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最新信息化心得體會(大全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02:39:12 頁碼:10
最新信息化心得體會(大全9篇)
2023-11-13 02:39:12    小編:ZTFB

心得體會的總結應該客觀真實,并帶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避免使用模糊和籠統(tǒng)的表達。如果你需要一些靈感和指導,下面是一些經典的心得體會案例供你參考。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一

浙江省杭州市職教研究中心張金英:經過實踐,我們感到這套《語文》教材編排得體,選文合適,繁簡得當,重點突出,非常適合現在職校學生的實際。我們知道,由于這套教材成書不久,現在使用范圍還比較小,因而我們衷心希望有更多地區(qū)的職業(yè)學校一起來使用這套教材,那么,我們就有機會交流并得到更多同行的指教和幫助。

河南省洛陽市第三職業(yè)中專董新姣:人民教育出版社職業(yè)教育中心新編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基礎版)》教材,以教師的理解和貫徹實施新課程所遇到的問題為線索,注意運用感性語言的艱深晦澀,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和新課改理念。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應用型、技藝型人才,教材的發(fā)展和完善必須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新教材抓住了這一點,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條條框框,突出了實效性、實用性;科學性、新穎性,注重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失為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典范性教材。

深圳市電子技術學校周朝陽:我們認真解讀、領悟了新課程體系中蘊涵的思想,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念,并根據新教材的要求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可喜成績。我的體會是,用人教版新教材有利于轉變教學思想,有利于激發(fā)教學興趣,有利于改變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我校通過用人教版職高《數學》教材的實驗,成功地進行了從“知識傳授”轉變?yōu)椤耙詫W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實踐,讓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思維品質,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數學素養(yǎng)有了長足進步,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我校在全市職業(yè)高中助學統(tǒng)考中連續(xù)三年獲得第一,在廣東省高職類高考中數學單科每年都有800分以上的好成績。學校xx年獲得“市優(yōu)秀教育教學先進集體”、“廣東省職教先進單位”的榮譽。我也成為深圳市首批數學教育名師。

山東省濰坊第一職業(yè)中專數學教研組吳碩、徐剛:我校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對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新理念、新思路感受頗深。新教材處處能體現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原則,并以近代數學思想和方法為指導,進行適當更新,對基本內容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新教材能順應信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內容編排合理,主次分明,充分考慮到了教學一線封師使用的方便。新教材體現出了國家教育部所規(guī)定新大綱的要求,引入了許多近代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注重基礎又兼顧新知,體現出了時代氣息,我們一線教師對于這本教材感到非常滿意、非常適用。

山東省威海市教學研究室王成:教材遵循《中等職業(yè)學校物理教學大綱》,符合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實際,運動和能量的思想貫穿始終,濃墨重彩于最具活力的物理知識,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生活實際中尋求知識的應用,體現時代特色,滲透現代科技的最新成果,適合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實際。

山東省榮城市第四職業(yè)中專鄒積群:從整體上看,教材版面美觀大方、插圖活潑精美、內容充實合理、結構科學流暢。

天津瀛海職專郭維英:教材在注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基本實驗技能方面突出了職業(yè)教育的特色,非常適應當前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狀況,與以往教材相比,在編寫風格上有很大變化,構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結構,每章均由章頭圖、正文、討論、閱讀、資料、家庭小實驗、本章小結、習題八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其特定的功能,各部分又自然地構成一個統(tǒng)一的體系,反映了教材在編寫過程中的精心設計和科學嚴謹的編寫風格。

根據市教育局的具體安排,xx年8月9日至8月16日在市財校參加了為期8天的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學習,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在教育教學理論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受益匪淺,為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展開了新的視野,現將學習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如下:

此次培訓目的是為了提高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發(fā)展。經過市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市財經學校的大力協(xié)作,各參加學校的高度重視,整個培訓過程緊張有序,課程安排合理實用,教學儀器完備。

主講教師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授課資料準備,實例生動,課堂氣氛活躍,學員積極參與,有力的促進了教學任務的有序進行,給廣大受訓教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培訓的效果最大限度的留在學員的腦海中。

培訓的內容針對教學實際中的困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課程設計的形式新穎,互動性強,有效的提高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每位學員都非常認真。

為了在培訓中能更好的理解主講教師的授課內容,預習在學員中蔚然成風。

全體學員都專心聽講,有的學員既在書上勾畫,還要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

課堂教學中,大家踴躍參與,發(fā)言積極,特別是一些平時可能不喜歡發(fā)言的學員也在主講教師的鼓勵、激勵下融入到討論的激烈氣氛中。

在整個培訓期間,學員們談論的中心就是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技術的應用,但是每個人的學習基礎有差異,學員之間的互相幫助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對于考察學員學習情況的作業(yè),學員們都按照要求及時、準確的完成,把準確的學習信息及時反饋給主講教師。有的學員還自我創(chuàng)設情景,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這是一次務實、高效的培訓。實用的培訓內容、新穎的培訓形式、緊張互動的課堂環(huán)境,使習慣于老式“填鴨培訓”的老師不適應,給所有參加培訓的學員帶來了挑戰(zhàn),在緊張的學習中感到充實。培訓使全體受訓教師接觸到了新的教學理論,提高了把多種媒體資源應用于教學中的水平,在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過程的設計、開發(fā)及評價等方面展開了全新的視角,必將對今后的教學實踐產生深遠的影響。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二

2017年陜西省中等職業(yè)學校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告一段落,通過將近一個月時間的準備,加上自己參加比賽及賽后聽評委老師的點評,觀看優(yōu)秀選手的展示等,收獲頗豐,現將這段時間的收獲總結如下:

我參加的是專業(yè)一組的比賽,參賽題目為《電工技術與基礎》一書中《指針式萬用表測量電阻》這節(jié)的內容。這節(jié)課的內容看起來比較簡單,通過前面的教學發(fā)現,學生很容易學會,但是細節(jié)容易忽視,遺忘也比較快,以前教學中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是課時的關系,教過也就算了。比賽用這節(jié)課時,才會根據平時上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想辦法,在幾個平行班不停的上課,反思,通過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找到更優(yōu)的解決方案。因此,備賽的過程對我更是個不斷總結、反思、學習的過程,通過學生的反饋發(fā)現不足,也為后面其他內容的教學提供借鑒。

按照大賽文件,可以以團隊形式報名,賴珍明、徐小奇和我組成了一個團隊,在整個備賽過程中,從選題到過程設計到微課視頻、課件的制作以及說課注意的問題等都給了我全方位的指導,賴珍明老師在參賽期間也全程陪同,為我們做好細致周到的服務,其他參賽的選手都羨慕我們有了這么好的后勤服務和技術支持人員。此外,學校很多老師為我們參賽提供了很大幫助,教學部門組織好幾次演練,幾位優(yōu)秀的教學骨干針對我們的演練情況給予中肯的點評和指導,以前參加過比賽雅璐、海云、康師傅等同事們更是將他們的參賽的經驗傾囊相授。最后定稿環(huán)節(jié),辦公室的馬老師一字一句對推敲說課稿件,及時將語言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整個過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團隊的溫暖,真誠的謝謝你們!

因為自身專業(yè)原因,以及職業(yè)學校對學生成績并沒有太高要求,因此從教這么多年,都沒有好好看過教育方面的理論,對教育教學方面的術語更是知之甚少。說課比賽需要說明每個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意圖,需要專業(yè)的教育理論進行支撐,因此才臨時抱佛腳了解了一些。接觸之后發(fā)現,很多教育理論除了給教學提供理論支撐之外,更多的是能指導教學。因此,在后面工作當中,需要更加注意這方面的積累。

本次比賽中個人成績不理想,通過賽后評委點評和個人反思,將本人賽后的一些反思總結如下,希望對以后的參賽提供參考:

(1)認真閱讀比賽文件,內容范圍,最好選用國家規(guī)劃教材和權威出版社版本,德育教材與其他教材不同,不可使用地方教材和自編教材。

(2)信息化說課比賽要在技術層面上有信息技術和數字資源的應用,需要相應信息化環(huán)境做支持,教學層面要有應用的體現,理念上要更新,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變革層面要優(yōu),互動方式的考核評價效果要實,要能看到教學效果。

(3)教學設計中重難點和目標的制定應該是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學生自學效果確定,而不是教師認為確定。教學中應該有詳實科學的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與期末評價比例應該在7比3左右,加大平時的考核力度。

(4)時間控制上不能超時也不要太短,盡量達到人與課件完美結合,為控制時間,可采用排練計時的方式。多練,多熟悉,理解記憶。

(5)自信大方,在熟練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個人魅力,展示新時代教師的個人風采,呈現陽光自信的教師形象。避免奇裝異服或者衣著不得體。

(6)說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多媒體元素(視頻、音頻)盡量采用不同版本office均可以播放的格式,避免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播放不了的問題。為保險起見,甚至可以同時做好多個版本的文件,根據賽場電腦的情況隨時調整。

(7)做好充足準備,如翻頁筆保證有電,準備好一學期教案教材,教學設計和說課稿。

(8)說課作品是團隊的結晶,但是進行展示的成員必須對課程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了然于胸,對設計理念設計思路等有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在臨場發(fā)揮時不會在提問環(huán)節(jié)露怯。

總之,通過這次比賽,讓我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給后面的學習和成長指明了方向。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三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成為活躍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主要手段。教育局為進步教師的本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愜機。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教育者應不斷地加強,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辟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才不至于被社會淘汰?,F在的社會日新月異,高科技的發(fā)展,需要老師把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利用網上的教育資源為教學服務,增進學生的發(fā)展。暑假教育局舉行了計算機培訓,我積極參加了培訓。學到了很多知識,可以說我很好的完成這次學習任務。對計算機我可以說既熟習又陌生,固然說經常使用,但其中好多東西都還不懂,但我對計算機特別感愛好,經過老師的講授,使我對網絡世界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可以說讓我大飽眼福,大開眼界。學習中,我學會了如何下載各種軟件,如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具有了自己的郵箱。學習是辛勞的,但我認真的去把的所有內容學好,認真完成天天的學習任務。這次培訓學校從教師的實際培訓動身,做到了通俗易懂,由淺入深。學習了word的操縱,excel的操縱,等操縱。本次培訓時間固然很短,但對我來講確是受益非淺。這次培訓為全縣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換的平臺,使我們在相互交換和合作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并能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熟練應用這些知識,不斷進步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福音。

固然這次培訓的時間很短,但每位老師都很有耐心,對我們提出的各種題目,總是一遍遍地講授,這讓我很受感動。在與同行的相互學習、交換中,我收獲頗豐。我不但明白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利用,要請教師必須進步職業(yè)的專業(yè)性。而且清楚地熟悉到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利用,教師不是像之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利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絡,展開教學。所以這類教學必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信息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密切聯(lián)系,信息技術今后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情勢下,未來教育應溶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信息技術,致力于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利用,進步課堂教學效果,沖擊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

通過這次短時間培訓,我深深體會到:

1、信息技術對教師的重要作用。

在高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熟悉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F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但能在學校里學習知識,還能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2、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是教師畢生學習、不斷完善本身的需要。

當今社會,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把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應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搜集、組織、應用;通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jiān)護人進行交換,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這些素質的養(yǎng)成績要請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信息素養(yǎng)成了畢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假如教師沒有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就不能成為一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3、把握計算機操縱技能,也是教育系統(tǒng)本身的需要信息化培訓心得體會心得體會。在教育系統(tǒng)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換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統(tǒng)本身要請教師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這次培訓的時間固然短些,但我通過學習熟悉到計算機的重要性,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教育教學,還要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文化載體,正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教育作為人類文化傳遞的重要手段,必須在人類社會已全面進入以網絡為載體的信息社會的形勢下肩負起傳播現代文化和科技的職責。這次有幸參加了信息技術的培訓,使我收獲頗豐,感悟頗深。各位專家和老師的講座使我認識到,要有所發(fā)展,就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豐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使自己不斷地在學習中進步,在教學實踐中成長。

所以,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我會加強業(yè)務上的學習,多進行一些實際操作,爭取讓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承擔了學校很多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比如網站管理、攝影照相等相關工作等,經常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打雜的,沒有太多的發(fā)展,在本次培訓中,看到名師的講座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他的經歷使我對自身的發(fā)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信息技術教師擁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只要我們能認識自身的優(yōu)勢,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投入到教育教學科研中,學會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及時總結和反思,就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促進專業(yè)化成長。我感到自身的學習才剛剛開始。我會把這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身的工作和學習中,通過學習和實踐鞏固學到的知識,利用學到的教學方法、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不斷開拓,為信息技術教育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信息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信息化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發(fā)現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信息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塊,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塊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塊,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塊里,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塊。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塊,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信息化教學并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信息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么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借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扎扎實實地帶領著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借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于學生,教師面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zhàn)。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于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上網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為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里從電腦里什么價值的知識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yǎng)學生上網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著重培養(yǎng)。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感受,有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同時指正。

我參加了小學教師計算機信息技術培訓。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認識到課堂上要把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之中,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工具性能,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我體會到教育對教師在專業(yè)知識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21世紀,知識總量呈幾何數增長,俗稱“知識暴炸”,專業(yè)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yè)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說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yè)方面發(fā)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yè)發(fā)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言行,掌握關于學習的知識,了解可用的課程資源和最新教育教學技能技術,并培養(yǎng)教師對實踐進行分析和反思的習慣和技能。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它使教師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者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教學的組織者,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xié)調、有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xié)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并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后,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積極的,合作的教學模式,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自主學習、沖學習和高效學習。在現行教學中恰當、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對優(yōu)化數學教學起著顯著的作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單調,黑板加粉筆。由于有些學科自身的特點,沒有那么形象、生動、具體。學生起來有點枯燥無味,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隨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后,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fā)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并把這次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讓學生快樂成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信息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信息化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與發(fā)現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信息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塊,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塊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塊,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塊里,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塊。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塊,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信息化教學并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信息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么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借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扎扎實實地帶領著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借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于學生,教師面對信息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zhàn)。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于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信息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上網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為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里從電腦里什么價值的知識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yǎng)學生上網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著重培養(yǎng)。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感受,有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同時指正。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四

通過“信息化支持的學習方式變革思考”五個板塊的學習,我有以下認識和困惑:

1、班級授課制的大背景還停留在工業(yè)革命時代,打磨出的只能是沒有棱角、沒有個性、沒有創(chuàng)造力、統(tǒng)一標準的學生,培養(yǎng)出的只能是流水作業(yè)上的工人,適應不了當今信息時代的發(fā)展。

2、教育方式過于傳統(tǒng):只關注了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個性得不到張揚,達不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首先,關注點先解決學生怎樣“學”(即學習方式),再解決教師怎樣“教”。

其次,教學結構:學生先借助微視頻預學(課下),學生小組交流預學情況,教師課堂答疑、助學(課堂)。真正實現了傳統(tǒng)課堂的翻轉。

教師不出鏡、內容為核心、講解像兄長、視頻短而精,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

上海普陀區(qū)教育局在“翻轉課堂”已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實驗,并形成了三環(huán)節(jié)、五循環(huán)的模式。這種“勇與擔當”“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令人敬佩。這其中所要承受的艱辛也可以想到,其具備的超人堅忍令人佩服。同時我也深深地認識到任何一項偉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都需要這種精神,都需要這種勇氣,都需要這種探索。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五

為提高全縣各級黨政干部技術水平,促進全縣信息化發(fā)展,縣委組織全縣黨政干部進行信息化和智能城市建設學習,本人經學習有以下體會:

一、掌握信息化技術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信息化的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準,機關信息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大力促進各級機關信息化建設,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把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是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將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各類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資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術是新型的科學教育技術,能彌補陳舊工作方法的不足,傳統(tǒng)的工作老套套費時費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現代化信息技術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三、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實踐是學習的目標,也是提高應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實踐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在應用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不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中學習并提高自身工作能。

四、終身學習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

社會在不斷進步發(fā)展,信息化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作為一名基層機關工作人員,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適應現代發(fā)展的需要,就不能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要認清形勢,勇于挑戰(zhàn),樹立信心,不斷學習,用新知識和新技術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現代工作的需要。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六

在教育系統(tǒng)中,教育信息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換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因此,教育系統(tǒng)本身要請教師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

這次培訓的時間固然短些,但我通過學習熟悉到計算機的重要性,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教育教學,還要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七

近日公司組織學習了鋼鐵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道路和方向的講座,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通過了解了國內外幾大領先鋼鐵企業(yè)信息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讓我感受到了信息科技給予企業(yè)發(fā)展的巨大動力。信息化作為企業(yè)集團戰(zhàn)略管控的重要手段和基礎平臺,其戰(zhàn)略意義越來越重要。如何通過信息化實現大型鋼鐵企業(yè)集團戰(zhàn)略管控目標,如何提高戰(zhàn)略管控效果,如何又快有好的推動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重要任務。

進入21世紀,信息化建設的大潮波濤洶涌,大江東去浪淘盡,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信息化是大型鋼鐵企業(yè)集團戰(zhàn)略管控的必然選擇。從企業(yè)的規(guī)?;瘮U張經營、產業(yè)鏈的延伸、產品市場和區(qū)域市場的細分,到供應鏈的重構、價值鏈的提升無不體現著企業(yè)的戰(zhàn)略思想和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渴裁磥韺崿F企業(yè)集團戰(zhàn)略的意圖,實現企業(yè)集團戰(zhàn)略的目標?信息化是公司實現戰(zhàn)略管控的必然選擇。

鋼鐵企業(yè)具有制造流程長、社會負擔重、生產品種多、工藝裝備復雜等特點,通過信息化與工業(yè)化的融合,實現國際化經營的企業(yè)發(fā)展方式轉變與戰(zhàn)略時機的把握,對于提升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發(fā)展戰(zhàn)略機遇的把握、具體的市場商機的把握到轉化為企業(yè)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有效的經營行為,對現代企業(y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也是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能力的最重要體現。以客戶為關注焦點是現代企業(yè)實現價值創(chuàng)造的必然選擇。杜總在年初講話中提出“千人銷售,萬人服務”的理念,這與企業(yè)信息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不謀而合。信息化為大型企業(yè)集團尋求與上下游客戶共生、共贏、共同發(fā)展的.最佳實踐模式提供了可能。傳統(tǒng)的鋼鐵企業(yè)集團,要滿足客戶對鋼鐵企業(yè)物流供應鏈的個性化需求,必須解決生產制造過程的斷層、物流管理流程的斷線等一系列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的問題,從而真正實現企業(yè)以生產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最終實現價值創(chuàng)造的目的。

對于日鋼這樣的大型鋼鐵企業(yè)集團而言,既要利用規(guī)模效應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擴大市場影響力,也要發(fā)揮供應鏈的協(xié)同效應,提高企業(yè)的運營效率,建立在管理流程再造與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基礎上的信息化是其必然的戰(zhàn)略選擇。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區(qū)別于競爭對手的能力,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是一種發(fā)展的能力。因此,實施信息化戰(zhàn)略是鋼鐵企業(yè)集團推動流程再造,實現全流程高效管控、多層級有效整合的重大舉措。通過自主開發(fā)大型企業(yè)集團信息化系統(tǒng),突破國際上管理軟件套件難以滿足外部物流與企業(yè)內部物流以及制造過程管控的資源共享、業(yè)務協(xié)同和無縫銜接等難題,也是鋼鐵企業(yè)把握發(fā)展機遇、適應市場競爭、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日鋼建廠十年,一路攀升,作為一名同日鋼一起成長的老員工,進廠十年來,我見證了他的成長。從建廠之初的日鋼速度――創(chuàng)造181天出鐵的冶金歷史奇跡,到如今1300萬噸的鋼材年生產能力,日鋼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令世人叫好的驕人成績!進入,國際內外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日鋼更加迫切需要在信息化條件下實現企業(yè)管控高度集成、各業(yè)務部門高度協(xié)同的一體化運營體系,實現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綠色鋼鐵工業(yè)、網絡化的產業(yè)鏈集成和數字化的產品生命周期的管控。

作為企業(yè)的一名普通管理者,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也意識自己距離信息化企業(yè)員工的差距。為此,我下定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學習鉆研,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為企業(yè)信息化建設出謀劃策,添磚加瓦,為早日實現企業(yè)的信息化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有我們全體日鋼人的共同努力,在杜總的帶領下,就一定能實現建設世界一流鋼鐵強企的偉大目標!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八

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對包括檔案工作在內的各行各業(yè)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和深遠的影響,傳統(tǒng)的檔案工作觀念和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需要。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認真分析信息化建設與檔案工作的檔案工作如何實現信息化,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檔案信息是一種重要的信息資源。檔案信息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人們認識和把握客觀規(guī)律的重要依據,是一種特殊的信息產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檔案作為原生信息源,越來越社會重視和利用,主要包含三個層次:一是檔案的內在信息,也就是檔案的內容,這是檔案信息的基本部分;二是檔案的形式信息,也就是檔案的外在形式和特征,它依附于檔案的內容有密切聯(lián)系;三是綜述、匯編等等二次加工信息。事實上,檔案的收集、整理、存儲就是為檔案開發(fā)利用作準備,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和利用的過程,已構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產業(yè)體系。

2、信息化建設是知識經濟時代主線。信息是知識經濟的主導和支柱。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最終將馬人類聯(lián)貫在一起,構成一個全球化的人和機器的共同體,形成所謂的“網絡空間”或稱作“邪氣社會”的信息化環(huán)境。在這種社會形態(tài)下的檔案工作,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當然是貫穿全局的發(fā)展主線。

3、檔案工作改革是信息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信息社會中,信息消費將成為加快社會信息化進程的源動力。在信息化建設發(fā)展的過程中,社會各信息部門擔負著掌握、存儲、加工和傳播信息的職責,有權利和義務對社會信息消費的需求作出反應,提供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信息。這是時代賦予包括檔案部門在內的社會信息部門的使命,是經濟發(fā)展途徑變革的要求,是生產力進步方式轉變的要求。生產要素發(fā)生了變化,信息將成為失去生產力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同時,由于檔案部門作為重要的文獻信息源的社會地位得以確立和鞏固,使得經濟發(fā)展途徑的變革和發(fā)展模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各部門工作的發(fā)展方式和運作模式。

4、信息化建設是檔案工作改革的動力。信息社會的特點是信息生產量大,信息內容豐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會信息消費需求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是生產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隨著信息化建設,現階段社會龐大的信息消費需求以及將來信息化程度加大時的潛在信息消費需求,者是檔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動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文化需求也越來越高,檔案本身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而不斷擴大,不僅停留在查找和借閱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會休閑等方面結合,不斷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此外,檔案業(yè)務售貨員、檔案學科研究人員以及其他與檔案工作有密切關系的人們。當他們在工作中感覺到社會對檔案信息需求急劇增加時,工作熱情就會不斷增加,責任感日益增強。而當他們作為信息的消費者,感覺到信息消費的不可替代性時,他們會更加意識到自己肩負的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從而促使檔案工作改革加速前進。

二、信息時代檔案工作的新思路。

1、加大投入,實現檔案現代化。要保證檔案工作現代化的實現,和緩政府要值得投入財力,配置與檔案信息化相適應的基礎設施,改善檔案工作軟硬件環(huán)境,增加庫房面積,購置檔案裝具,擴大室藏種類。

2、改革檔案信息服務方式。信息時代,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檔案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檔案部門迫切需要運用當今高新技術和知識開發(fā)檔案信息資源,創(chuàng)新檔案信息服務方式,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一是計算機管理服務。這種服務在一些檔案部門已基本實現了,如檔案館管理系統(tǒng)、小型檔案館室管理系統(tǒng)等都已應用和推廣。目前市場上各種檔案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很多,國家檔案部門應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和規(guī)范,避免重復開發(fā),并規(guī)范市場管理;二是縮微技術服務。目前不少地方檔案館通過縮微設備,對一些珍貴的檔案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大型國有企業(yè)在科技檔案圖紙的管理過程中縮微技術運用頗多,節(jié)約人力和館庫空間;三是光盤存貯服務。由于光盤具有存貯容量大、處理速度快的特點,可廣泛用國防于檔案信息全文檢索、編目和參考查詢服務;四是現代通訊網絡服務。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技術,如通訊衛(wèi)星、郵電信息網絡寺,將檔案信息發(fā)布出去,使利用者在不同地域、不同時空利用檔案;五是公共信息網絡服務。檔案信息部門充分利用地區(qū)公用信息網、國家公用信息網和國際公用信息網進行服務;六是視聽傳播服務。運用電視網、電影、廣播、錄音、錄像等制作檔案信息,并向公眾發(fā)布。

3、培養(yǎng)人才,提高檔案隊伍素質。信息化時代,一切競爭,最終都反映在人才的競爭上。知識經濟時代的`檔案工作需要大量“專”與“博”相結合的“通才”。這種專是跨學科的“多?!?,而不是過去的“專一”;這種博是隨現代化科技發(fā)展的“動態(tài)廣博”,而不是過去傳統(tǒng)不變的“知識廣博”。這樣的人才有著更強的適應性和更好的穩(wěn)定性,才能適應解決復雜性、綜合性和跨學科的檔案工作問題的需要。因此,檔案部門必須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為提高檔案人員工作素質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一是檔案部門在進行培訓前,應做好需求調研,按需設計內容,將培訓課程內容與工作相結合,也就是說,培訓應該是因需產生的。二是制定科學系統(tǒng)的培訓計劃,注重提高教學者層次,注重教學、自學、研討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三是增加檔案工作者之間、相關專業(yè)工作者之間的交流,為他們提供學習進修的機會,使其拓寬知識面,借鑒優(yōu)秀經驗,掌握和運用現代技術的方法,更新知識儲備。四是應加大培訓內容中計算機知識的比例,強化與圖書館學、情報學的聯(lián)系,重視網絡知識的運用,注重信息能力、技術應用的培養(yǎng),適當增加檔案現代化管理課程的課時。

三、檔案法制建設是信息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節(jié)點。

由于檔案的憑證作用可以有效地證明信息產權的所有者,所以信息時代檔案工作越來越多地涉及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進入信息時代,不但在理論上要解決“網絡空間”、“虛擬社會”的法律約束問題,而且在技術上也必須盡快突破電子檔案的法律效力問題。只有這樣,信息時代信息產權的保護才能落到實處。健全檔案法規(guī)體系是檔案法制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條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充分運用檔案法律法規(guī),加大執(zhí)法力度,依法行使管理監(jiān)督職能,為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信息化心得體會篇九

派出所警務工作信息化的發(fā)展水平,“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的實現程度,決定了公安工作的前景和未來。公安機關只有從基層基礎工作的信息化抓起,以信息化建設夯實基層基礎的根基,才能突破公安工作發(fā)展的“瓶頸”,全面實現公安工作的現代化。下面,就結合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設實際,就如何加強派出所警務信息化建設,為公安工作的長遠發(fā)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做大、做強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設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轉變觀念,樹立信息主導警務意識?!坝^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在信息化時代的大背景下,公安機關無論是打擊、預防犯罪,還是行政管理,都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對情報信息的掌控、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上,否則就無法在治安局勢和社會形勢日趨復雜的情況下,牢牢掌握斗爭的主動權,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因此,派出所必須主動適應現代警務機制變革的要求,轉變觀念,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迅速掀起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高潮。一是樹立信息主導警務的理念。要深刻認識公安信息化建設是新時期公安工作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是基層派出所擺脫警力不足、財力不足等困難,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打、防、管、控”能力的必要措施,按照“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的要求,錘煉“數字警察”,打造“信息公安”,促進信息技術在各項警務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使之盡快轉化為現實戰(zhàn)斗力。二是培養(yǎng)信息化應用意識。應用是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和動力,只有通過廣泛應用,信息化建設才能產生實際成效,才能轉化為現實戰(zhàn)斗力。要讓“不懂信息化應用的領導將喪失指揮權、不會信息化應用的民警將失去工作崗位”的觀念深入警心,讓廣大基層民警積極投身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實踐,切身感受信息警務帶來的便利,嘗到信息化應用帶來的甜頭,為全警信息采集、錄入和應用打牢思想基礎,由“要我用”自覺轉變?yōu)椤拔乙谩?,使基層民警能在日常工作中養(yǎng)成采集、錄入、查詢、對比、積累、應用信息的習慣,把信息化的需求主動轉化為做好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內驅力。三是樹立“信息共享”意識。要擺脫“閉關自守、各自為政”,把信息資源當作部門私有財產的局面,拆除信息“圍墻”,從基層起樹立“一次采錄、全警共享”的“大信息”意識,以信息共享平臺帶動和促進“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的實施,建立“信息主導警務”的工作模式。

二、夯實基礎,強化信息化基礎業(yè)務建設。基層派出所是公安業(yè)務的主要信息源,是公安信息系統(tǒng)最大的用戶群,將信息的獲取建立在扎實的基層基礎工作上,并把通過基層基礎工作掌握的情況及時轉化為輔助警務決策、指導警務工作開展的情報信息,更是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夯實基礎,強化信息化基礎業(yè)務建設。一是要抓好主要警種和業(yè)務部門的基層信息化建設。公安信息化實戰(zhàn)應用主要是通過各業(yè)務部門的民警,尤其是基層民警來實施,而治安、刑偵、經偵、國保、網絡安全監(jiān)察、監(jiān)管、消防、出入境、戶政等公安主要業(yè)務工作部門,則必然是“科技強警”和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必須在這些部門成立專業(yè)的情報信息隊伍,運用專業(yè)手段,對各種公安基礎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分析、加工,夯實基層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使基層基礎信息直接滲透和服務于一切公安業(yè)務工作。二是全方位拓寬信息采集渠道。信息源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決定了信息的質量和效能。夯實信息化基層基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全方位地拓展信息采集渠道,擴大公安信息來源,除了要及時、準確采集人口、犯罪、治安、出入境、突發(fā)事件等常規(guī)的警務信息外,還要將信息觸角延伸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力求全方位、多層次地獲取各類信息,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為順利推進公安信息化建設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和工作基礎。

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制度規(guī)范。加強公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必須以相應的制度和規(guī)范為保障,以有效的制度對信息的.采集、使用、維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規(guī)范,將這項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全警信息采集、應用、維護制度。要從信息化工作的源頭抓起,制定信息數據采集、錄入、維護、更新的規(guī)范,規(guī)定信息采集、應用、維護的內容、要素、范圍、要求等,明確流轉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時效與范圍,以及相關人員的職責,解決目前基層所隊存在的信息遲報、漏報、誤報、瞞報,以及重復采集、多頭錄入等問題,使信息化在其源頭和各個關鍵的流通環(huán)節(jié)都有可靠的保證。二是建立健全情報信息研判制度。情報信息的價值在于為服務實戰(zhàn)和輔助決策,基層公安機關采集的信息,必須通過專門的機構、運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進行整合、關聯(lián)、分析、預測之后,也就是經過“研判”之后,其價值才得以有效提升,正確引導警務活動的深入開展。因此,要在公安機關的輔助決策、綜合協(xié)調部門,設立專門的情報信息綜合管理部門,專司情報信息的統(tǒng)籌規(guī)劃、綜合指導、督辦協(xié)調等工作。要把情報信息研判信息主導警務和基層基礎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將情報信息的積累、跟蹤、分析、研究工作制度化。

同時充分利用科學、有效的研判結果指導基層開展工作,實現信息化建設和基層基礎工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環(huán)。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激勵機制。要將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作為基層警務工作的必經環(huán)節(jié)和必要手段,將信息化應用考核納入年度考核范疇,與評先創(chuàng)優(yōu)、等級評定掛鉤,作為考核、評優(yōu)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民警,要視情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通過配以相應的獎懲措施,使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工作走上日?;?、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軌道。同時,要建立信息化應用反饋制度,廣泛聽取和征集長期戰(zhàn)斗在一線的基層民警摸索和積累的“金點子、好作法、新思路”,將其推廣應用,有效改變基層單位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和辦案手法,以促進基層民警開展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四、強化培訓,普及全警信息化應用。公安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安隊伍整體的科技素質和信息化意識,取決于信息化技術在公安機關的普及程度,取決于包括各級公安機關領導在內的全體民警應用信息化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必須大力加強對廣大民警的信息化應用技能培訓,將民警掌握和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作為考核、評優(yōu)的一項重要指標,引導、激勵、督促他們“在干中學,在學中練”,進一步引導他們增強信息化意識,提高信息化應用技能。一是開展信息化應用全員培訓。要結合全旗基層信息化應用現狀,以推廣“派出所綜合信息系統(tǒng)”為契機,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戰(zhàn)應用技能培訓。培訓的范圍要面向廣大基層公安機關的領導和全體民警。培訓要有針對性,要堅持“干什么、練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做到“戰(zhàn)訓結合、以練促戰(zhàn)”,確保真正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實戰(zhàn)能力。二是“以考促訓”,確保培訓取得實際成效。加強考核,“以考促訓”,是確保培訓取得實效的重要措施。培訓要與考核相結合,在開展“會打字、會上網、會查詢、會本業(yè)務系統(tǒng)操作”的信息化應用“四會”培訓的同時,要嚴格考試考核制度,考試考核合格的,發(fā)給“信息化應用合格證書”,作為干部選拔晉升的必備參考條件。通過“以考促訓”,使民警切身感受到“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內在動力和迫切需要,從而調動廣大民警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積極性,將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需要,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在廣大民警中營造“愛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圍。同時,要有選擇地在各部門和基層民警中培養(yǎng)和鍛煉一批應用標兵,通過他們的“傳、幫、帶”,進一步擴大應用群體,推動全警的信息化應用。

五、加大投入,提高基層信息化建設的必備裝備。“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開展基層信息化建設,必須以相應的建設經費和必要的信息化裝備為基礎。一是要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確?;鶎有畔⒒ㄔO經費投入。必須建立信息化建設經費保障機制,要在投入上對公安信息化建設有所傾斜,將信息化建設經費與偵查破案、行政管理等維持公安機關正常運作的基本經費同等看待,按時足額落實。要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把公安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納入政府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建立起以政府投資撥款為主,上級補助、社會贊助為輔的方式,多渠道地保障和落實公安信息化建設經費。二是要全面提高基層科技硬件裝備水平。要以在全縣推廣應用“派出所綜合信息系統(tǒng)”為契機,根據不同警種和崗位的實際需要,重點提高基層派出所計算機的配備率,為廣大基層民警開展信息化應用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證。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