課題入手,提出問題:

板書課題:《愚公移山》

(1)、同學們請齊讀課題;這是一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師發(fā)問:“愚公”是什么意思?(啟發(fā)學生說出:愚蠢的人)

(2)、讀完這個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生答,師肯定)

2、那么愚公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

二、初讀課文,認識字理解詞

1、初讀課文

師: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相信大家的疑問,在課文中會找到答案。

請同學們打開書103頁,自由讀課文,老師要提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添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詞用筆圈出來查查字典,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請教。

認識生字(出示課件)

師:這是本課的生字,誰來讀一讀。指名學生認讀。

師:去掉拼音還能讀出來嗎?(出示課件)通過認讀生字老師看出大家的自學能力都很強,這一點老師要表揚你們。真棒。

解決詞語(課件)

師:現(xiàn)在同學們看這些詞語,當中一定有你們已經(jīng)解決的,還有你們不理解的。(理解詞語)

體會人物特點,有感情朗讀課文

2、師:課題叫愚公移山,他為什么要移山?(板書:出行不便)

師:想一想,課文當中都出現(xiàn)了那些人物?他們對愚公想要移山這件事都有什么不同的意見? 生回答課文中的人物:愚公、子孫們 、妻子、智叟、寡婦家的孩子、

3、重點(一):師問:愚公的妻子同意移山這件事嗎?她是怎么說的。指學生讀人物的話(出示課件)

師:聽了妻子的話,你覺得他是不同意嗎?(總結出妻子是在關心愚公)

師:愚公的妻子是個非常心細得人,把事情想得很周到,他說出了兩個非?,F(xiàn)實的問題?

(人少、石頭土塊多沒地方放)

師:愚公是怎樣回答妻子的?(生讀課文),師說明:這說明愚公對移山這件事已是下定決心,移山不改。

師:同學們再讀一遍注意讀出愚公堅定信心語氣。

師:兩山高聳土石量十分大,不填入渤海就難以堆放。移山以填海是最好的選擇。(板書:準備移山)

重點(二):師:課文里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智叟,同學們,從智叟這個名字你想到什么?(智是智慧的意思)(聰明的老人)

這個聰明的老人他同意愚公移山這件事嗎?生齊:不同意。(板書:困難重重)

師:從哪里能看出他不同意,他做了什么?又說了什么?(學生讀智叟說的話)(出示課件)

分析重點字詞,體會智叟的盛氣凌人,和嘲笑愚公的做法。

學生讀文字。讀出智叟盛氣凌人的感覺。

愚公是怎樣回答智叟的,學生讀文字。(板書:困難重重)

師:這句話是愚公對智叟嘲笑的回答,也是愚公決心移山不改的宣言,顯現(xiàn)出他的信心與氣勢。愚公用“子”與“孫”的綿延,表明生生不息精神世代相傳,我雖肉體不在,但我的精神永遠不滅。

4、愚公移山的堅定信念感到了誰?結果怎樣,誰來讀課文?(板書:成功移山)

5、有感情朗讀整篇課文。

6、分角色朗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四、概括全文,體會精神:

1、師:回顧整篇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故事中的愚公具有怎樣的精神?

生:不怕困難、為達目的努力奮斗、鍥而不舍、努力克服困難(相機板書)

2、總結歸納:這則寓言題目為“愚公移山”,其中對愚公并沒有諷刺的意味,看似愚,實則不愚,而是大智;智叟的智就是所謂的“小聰明”,自以為有智慧,實則愚笨,沒有克服困難的智慧,目光短淺。老師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種不怕困難、鍥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