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 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總結(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2 09:36:55 頁碼:11
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 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總結(5篇)
2022-12-22 09:36:55    小編:ZTFB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描寫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一

1.反應熱:一定條件下,一定物質的量的反應物之間完全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的熱量

2.焓變(δh)的意義:在恒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1)符號:△h

(2)單位:kj/mol

3.產生原因:

化學鍵斷裂——吸熱

化學鍵形成——放熱

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放熱吸熱) △h 為“-”或△h 0

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放熱)△h 為“+”或△h 0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反應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大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

④金屬與酸的反應

⑤生石灰和水反應

⑥濃硫酸稀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等

常見的吸熱反應:

① 晶體ba(oh)2·8h2o與nh4cl

② 大多數(shù)的分解反應

③ 以h2、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④銨鹽溶解等

二、熱化學方程式

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要點:

①熱化學方程式必須標出能量變化。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tài)(g,l,s分別表示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④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可以是整數(shù),也可以是分數(shù)

⑤各物質系數(shù)加倍,△h加倍;反應逆向進行,△h改變符號,數(shù)值不變

三、燃燒熱

1.概念:25 ℃,101 kpa時,1 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燃燒熱的單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幾點:

①研究條件:101 kpa

②反應程度:完全燃燒,產物是穩(wěn)定的氧化物

③燃燒物的物質的量:1 mol

④研究內容:放出的熱量。(δh0,單位kj/mol)

四、中和熱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mol h2o,這時的反應熱叫中和熱。

2.強酸與強堿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堿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于57.3kj/mol。

4.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描寫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二

本學年圍繞學校工作總目標,充分發(fā)揮化學學科的特點,加強對化學課堂教學的研究,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校本研究為理念,以新課標課改為主線,以科研課題為引領,以學生為本,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服務宗旨,讓每位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積極探索教學過程的管理,不斷完善學?;瘜W常規(guī)教育教學工作和實驗教學工作,使我校的化學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一、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

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積極推行新的課程標準,為此我們化學教研組全體教師在參加學習培訓的基礎上,根據學校的實際以及各科的情況,認真鉆研教材,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教研組充分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學習學課程改革的知識以及有關文件、資料,積極上網參加國培教育,大家的學習自覺性不斷增強,對新的課程標準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對新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并且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全面貫徹落實有關的精神和理念。

二、努力開展教學科研,積極進行“三課”活動

教研工作是教研組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保證。本學期,開展正常的教研活動,組織本教研組教師認真學習,研討本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法,探索教改之路。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化學教研組全體教師進行了高質量的“三課”活動,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與提高。在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上,除了積極參加政治及業(yè)務學習活動,還自己利用書籍進行學習,以提高教育教學科學理論和學習有關教學文章,不斷豐富完善自我,組內的教師還積極圍繞本教研組教研課題撰寫各教學論文,提高科研創(chuàng)作能力水平。

我們抓住機會,抓緊平時的教研組活動,認真開展業(yè)務學習,把握教育改革的最新動態(tài),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學習研究新的教學改革方案,經驗和做法,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所以我們組教師的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教改的主動性不斷提高。

三、相互幫助協(xié)作

教研組的老師之間能夠團結協(xié)作,相互幫助,共同抓好化學教育教學的常規(guī)的管理工作,全組教師關系融洽,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大家對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事情、化學教研組群策群力、出謀劃策,對待學校工作,大家盡職盡責,老師們都為搞好化學教研組的工作做出了貢獻。所以,我們這個教研組是一個團結向上,勇于開拓的集體。

四、主要存在問題

1、教學、教研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仍然需要不斷學習,積極鉆研,繼續(xù)進步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2、各種資料的積累不夠規(guī)范,需進一步完善。

3、大家在教育教學過程里群策群力的較少,有必要共同研究相同的教學內容,多切磋多總結。集體研討中考,把握中考命脈,為高考的再創(chuàng)輝煌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組老師在這一學年里同心同德,圓滿地完成了正常的教學、課外活動等等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全組老師將更加努力地工作,為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校的化學教育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作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描寫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三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金屬鈉的主要性質;

2、了解金屬鈉的保存,用途,金屬的化學性質教案。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小組探究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和同學間的交流合作學習的協(xié)作精神教學重點:金屬鈉的氧化以及與水反應的原理。

學習方式:

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等。教學設備:多媒體課室、化學實驗室。

儀器藥品:

小刀、鑷子、濾紙、三角架、酒精燈、燒杯、火柴、坩堝、坩堝鉗、蓋玻片。鈉單質、酚酞、稀硫酸銅溶液、蒸餾水、鹽酸。

教學過程:【ppt展示】圖片:絢麗多彩的金屬世界。我們初中已經介紹過哪幾種金屬單質?(學生:鋁,鐵,銅)你能舉例說明金屬能發(fā)生哪些化學反應嗎?請完成p38“思考與交流”。

【學生活動】完成p38“思考與交流”。

【學生匯報】金屬可發(fā)生的反應有:①相互置換反應②與氧氣反應③活潑金屬能與酸反應。

【過渡】展示圖片:鎂能存放在空氣中、鎂點燃時與空氣劇烈反應。提出問題:要使金屬與氧氣反應是否一定要加熱或點燃?

【安排學生實驗】請同學們完成實驗3-1,記錄現(xiàn)象,并將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和討論。

實驗目的:認識金屬鈉的顏色、狀態(tài)、硬度和密度的相對大小。

實驗要求:仔細操作、注意安全、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主動發(fā)言。

觀察提示:注意觀察新切開有鈉表面的光澤和顏色的表化。實驗步驟:參閱課本p39

實驗3-1實驗紀錄:實驗內容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么?)結論(小組討論)實驗3-11保存在煤油中,在煤油下層。密度比煤油大,不與煤油反應2切開外皮,看到銀白色光澤。和大多數(shù)金屬單質一樣3切口很快變暗。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4na + o2 =2 na2o4鈉很軟硬度較小5…………

【總結】從本實驗中你了解到金屬鈉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講解】第一印象:物理性質:硬度較小、密度比煤油大、有金屬光澤?;瘜W性質:很活潑,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

【思維拓展】如果金屬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最后會生成什么物質?

【ppt展示】co2h2oo2nana2onaohna2co3

【過渡】金屬鈉在常溫下就被氧化,那么加熱會如何呢?

【安排學生實驗】請同學們完成實驗3-2,記錄現(xiàn)象,并將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和討論。

實驗目的:探究金屬鈉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要求:仔細操作、注意安全、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主動發(fā)言。

實驗步驟:用小刀切下黃豆大一小塊金屬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

觀察提示:金屬鈉受熱后的變化,火焰顏色,產物顏色。

實驗紀錄:實驗內容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么?)結論(小組討論)實驗3-21受熱融化成銀色金屬球熔點較低2劇烈燃燒,火焰黃色。加熱與氧氣劇烈反應3生成淡黃色固體,與常溫下被氧化的2na + o2 na2o2產物顏色不同。4一會有溶液生成……

【總結】根據第二個實驗,請談談你對金屬鈉的第二印象。

【講解】第二印象:鈉的熔點低。受熱后劇烈燃燒,發(fā)出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的na2o2。

【講解】na2o2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新的金屬氧化物,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它的性質。

【閱讀課文】p40的“科學視野”

【ppt展示】潛艇呼吸面具2na2o2 + 2h2o == 4naoh +o22na2o2+ 2co2 == 2na2co3 +o2

【過渡】人們通常用金屬器皿盛水,也用鐵、銅制水壺燒水。是不是所有金屬都不與水反應呢? 當金屬鈉遇上水,會是怎么樣呢?

【動畫模擬】鈉起火用水救火。

【學生實驗】請同學們完成實驗3-3,記錄現(xiàn)象,并將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和討論。

實驗目的:探究金屬鈉與水的反應。

實驗要求:仔細操作、注意安全、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主動發(fā)言。

實驗步驟:參閱課本p41 實驗3-3。

觀察提示:1、注意鈉與溶液的變化;

2、有沒有氣體產生。3、有沒聽到聲音。

實驗紀錄:實驗內容觀察記錄[c1](你看到了什么?)

結論(小組討論)

實驗3-31浮于水面密度比水小

2熔成小球熔點低,反應放熱

3四處游動有氣體生成

4嘶嘶響聲反應劇烈,反應放熱

5溶液變紅有堿性物質生成

6鈉逐漸變小,消失。

7可能有火花等……………………

【總結】結合小組討論的結果,談談你對金屬鈉的第三印象。

【講解】第三印象:金屬鈉的密度比水?。环浅;顫?,容易與水劇烈反應,放出熱量,生成氫氧化鈉溶液,同時生成氫氣。2na +2h2o == 2naoh +h2

【提問】同學們還有疑問嗎?我有疑問1[e2]:從微觀的角度鈉跟水反應究竟是怎樣進行的昵?為什么會哪么劇烈?【動畫展示】1、鈉的微觀結構 2、鈉與水反應的微觀原理

【結論】鈉與水反應實質是鈉與水中的h+反應,h+得到電子被還原成h,兩個h原子結合成h2分子,形成氫氣,而鈉失去電子,而被氧化為na+,進入溶液中,與oh-結合生成naoh。我有疑問2[e3]:放出的一定是氫氣嗎?如何證明?【演示實驗】用[c4]用試管收集一試管的氫氣,放在火焰上,聽到爆鳴聲。

【知識拓展】:根據金屬鈉的以上性質,思考下面的問題1、 如果金屬鈉著火,能用水撲救嗎?最好用什么滅火?2、 金屬鈉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金屬銅嗎?說出你的猜測,并用實驗驗證。

【講解】1、用沙子;2、不能,鈉先與水反應。

【學生實驗】實驗目的:探究金屬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實驗要求:仔細操作、注意安全、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主動發(fā)言實驗步驟:取約30ml的硫酸銅稀溶液注入燒杯中,切下黃豆大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煤油,投入燒杯中,觀察現(xiàn)象。實驗紀錄:實驗內容觀察記錄(你看到了什么?)結論(小組討論)鈉與硫酸銅有鈉與水反應的一切現(xiàn)象2na +2h2o = 2naoh + h2溶液反應溶液中有藍色沉淀生成cuso4+2naoh = cu(oh)2↓+na2so4鈉與鹽溶液反應不能置換出金屬。

【總結】結合以上的實驗現(xiàn)象和總結,我們來歸納一下,鈉是一種什么樣的金屬。

【學生】物理性質:密度較小,熔點較低,硬度較小。有金屬光澤?;瘜W性質: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或過氧化鈉;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比鎂鋁鐵活潑;與鹽溶液反應不能置換出金屬。

【補充實驗】[c5]將一小塊鈉投入鹽酸中,觀察現(xiàn)象,說明金屬鈉還有很多性質,有待于將來繼續(xù)探討,激起學生不斷追求知識的愿望.

【課堂練習】:請閱讀下面短文并回答問題網上信息摘錄:若干神秘“水雷”驚現(xiàn)珠江。20xx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飄著七個白色的來歷不明的金屬桶。突然,從飄在水面上的一個金屬桶內冒起一股白煙,竄起亮黃色火苗,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這個鐵桶接著又連續(xù)爆炸了多次,爆炸騰起的白色煙霧有近十米高,還有許多未燃盡的白煙飄進旁邊的公司內,這些灰白色的物體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時甚至還突然著火。據悉,其中另有一鐵桶被過往船只發(fā)現(xiàn),并將其打撈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當船員把蓋子打開后,桶內冒起濃濃白煙,一接觸桶內物質,雙手立即感到劇烈地疼痛,于是他們又將其推入江里,一遇水,這個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該船只迅速逃離,傷亡不大。

問題:1、推測以上的爆炸物是啥金屬?2、短文中提到了該金屬的哪些性質?

【課后思考】:1、將金屬鈉投入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會有何現(xiàn)象?2、上網搜索,了解金屬鈉的工業(yè)生產和用途。[c1]不一定要求全部答完整,抓住主要的現(xiàn)象就行.[e2][e2]如學生無疑問則不講。[e3]如學生無疑問則不講。待課后讓學生思考交流解決[c4]如果沒有時間,也可由學生回答即可。[c5]如有時間可補充做演示實驗

描寫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四

一、教材

該部分內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乙醇”這一部分涉及的內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乙醇的結構。在教學時要注意從結構的角度適當深化學生對乙醇的認識,建立有機物“(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系,使學生了解學習和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渡: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學情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乙醇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樂于去探究物質的奧秘,因此本節(jié)課從科學探究和生活實際經驗入手,充分利用實驗研究物質的性質與反應,再從結構角度深化認識。通過這樣的設置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探究精神。

(過渡: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烴的衍生物;認識到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能說出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寫出乙醇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

通過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學習,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樂趣,逐步形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過渡:根據新課標要求與教學目標,我確定了如下的重難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乙醇的化學性質。

【難點】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

(過渡: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重點,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講授法

(過渡:好的教學方法應該在好的教學設計中應用,接下來我將重點說明我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提升、小結作業(yè)。我將會這樣展開我的教學: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會以“乙醇汽油的利與弊”為話題,請學生談一談他們的想法,引發(fā)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警醒,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意識。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乙醇是一種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有機物,引入對乙醇的學習。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需要講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乙醇的物理性質

我會讓學生通過觀察乙醇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結論。這一設計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概括的能力。

在講解乙醇的化學性質之前,我會首先提問學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既然物質的結構與性質是有所關聯(lián)的,那么能否通過探究物質的性質推知物質的結構呢,從而進入接下來的學習。

2.乙醇的化學性質

教材涉及了兩個性質:與鈉的反應、氧化反應。

(1)乙醇與鈉的反應

我會首先請學生觀看乙醇與鈉反應的視頻,并請學生根據這一實驗現(xiàn)象判斷產物是哪種氣體。接下來提出鈉與烴不能反應,請學生判斷乙醇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與烴分子中的氫的連接方式是否相同。接著讓學生根據乙醇的分子式寫出乙醇可能的結構簡式,并最終通過小組討論確定乙醇的結構簡式為。在這里我會指出—oh即為羥基。

在此基礎上,我會讓學生對比乙醇和乙烷的結構簡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從中提出烴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說明之前學習的鹵代烴、硝基苯都屬于烴的衍生物,

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有著極其緊密的關聯(lián),我會請學生思考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學性質不同,乙醇與鈉反應的本質是什么,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引出有關官能團的學習,由此建立有機物“結構—性質”的學習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應

首先請學生寫出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思考乙醇還能不能發(fā)生其他的氧化反應。接著請學生自主實驗3-3,觀察實驗現(xiàn)象,根據教材判斷生成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什么,銅絲的作用是什么。并且通過分析銅絲先變黑后變紅的過程寫出由乙醇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在這里我會詳細講解在乙醇生成乙醛的過程中,乙醇分子內的化學鍵是如何斷裂的,由此提出新的問題,如果醇經催化氧化能生成醛,醛應該具有怎樣的結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請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其他的有關乙醇、乙醛、乙酸相互轉化的信息。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升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會請學生完成學案上有關乙醇的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化學學習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回答本堂課的收獲有哪些,可以回答學到了哪些知識,也可以回答學習的感受。

我也會給學生布置開放性的作業(yè),比如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應用于生活生產中,或者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這一作業(yè)的設置也能夠體現(xiàn)出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無處不在。

七、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我的板書,板書內容包括乙醇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乙醇的化學性質有2個,我將其提綱挈領地反映在板書里,便于學生清楚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

高二化學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記住什么是布朗運動,知道影響布朗運動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運動產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運動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熱運動,知道分子熱運動的激烈程度與溫度的關系。

2.通過對布朗運動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運動的原因;培養(yǎng)學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

從對懸浮顆粒無規(guī)則運動的原因分析,使學生初步接觸到用概率統(tǒng)計的觀點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結果。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通過學生對布朗運動的觀察,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出布朗運動不是外界影響產生的,是液體分子撞擊微粒不平衡性產生的。布朗運動是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反映了液體分子的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這一連串結論的得出是這堂課的教學重點。

2.學生觀察到的布朗運動不是分子運動,但它又間接反映液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特點。這是課堂上的難點。這個難點要從開始分析顯微鏡下看不到分子運動這個問題逐漸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氣體和液體的擴散實驗:分別裝有h氧化氮和空氣的玻璃儲氣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內盛有凈水、紅墨水。

2.制備好的有藤黃懸浮顆粒的水、顯微鏡用載物片、顯微攝像頭、大屏幕投影電視。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觀察兩個演示實驗: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與另一個玻璃瓶豎直方向對口相接觸,看到二氧化氮氣體從下面的瓶內逐漸擴展到上面瓶內。

2.在一燒杯的凈水中,滴入一二滴紅墨水后,紅墨水在水中逐漸擴展開來。

提問:上述兩個實驗屬于什么物理現(xiàn)象?這現(xiàn)象說明什么問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上述實驗是氣體、液體的擴散現(xiàn)象,擴散現(xiàn)象是一種熱現(xiàn)象。它說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而且擴散現(xiàn)象的快慢直接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擴散現(xiàn)象加快。這些內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經學習過了。

(二)新課教學過程

1.介紹布朗運動現(xiàn)象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發(fā)現(xiàn)花粉顆粒在水中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后來把顆粒的這種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布朗運動。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質加藤黃、墨汁中的炭粒,這些小微粒懸浮在水中都有布朗運動存在。

介紹顯微鏡下如何觀察布朗運動。在載物玻璃上的凹槽內用滴管滴入幾滴有藤黃的水滴,將蓋玻璃蓋上,放在顯微鏡載物臺上,然后通過顯微鏡觀察,在視場中看到大大小小的許多顆粒,仔細觀察其中某一個很小的顆粒,會發(fā)現(xiàn)在不停地活動,很像是水中的小魚蟲的運動。將一臺顯微鏡放在講臺上,然后讓用顯微攝像頭拍攝布朗運動,經過電腦在大屏幕上顯示投影成像,讓全體學生觀察,教師用教鞭指一個顆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點為點,讓學生看這顆微粒以后的一些時間內對點運動情況。

讓學生看教科書上圖,圖上畫的幾個布朗顆粒運動的路線,指出這不是布朗微粒運動的軌跡,它只是每隔30秒觀察到的位置的一些連線。實際上在這短短的30秒內微粒運動也極不規(guī)則,絕不是直線運動。

2.介紹布朗運動的幾個特點

(1)連續(xù)觀察布朗運動,發(fā)現(xiàn)在多天甚至幾個月時間內,只要液體不干涸,就看不到這種運動停下來。這種布朗運動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懸浮液不冰凍),永遠在運動著。所以說,這種布朗運動是永不停息的。

(2)換不同種類懸浮顆粒,如花粉、藤黃、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運動,說明布朗運動不取決于顆粒本身。更換不同種類液體,都不存在布朗運動。

(3)懸浮的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顆粒大了,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運動。

(4)布朗運動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釋布朗運動的原因

(互)布朗運動不是由外界因素影響產生的,所謂外界因素的影響,是指存在溫度差、壓強差、液體振動等等。

分層次地提問學生:若液體兩端有溫度差,液體是怎樣傳遞熱量的?液體中的懸浮顆粒將做定向移動,還是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差這樣的外界因素能產生布朗運動嗎?

歸納學生回答,液體存在著溫度差時,液體依靠對流傳遞熱量,這樣是浮顆粒將隨液體有定向移動。但布朗運動對不同顆粒運動情況不相同,因此液體的溫度差不可能產生布朗運動。又如液體的壓強差或振動等都只能使液體具有走向運動,懸浮在液體中的小顆粒的定向移動不是布朗運動。因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響不是產生布朗運動的原因,只能是液體內部造成的。

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受到液體各個方向液體分子撞擊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顯微鏡下看到的是固體的微小懸浮顆粒,液體分子是看不到的,因為液體分子太小。但液體中許許多多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分子不斷地撞擊微小懸浮顆粒,當微小顆粒足夠小時,它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液體分子的撞擊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教科書上的插圖所示。

在某一瞬間,微小顆粒在某個方向受到撞擊作用強,它就沿著這個方向運動。在下一瞬間,微小顆粒在另一方向受到的撞擊作用強,它又向著另一個方向運動。任一時刻微小顆粒所受的撞擊在某一方向上占優(yōu)勢只能是偶然的,這樣就引起了微粒的無規(guī)則的布朗運動。

懸浮在液體中的顆粒越小,在某一瞬間跟它相撞擊的分子數(shù)越小。布朗運動微粒大小在10-’m數(shù)量級,液體分子大小在10-“m數(shù)量級,撞擊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現(xiàn)得越明顯,因此,布朗運動越明顯。懸浮在液體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間跟它相撞擊的分子越多,撞擊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現(xiàn)得越不明顯,以至可以認為撞擊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運動不明顯,甚至觀察不到。

高二化學上冊教案3

一、學習目標

1.學會從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角度來分析、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2.學會用“雙線橋”法分析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并判斷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3.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4.辨析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的關系,并用韋恩圖表示之,培養(yǎng)比較、類比、歸納和演繹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得電子和失電子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氧化還原反應。

難點: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的關系,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

三、設計思路

由復習氯氣主要化學性質所涉及的化學反應引入,結合專題1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對這些反應進行判斷,從而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區(qū)別,并從電子轉移等角度進行系統(tǒng)分析,再升華到構建氧化還原反應和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之間關系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由復習上節(jié)課氯氣有關反應引入本節(jié)課的研究主題。先由學生書寫氯氣與鈉、鐵、氫氣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鈣和二氧化碳、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練習]學生自己書寫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學習繼續(xù)使用。

[過渡]我們結合在第一章中學過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來判斷一下這些化學反應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還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練習]學生自己進行判斷,或可小組討論、分析。

[敘述]現(xiàn)在請大家在氯氣與鈉反應的方程式上,標出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化合價。

[思考與討論]學生解決下列問題:

1.元素的化合價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價在何種情況下會發(fā)生變化?

3.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數(shù)目有何關系?

4.在同一個化學反應中,元素得電子數(shù)和失電子數(shù)有何關系?

[敘述]講述如何用“雙線橋”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書]

[敘述]氧化還原反應是有電子轉移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程式的系數(shù)是與反應過程中得失電子的數(shù)目相關的。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叫做還原劑,還原劑發(fā)生氧化反應,表現(xiàn)還原性。可以這樣記憶:還原劑化合價升高、失電子、具有還原性,被氧化。

[思考與討論]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分別是什么?

怎樣判斷元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是被氧化還是被還原呢?

[板書]

還原劑氧化劑

有還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還原

[思考與討論]

1.元素處于不同的化合價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表現(xiàn)哪些性質?并以氯元素的不同價態(tài)的代表物質進行分析。

2.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類型反應的關系如何呢?用圖形方式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幾個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情況,找出每個反應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高二化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分析:

學生具備了離子鍵、離子半徑、離子化合物等基礎知識,本節(jié)直接給出氯化鈉、氯化銫晶胞,然后在科學探究的基礎上介紹影響離子晶體結構的因素,通過制作典型的離子晶體模型來進一步理解離子晶體結構特點,為學習晶格能作好知識的鋪墊。

教學目標設定:

1.掌握離子晶體的概念,能識別氯化鈉、氯化銫、氟化鈣的晶胞結構。

2.學會離子晶體的性質與晶胞結構的關系。

3.通過探究知道離子晶體的配位數(shù)與離子半徑比的關系。

4.通過碳酸鹽的熱分解溫度與陽離子半徑的自學,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的特點

2.離子晶體配位數(shù)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方法建議:分析、歸納、討論、探究

教學過程設計:

[引入]1.什么是離子鍵?什么是離子化合物?

2.下列物質中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只含離子鍵的離子化合物?

na2onh4clo2na2so4naclcsclcaf2

3.我們已經學習過幾種晶體?它們的結構微粒和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分別是什么?

[板書]離子晶體

[展示]nacl、cscl晶體模型

[板書]陰、陽離子通過離子鍵形成離子晶體

離子晶體定義:由陽離子和陰離子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

注:(1)結構微粒:陰、陽離子

(2)相互作用:離子鍵

(3)種類繁多:含離子鍵的化合物晶體:強堿、活潑金屬氧化物、絕大多數(shù)鹽

(4)理論上,結構粒子可向空間無限擴展

[思考]下列物質的晶體,哪些屬離子晶體?離子晶體與離子化合物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干冰、naoh、h2so4、k2so4、nh4cl、cscl

[投影]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及解釋

性質解釋硬度()熔沸點()溶于水()熔融()離子晶體溶解性差異較大:nacl、kno3、(nh4)2so4_______

baso4、caco3_______

[板書]離子晶體中離子鍵的配位數(shù)(c.n.)

描寫化學教練培訓心得體會和感想五

一、備課包括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兩項內容。

(一)制訂教學計劃通讀《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特別是要領會課程標準中對本冊教學內容的目標要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教學計劃,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課程標準對本冊教學內容的具體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學期化學教學目標分析;

2.情況分析。包括尖子生、學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數(shù)、學生的學習習慣等;

3.目標要求。理解并把握《化學課程標準》關于9年級化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的階段目標;

4.教學進度。寫出單元和課時的教學時數(shù),包括課題學習、復習、檢測等時間安排(要寫明具體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

(二)教學設計化學課教學要精心設計,注重知識的落實,必須提前備課1~2課時,并做到:

1.鉆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xiàn)方式,例、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tài)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化學學習中,難在哪里?為什么難?怎樣破難?

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授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②化學活動過程設計(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必須的學習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xiàn)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方面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于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化學教案規(guī)范格式包括以下六個方面:教案序號,授課日期、節(jié)次。①課題:指教學課題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或拓展性目標。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化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⑤作業(yè)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yè)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份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于鞏固和反饋。⑦教學反思:教后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shù)不限。

二、上課

1.做好課前準備。熟悉教案,理清教學思路,準備好教材、演示實驗器材等,準時進入課堂,不空堂、不拖課,不以任何理由拒絕學生進課堂。

2.精神飽滿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用普通話講授,教態(tài)親切、自然,語言清晰、生動、準確;板書工整、規(guī)范、有序;合理適當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3.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活動的組織兼顧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樹立自信心,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遵循化學學科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加以解釋,重視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

5.有效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問要有思考價值,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習活動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理好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6.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合理,結構科學。留有學生獨立思考和基本練習的時間。認真組織好課堂的練習與反饋,及時調節(jié),練習要有梯度、層次,適應絕大部分學生,對學困生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業(yè)布置與批改

1.作業(yè)設置。要求:①從課本作業(yè)題、作業(yè)本中精選習題;②作業(yè)難度適當,份量適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作業(yè)要求。除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課型外,每節(jié)課后留3-4道作業(yè)題(解答題),選擇題、填空題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題作業(yè)。初三總復習教學階段,每周至少批改2次單元或綜合檢測題。

2.作業(yè)輔導。輔導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促進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的有效措施。要求:①針對學生水平,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特別要面向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關注尖子生的發(fā)展和提高,提倡多作個別輔導,多作學習方法上的輔導;②輔導要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指導學生按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良好的作業(yè)習慣;③輔導學生應耐心,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3.作業(yè)批改。作業(yè)批改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了解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的重要渠道。①作業(yè)全批全改,批改須及時,重視反饋;②分層次對學生進行作業(yè)評定;③登記學生平時作業(yè)成績;④批改既要嚴格,更要正面鼓勵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作業(yè)態(tài)度和習慣。

4.作業(yè)講評①講評及時,時間安排適當;②對學生作業(yè)中有創(chuàng)見的解答或典型錯誤,要做好摘錄,作為教學資源備用。對錯誤原因要適時作出綜合分析,提出應對的措施和辦法;③講評形式多樣,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可采取面批輔導、學生互助等多種方式給予幫助和指導。對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錯誤,可組織全班學生展開討論、以講解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糾正;④有計劃地進行優(yōu)秀作業(yè)或數(shù)學實踐成果的展評(每學期1-2次)。

四、質量測評教學質量檢測評價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評,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化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1.化學教學質量測評應以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注重學生發(fā)展的進程,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測評體系。應積極采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成長記錄和綜合表現(xiàn)等多種方式,質量測評的內容應全面。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評價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注意適度性和科學性。

2.對化學學習的測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化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和態(tài)度,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3.質量測評的試題編制應以教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并參考所選用的教材。注重對化學“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內容應盡可能全面并突出重點。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適度加強對化學應用意識和用化學觀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考查,適當體現(xiàn)對動手實踐能力的考查,試題應有層次性,但容易題(難度系數(shù)0.8以上)應占70%,試題表述力求科學、規(guī)范、簡潔、無歧義。

4.科學選擇測評方式和方法,恰當安排單元檢測和期末考試。認真做好單元檢測,期末考試的組織、批改、成績記載,以及試卷分析等各項工作。每學期單元形成性檢測不少于5次,要全批全改,并有講評與訂正。及時對檢測的情況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反思與反饋,使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師反思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

5.建立學生、教師共同參與的質量測評體系,讓學生、教師能多渠道獲取信息,以利于反思、調整,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6.建立學生數(shù)學學習成長檔案,并及時予以記錄,教師每學期寫一份所任教班級的質量分析報告。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