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山西農大耕讀講堂心得體會實用 耕讀講堂教學活動心得體會結尾(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5 08:51:57 頁碼:9
山西農大耕讀講堂心得體會實用 耕讀講堂教學活動心得體會結尾(2篇)
2022-12-25 08:51:57    小編:ZTFB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對于山西農大耕讀講堂心得體會實用一

大家早上好!

歡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參觀游覽。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導游,我叫,大家叫我小*就行。這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事情盡管和我說,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您解決。 我們今天將要參觀的皇城相府景區(qū)位于晉城市陽城、沁水、澤州三縣之交的北留鎮(zhèn)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稱為相府,顧名思義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皇帝延聘長達35年的講經老師、《康熙字典》的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府第。陽城封建史上進入中央集權核心層為相的殿閣大學士總共有兩位,一位是咱們今天將要參觀的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另一位是陳廷敬的晚輩、清雍正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田從典,雍正皇帝評價其為官“品行端正、老成廉潔、奉國公忠”,死后曾下詔“入賢良祠”,受祀于山西的“三立祠”。也許是陳廷敬給康熙皇帝當了35年的講經老師,又把他生前死后的殊榮顯貴不遺余力地用皇城相府這一極富立體感的形式定格下來傳諸后世,所以在陽城民間,“老前輩”陳廷敬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要比田從典大許多。

陳廷敬除了是一位深受一代明君康熙皇帝賞識和重用的輔弼重臣之外,還領導編修了《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明史》、《三朝圣訓》、《鑒古輯覽》和《大清一統(tǒng)志》等大型語言工具書和史志巨著,故他又堪稱清代著名的語言文學家和編輯家學家。陳廷敬的個人作品有《午亭文編》50卷《尊聞堂集》和《午亭筆話》等著作。其詩文作品品味極高,人稱“燕許手筆”,“海內無異詞”,是當時居于權威地位的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詩人。另外,他還通音律,精書法,對易經、理學也有很深的造詣和獨到的研究。像他這樣集諸家于一身、居高位而多才的人中之瑞,在我國古代宰輔大臣中當屬鳳毛麟角。康熙曾這樣評價他的老師:“房姚比雅韻,李杜并詩豪”,雖有溢美之嫌,但卻是發(fā)自內心的由衷贊美?;食窍喔麄€建筑分內、外兩層,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間。(內城是明代遺構,外城為清代所建)面積10萬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多間,城墻總長780多米。 相府的主人陳廷敬,5歲入私塾,9歲能賦詩,19歲中舉人,20歲中進士,一生榮獲28次升遷,在朝為官53年,歷任禮部侍郎和吏戶刑工四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淵閣大學士,被當代史學界譽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和詩人,享年75歲。陳氏家族歷代以詩書、耕讀傳家,明清兩代曾出現41位貢生、19位舉人、33位家族詩人,其中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被譽為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好了,皇城相府景區(qū)到了,各位請拿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隨小*下車,咱們到景區(qū)內去參觀游覽。

好了,表演結束了,各位請隨小*到府內參觀游覽。 咱們先到門樓上參觀游覽。各位,我們眼前的這座樓叫“御書樓”, 因樓內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筆而得名。它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20xx年),是陳廷敬的三兒子陳壯履紀念去世的父親而修建的?!拔缤ど酱濉钡呢翌~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楹聯是康熙皇帝晚年為陳廷敬所題?!拔缤ぁ笔顷愅⒕吹耐硖?,用他的晚號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作為輔弼良臣的最高褒獎。楹聯的深刻寓意是說陳廷敬青壯年的時候,事業(yè)有成,就像濃蔭蓊郁的喬木一樣,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晚年帶病堅持工作(帶病編修《康熙字典》),品節(jié)昭明,好像臨霜的菊花,散發(fā)出更加濃郁的芳香。這幅楹聯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一生功績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評價。當時康熙皇帝已年近花甲,這些也是他的封筆題字。請看,在“午亭山村”匾額上方還有一塊玉璽大印,上面刻有“康熙御書之寶”。(御書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頂,上面覆蓋著與故宮相同的明黃色琉璃瓦,端莊富麗,金碧輝煌,體現了皇帝御賜無與倫比的尊貴,是皇城相府規(guī)格最高的建筑:第一高,位置最“搶眼”;第二高,名字最專用;第三高,顏色最特別:明黃色是皇室專用顏色,所以相府內除了御書樓,其余建筑都只能用普通的灰瓦覆頂。當然,陳壯履修建御書樓之舉,就是為了將先祖的功業(yè)和名譽傳諸后世。

好了,各位請隨我繼續(xù)向前參觀。我們眼前的這道城門叫中道莊,是皇城相府的外城,同時也是相府的正門,是以條石筑基,青磚砌墻,一門三匾:豎匾、中匾和下匾。各位請看,豎匾是“相府”二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中匾是“天恩世德”四個大字,是陳廷敬拜相入閣、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之后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直接嵌入莊門之上,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皇天在上,天賜恩德,世代不絕,造福子孫;第二層意思是說歷代天子給予陳家祖上、后代的恩賜,陳氏家族將世世代代以德相報。大家再看下匾,刻有“中道莊” 三個大字,意思是說,相府的主人歷來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者,不高不下,不偏不倚;“道”者,道德文章,規(guī)則規(guī)律,同時也是陳廷敬對自己家族的一個整體的評價和標榜。

好了,各位,我們繼續(xù)向前參觀。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正前方有大小兩座石牌坊。牌坊在古代是用來宣揚禮教,標榜功德,紀念先賢或者起裝飾性作用的建筑物。同樣,這兩座石牌坊也是陳氏家族用來標榜功德的功德牌坊。我們先看這一座大石牌坊,建于1699年,是四柱三門石質仿木結構,枋額雕龍鐫鳳,基座瑞獸環(huán)擁,牌坊通體以砂石雕造,氣勢恢宏。大家請看牌樓的正上方,鐫刻有“冢宰總憲”四個大字?!摆T住笔窃紫嗟膭e稱,為百官之首;相當于現在的組織部和人事部?!翱倯棥笔嵌疾煸鹤蠖加返膭e稱。都察院是清廷中央最高一級監(jiān)察機關,肩負監(jiān)督考察各級官吏的重任,相當于現在的中央紀律監(jiān)察機關,而左都御史就是這個單位的“一把手”。在“冢宰總憲”下方有四格文字,從下至上分別鐫刻著陳廷敬及其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官職和功名,其中最為顯赫的就是最下方一格陳廷敬所任官職的具體名稱。咱們先看這一格,‘戊戌科賜進士正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戶刑工四部尚書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陳廷敬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戶刑工四部尚書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陳廷敬”,清朝的中央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而陳廷敬曾在吏、戶、刑、工四部擔任過尚書,最后拜相入閣,聲名顯赫。封建社會推崇“父以子貴,婦隨夫榮”的倫理道德。清制規(guī)定,一品官賜給官員本身及以上三輩同樣的官職,賜予官員本身的叫“授”,賜予他們的父母及祖先,生者叫“封”,已經過世的稱“贈”。因此,以上三格分別是陳廷敬父親陳昌期、祖父陳經濟、曾祖父陳三樂被多次封贈的官職。不過這些封贈的官職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并沒有實權,目的只是為了光宗耀祖。大家再看,兩邊的偏門上分別刻有“一門衍澤”和“五世承恩”八個大字,指的是陳氏一門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澤,并且感謝皇帝的恩賜。下面的小字部分則詳細記載著陳廷敬同門八兄弟及其3個兒子所授的官職,計有:左:己亥科賜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陳元 壬子拔貢國子監(jiān)學正候補行人司司副陳廷繼 候選知縣改補府同知陳廷愫 征仕郎廣東廉州府欽州州判候補知縣陳廷扆 奉直大夫刑部湖廣清吏司郎中改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加一級陳廷統(tǒng) 右: 湖廣岳州府臨湘縣知縣陳廷弼 甲子科舉人揀選知縣陳廷翰 江南淮安府邳睢靈壁河務同知加一級陳謙吉 甲戌科會魁賜二甲第十二名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陳豫朋 丁丑科會魁賜二甲第八名進士翰林院庶吉士陳壯履 請看,右邊最下兩格分別是他的二兒子陳豫鵬和三兒子陳壯履所取得的進士功名和所授官職。陳廷敬是陳氏家族的第9代,陳廷敬有三個兒子和十七個侄子,總共20人。其中陳廷敬的三個兒子,長子陳謙吉考場不利,次子陳豫朋,他19歲時參加鄉(xiāng)試,高中經魁。23歲參加會試,又高中會魁,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這是陳氏家族的第五位進士、第三位翰林。陳廷敬的七個兄弟,共有十七個兒子,十七個侄子中有兩人中進士。陳廷敬的六弟陳廷統(tǒng)之子陳觀颙,他是陳氏家族的第七位進士,終年45歲。陳廷敬的七弟陳廷弼之子陳隨貞,陳隨貞考中翰林時三十五歲,他是陳氏家族的第八位進士,第五位翰林。陳隨貞考中翰林,但他無意做官,所以,他到翰林院不久,就請假回鄉(xiāng),不再赴任,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陳氏家族的第十一世,也就是陳廷敬弟兄八人的孫子輩,共38人,其中以陳豫朋的長子也就是陳廷敬的孫子陳師儉最為突出。他是陳氏家族的第九位進士、第六位翰林,也就是說是陳氏家族的最后一位進士,也是最后一位翰林。他雖考中翰林,但未到翰林院任職,因為當時西南地區(qū)正在改土歸流。(少數民族地區(qū),原來皆由土司管轄,雍正五年實行官府統(tǒng)一管理,以加強中央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統(tǒng)治,叫做改土歸流?!巴痢本褪巧贁得褡宓耐了?,“流”就是國家派遣的流動的官員。)改土歸流需要一大批人員充實地方官員,所以陳師儉就被派去做廣西泗城府的同知。陳師儉做了泗城府同知后,第二年就病故了,終年30歲。陳氏家族從明嘉靖年間至清雍正年間,共出了陳天佑、陳昌言、陳廷敬、陳元、陳豫朋、陳壯履、陳觀颙、陳隨貞、陳師儉九位進士,其中陳廷敬、陳元與陳豫朋、陳壯履、陳隨貞以及陳師儉三代共六位翰林。在陳廷敬、陳元、陳豫朋、陳壯履、陳隨貞、陳師儉這六位翰林中,陳元、陳師儉英年早逝,陳隨貞辭官歸隱,這三個人在歷史舞臺上都沒有大的成就,有較大成就的只有陳廷敬、陳豫朋、陳壯履父子三人。牌坊上除了這些詳細的文字記載外,美輪美奐的雕刻也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大家請看牌樓的護柱石,由香爐座、抱鼓石和獅子滾繡球三部分組成。“鼓”有鼓舞士氣、催人奮進之意;獅子的“獅”與老師的“師”諧音,是陳廷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民間有俗語:“摸摸獅子頭,萬事不發(fā)愁;摸摸獅子背,榮華又富貴;摸摸獅子尾,長命又百歲?!备魑豢梢赃^來摸摸獅子,沾沾福氣!

好了,各位,我們再去看一下前面的小牌坊,兩柱一門,它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也就是陳廷敬鄉(xiāng)試中舉之年。其正面刻有“陜西漢中府西鄉(xiāng)縣尉陳秀”至“儒林郎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陳昌言”等6人的名字和官職;背面刻有“嘉靖甲辰科進士陳天佑”至“順治丁酉科舉人陳敬”等6人的科舉功名。其中,陳天佑是陳氏家族中的第一個進士,他的爺爺陳秀則是陳家歷史上第一個外出做官的。而陳昌言則是在陳廷敬之前家族中最大的官,先為明朝御史,后入清廷,擔任提督江南學政,不僅文章做的好,字也寫得不錯,皇城內城現存的很多碑文都出自他的手筆?!绊樦味∮峡婆e人陳敬”,指的是陳廷敬,陳敬是他之前的名字,之所以改名字,還有一段真實的故事:順治十五年(1658年),陳廷敬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在殿試列榜時,還有一個順天府通州的陳敬也榜上有名,順治皇帝下令給澤州的陳敬加“廷”字以便于區(qū)分,就這樣便稱名陳廷敬了。

好了各位,看完石牌坊,請各位隨我到相府的主體建筑大學士第,(也就是宰相府)去參觀一下。宰相府和大石牌坊是同年修建,請看門額上“冢宰第”這三個字,我們前面簡紹過,“冢宰”是宰相的別稱,“第”是封建社會貴族官僚的宅院,“冢宰第”指的就是相府院,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最初門樓上只掛有“冢宰第”這三個大字,4年以后,陳廷敬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于是又在門樓前增掛了“大學士第”的匾額。(清朝初年,大學士相當于宰相)大家請看,相府院門樓高大,威嚴壯觀,俗話說的好:“官有多高,門有多大?!彼酝ㄟ^門樓足以看出院落主人當時高官顯位的不凡氣度。

好了各位,大家請隨我到院里參觀,大家請看我們正對面這座雕工精美的照壁,正中雕刻的是“麒麟吐玉”,寓意陳氏子孫后代繁榮昌盛吉祥如意。兩邊的民間八寶和四藝吉祥圖案,顯示出主人的風雅、高貴和門第的尊榮顯赫。(民間八寶:八種民間傳說中的祥瑞之物。八寶指和合、玉魚、鼓板、磐、龍門、靈芝、松、鶴。四藝:琴、棋、書、畫。)入大門向東過庭院,便來到了相府的二門,即所謂的儀門。這儀門面闊三間,中間之門是正門,是主人和貴賓的通道,平時關閉,只有在皇帝駕臨或朝中一定級別的官員造訪時,才開啟通行,尋常文武百官和普通人只能從兩側的偏門,按照左文右武的順序出入。好在歷史發(fā)展到了現代,所有的游客朋友進出相府都是貴賓和“上帝”,我們都可以享受從正門出入的禮儀。(儀門的兩側還設有八字磚雕影壁,分別為鹿、鶴、桐、松、花、鳥圖形,寓意六合同春、祿在眼前、福壽雙全、松鶴延年。

看完影壁我們再看二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大門和二門的位置不在同一中軸線上,這是因為陳廷敬修建府第時是按照前堂后寢、東書院、西花園的格局修建,當地老百姓稱為“皇城小故宮”?;蕦m建筑的布局特點是中軸對稱,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大華麗,軸線兩側的建筑低小簡單。這種明顯的反差,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中軸線縱長深遠,更顯示了帝王宮殿的尊嚴華貴。所以為了避嫌,他把大門移到中軸線西側,巧妙地避開了等級森嚴的封建禮制。入儀門,原是相府的迎客大廳,自從康熙皇帝御賜“點翰堂”匾額后,改名為“點翰堂”。各位請看,大廳上方懸掛著3塊匾額,中間的一塊是“點翰堂”三個大字,是300多年前的康熙三十九年御賜的龍匾。點翰堂是翰林院掌院大學士點定文章的地方。這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多次作為會試主考官,為國家大量選拔棟梁之才的褒獎。大家再看“點翰堂”兩邊的御匾,這兩塊“博文約禮”與“龍飛鳳舞”御匾,均是康熙御賜?!安┪募s禮”是康熙皇帝贊美陳廷敬文學才華博大精深,以禮自重,品格高尚。而“龍飛鳳舞”則是稱譽陳廷敬的人品及其書法氣韻奔放、舒展灑脫,并含有龍為君、鳳為臣、鳳隨龍舞、君臣和睦、綱常有序的寓意,反映了陳廷敬與康熙皇帝濃濃的師生情誼與君臣關系。旁邊的儀仗是康熙皇帝賜給他的半副鑾駕,由此可見康熙皇帝對陳廷敬的信任和器重。屏風左右兩邊,陳列的是陳廷敬任各部首腦的官階牌,表明陳廷敬一生忠于朝廷,勤于政務,多次被皇帝委以重任。

好了,“點翰堂”先給大家簡紹到這里,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向前參觀,現在我們來到了相府的中院。相府東房是陳廷敬的起居室,陳廷敬在長達53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3次,均在此居住。西房是陳廷敬的書房,桌上放有文房四寶,墻上掛著用紅木做的梅、蘭、竹、菊墻屏4塊,象征著主人嚴謹自謙、做人為官的品德。室內南側所放琴、棋,顯示出了陳廷敬除了有高超的文學素養(yǎng)之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下面大家請隨我到相府的后院去參觀一下,相府后院的正房中間,掛著康熙皇帝中年時的一幅畫像,這幅畫像以及兩邊的詩作,都是康熙皇帝賜給陳廷敬的。(過去,皇帝能夠賜贈其詩、畫,這對朝官來講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大家再看這邊,這邊是東廂房,陳列的是陳廷敬的詩作和書法展。西廂房擺放的是陳廷敬在朝為官期間所寫的奏折。(陳廷敬不但文學才華冠蓋群英,而且還精通滿族文字,對滿、漢文化的融洽功不可沒。)

好了,各位,大家請隨我繼續(xù)向前參觀,由相府內院西側門可通往小姐院,這里是陳廷敬3個女兒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北房是小姐繡樓,是陳家小姐的起居室,東西廂房是女仆和貼身丫鬟的住處。南房為過廳,與風景優(yōu)美的西花園相通。西花園是小姐們吟詩作畫、鼓瑟撫琴的地方。各位再看北房小姐繡樓屋頂的建筑式樣,這種屋頂叫做“卷棚頂”,前后屋坡的相交處呈弧形曲面,沒有屋脊和脊獸,好像一張巨大的弓俯臥在屋頂上。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屋頂的形式很多,總共有7種,分別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卷棚頂和盝頂。其中以重檐廡殿頂和重檐歇山頂的等級最高,其次為單檐廡殿頂和單檐歇山頂。卷棚頂是等級較低的一種形式,但是它線條柔和,造型優(yōu)美,常被用在皇家園林建筑中,在傳統(tǒng)民居建筑中是很少見的。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頂的屋頂形式,有兩層寓意,一方面寓意著陳家子女必須溫柔賢淑、恪守婦道;另一方面顯示出陳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意識。雖然陳氏家族受封建禮教約束很嚴,但畢竟是名門望族,對千金小姐們還是有所嬌寵,在嚴格執(zhí)行禮教規(guī)矩的同時,也給她們安排了花園和望河亭來消愁解悶?,F在我們來到的西花園面積不大,但假山、魚池、花圃、回廊等設施一應齊全。花園的中心是一個形似珠蚌的魚池,內有兩股泉水噴出,形成許多水泡,極似珍珠,故稱“珠潭蚌池”。人們常說蚌能生珠,這里暗喻著小姐是陳家的掌上明珠。蚌池東是迂回曲折的回廊,蚌池南是用水刷石堆砌成的假山,據說是模仿泰山形狀堆砌,故有“微型泰山”之稱。假山腳下有綠竹數叢,山腰有臘梅一株。山上這個小亭叫“望月亭”,是陳氏家人賞月的地方。后來又在外城靠近西花園的這一段城墻上,增修了一座望河亭,并修置了石階與花園假山相通,從而擴大了小姐們的觀景范圍。現在請各位隨我一起登上城墻參觀。這座望河亭上的楹聯:“城中景,城外景,景中有景;亭上人,亭下人,人上有人?!睋f這是陳家小姐的即景之作。

好了,各位,接下來我們去內城進行參觀。大家請看,在內城的城門上方鑲嵌的這塊石匾,上面刻有“斗筑可居”四個大字,是陳廷敬的伯父陳昌言為了防御義軍建造內城的時候所寫?!岸分币馑际钦f城堡狹小形似斗狀,“可居”表示保安求全安身之地。明朝末年,朝廷,烽煙四起,富甲一方的陳氏家族經常遭到義軍的侵擾。為了使生命財產不受損失,他們修筑了這個城堡。整個內城僅城墻一項就用了青磚3000萬塊,土石料20萬方,在當時交通、技術和施工條件 極差的情況下,如此浩大的工程僅用了短短7個月的時間,不得不說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跡。站在內城西城墻上,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宅院,氣勢恢宏,規(guī)模龐大,大家一定會心生疑問:一個家族怎么會置下這么大的產業(yè)呢?肯定有人會想,古諺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何況陳廷敬當了那么久的一品大員,會不會是貪官呢?

對于山西農大耕讀講堂心得體會實用二

在山西呂梁山中的黃河邊上,坐落著一座古鎮(zhèn),這座古鎮(zhèn)的名字叫磧口。

歷史上的磧口,依傍著黃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聲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黃河浪濤中,久久漂流著磧口的名字———這一坐落于山西臨縣邊緣的古渡口。

說它是古渡口,因它與古鎮(zhèn)同樣出名。這古鎮(zhèn)與黃河對岸的陜西吳堡縣相對望,千年長相守,成為一雙互補的伴侶,成為一對互相依托的搭檔,成為兩個互相呼應的知音。黃河的浪濤把兩地捆縛在一起,聯系在一起,而它們互相溝通的橋梁便是渡船。兩岸人來人往,都靠著渡船的擺渡。船,這種古老的運載工具,如今又加上了發(fā)動機。所以,船在黃河中行駛,便響起了雄壯的充滿節(jié)奏感的馬達聲。隨著馬達聲的由遠而近,便會有一群一伙的人從陜西過來,來趕磧口的集市。

磧,在當地人的說法里是指黃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淺灘。黃河的河水在這淺灘上浪花飛濺發(fā)出巨大的聲響,激起雪噴般的浪花,成為一道景觀。難怪當地一些小伙子們、老船工們常常組成隊伍,頭上扎著白毛巾去沖磧。這在當地是一種壯舉,一種冒險的沖刺,一種鍛煉意志的極大挑戰(zhàn)……

這磧口確是有些古韻的。古老的民居,成為當地第一景觀。這里的明代、清代民居,構筑成一條條街道,這些街道又矗立在黃河邊。民居,依地形斜坡狀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黃河卵石鋪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磚瓦構筑成了房舍,飄逸著一種古韻。房屋已斑駁失修,雖不致殘破,但卻風骨奇峻。有些當年曾是店鋪的高墻大院,展示著這歷史上商埠的痕跡。一條條青石,一排排大甕,一個個油簍子,一座座飲馬槽,充分讓人們感受著這里歷史的輝煌與商業(yè)氛圍的濃郁。

古街上,自然有不同凡響的陳列。燒餅鋪子散發(fā)出濃郁的餅香?,F打、現烤、現賣,熱騰騰、香噴噴,確實誘人。更引人的是這街面上的條編,這些,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城里人都是很難看到的。而那些鮮亮的銅器,發(fā)著黃燦燦的光韻,則更是分外耀眼了。各種銅制品,與磧口的古韻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五龍廟,是古鎮(zhèn)祈雨的宙宇。它氣勢不凡地踞于黃河邊的高處,俯瞰黃河,居高臨下,發(fā)出一種威嚴來。歷史上,當地人的祈雨都在這里進行。原來,面對黃河水卻依然未能擺脫干旱,于是,五龍廟便常常處于香火鼎盛的狀態(tài)。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兩華里,轉到磧口背后,有一個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河的小村莊,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轉彎處故稱西灣村。

西灣是單姓村,村里都姓陳,從村子的布局和房屋的結構上看,西灣村過去的人絕不是普通靠種田吃飯的人,它的氣度,它的規(guī)模,它曾經有過的繁榮,絕非黃河沿岸的普通小村莊。

磧口的夜雖然安靜,卻也燈火闌珊。紅燈懸于街畔,把古鎮(zhèn)的夜照耀得那么安謐,祥和,充滿詩意,又讓人浮想聯翩。到那放河燈的日子,依然是燈。黃河的夜流里,水面浮著成千上萬用蠟燭點燃的河燈。紅紅的燈,從磧口上方的黃河邊緣放入黃河,這些燈搖搖擺擺,從黃河上順流而下。夜幕里的河燈,放著柔和而又誘人的紅光,在暗夜中靜靜地向下游飄去,這又給古鎮(zhèn)增添了詩意,古韻……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