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范文(優(yōu)秀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19:04:57 頁碼:12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范文(優(yōu)秀9篇)
2023-11-11 19:04:57    小編:

讀后感是一種對所讀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進一步理清思路的過程。在寫讀后感時,要注重結合書籍的背景和作者的用意進行分析和評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l(fā)和思考。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一

有幸閱讀了《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一書,對其中一些觀點頗有感受。此書主要介紹了深度學習路線(delc)7個步驟,其中步驟2預評估與步驟3營造積極的學習文化相符并共存。

預評估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為了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的深層水平,預評估學生以了解關于標準和目標他們知道什么。倘如教師不了解學生已經(jīng)懂得了什么,那么他們怎么會知道該從哪里開始教?”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知道學生的學習程度,才能更好的.教學。“教師探查單元預評估、個人目標預評估以及將學生稱為學習者的預評估(好惡、校內外的興趣、潛力、發(fā)展機會)?!边@都是能讓教師更好了解學生背景知識的預評估的類型。以幫助教師決定從哪里開始激活先期知識和加工策略。

當對學生進行預評估時,正在告知學生這是在關心他們,更好地了解學生將營造積極的學習文化?!坝谢盍?、輕松但靈敏的求知欲才是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雖然其他情緒狀態(tài)也會起作用,但是對課堂授課起作用的只有非常有限范圍的情緒狀態(tài)?!北緯校槍Α鞍踩?、歸屬、忙碌的環(huán)境的特點;積極關系――學生與學生;積極關系一學生與教師”這三種關系進行了關注與研究。“學生需要無威脅、無壓力,同時積極和樂意去學習。”“推動學生使之處于積極的激發(fā)的情緒狀態(tài),這樣他們就會在乎學習,從而能幫助他們深切投身到自己的學習中?!睂W生需要微妙的情緒平衡來順利進行學習,教師做好預評估,與學生一起營造一個積極地學習文化,彼此之間的信任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二

如果一位眼科醫(yī)生為病人配眼鏡,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戴,其理由是:“我已經(jīng)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里還有一副?!蹦敲矗l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如果醫(yī)生還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在病人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的同時,醫(yī)生還反復說:“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蹦蔷驼娼腥丝扌Σ坏昧?。我們常說遇事要將心比心。

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這位醫(y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后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yǎng)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達,但卻常常疏于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于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yǎng)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tài)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二:1+1可以大于2。

統(tǒng)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jīng)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

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tǒng)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tǒng)合綜效”就是創(chuàng)造性合作的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xiàn)象顯示:全體大于部分的總和。

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tài)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三: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是實現(xiàn)個人愿景的原則。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

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于實現(xiàn)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范圍和影響范圍。積極的心態(tài)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xiàn)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采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個人行為取決于自身,而非外部環(huán)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chuàng)造有利的外在環(huán)境。

習慣四:忠誠于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jīng)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

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xiàn)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個人也不例外?!笆姑浴毙枰A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xù)修正和改良。確立目標后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并把事情做對。

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干時,尚未發(fā)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xiàn),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五:選擇不做什么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并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坝行Ч芾怼笔前炎钪匾氖路旁诘谝晃坏闹攸c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自己掌握住重點并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于說“不”。

習慣六:過著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并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給人帶來經(jīng)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有永遠的經(jīng)濟保障,擁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依賴。

習慣七:遠離角斗場的時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斗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于人際領導的原則。

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協(xié)議計劃。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tài)。他們忠于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tài)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fā)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磉_的胸襟源于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三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品有效學習策略。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結合我們縣開展“135互動有效課堂”實踐活動以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原有的單一的由教師一講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已被打破,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各因素之間的互動,以團體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也是目前廣大一線教師感到非常困惑的事情。合作學習很多時候流于形式,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的時候甚至是事倍功半。

關鍵詞:基礎教育;思想品德;實施。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過程要求“重視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思想品德課要和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貧w生活是改變傳統(tǒng)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思想品德教材內容,科學合理地開展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幫助他們獲得生活體驗,并豐富他們的學習經(jīng)歷。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首要的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平時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如,在講授七年級《珍惜父母給予的生命》內容時,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內容包含“生命之花”歌曲,剪輯孩子成長的片段,收集童年的照片和孩子生命小檔案等等,將這些素材編輯成育人情景,通過多媒體演示。

二、教師備課要堅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不是教師表演的道具和觀眾,而是學習的主體。“以學定教”就是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長需要、學習準備等設計、確定、實施相應的教學活動,并依據(jù)學生的學業(yè)進步程度評價和調節(jié)自身的教學行為,以達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根本目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能否體現(xiàn)“以學定教”,關鍵要看學生該怎么“學”,教師是否能做到就怎么“教”。重點要看“學”是否為“教”提供依據(jù),“教”是否為“學”服務。

以“以學定教”的目標預設為藍本,實施課堂教學,“順學而導”是關鍵。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漸進發(fā)展、螺旋上升的過程。在學生從“未知”到“知”、“不會”到“會”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滿足于學生一般性的“知”和“會”,還要善于挖掘隱藏在顯性知識背后的一些隱性知識。我在講授八年級《公共生活注重規(guī)范》相關內容時,首先布置學生做社會調查,讓學生調查自己父母、鄰居等有多少人收到電訊、信用卡等詐騙信息,收到詐騙信息后又是如何去處理的。學生通過實際調查采訪,用他們獨特的視角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種詐騙信息時有發(fā)生。教師再引導學生遇到詐騙信息等類似問題時,一方面要求相關執(zhí)法部門加大打擊力度;另一方面,學生要學會一些防騙方法,提高安全意識,要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三、聚焦生活化教學熱點,引領學生關注社會。

思想品德學科是與時代形勢、社會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科。構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課堂,離不開生活熱點的鏈接。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平時應多收集最新的社會熱點資料,及時了解國內外最新動態(tài),在教學中緊扣時代脈搏,隨時向課堂引入新事例,不斷用最新的生活熱點補充教學內容,縮短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時空距離,使思想品德課更富有時代與生活氣息。教師要引導、激勵學生主動關注社會,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上都與社會同步,與時代共進,最終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統(tǒng)一。例如,在講授八年級《治理環(huán)境,當務之急》這課時,教師可以從教室垃圾箱內每天丟棄的幾十個塑料瓶談起,結合國家出臺的“限塑令”,讓學生發(fā)現(xiàn)就在生活中的小小的一個行為就會對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和對環(huán)境產生巨大的破壞。然后,全班學生寫倡議書《生態(tài)島建設,從我做起》提高學生對環(huán)境問題的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從情感上得到震撼,在思維上高度重視,從而形成對環(huán)境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四、教師提問應堅持“大膽質疑”

古人云:學貴于問。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服務。如果知道學生想“學”什么,或者想怎樣“學”,我們的“教”就更為有效。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堅持讓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求知”。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是最實際、最有效的問題。要想讓學生“大膽質疑”,并善于質疑:首先要通過教師的語言、動作、情感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平等的信息,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質疑氛圍;其次要為學生提供“疑的環(huán)境”,為每一個敢問不會問、會問不敢問的學生解除后顧之憂;再則要利用日常的現(xiàn)場實景,有效地培養(yǎng)起學生大膽質疑、善于質疑的能力及習慣。

總之,教育即生活,思想品德學科離不開“生活”這一“源頭活水”。把生活引進課堂,讓課堂教學生活化應是思想品德學科的一個突出特點。要讓生活回到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去激活我們的課堂;要讓思想品德課堂服務于生活,去教會學生如何去體驗生活,如何去適應生活,從而達成最好的育人效果!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覺的思考、辯論、感悟,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充分調動,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有效教學才可能得到實施。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涼水河中學)。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四

構建知識聯(lián)系線索,突破地理知識重難點。構建一條高效的知識聯(lián)系的線索,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在認識和把握了概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后,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知識,才能將知識內化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教材的內容結構并不等同于學生的知識結構,換言之,教材的內容結構不能直接強加于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一方面要保證教學內容具有良好的結構性,為學生形成、完善和擴展知識結構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內容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之間的關聯(lián)性,使學科的內在聯(lián)系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對接。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全班學生分成五組,每組代表一種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組成要素,討論分析本要素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響。

學生分析共享后歸納出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體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并且構建出各要素相互影響的結構圖。

在分析過程中幾乎將大部分自然地理的重要知識點都聯(lián)系在了一起,更有利于加深對主干知識的理解。教學中可同時聯(lián)系一個班級整體與個人的關系,由知識的升華上升到人性的升華。

二、深度學習意味著理解和批判。

理解是因每個人的大腦對事物分析決定的一種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課程標準的要求看,必修模塊的課程標準中,知識目標分為了解、理解、應用三個水平,其中理解水平的內容占大多數(shù)。批判性思維教學協(xié)會把批判性思維定義為:通過觀察體驗、思考、交流收集和產生的信息,經(jīng)過積極地分析、綜合、評價和應用的智力活動。在地理教學中注意批判性思維品質的訓練對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是很重要的。

高中地理教學實踐表明,高中生已經(jīng)獲得了許多而且復雜的地理信息,其認知結構與其所獲得的新信息經(jīng)常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和對抗。他們的頭腦中更容易攝入與其原有的信息體系相矛盾的內容,如果他們沒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維意識和能力,在所獲得的新信息與原有信息的交融過程中不懂得如何進行有效合理的取舍,不知道如何進行分類加工,就必然會產生疑惑和焦慮。如果這種疑惑和焦慮不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積累起來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障礙,造成難以應對的學習困難。經(jīng)常聽到同學們感嘆:“剛開始還可以,但是學到后面就亂套了?!睂W生之所以學亂了套,就是因為他們只知道背記學習內容而缺乏足夠的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和能力,接受的信息很多,卻不懂得分析和篩選。因此,教學中適時地提供質疑警示、辨析求異、自我反思等幫助,強化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意識,并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批判分析的技巧,養(yǎng)成用辯證方法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城市發(fā)展對農村帶來的影響,引導學生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方面進行分組討論,辯證分析。

有利影響:隨著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城市人口劇增,對糧食、乳肉產品的需求量增加,有利于農村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農民到城市務工促進了農民就業(yè)觀念的變化,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yè)轉移。同時外出務工農民帶回了資金技術、信息和市場,緩解了農村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要素短缺的瓶頸問題,帶動了地方產業(yè)的發(fā)展,同時向農村傳播了先進文化和城市文明。

不利影響:城市面積擴大,大量占用耕地,耕地資源日益緊張。城市工業(yè)的發(fā)展導致農業(yè)生產的環(huán)境污染嚴重。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城就業(yè)導致農村人力資本流失,農民工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問題突出。

高中地理有很多類似知識點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如人口遷移(資源的跨區(qū)域調配,產業(yè)轉移)等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類似的辯證分析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進行鍛煉,達到養(yǎng)成習慣的目的。

三、深度學習意味著遷移和應用。

在進行知識能力遷移發(fā)散的過程中,應遵循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注意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能力,促進知識的正遷移。一要從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出發(fā),合理安排,適當聯(lián)系。二要注重雙基的落實,靈活運用知識,建立運用知識的線索,搭建知識間暢通聯(lián)系的渠道。三要重視和加強比較法的應用,提高學生學習遷移的頻率,強化遷移能力,幫助學生既避免新舊知識之間的干擾,又有利于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積極遷移。四要提高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加強知識的歸類和概括。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識,越能反映同類事物間的共同性特點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系,與具體事物的聯(lián)系越廣,遷移的相對性就越大。

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的科學的學習方式,深度學習注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深度學習三個目標:認知結構的重建、學習策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我們相信,將深度學習用于課堂教學必然帶來的是學習能力的提高,而且這種學習是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掌握深度學習的方式,終生受益。

高考地理答題得分技巧。

一、抓緊第一輪復習的時間。

第一輪復習階段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考生們要抓緊第一輪復習的時間,全面鞏固自己的基礎。畢竟無論高考地理題型怎么變化,都是基礎知識的不同演繹。因而,考生一定要重視第一輪的復習。最好做到老師當天所講的內容,當天消化。及時鞏固頭天所學知識,課后習題認真做好,糾正錯題,掌握錯題。如此,考生一定能有著厚實的基礎,面對各種題型都能找到解決之法。

二、注意答題的嚴謹性。

地理高考的答題是有要求的,要求條理清晰,文字準確,邏輯嚴謹。因而,考生答題的時候就要學會用地理語言規(guī)范的答題,不然容易失分。畢竟,有的考生客觀題沒什么問題,一到文字表述題的時候就到處扣分,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用地理語言規(guī)范的答題??忌綍r的時候就要牢記課本語言的表述,而不是用自己的話去答題,以此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重視地理的地圖。

對于地理這門科目來說,地圖是十分重要的,很多考高試題都是以地圖為切入點的,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面都有體現(xiàn)。因而考生平時就要重視地理地圖,更加要鍛煉自己在讀圖、默圖、填圖甚至描圖訓練這些方面的能力,多做一些相關練習,提高自己解題的能力??傊?,地圖在地理這門科目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答題要結合實際生活。

地理時事熱點問題和生活中的地理問題,都是地理這門科目很關注的問題,因而考生答題的時候要結合實際生活,聯(lián)系時事熱點。具體來說,就是考生答題的時候,除了回答理論知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的現(xiàn)象,還要結合現(xiàn)實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要切合實際,不能天馬行空??忌綍r的時候,就可以關注一些地理時事,積累一些熱點。

高考地理提分基本方法。

1、對地圖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是地理技能的最突出的體現(xiàn):

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地形剖面圖,并能在地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區(qū);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像、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jīng)濟統(tǒng)計資料和圖表等,并能根據(jù)要求繪制簡單的地理圖表等,是地理技能的最突出的體現(xiàn)。

2.對地圖和地理圖像的學習方法:(1)圖形分類分析法:

將各種地理圖像進行分類,如等值線圖、地形剖面圖、地理分布圖、景觀圖、示意圖、統(tǒng)計圖等;對不同類型的圖所反映的地理信息和特征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出各種圖形的讀圖方法和技能。

(2)知識復習和記憶圖形化:

填圖和繪圖是記憶地圖和圖形的最好方法,凡是能夠通過填圖和繪圖來掌握的地理知識,一定要通過對圖的掌握達到目的。在填繪圖的同時,還可以把與圖像相關的知識點標注在圖上或圖旁邊,使圖文緊密結合,融為一體。

(3)圖文轉換和圖形變式訓練:

教材中用文字敘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發(fā)展、演變過程,許多都可以通過圖形表現(xiàn)出來。運用圖文轉換和圖形變式進行能力考查是高考地理命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高考復習中經(jīng)常有意識地進行圖文轉換、圖形變式訓練,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提高地理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3.對地圖和地理圖像的學習方法:(1)圖形分類分析法:

將各種地理圖像進行分類,如等值線圖、地形剖面圖、地理分布圖、景觀圖、示意圖、統(tǒng)計圖等;對不同類型的圖所反映的地理信息和特征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出各種圖形的讀圖方法和技能。(2)知識復習和記憶圖形化:

填圖和繪圖是記憶地圖和圖形的最好方法,凡是能夠通過填圖和繪圖來掌握的地理知識,一定要通過對圖的掌握達到目的。在填繪圖的同時,還可以把與圖像相關的知識點標注在圖上或圖旁邊,使圖文緊密結合,融為一體。(3)圖文轉換和圖形變式訓練:

教材中用文字敘述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和發(fā)展、演變過程,許多都可以通過圖形表現(xiàn)出來。運用圖文轉換和圖形變式進行能力考查是高考地理命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高考復習中經(jīng)常有意識地進行圖文轉換、圖形變式訓練,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提高地理形象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五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幸閱讀了《深度學習的7種有力策略》一書,對其中一些觀點頗有感受。此書主要介紹了深度學習路線(delc)7個步驟,其中步驟2預評估與步驟3營造積極的學習文化相符并共存。

預評估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為了幫助學生達到學習的深層水平,預評估學生以了解關于標準和目標他們知道什么。倘如教師不了解學生已經(jīng)懂得了什么,那么他們怎么會知道該從哪里開始教?”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知道學生的學習程度,才能更好的教學?!敖處熖讲閱卧A評估、個人目標預評估以及將學生稱為學習者的預評估(好惡、校內外的興趣、潛力、發(fā)展機會)?!边@都是能讓教師更好了解學生背景知識的預評估的類型。以幫助教師決定從哪里開始激活先期知識和加工策略。

當對學生進行預評估時,正在告知學生這是在關心他們,更好地了解學生將營造積極的學習文化?!坝谢盍Α⑤p松但靈敏的`求知欲才是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雖然其他情緒狀態(tài)也會起作用,但是對課堂授課起作用的只有非常有限范圍的情緒狀態(tài)?!北緯校槍Α鞍踩?、歸屬、忙碌的環(huán)境的特點;積極關系——學生與學生;積極關系一學生與教師”這三種關系進行了關注與研究?!皩W生需要無威脅、無壓力,同時積極和樂意去學習?!薄巴苿訉W生使之處于積極的激發(fā)的情緒狀態(tài),這樣他們就會在乎學習,從而能幫助他們深切投身到自己的學習中?!睂W生需要微妙的情緒平衡來順利進行學習,教師做好預評估,與學生一起營造一個積極地學習文化,彼此之間的信任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六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如此困惑:感覺自己被裹挾在知識的巨流中無所適從,什么也沒有獲得,自己又感覺很疲累。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平時的學習過于隨意,擷取知識的過程太率性,又沒有對知識進行恰當?shù)恼?、加工和踐行。為了改善這種事倍功半的低迷學習狀態(tài),我們可以借鑒《深度學習的藝術》中提供的方法:提問、解碼、操練、融合,通過這四種手段的結合運用,深度改善我們的學習質量。

【提問】。

深度學習是從正確的發(fā)問開始的。沒有疑問,就沒有引力讓我們在浩瀚的學海中探索和追尋。而這就是大多數(shù)人只能走馬觀花、涉獵皮毛的弊病所在。

正確的問題是通往知識的橋梁,但是我們該怎樣搭建自己的這座橋呢?在該書中,采銅老師為我們建議了在知識面前應反問自己的如下四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如果能夠按部就班回答這四個問題的話,那么我們能夠獲取的知識的數(shù)量和體系性都會大幅改善,完全是自己以往憑感覺隨意學習的效果不能企及的。同時,在這四個問題中,我們要尤為重視第四種問題,因為這樣的長程認知挑戰(zhàn),能夠支撐起我們的好奇心和毅力,讓我們有序地組建自己的知識模塊,從而提高我們知識吸收的效率,為學習的其他步驟提供最佳支持。

【解碼】。

即使我們采取了正確獲取知識的方法,如果我們只是淺嘗輒止的話,深度學習也仍舊會變成空談。我們在平時的寫作和交談中肯定會感受過自己思考的無力,比如談到某個話題時,明明自己讀到過相應的案例,結果具體情節(jié)忘了一部分;再或者想引用某些書中的論證,卻說不出作者的名字。這些結果都是我們以前浮光掠影的學習方式造成的,我們以為只要了解就好了,所以根本提不上理解。而解碼就是解決這一尷尬,讓我們最大化參研知識的極佳手段。

所謂的解碼,就要像破案一樣,深入洞察本質。我們不僅要看到案發(fā)現(xiàn)場的結果,而且要思考案件的本質(比如作案動機,背后糾紛),更要能夠還原兇手的作案過程,了解兇手是怎樣想怎樣做的。而這也就映射了解碼的三個層次:感受結果、了解本質、還原過程。

拿平時的輸入為例,我們之所以看了那么多美劇還說不好英語,看了那么多電影都當不成演員,看了那么多書也成不了作家,無非是因為我們只完成了感受結果這一個步驟而已。更何況,隨著我們健忘的記憶力,這些結果輕易就損失殆盡了。真正的深層解碼,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夠當時理解了意思,而且花時間深入思考了其內涵和外延,也就是真正理解了內容的本質。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付出的加深,時間的投入,我們的記憶也自然更深刻。然后再進一步,我們要揣摩劇情到底是如何構思的,文字到底是怎樣安排的,語法到底是怎樣應用的。當我們能夠保證自己下次也能夠產生同意的輸出時,我們才敢真正驕傲地說自己完全理解了內容。

解碼的過程就好比消化吸收的過程,把食物變成身體能夠利用的營養(yǎng)單元,以備身體用于各項生命活動。知識在解碼的過程中被分解成原料,得到更好的儲存,以備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操練】。

經(jīng)過上文對解碼的分析,大家就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知識不是拿過來就是自己的,是需要消化的。而消化之后的知識單元需要經(jīng)過重新整理加工,才能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直接傳遞到我們感官的知識并不是真正屬于我們的,而只有經(jīng)過建構、表達出來的,才是我們擁有的知識。而這個建構和表達的過程,就是操練。

三種操練均是以某種目的為指引的表達,而在表達的過程中,就要求受試者能夠精準把握相應領域的知識單元,并且在過程中突破自己的盲區(qū),習得新的概念方法,最終以特定的形式滿足某種目的。這些共性就決定了這三種操練的高難度,而這種高難度也就提供了學習者獲得飛躍式進步的渠道。

操練是深入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迅速提升水平的快車道。沒有操練的學習就是無根之木,勢必成果衰微慘淡。

【融合】。

能夠運用前三個階段的方法,我們肯定就會在自己的領域斬獲不小的戰(zhàn)績了。但是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復雜的問題、各種生疏偏門的領域,我們還可能會束手無策,因為知識的狹窄會遮蔽我們的眼界,束縛我們的能力。而這個時候,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優(yōu)勢就顯露出來了。

我們的教育模式讓我們習慣了對知識進行分解和細化,導致我們在專精的過程中忘記了知識間的融會貫通,忽視了整體視角。如果說前三個學習階段可以類比為挑選食物、消化食物、加工食物的話,這個階段就是對食物進行深加工,讓從“解碼”和“操練”過程中得到的知識單元彼此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噴薄新知。而具體的加工手段,就是融合的三種方式:遷移、印證、和互補。

所謂的遷移,就是從a領域的某個知識點得到啟發(fā),轉用到b領域中,得到意外的收獲。這樣的例子已經(jīng)有很多了,僅僅采銅老師本人就列舉過好幾項:從物理學遷移到醫(yī)學、從染料知識遷移到醫(yī)學、從折紙藝術遷移到數(shù)學等等。而印證的意思是,a領域的a內容和b領域的b內容,彼此相似,孕育出某條原理。比如我之前讀完的《學習之道》,作者便做到了將國際象棋和太極拳的學習方法相印證,總結自己獨特的學習藝術。而互補就更容易理解,即同一議題下,各個領域的觀點相互補充。這就像是進行主題閱讀或者文獻綜述一樣,通過收集互補的知識讓我們收獲對一個領域完整、細膩的領悟。

融合的手法往往是學習高手游刃有余的,他們廣泛涉獵,將知識進行遠距聯(lián)接,讓新的想法不斷迸發(fā),從而引領創(chuàng)新,解決技術前沿問題。因此想要在學習的藝術上得到大成,就一定要掌握這項技巧。

【總結】。

在我看來,采銅老師總結的四個步驟已經(jīng)足夠細致了,如果能夠運用有加,相信不僅能夠改善自己的學習效果,還能在過程中體會出超越這四個步驟的深意,從而擴展自己的學習心法,讓自己的學習更得心應手。另外,閱讀原書的時候,的確會因文中的概念密度,以及旁征博引感到敬佩,非常值得學習,所以在此也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書。最后,還是希望大家選擇性吸收、迅速有效實踐,從而獲得長足進步。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七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既可以提高聽課質量,又可以掃除課堂知識的障礙,還可以有針對性地記好課堂筆記。下面介紹幾種課前預習的方法:

1.章略節(jié)詳法:這種方法是指在學習新的一章內容時,先泛泛地瀏覽整章大概內容;在學習到每節(jié)具體內容時,再比較詳細地進行預習。雖然是籠統(tǒng)地掌握了整章的內容框架,但在預習和學習每節(jié)的內容時,卻能更好地把握重點和知識聯(lián)系。具體步驟是:首先粗讀這一章的內容,把握整體,然后找出這一章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理出頭緒,想一想每一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對難點和疑點應該如何掌握,如何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理解;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行不行,哪些知識是記憶性的,哪些知識是看不明白的,等等。這樣,就為上課時搞清搞懂、掌握、記憶所學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前后相連法:在我們的教材中,知識是相通的,每章中的各節(jié)知識都是有聯(lián)系的,我們在預習某一部分內容時,看一看或想一想前面所學的內容,然后大略地翻一翻后面所要學的內容,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由已知知識推測未知知識,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

3.習題試解法:習題試解法是指在預習完教材之后,馬上看一看課后的練習題,然后對照教材進行試解,這樣在試解過程中,就會檢驗出預習的情況,是懂了還是不懂。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八

要想學好化學就必須學會聽課。

1.集中精神聽講,發(fā)揮主體作用。

2.緊跟老師的思路。

3.要以理解為主。聽講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

4.積極回答問題。

5.要敢于質疑。

6.做好課堂筆記。記課堂筆記的最常用方法是“提綱式”筆記法。即一邊聽課,一邊敏捷地概括和記下重點、難點。課堂筆記要盡快整理,使重點突出,這對鞏固知識十分重要。筆記的充實整理包括兩點:一是把課堂上漏記和記錯的內容補上去或糾正過來;二是理清綱目,突出重點、難點,用概括的語言將本節(jié)內容串聯(lián)起來,使筆記成為一份自己提煉加工的、深化的和系統(tǒng)的復習材料。要把握記筆記的時機,原則就是不影響聽講,一般情況下要用90%的注意力集中聽講,抽出10%的注意力進行簡要記錄。做筆記的關鍵是記下“必要”和“精華,這個“必要”和“精華”就是——記重點、記難點、記疑點、記思路、記技巧。記筆記應著重記下老師講課中的歸納和總結,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

7.不要挑剔老師。

8.注意用目光和老師交流。

9.善始善終,聽好小結。

10.注意課后總結。

《深度學習的7種有效策略》讀后感篇九

最近在給自己訂計劃,列了一頁書單,準備集中閉關一個月讀完。但仔細想想總覺得還缺少什么,動力似乎總沒有期望中那么大。今天又翻出了采銅的《深度學習的藝術》一書,捧著一杯咖啡讀下來,忽然仿佛聽見清明的鐘聲,頭腦也清醒了,那些我應該認真對待的想法,馬上記下來,以免錯過和忘記。

長久以來,我學習的模式都可以說是初始被動的。追究起來,我其實是個特別特別懶的人,而且伴有三分鐘熱度的毛病。大部分的學習,只有在能激發(fā)起我的自信心或好奇心的時候,也就是讓我嘗到甜頭或成就感的時候,才會主動去探索,而且這種探索往往也是很機械的,說直白就是奔著甜頭去的,給我糖,我才學(唉,解剖自己好難過)。

這樣的學習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一堆僵化的知識堆積在角落,慢慢被遺忘,他們不會和我有任何關系,不會刺激到我也不會幫助我,只會在漫漫時間長河中逐步消失,它們就是死知識。我一度認為,學習就是這樣,除了偶爾發(fā)瘋時,大部分學習都是機械而死板的。

而在讀過《深度》之后,看到采銅老師講的一種學習的藝術,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

采銅說,學習應該由對問題的探索欲望指引和做動力。是一個主動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線性的“傳遞――接受”.應該問自己,為什么學?為什么記?要將新的知識與自己固有的觀念碰撞、激發(fā)、糾纏在一起經(jīng)過復雜的交互建構過程重新被塑造在你腦海里。就是將自己活埋在知識里,然后再敲打出一個新的自己。

這個觀點對我很有啟發(fā)。我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并沒掌握學習的藝術。只有時在一些零星的點上曾經(jīng)有一點點觸發(fā),而過后就又因循往日了?!爸R是我們主動去偵查、尋覓、狩獵的獵物,而不是我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供奉著的或者亦步亦趨跟隨著的對象?!痹谶@個主動性背后,我們必須有顆求學愛學的心,有個端正的意念。要有個過濾裝置,濾掉急躁、功利、虛榮的毒,剩下一個純凈的心地,只想如何認識世界、增進認知、投入實踐。

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她十分喜歡讀書,在閑的時候會寫一些讀書感悟。而她不僅僅寫自己的感想,還補充了許多圍繞這本書的周邊知識,作者年表啦,背后八卦啦,同時代其他人的觀點啦等等,寫得熱鬧又有趣。我想這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你在目標周圍篩選出了自己想要的觀點、知識并將之組織進自己的邏輯、自己的生活觀念體系,最后再進行輸出,這些知識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死板教條,而變成為你所用的活的知識,或武器。

學習采銅的文章時,我也在學習他的思維方式。據(jù)說感受是天生的,而思維是后天教育的成果,所以我想通過訓練也許自己的邏輯和思辨能力也會有一定提高。他文中說,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經(jīng)常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知識?

3、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我想,這篇文章就是對我曾經(jīng)的學習方式的挑戰(zhàn)與顛覆,他提出了思考性、主動性的觀點,這些不僅僅可以用于學習知識中,還可以泛化用于學習、認知一切事物的一種方法。無論學帶領團隊還是學換燈泡,都可以做這些思考,來不斷深化自己的體認。我的這篇文章,也是對這四個問題的回答。

對于求學,我還有個問題,就是有時懶惰、無聊的情緒占領大腦時,就提不起精神,也沒有深入探索的動力,這如何破解?這將是我下一步需要通過努力去解決的一個問題。

您可能關注的文檔